南京明故宫为何没有保存下来?

舔龙血


南京明故宫没有保存下来,确实是历史的一个巨大遗憾。这个曾被誉为“世界第一雄伟宫殿”的南京明故宫,是中国古代宫殿建筑的集大成者。南京明故宫的占地面积比北京故宫多30%,它是北京故宫建筑的蓝本。

南京明故宫于1366年开始兴建,此时的朱元璋是以吴王身份修建新宫。两年后,朱元璋称帝,开始了大规模的建设,于1392年建成了占地面积达101万平方米的明故宫,前后历经26年。如今的南京明故宫仅存城门与残柱,那么南京故宫为何没有保存下来?

针对南京明故宫的损坏原因,通常被认为是毁于兵火。然而,还有一种流传甚广的说法是毁于太平天国运动。其实这两种观点或者是说法,都很笼统并不严谨。明故宫的损毁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它是明、清、太平天国、民国四个时期共同作用的结果。我总结的明故宫没有保存下来的原因主要有以下:

1、明朝时期对南京故宫的损毁

1402年,燕王朱棣靖难打到南京之时,明故宫中燃起大火,奉先殿被烧毁。朱棣迁都北京后,南京故宫的地位也随之下降,但作为明朝的陪都并未被废弃。

南京故宫直到明末还有修葺、维护的记录。但随着国力衰减,明朝中后期,南京故宫经历数次灾难,维修与保护也越来越少。1644年,李自成攻陷北京后,福王朱由崧在南京建立南明时,故宫中的奉天殿已经不复存在,太庙也已焚毁。

整个明朝时期,明故宫的损毁是有限的。朱由崧后对明故宫进行了修缮,但五个月后清军就已到达长江北岸。根据利玛窦在万历年间的记载,南京明故宫依然很雄伟。但乾隆在南巡时曾作诗,暗讽朱棣拆南京宫殿巨材北建造,把毁坏南京明故宫的责任都推给了前朝。这种说法显然不合逻辑。

2、清朝初期对南京故宫的损毁

南京明故宫的损毁最彻底的时期是出现在清初。清军攻占南京后,焚毁了大部分的明代宫殿建筑。清军将南京明故宫剩余的部分宫殿改造成满城,旗人都居住在这些改造后的故宫宫殿中。另外一些大殿之类的改成了都统衙门,还有部分大殿被拆毁,改建成一栋栋的兵营,用来驻军。

经过清军的大规模改动与拆分,南京明故宫已面目全非,宫殿的雄伟已不复存在,变成了居住旗人的满城,清政府还加高了故宫城墙,在城墙上布置了大炮。如今的南京城东南的御道街南端还有蓝旗营、蓝旗街,故宫遗址西北处还有马标、炮标。清朝初期对南京故宫的破坏行为,清正史中很少有提及。

3、太平天国对南京故宫的损毁

太平天国时期,洪秀全定都南京,又拆走了南京明故宫的宫墙砖石、木料等构建用于建造天王府。太平军与驻扎在明故宫的清军有过激烈的战斗,这场战争使得昔日皇宫成为战场。太平天国运动失败后,清军又几次焚烧了南京城,此时的南京明故宫的破坏可以说是很彻底了。

有人认为南京明故宫的损毁是太平天国运动所致,这种说法也未免太以偏概全、混淆视听。太平天国的拆毁肯定是原因之一,但它并不是主要因素。这从康熙南巡是的感慨便可得知:“道出故宫,昔者风阙之巍峨,今则颓垣断壁矣”。可见,在太平天国运动之前的康熙时期就已残垣断壁了。

4、民国时期对南京故宫的损毁

民国时期,南京政府在南京明故宫的西南修扩建机场,拆掉了西华门、毁坏了社稷坛等遗迹。之后的抗日战争中南京明故宫又被几经破坏,日军占领东南以后,大修防御工事和机场,南京故宫遗址又被用来建造房子、填充机场、加固炮楼等。就这样,南京故宫彻底毁坏了,连一点宫殿遗迹都没有留下。

南京明故宫现地面尚存午门,东、西华门,五龙桥以及浮雕云龙鸟兽的石壁和石狮、石缸等石刻艺术品,原殿、宫基址保存在地下。这座皇宫从建成以后,就命运多舛,仅仅使用了几十年时间。如果南京故宫被保存下来,将会成为中华文明的瑰宝。


野史也是史


或许很多人都知道北京故宫是在明朝的时候修建的,但是却很少有人知道在明朝的时候,除了北京紫禁城之外,明朝皇帝也修建了另外两座皇宫。

这两座皇宫一座是坐落于南京的紫禁城,另一座则是朱元璋在自己老家安徽凤阳修建的中都皇宫。

朱元璋对南京、凤阳两座皇宫的修建

南京紫禁城是从朱元璋还没当上皇帝之前就已经修建的,在朱元璋刚开始称王的时候,他在南京修建了一座吴王府。

后来随着朱元璋获取了天下大权、坐到了皇帝宝座上,吴王府也随之摇身一变,扩张成为了明帝国的皇宫。



不过在朱元璋刚当上皇帝前期,他并没打算把明帝国的中心永久停留在南京,那时候他只是把南京当成了一个暂住场所。

在他的想法中,自己的老家才是最适合建造皇宫都城、最适合成为天下中心的选择所在。

所以在最开始的时候,他对南京紫禁城的修整并不是特别费心,只是让人草草地扩张了一下,然后调集了极其庞大的人力、物力前往自己老家凤阳,准备在那里修建一座新皇宫。


当然,皇宫并不是单独修建的,为了衬托皇宫的所在,朱元璋当时还准备以皇宫为中心修建一座都城。

相比于皇宫,庞大的都城才是最为消耗人力物力的。

只是后来朱元璋改变了自己的想法,不再坚持迁都到凤阳,这才让人停止了对凤阳皇宫、都城的修建。

这个时候,之前没有太过于耗费心思修建的南京紫禁城,在朱元璋眼中就显得有些小家子气起来。

为了能让自己的皇宫显得更加大气,朱元璋后来又两次让人扩张修建过南京紫禁城。

正是在后面两次的扩张下,南京紫禁城达到了一个很庞大的规模,面积有101万平方米,比朱棣后来修建的北京紫禁城还要多了29万平方米,可见规模之庞大。

南京紫禁城是北京紫禁城的原型

在多年的历史过后,南京紫禁城早已经变成了历史飞灰,只留下了片砖支瓦留待后人凭吊。

对于这么一座辉煌建筑群的消亡,很多人都为不能见其风采而感到惋惜过。

不过我觉得大家大可不必太过于惋惜,如果大家想要了解南京紫禁城曾经的风采,大家只要参照一下北京故宫,就可以大概想象出一二。

因为北京紫禁城在修建的时候,差不多是以南京紫禁城为原型建造出来的,只是北京紫禁城在修建的时候,修建得不如南京紫禁城那么大气、那么精致罢了。

南京紫禁城没能保存下来的原因有很多,我们接下来简单讲一下。

明皇朝的迁都

第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明帝国权力中心的转移。

在朱棣把明帝国的中心转移到北京后,虽然南京紫禁城保留了下来,但是从此之后却受到了冷落。

如同一个被打入冷宫中的妃子一般,炎凉凄惨无人在乎。

平常是有些侍卫和太监在这里照看着,但总难免会出现一些疏漏,在这些疏漏发生后,皇宫中的建筑就出现了许多损毁。

如果南京紫禁城一直是明帝国皇宫的话,这些损毁很快就会被修建完,但是因为皇宫职责转移到了北京紫禁城,所以这些损毁并没有得到重视,一直堆积遗留了下来。


在明朝灭亡的时候,南京紫禁城实际上已经破落得不成样子了。

当然在明朝灭亡的时候,南京紫禁城的主体建筑,还是保持得差不多的。

八旗军队的改造破坏

第二个原因就是清朝八旗军队所产生的破坏。

在清朝夺取了大权后,他们因为不放心驻扎在全国各地的汉人绿营兵,他们就派出了他们的八旗军队驻扎到全国各大重要城市中,用来监视这些绿营兵们。


南京作为当时江南的一大重镇,也被派驻了一支旗的力量镇守。

八旗军队在来到南京后,他们挑选了一个最好的地段当作他们的军营,这个地段就是曾经的南京紫禁城。

他们为了让南京紫禁城适应他们的军营,他们就开始对紫禁城内部的各个建筑进行了改造,而对古建筑来说,所谓的改造其实就等同于破坏。

康熙的破坏

康熙为了修建一座寺庙,曾派人取走了南京紫禁城中的12万片琉璃瓦,用来修建寺庙,这也是对南京紫禁城的一个巨大创伤。

最终的历史留存

洪秀全在定都南京后,为了修建自己的宫殿,他就派人拆了南京紫禁城中的不少珍贵石料、砖头,再度加深了南京紫禁城的损毁。

在清朝军队击败了太平天国军队后,他们在南京展开了血腥的杀戮,在这个过程中,南京紫禁城在他们的放火焚烧以及大肆损毁下,终于如同一个癌症晚期的病人一般,在万般折磨过后,走到了他人生的尽头。


从此之后,南京紫禁城只留下了一片残骸。

到了民国时期,因为民国要在明故宫遗址上修飞机场的原因,所以明故宫留下的残骸也差不多消失完了。

现如今大家到南京,所能看到的南京紫禁城历史遗留,只剩下了那些残破的石块。


所以说这就是南京明故宫没能保存下来的原因,正是在这轮番的破坏下,曾经辉煌无比的明故宫,在历史中彻底地荡然无存起来。


孤客生


南京故宫没有保存下来,是很正常的。因为明成祖迁都北京后,大明的政治中心就转移到了北京。南京皇宫在当时是一个多余的存在,从明英宗开始,明朝历代皇帝都不想对南京皇宫做大规模修葺。中国的古建筑若不做保养,破败是必然的。

明朝灭亡后,南京失去了留都的地位。南京皇宫也不再是皇宫。清军进南京后,就将南京皇宫附近改为八旗兵的驻地。

试想,以前是皇宫,现在是兵营。皇宫被一群大头兵给占了,这还能有好结果?

清初,八旗兵为了修满城,对南京皇宫的内部格局进行大肆的破坏。后来太平天国和湘军先后进南京,又在城内大动兵戈,这两把大火算是彻底摧毁了南京皇宫。

到了民国时期,由于国民政府和日军在南京故宫的旧址上修飞机场,于是,明朝南京故宫也就连遗址都看不到了。民间流传,认为南京故宫毁于太平天国之乱,把南京故宫消失的责任全都推给太平天国那帮人,这明显有推卸责任的嫌疑。



南京故宫,又称明故宫、南京紫禁城,是明朝首都应天府(南京)的皇宫,也是明朝的第一座皇宫。这座皇宫始建于1366年,修建时间长达26年,至1392年才基本完工。

南京皇宫完工之后,占地面积比后来的北京故宫还略大,气势之恢宏,可见一斑。

然而可惜的是,二十九年后,明成祖朱棣决心迁都北京,并在北京按照南京故宫的建筑规格为母本,也修了一座北京皇宫。至此之后,明朝的皇权中心移到了北京皇宫,而南京皇宫也就不再是大明的皇权中心。

朱棣迁都后,南京皇宫一开始也还比较受到重视。明仁宗在位时,还曾经一度打算迁回到南京,并对南京皇宫的建筑加以整修。但是明仁宗命薄,登基仅十个月就驾崩了。迁都一事也就告吹。(朱棣迁都北京后,明仁宗以太子身份坐镇南京,因而对南京有极深的感情)

需要强调的是,明仁宗修葺南京故宫,这是南京故宫历史上最后一次大规模的整修。从这之后的两百多年,明朝皇帝再也没有对南京皇宫进行过大规模的修葺。小修小补倒是有,但是大修就没有了。

而众所周知的是,中国的古建筑,由于建筑材料的原因,如果不做定期的维护保养,哪怕是皇宫这种高规格的建筑,也是很难长时间保存的。因此南京皇宫后来的破败,也就是不可避免的了。



明宣宗驾崩后,明英宗继位。这位如同纨绔子弟一般的小皇帝,出生在北京,自小就长在北京,对南京这座留都,完全没概念,因此对南京故宫也完全没有感情。之后的明宪宗和明孝宗也是一样。

明英宗正统十四年(1449),天降雷雨,南京皇宫的谨身、华盖等殿被雷电所击中,引起大火,很多宫殿被烧毁。

明宪宗成化二十一年(1485),南京突然刮起大风,刮倒了皇宫内的很多大树,倒掉的大树又压垮了大祀殿及皇城各门的兽吻。

对于南京皇宫的这些损毁,英宗和宪宗的态度就是不管,随它的便。

到了明世宗嘉靖元年(1522),更匪夷所思的事情发生了。

由于当年南京连降暴风雨,长江的江水随暴雨溢出,淹掉了皇宫内的不少建筑。就连最重要的太庙也遭雷击焚毁(太庙就是祭祀祖宗的地方),对于如此重要的礼制建筑,嘉靖帝的态度是——不管。

嘉靖亲自下令,烧了就烧了吧,不许臣工对其进行修复。但是太庙毕竟是礼制建筑,是大明的脸面,让人看到焚毁的太庙,太丢大明朝的脸面。于是嘉皇帝靖为了遮羞,让人在太庙外面修了一圈围墙,把焚毁的太庙包在里面。眼不见心不烦。

嘉靖之后,又过了一百多年。历经穆宗、神宗等五朝,北京的皇帝对南京皇宫,也依然是不管不问的态度。到了南明小朝廷拥立福王朱由崧在南京继位时,此时的南京故宫已基本是不成模样。



据史料记载,公元1644 年,李自成攻陷北京之后,福王朱由崧逃至南京建立南明小朝廷时,南京皇宫那叫一个惨咯。

首先,皇宫的奉天殿(正大殿)没有了,福王只能在武英殿继位。

其次,太庙了没有了(嘉靖年间烧了),福王只能在奉天殿的遗址上拜祭先祖。

若是太祖朱元璋泉下有知,在地下目睹此情此景,不知道他该作何感想。

朱由崧称帝后,倒是还对宫殿进行了花费不小的修缮。可惜的是,正月宫殿才建成,五月清兵就杀到了大江北岸。随即,朱由崧就向清兵投降。南京城也因此落到了清兵的手上。

清兵攻占南京后,改应天府为江宁府,废黜南京国都的地位。随后,八旗兵开始大量进驻南京。出于驻军的需要,八旗兵把南京皇宫仅存的宫殿建筑全部焚毁。

需要说明的是,八旗兵的这次焚烧,是对南京皇宫最彻底的一次毁坏。明朝皇帝的怠慢,只是导致南京皇宫部分地面建筑被毁。而八旗兵的焚烧,直接把南京皇宫给烧成残垣断壁了。

三十多年后,康熙第一次南巡(1684),他在目睹南京皇宫的惨状后,大为感慨:

“道出故宫,荆榛满目,昔者凤阙之巍峨,今则颓垣断壁矣”——康熙《过金陵论》

可见八旗兵焚烧南京皇宫,是却有其实。南京皇宫早在清朝康熙时期,就已经一副残垣断壁的模样,也并非虚言。



康熙这次南巡后,截至民国建立,南京皇宫又遭到了四次摧毁。

第一次是南京的旗人为了自己盖房子,把南京皇宫的围墙,以及承天门、端门、东安门等陆续拆毁。旗人虽然没有进宫城内部取材料,但是康熙为了修普陀山法雨寺,下令将皇宫内的残余建筑全部拆掉,送到了法雨寺建圆通殿。

第二次是太平军进南京,由于八旗兵就居住在南京皇宫一带。太平军为了消灭负隅顽抗的八旗兵,猛烈攻打八旗兵死守的南京满城和南京皇宫。经过激战之后,南京皇宫的午门、西华门和玄武门被火炮轰塌大半,一直到民国初年都没有恢复。

第三次是洪秀全为了修天王府,派人去南京皇宫的遗址取建筑材料。

第四次是湘军进南京,太平军放火烧城,湘军在大肆抢劫后也到处纵火,南京明故宫再次遭到破坏。

到了光绪十年,左宗棠在南京明故宫内五龙桥北面修建方孝孺纪念祠,南京皇宫实际上已经是一片废墟。



民国建立后,北洋政府为了解决落魄旗人的生计问题,允许旗人拆解满城,也就是皇城和宫城的城墙,将城砖变卖,此举及导致了南京皇宫被完全拆解。从这之后,南京皇宫连最起码的建筑规制就看不到了。

南京国民政府迁至南京后,曾经计划以南京皇宫为中央行政区,进行修复。但是由于财力和战争的原因,该计划没有全部实现,只是在明故宫遗址范围内,修建了中国国民党中央监察委员会(就是现在的南京军区档案馆)和中国国民党中央党史史料陈列馆(现在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

抗战爆发前夕,为了修小型机场,国民政府在皇宫遗址上大兴土木。日军攻占南京城后,也修飞机场,又是大兴土木,把皇宫的遗址也给刨没了。

总的来说,南京皇宫的消失,大体上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明朝中后期的不作为,导致皇宫开始破败。不过这个阶段的南京皇宫,只是焚毁了一些地面建筑,皇宫的整体,大体上还是保持的比较完整的。

第二阶段:清兵为了修满城,对南京皇宫的砖石建筑进行大肆拆毁,地面的木制建筑弃之不管,任由其腐坏。截至咸丰初年,南京皇宫仅剩一个框架而已。

第三阶段:太平天国之乱,由于太平军和清军的战争,导致南京皇宫仅存的一点城门和城墙建筑也被烧毁。至此南京皇宫也就只剩一点残垣断壁的遗址了。

第四阶段:由于北洋政府默许旗人挖皇宫的墙角,以及国民政府和日军修飞机场,导致皇宫的建筑规制被彻底破坏。

现如今在南京皇宫的遗址上,已经完全看不到任何昔日皇宫的影子。因为不仅地面建筑被毁掉了,就连建筑的规制也毁掉了。


Mer86


南京故宫是朱棣迁都北京前大明朝的首都。在朱元璋登基之前,南京故宫已经开始了修建工作,直到朱元璋登基五年后才基本完工。南京故宫由刘伯温勘定地址,其建造规模恢弘庞大,虽然并不算十分华丽,但城墙坚固无比,且占地甚广,整个故宫的面积比后来北京故宫的总面积还大。

西方传教士利玛窦在万历年间曾来到南京。利玛窦见多识广,当他看到南京故宫后,也不禁发出感叹说,南京故宫是他见过的世界上最雄伟的宫殿。

明成祖朱棣将明朝首都迁到北京后,南京故宫就是去了其存在的最大价值,并逐渐开始没落。在随后的历史岁月当中,南京故宫经历了数次浩劫,最终只剩下很小的一部分被保留下来。

一,朱棣攻入南京时,明故宫奉天殿被焚毁,这是南京故宫第一次遭到破坏。传言建文帝也在这场大火中丧生。

二,清军入关后攻入南京城,南京城被清军不同程度的破坏。后来清军又将南京城改造成满城,迁入大量满人居住。并且清军将南京故宫进行大规模改造后用于驻兵,导致南京故宫被严重破坏。康熙年间,康熙传令将南京故宫的12万片琉璃瓦拆除,同时还拆除了很多其他的可用材料,用于建造普陀山法雨禅寺。

三,太平天国攻打南京期间,南京军民组织了大规模抵抗,战争结束后,南京故宫已经是断壁残垣。后来天平天国又将南京定位首都,洪秀全为了建造自己的天王府和其他诸王的王府,将南京故宫再次进行了大规模的拆除。

四,抗日战争时期,南京军民与日本人进行了艰苦的战斗,战火几乎摧毁了整个南京城。再加上后来南京国民政府的建造,对南京故宫进行了大规模占地和拆除,南京故宫几乎毁坏殆尽。另外据说,为了迎接孙中山先生的灵柩,由于南京故宫阻碍迎接的道路,南京故宫部分建筑因此遭到破坏。


南京故宫使用的时间太短,再加上其饱受战火的摧残,最终留给世人的,只剩下现在我们能看到的很小一部分了。并且有很多建筑是经过过修复之后重建的,真正的南京故宫已经永远的成为了历史。


围炉煮酒话春秋


说到故宫,人们第一时间可能想到的就是北京故宫。的确,北京故宫紫禁城是中国历史上保存的最完整的宫殿建筑群,代表着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最高成就。但是你知道吗?故宫可是不止一个哦!

实际上中国现在被承认的故宫一共有四个,分别是南京故宫,北京故宫,沈阳故宫和台北故宫。其中又以南京故宫逐渐最早,是其它故宫的模样。

南京故宫是明太祖朱元璋建都应天,建立大明时所用。历经明太祖,惠帝两代君王,到了成祖,朱棣有感于北方边患未平,于是迁都北京,南京故宫仍留有部分机构,大明进入了南北两京制。

那么南京故宫为何没有保存下来呢?实际上这与南京遭受的历次战火有关!

南京虎踞东南,扼钟山而分南北,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早在朱棣攻入北京时,明故宫奉天殿就被焚毁,而且由于朱棣北迁,明故宫并没有得到很好的修复。清军入关后,南京城又被清军不同程度的破坏。后来太平天国攻打南京期间,南京军民组织了大规模抵抗,战争结束后,南京故宫已经是断壁残垣。抗日战争时期,南京军民与日本人进行了艰苦的战斗,战火几乎摧毁了整个南京城,经过几次战乱,南京故宫几乎毁坏殆尽。

以上就是小编的回答,如有出入还请斧正






静夜思归去


明朝南京的皇宫从朱元璋做吴王时就开始兴建,到朱元璋登基后,就在原来“吴王宫”的基础上开始营建当时的明代皇宫,历时20多年,直到洪武二十五年才基本竣工。

南京作为大明的首都曾经长达54年,到了永乐19年,北京皇宫的基本竣工,朱棣决定迁都北京,南京从此降级为陪都,虽然朱棣保留了部分官职管理南京皇宫,但南京在明朝的没落已经初显苗头。

而至于明朝故宫为何没有保护下来,其实是多方面造成的。

宫殿建材被挪做他用

朱棣在建造北京皇宫的时候,由于缺少原料,动用了南京皇宫的许多宫殿建材。

清朝康熙年间,康熙南巡看到明故宫残破不堪,大为感慨,但他并没有修缮,而是把仅存的12万玻璃瓦片用来修盖“法雨禅寺”,仿明故宫九龙殿而建造。

太平天国定都南京后,没有选择明故宫的遗址,而是另寻地点建造“天王府”,当时把明故宫的石料和砖瓦大肆挪用,明故宫基本荡然无存。

毁于战火

朱棣当年打出“清君侧”的旗号发动“靖难之役”,南京城破之前,皇宫一片大火,建文帝不知所踪,明皇宫第一次受到战火洗刷。

清朝入关后,消灭了南明弘光政权,进城之后,清军大肆屠杀,许多文物古迹在此时销声匿迹。

太平天国后期,清军包围了南京城,太平军眼看大势已去,于是在城中放火,湘军入城后,不但没有救火,反而火上浇油,然后把焚烧南京的锅全部甩到太平天国身上。

还有后来的南京大屠杀,30万军民被日寇残忍杀害,日寇在城中烧杀淫掠,无恶不作,明故宫又一次迎来了浩劫。

疏于修缮

明朝在永乐皇帝迁都北京后,从仁宗、宣宗这两辈对南京还有些感情,不定时回南京拜谒明孝陵,顺便修缮宫殿。

可从明英宗开始,他是土生土长的北京人,对南京没有什么概念,到了后面几代帝王更是如此。木制宫殿需要不定期的维护才能避免朽烂,虽然他们也时不时的修缮几下,那不过是做一个裱糊匠,只要不倒就行了。

至于后来的清朝,出于政治需要,他更不会去修缮明故宫,任其自生自灭。

征为军事用地

清朝攻下南京后,曾把原来明朝皇宫作为八旗军营,把都统和将军的办公衙门就设在故宫内,这帮军人可没有那么温柔,对明故宫的破坏极大。

民国时期,为了修建军用机场,征了明故宫大量土地,南京的午门被拆除,仅剩下一个三孔洞。后来又在明故宫成了国名党监察委员会和党史陈列馆。自此,明朝皇宫遭到最后的打击,永远的消失在了人们的视野之中。

南京作为六朝古都,从明清到近代,南京见证了朝代的兴替和民族的耻辱。许多国人死于非命,许多遗迹荡然无存,希望历史能善待这座城市,善待这里的人民,勿让历史再次上演!

我是亮仔,欢迎大家讨论留言,关注亮仔学史,共同探讨历史的那些事儿!


亮仔学史


南京故宫在洪武二十四年最终完善后,在靖难之役最后时刻,从奉先殿燃起大火,延烧东路部分建筑。永乐改元后,陆续恢复一些建筑,并在永乐四年将皇城西墙从今天黄埔路附近拓展到今天的龙蟠路一线。迁都之后,在正统朝正式定都北京前,历任南京守备,例如郑和,一直在做维护和重建宫殿的工作,但是正统后,基本就放弃了南京宫殿。成化、弘治朝,南京宫城的中轴线建筑陆续遭雷击焚毁,朝廷也禁止重建。在嘉靖朝,南京太庙遭雷击焚毁,对于如此重要的礼制建筑,嘉靖帝亲自下令不许重建,仅做高墙将太庙遗址围合。 明廷放弃南京宫殿一是因为已经定都北京,南京宫殿并无使用功能,无需重建,其次是正统以后朝廷的财政情况逐渐恶化,已无力同时维持两座皇城的运行。 入清后,将皇城的西墙和北墙扩大为满城,东墙、南墙及承天门、端门、东安门等陆续拆毁,砖石用作旗人住宅、府衙的建筑,但宫城只是封闭,任期自然毁坏。康熙朝曾下令将宫城内残余建筑拆至普陀山法雨寺建圆通殿。 太平天国战争对明故宫损毁极大,因为旗人在满城及宫城做激烈抵抗,太平军的攻势将午门、西华门、玄武门轰塌大半,直到民国初年都尚未恢复。扩建天王府时曾移走不少明故宫遗址的建筑材料。 民国初,为解决落魄旗人的生计,政府允许旗人拆解满城,也就是皇城和宫城的城墙,将城砖变卖,此举及导致了明故宫作为一个整体的消失。此后建中山路、行政区、修机场,导致了太庙、社稷坛、午门、西华门、御河遗址的不同程度的损毁,有的从此消失。 建国后,明故宫地区大部分划归军区,50 年代曾有过平整土地运动,遗址上尚存的夯土遗迹也被平毁。后由于城市开发建设,除中轴线外的大部分地区都建成现代建筑,其地下的建筑遗址也惨遭灭顶之灾。


雪夜星痕123321


明朝共有北京、凤阳、南京三个都城,朱元璋在南京称帝后,开始大肆营建南京宫殿,他在位30多年就建了30多年,形成了皇宫、内城、外城、外城郭等建筑圈。1402年朱棣篡位后,打到南京并没有毁城,随后定都北京,作为陪都的南京城,依然没停止营建、修缮。万历时,欧洲传教士利玛窦来中国,看到南京城后,感叹为世界上最雄伟壮观的城市,明朝灭亡时南京故宫都保存完好。

图为明代南京皇城宫城复原图。

历史上的南京故宫有三次大的破坏导致毁灭,一是清初为了平定江南地区,满清军队占领南京城,为了将其改为驻防城,大规模的拆建、破坏;二是晚清太平天国定都南京后,为建天王宫殿,再一次东拆西建,几年后湘军攻陷南京,战火吞噬了剩下的皇城;三是1927年蒋介石定都南京后,为了城市建设,拆除了仅剩明皇宫的石料、砖瓦,用于铺路和南京城内的修建,甚至在明故宫基址上修建了军用机场,南京城内明皇宫的建筑越来越少。

民国时南京政府在明皇宫遗址上修建了明故宫机场,图为南京沦陷后百姓在机场放羊。

民国时期由于南京城建设,经常有施工地挖掘出古砖、木柱、木板、黄瓦、瓷器等文物,有些还非常珍贵,明故宫遗址逐渐受到了一些文物工作者的重视,于是从1929年开始,在南京古物所长卫聚贤的主持下,开始对明故宫进行发掘,不仅发掘了大量文物,保护了仅存的建筑,还建立了明故宫博物馆,1937年南京沦陷后,日本人和贼匪破坏盗窃,明故宫博物馆被毁,战后南京重建,达官贵人们盖房子都到明故宫遗址挑选材料,最后仅剩的建筑也荡然无存。

图为现存的明故宫遗址,午门。

今天的中都凤阳皇城最起码还有城墙、门、护城河、基址、丰富的遗址遗迹,而南京城的明故宫在解放后,又经历了大拆大建,现在明故宫遗址全被现代化建筑覆盖,仅剩几个门,几个石敦子、片瓦啥的,所以到今天明故宫现状连中都凤阳都不如,80的年代以后明故宫保护才被正视,但保护工作已越来越困难重重。


图文绘历史


历史文物之所以难以保存,无外乎天灾和人祸,南京明故宫也是如此,在经历了几百年的沧桑风雨后,明故宫也已经不复初建时的辉煌。

答主这里整理了一下南京明故宫经历的一些大事件。

1. 南京明故宫始建于1366年,到1392年基本完工,明初时一直作为皇宫存在。



2. 靖难之役时,朱棣攻破南京,明故宫也遭受了战火的侵袭,部分宫殿在战火中被烧毁。朱棣称帝后,下令在北京元大内宫殿遗址上营建北京宫殿,永乐十九年(1421年)正月初一正式迁都北京。

3. 南京明故宫不作为都城后,已经不在是国家的政治经济中心,一直经历风吹雨打,但是又没有经过修葺,损坏严重。



4. 1644年,李自成攻陷北京后,朱由崧在南京即皇帝位,虽然进行了一些修复工作,但是大多殿宇都已经坍毁。

5. 清军攻陷南京后,对明故宫加筑隔离墙,明故宫的部分结构遭到很大破坏。

6. 1853年,太平天国定都南京,在新建宫殿的时候,从明故宫获取建筑材料,明故宫损坏更加严重。

7. 1864年,湘军攻破南京后,明故宫在双方的战斗中,又经历了破坏。到太平天国彻底灭亡时,南京明故宫的宫殿和城墙基本不存在了。

8. 到民国时期,明故宫已经成为了一处小型机场。


历史伶俜者


很多历史不好的童鞋并不知道除了北京故宫,还有一个南京故宫,下面简单普及一下南京故宫的历史先。

南京故宫自朱元璋夺取政权定都金陵(南京)后,于1366年开始兴建,集全国之力足足建造了26年之久终于在明洪武二十五年建成,大概占地100多万平方米,在当时整个世界也是最大的宫殿建筑群,在外国的史书中有第一宫殿的美称。南京故宫建成后便成为朱元璋的办公室+家属院,也成为了大明初期全国的政治中心,但当朱元璋死后,其孙朱允炆执政后,朱棣举起了清君侧的大旗,开始了靖难之役。建文四年,南京城破,朱允炆不知所踪,朱棣成为了新一代的大明皇帝,史称明成祖。

朱棣在南京故宫足足做了19年的皇帝后,一纸诏令决定迁都,由此北京成为了大明朝的京师,而南京则被降级成为了南直隶。这个时候的南京故宫已经失去了政治中心及皇帝寝宫作用,成为了无人的宫殿,要知道,故宫的主体建筑基本都是木制,这种材质就决定了其寿命是极为短暂的,如果没有精心的保养,很快的便会腐朽,朱棣在搬家北京故宫后,这里仅仅留存了一些不重要的机构,因为不是国之命脉的部门,自然修缮经费也是极为有限,就这样,南京故宫的建筑物开始破败,后期的大明政府也不愿意拨巨款修缮,于是乎,这个曾经辉煌至极的宫殿群慢慢的破败不堪,历经了明清改朝换代及天平天国暴乱后,这里终于成了一堆废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