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武卒到底有多厉害,为何后期不能重建一支魏武卒呢?

55162337069


魏武卒是战国时期一支有着赫赫威名的军队,战国初期,魏国就是靠着这支强军,攻秦,败齐,破赵,灭中山,成为战国第一个称雄的国家。

那么,这到底是一支怎样的军队呢?

其实,魏武卒最早的起源不是兵家亚圣吴起,而是李悝。战国初期,魏国弱小,雄心勃勃的魏文侯任用李悝为相,大胆实行改革,魏国也成为战国时期第一个进行改革的国家。李悝的改革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中就包括在魏国军队中创立的武卒制。

真正将魏武卒发扬光大,名震天下的,则是名将吴起。吴起在担任西河郡守时,便开始组建精锐武卒,从全军中挑选,挑选条件十分严格。《荀子.议兵篇》记载:

衣三属之甲,操十二石之弩,负服矢五十个,置戈其上,冠䩜带剑,赢三日之粮,日中而趋百里

意思就是,魏武卒的选拔制度是,在身负全套甲胄(头戴铁盔,身穿三层甲)的情况下,还要带拉力为12石(约为今天的720斤)的弩,背上50支箭,同时还要装备长兵器戈和短剑,带上三天的口粮,半天要行军100里。

这种要求,怕是放在现在也是特种兵的选拔要求了吧。

武卒选出了之后,吴起还对士兵进行了精心编组。通过对士兵进行选拔、编组,在不增加人数的情况下,能大大提高部队战斗力,这是己被无数战争实践证明的管用方法。而早在两千多年前,吴起就明白了这个道理。

5人为一伍,设伍长一名;2伍为一什,设什长一名;5什为一屯,设屯长一名;2屯为一百,设百将一名;五个百设五百将一名;2个五百为一千,设千人将一名。千人将是基层将军,由统帅直接指挥。在军阵上,设立前、后、左、右四个方阵,另加一个前置方阵,作为冲击敌阵、诱敌之用。这样的军事系统,各个作战单位像人的血管一样,由上到下,纤毫可见,脉弱非常清晰。作战时,将领的作战意图可以轻易传达到最底层的军事单位,相互呼应,如臂使指。

巅峰时期的魏武卒战斗力有多强悍呢,秦魏阴晋之战,吴起帅五万魏武卒,狂揍五十万秦军,打的秦军尸骨堆积如山,从此以后“天下卑秦”。

在魏武卒的军事历程中,创造了"大战七十二,全胜六十四,其余均解(不分胜负)"的奇功伟绩。

但是,在庞涓与孙膑的较量中,连续遭遇桂陵、马陵两次大败后,魏武卒基本损失殆尽,魏国后来也一直没有重建魏武卒。为什么呢,原因我认为有以下几个。

一 创建魏武卒成本太高,魏国后期已经养不起这么支军队

其实,荀子在议兵篇里对于魏武卒,还有一段评价:

中试则复其户,利其田宅。是数年而衰,而未可夺也,改造则不易周也。是故地虽大,其税必寡。是危国之兵也。

就是说,军人一旦选上成为武卒,那么就免除他们全家的徭役,政府给他们家提供大宅子。就算以后老了,从部队退休了,他们的名额被新人占了,这些福利也不会剥夺。这样,就算一个国家再大,它的税收一定很少,所以,这种军制,会把国家陷于危险的境地。

这样看来,魏武卒其实和后来日本的武士阶层很像,属于是军事贵族了。吴起作为一个将军,追求军队战斗力的最大化,这是没错的,但是对于君王来说,他要考虑的要更全面,而不仅仅是军事这一块。况且,魏武卒挑选极为严格,要恢复成军,少说要个十年。而当时的情况是,魏国经过桂陵,马陵两次大败后,实力大损,周围的这些国家,个个都有觊觎之心,谁会让魏国安安心心的重新训练出一支魏武卒。

二 魏武卒的打法在战国时期已经不适用了

从吴起对魏武卒的编制来看,他还是沿袭了春秋时期的打法,即两军列阵,以堂堂之军攻堂堂之阵。说到这里,就不得不提宋襄公这个典型了,他非要等对面的楚军全部渡过河,列好阵后,才开打。虽然我们现在都笑他迂腐,但也能看出当时春秋时代的军事思想,可以说,这是一种贵族的打法。但是,进入战国时代后,打法已经完全不同了。特别是春秋末期,《孙子兵法》一书横空出世,里面的表现出来的高超的军事指挥艺术,给了当时军事家很大的启发。其中,孙膑就是一个将孙子兵法发扬光大的军事家,在齐国与魏国的战争中,他使用了减灶计,围魏救赵等奇谋,使庞涓率领的魏国精锐在疲于奔命的途中被齐军埋伏,最后被全歼,从一开始人家根本就没准备跟你堂堂对阵。这两战过后,世人都震惊不已,原来仗还可以这么打。这以后,战争多以偷袭,迂回,侧翼攻击等为主,优秀的将领追求的是军队的高机动性与灵活性,魏武卒那样的,太依赖阵型,自然就被淘汰了。

三 战国时期,战争已经由争霸战转为歼灭战,各国实行的是全民兵制,魏武卒的精兵路线行不通

魏武卒走的是精兵路线,这在春秋时期还行得通。春秋时期,国与国之间的战争烈度并不高,大家打仗,也没有说要往死里打,只要分出个老大来就行,这就是所谓的争霸战争。而到了战国时期,打仗的首要目的是夺取对方土地城池,消灭对方的有生力量,甚至到了后期,各国之间直接是奔着灭国去的。在这种情况下,精兵路线显然行不通。比如,后面的长平之战,秦赵两国分别动员了近50万大军,基本上国内的青壮都拉进军队了。而反观魏武卒,吴起的军事思想是“兵不在多,而在治”,魏武卒最鼎盛时期,总人数也不超过十万,只要败一次,基本就赔光了。

我是一卷青史,欢迎留言评论加关注,一起聊历史!


一卷青史


主要原因只有一个,成本,魏武卒是魏国鼎盛时期组建的精兵,随着魏国国力逐渐凋零,再也组建不起“价格昂贵”的魏武卒。

魏武卒是在一代名将吴起的调教下威震战国的,虽然魏武卒的战斗力强悍,但是成本太高,先介绍一下组建魏武卒时的大背景和魏武卒的成本有多高。

三家分晋后,魏国实力受到极大削减,再加上魏国的地理位置很尴尬,处在四战之地。这些现实迫使魏国成为战国时期最早实行变法的国家。李悝变法后,魏国国力直线上升,成为战国时期最先强盛的国家。这时,魏国有了组建精兵的基础条件。

在战国时期,铁器已经开始普及,冶炼技术是当时最尖端的科技。而韩国和魏国是战国时期的冶炼中心,这为魏国组建精兵提供了武器装备的条件。

魏国的地理位置虽然是四战之地,但有弊就有利,中原地区开发较早,土地肥沃、物产丰富、商业繁荣、人口众多。这些条件为魏国组建精兵提供了最基本的资源——人口。

当时正是奴隶土地所有制向封建制度过度时期。身强力壮的奴隶一旦被魏武卒选中,就会得到百亩田地,同时解除和奴隶主的依附关系,免除武卒一家的徭役和田宅税,还会得到很多物资,几乎一夜之间从奴隶变成有钱人,而且社会地位一飞冲天。这样的优厚待遇使得大量年轻人“报考”魏武卒,也让“录取”有了百里挑一的资本。所以,魏武卒的选拔极其严格。

入选武卒后,在战场上有了战功,不但自己有封赏,甚至能封爵,就连家属子女都会有重赏,这就使得每个武卒在战场上舍命杀敌,而且纪律性也很强。毕竟,钱花到位了。

魏武卒的单兵装备。

《荀子议兵篇》记载:“魏之武卒以度取之,衣三属之甲,操十二石之弩,负矢五十,置戈其上,冠胄带剑,赢三日之粮,日中而趋百里。”每个武卒身披三层铠甲或防护服,远程武器为强弩,每人配发50支弩箭,中距离武器是长戈或长戟,近战武器为利剑,每人还要随身携带三天应急军粮。按照当时的生产力水平,绝对是武装到牙齿了。而且在这种负重下,每个武卒要有单日急行军一百里的能力,这也充分说明了魏武卒的身体素质十分强健。

魏武卒的数量和编制。

每名魏武卒待遇加装备的成本都是一笔很大的开支,而当时魏国拥有魏武卒的数量是5万至7万。《吕氏春秋·用民》记载5万,《尉缭子·制谈第三》记载7万。这笔数额巨大的军费恐怕当时也只有魏国能负担的起。还有一种说法是魏武卒鼎盛时期满员达到20余万,这种说法笔者不太赞同,因为按照当时诸侯国的国力和人口,任何一个国家能养20多万军队都很吃力了,更不用说20万成本极高的魏武卒。

魏武卒的常规作战编制为“千人”,类似一个团。作战时根据战场需要,给每个将军分配若干“千人”。每个“千人”下辖两个“五百”,每个“五百”下辖五个“百将”,每个“百将”下辖两个“屯”(每屯50人),每个“屯”下辖五个“什”(每什10人),没“什”下辖两个“伍”(每伍5人)。也就是说,魏武卒的基础作战小组为5人。

魏武卒在训练期间,除了每天艰苦的常规训练和阵法训练外,吴起对每个武卒的单兵武艺也非常看重,高新聘请了很多武师指导每个武卒的武艺,类似于《水浒传》中“八十万禁军教头林冲”的角色。

关于魏武卒的战绩没有必要过多介绍,任何一位历史爱好者和军事爱好者对这支中国古代“特种部队”的战绩都十分熟悉。

总之,魏武卒是一支具有优秀身体条件、精良军事装备、过硬军事技能和巨大物质刺激的部队,从实体到精神,其强悍的程度均是当时其他军队所不能比拟的。这样的精锐部队一旦消失,想要重新复制几乎是不可能的。


无笔史官


春秋战国,是一个璀璨的时代,在这样的时代,人人都可以成为英雄,受到无数人的敬仰爱戴。你若是文人,可以去稷下学宫辩尽天下学子,封侯拜相指日可待;你若是平民,可以去投身军旅保家卫国,将军王侯人人可当。

走,兄弟们吃肉去

强兵

那时候,诸侯为了争霸,有野心的统治者都会整备军队,想尽办法提高军队的作战能力。提高军队战斗力的方法通常有五种:

1、提升数量,不断扩大军团规模。这种方法的优点是可以迅速拉起队伍,缺点是作战能力极不稳定,将领和士兵不太熟悉,集体作战指挥起来不太灵活。

2、升级装备。古代战场上每一种军械的出现都意味着士兵战斗力的提升,不论是防护用的甲胄,还是攻击用的弩戈,所以提升装备对于战争来说非常重要。

3、训练的方式。士兵要面对的,往往是生与死的考验,一名合格的战士绝不仅仅是会使用手中的武器,还要有强健的体魄、坚韧的性格、随机应变的能力。而这些,都是可以通过平时的锻炼来提升,只要用合理地方式去训练士兵,他们在战场上可以发挥的作用会越来越大。

4、士兵的战斗经验。战场是一个充满不确定因素的地方,它可以使人身败名裂,也可以让人一战成名,而失败者的结局只有死亡。古时候的军官在训练士兵时,便会注意穿插一批老兵在内,这可以让新兵从侧面了解到在战场上应该如何应对,提升士兵战斗力。

5、将领的指挥策略。指挥的艺术对于提升战斗力太明显了,长平之战赵括刚代替廉颇两个月不到,就导致战斗失败,结果四十多万赵军被坑杀。

战国诸强之间在此基础上又有了各自的特色,比如赵武灵王胡服骑射打造的胡刀骑士、齐国稷下技击骑士、魏国武卒、秦国锐士。其中又以秦国锐士和魏武卒名声最盛,巧的是魏武卒的名声是以五万击溃五十万秦军出名,而秦军锐士也是以白起率领的十万大军全歼二十四万韩魏联军出名。

全军出击

齐魏秦士兵对比

齐国技击骑兵

待遇:齐人隆技击,其技也,得一首者,则赐赎锱金。杀一个人,便可以得到四分之一两金。

锱是一种重量单位,按那时的标准,四锱为一两,也就是大概156钱,当时粮价大概45钱60斤。可以说这是非常丰厚的待遇了,毕竟当时10金就是中等资产家庭。

优点:激励士气、培养尚武风气,在旗鼓相当或者优势碾压时,这样的一群士兵个个都是身先士卒,一马当先的,适合国力强盛时用。

缺点:晋升机制不合理,单纯用金钱鼓励士兵的方式,会导致士兵对军队归属感不强,也会消磨士兵的激情。国力衰弱时,这样的士兵忠诚度是存在很大的问题的。

魏武卒

魏武卒是一支很特殊的军队,它特殊在三个方面:选拔标准、福利待遇、全由步军组成

选拔标准:衣三属之甲,操十二石之弩,负服矢五十个,置戈其上,冠胄带剑,赢三日之粮,日中而趋百里。

穿着重甲,能够拉动720斤力的弓弩,带着50只弩箭,手持长戈,头戴头盔腰负剑,身上带着三天的粮食,半天能够行走百里路。

超人

福利待遇:百亩土地、解除奴隶身份,免除武卒全户的徭役和田宅税,军功可以加官进爵,一人立功,功劳家人还可以享受一部分。重要的是,这些待遇是永久地!

优点:趋近于完美的福利制度,可以极大调动士卒的忠诚度和战斗力,严苛地选拔标准保证了战斗力。

缺点:一个人百亩,魏武卒5万人,就是500万亩,加上不用缴纳赋税,这笔开销太大了。而且通过考试就可以享受福利,战场上难免出现划水保命的。

大秦锐士

待遇:爵位世袭、军功继承、奴隶也可晋升侯爵,而这一切都可以通过军功获得。

优点:激发士兵血性,提高士兵战斗力,增强国民忠诚度、凝聚力。

缺点:造成滥杀的局面,加深被征服者对秦国的仇恨,提高征服难度。

勇者斗恶龙

魏武卒逐渐消失的五条理由

我认为魏武卒消失是一个持续地过程,伊阙之战后退出历史的主要原因有以下五点:

1、成本。培养一个魏武卒的成本实在过高,原来的武士老去过后,福利不变,而新的武士也需要同样地福利。再加上要选拔出这样一个士兵的难度也是非常高的,但战场上可能一个敌方普通士兵砍中了就能造成死亡。

2、战损。魏国连年征战,魏武卒的战损比例太高,新旧魏武卒混杂在一起,就会导致配合不娴熟,士兵经验、战斗力不对等的问题。

3、将领。魏国国力衰弱后,本国所能吸引的人才质量大不如前,武将的水平相对于如日中天的秦国是远不如了。

4、敌人的强大。秦昭王时,秦国的威势已成,魏国一国自身又衰弱了,此消彼长,伊阙之战哪怕韩魏联军也败在了白起之手。

5、同盟间的勾心斗角。伊阙之战时,秦国居于弱势,韩魏两倍于秦的势力,却因为韩魏内部都想对方带头冲锋,被白起分割之后,一一击败,令人叹息。

当然,以上纯属个人浅见。

如果您有什么看法,欢迎留言讨论,喜欢的话可以点个关注支持一下,每天都会为您带来有趣的分享。


脑洞趣味历史


《荀子.议兵》:“齐之技击,不可遇魏之武卒”

这句话的意就是说,哪怕是齐国的技击之士,遇到魏国的武卒也是必败无疑。很多人以为魏国的“武卒”由亚圣吴起创立的,然而事实却是他的大哥李悝。

李悝变法

战国初期,魏国的经济弱于韩国,军事差于赵国,魏文侯上台后开展宏图霸业。他封李悝为相,开始了早于商鞅的全国性的“李悝变法”,而后来的“商鞅变法”、“吴起变法”都是借鉴了李悝的变法。

“李悝变法”其中有一项是针对军事的改革,他对军中是的士兵进行严格考核,按士兵的特点编入不同的队伍,让其发出最大的优势。这就是李悝提出的:武卒制。

但魏武卒的巅峰时期是由吴起带起的,吴起认为“兵不在多,而在精”,吴起对于组建精锐武卒的选拔更是严格。

魏武卒的配置与阵容

《荀子.议兵》:士兵必须身穿全副甲胄(铁盔、身穿三层甲:上身甲、股甲、阱甲),执12石的弩,背50支箭,同时还要拿长兵器戈和短兵器剑,携带3天口粮,日行200里。

这样的配制快要赶上现在的特种兵了。

吴起对于军队的阵容也进行了精心的编制:五人为一伍,设伍长一名;两伍为一什;五什为一屯,设一名屯长;两屯为百,设百将一名;五百设五百主一名;两个五百设一名千人;一千人为一个基本作战单位,归将军管辖。

阵形为四个方阵:前、后、左、右,并加一个前置的方阵,用来诱敌,联合起来称为“五阵”。

以上的阵容编制,在交战时非常灵活,统帅指挥得心应手,方阵之间相互呼应,无往不利。另外,魏武卒所用的兵器随着战场的演变也在不断进步,战国时代的青铜器逐渐被铁骑取代。当时的韩、魏是天下的冶铁中心,武器锻造技术精湛,这为魏武卒的装备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魏武卒有多厉害

  • 河西之战:吴起率兵攻打秦河西之地大量城池,最远打到了洛阴,秦军被迫只能退到洛水,此时吴起的部队离咸阳近在咫尺。

  • 阴晋之战:吴起率五万魏武卒打的秦军五十万大军狼狈不堪,堪称战争史神话。

  • 灭中山:乐羊为帅,率魏武卒,三年内灭了中山国。

  • 杀齐:吴起协助韩、赵杀齐三万部队,攻入齐长城。

  • 杀赵:庞涓率武卒一路直逼赵都城邯郸,后被田忌围魏救赵,才免于一难。

魏武卒的衰败

至于为何后期不能重建一直魏武卒?其原因有二:

其一、武卒的装备精良与士兵的培养需要大量的开支,士兵的伤亡需要新兵补齐,而这样的开销是魏国无法支撑的。“马陵之战”后,武卒受到重创,精英死伤殆尽。“伊阙之战”,人屠白起坑杀魏、韩联军24万人,武卒更是全军覆没。

其二、魏国进入魏惠王时期,魏惠王能力不足又好大喜功,内政外交频频失策,导致四处树敌。结果败于齐、楚、秦三国。魏武卒的核心主要是作战经验丰富的老兵,但由于指挥失误导致大批的老兵战死。

魏武卒作为历史上的第一支重步兵,它的强大战斗力一直被后世借鉴。但若是君王昏庸,主将无能,再好的部队也无法发挥出强悍的战斗力,正所谓“统帅无能,累死三军”。


挚滗画畫紅尘


诚邀,如题。魏武卒到底有多厉害,我们可以从其战绩中探究一二。

"魏武卒"是战国时期魏国将军吴起一手训出来的陆战精兵。据《战国策》记载,魏武卒在吴起的带领下替魏国东征西讨,与秦国,楚国交战,创下了"大战七十二而全胜六十四,剩八平"的恐怖战绩,在其兴盛的30年间,魏武卒最大的战绩就是攻下秦国函谷关,侵占了秦国黄河以西的大片肥沃土地,所以说风水轮流转嘛,魏国欺负够了秦国,秦国后来直接干掉了魏国,当然这是后话了。

那么魏武卒为何没落了呢?

一只军队的建设离不开国家,而又不能完全依靠国家。魏武卒后期衰弱乃至消亡的原因也是如此。

魏国本是晋国的公卿,三家分晋时夺取了晋国最肥沃的土地,加上魏文侯,魏武侯的励精图治,到了魏惠文王这一代,国力极盛居七国之首,这才能供养得起如此费钱的魏武卒。据史料记载魏武卒为募兵制,国家供养到死,这就固定了魏武卒的人数不会太多,再加上魏武卒每人装备三重甲,手执二十五斤铁枪,腰悬铜剑,后背十斤铜盾,一筒五十支长箭和一张铁胎硬弓,几乎是普通步兵的十倍。如此当魏国由于战略上的失败,树敌众多,政治黑暗,体制的落后,国力衰落,魏武卒的供养渐渐不支后,魏武卒在战斗后得不到补充,自然也就消亡了。至于魏国为何不重建,估计也是担心养不起了吧。

以上就是小编的回答,如有出入还请斧正


电视剧里看历史


提及魏之武卒,很多人都会想到那句著名的记载,“魏之武卒以度取之,衣三属之甲,操十二石之弩,负矢五十,置戈其上,冠胄带剑,赢三日之粮,日中而趋百里。中试则复其户,利其田宅。”这句话出自于《荀子议兵篇》,讲的就是魏武卒选拔之严格,装备之精良,战斗力之强悍。

但一支军队到底强不强,还是要靠战绩说话。公元前419年,魏国与秦国为了争夺河西地区,爆发了大规模的战争。河西争夺战刚开始的时候,魏国和秦国彼此之间,互有胜负。公元前409年,魏王重用吴起为将,战争的天平开始往魏国倾斜。在吴起的率领下,魏武卒与秦军交战64次,秦军被打的抬不起头,丢失了河西大片土地。

魏武卒的彪炳战绩远不止这点,他们随着魏国的版图扩展而四处征战。吴起率领它们南征北战,创下“大战七十二,全盛六十四,其余不分胜负”的奇功伟绩。阴晋之战后,最为有名的便是大战齐军歼敌三万,攻破赵国首都邯郸城。

长期的战争,伴随的也是国库的巨大消耗。在魏国衰落的同时,齐国和秦国也在慢慢崛起。另外魏国树敌太多,经常与秦国、齐国、赵国和楚国交战。加之战略布局出错,经常多线作战,魏武卒疲于奔命。最终马陵之战,十万精锐的魏武卒葬送于庞涓之手。

虽然魏武卒强悍,但是魏惠王已经无法在后期重建一支魏武卒。因为魏武卒选拔标准非常严格,长年的战争已经使得魏国人口大减,征兵俨然成为了重大问题,尤其是优质兵源。后期组建的魏武卒缺乏指导性训练,魏武卒骨干力量都已经在马陵之战基本打光了。而且吴起时代的魏武卒战场上敢于拼命,得益于国家的奖罚政策。然而随着魏国国力的下降,这些奖励已经很难兑现了。尽管魏武卒最终还是被歼灭,但是它依然是战国四大王牌军队之一。


兵说


“武卒制”是战国时期军事大家吴起提出来的,吴起的这一改革,彻底改变了封建社会的募兵形式;用“职业士兵”替代“雇佣兵”,以前的“雇佣兵”是没有工资的,家人也享受不到任何福利;所以吴起改革以后,凡是投军投军入伍的人,必须经过严格的筛选,一旦通过筛选正式入伍的士兵,不但可以领到自己的工资,并且可以享受到很多福利,免除全家徭役;吴起的“武卒制”是中国募兵史上的一次重要改革,是中国兵学史上的一大进步;

吴起创建的“魏武卒”到底有多厉害,自吴起改革募兵制度以来,魏国成功从一个弱国翻身,成为一个军事大国;“魏武卒”在吴起的领导下,多次击败秦军,阴晋之战中,更有五万胜五十万的经典战役;公元前408年,魏文侯以吴起为大将,率军攻打秦国,吴起一路连战连捷,一口气攻破五座城池;魏文公任命吴起担任西河郡守,抵抗秦国反扑,在吴起的镇守下,秦国多次大军压境,却无功而返;公元前389年,秦国准备一雪前耻,调集大军五十万攻打西河郡,吴起率领五万余“魏武卒”前往迎敌,大破秦国五十万大军,谱写了这场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

那么?如此厉害的一支队伍,到底是被谁剿灭的?为什么不重新组建一支“魏武卒”呢?

当然,“魏武卒”灭亡之时吴起早就不在了,吴起已经死了很多年了,可他的“魏武卒”却遭遇了灭顶之灾,他们遇到了中国历史上最狂暴的男人,“杀神”白起;白起打仗从来不以破城为目的,而要歼灭所有敌军,公元前293年,白起大破韩魏联军,将韩魏联军二十四万全部斩首,其中就包括所有的“魏武卒”;从那以后,便再无“魏武卒”,之所以后来不再创建“魏武卒”,原因很简单,吴起的“武卒制”早就流传开了,吴起待过的国家有三个,所有国家募兵方式都采用了“武卒制”;甚至连后世募兵,都是沿用吴起的“武卒制”!







爱尚文史


写了《孙子兵法》的孙武是我国历史上的著名军事家,但有一个人常被用来与孙子并称,比如“用兵如孙吴”,这个“吴”字指的就是吴起了,吴起一生打过很多场战斗,基本上没有败绩,而他指挥的一支战无不胜的军队,就是战国时期大名鼎鼎的魏武卒了。

吴起的军事才能不只体现在行军打仗上,更体现了他的治军方法上,魏武卒就是他训练出来的职业化脱产部队,其以步兵为主,战斗力相当强悍,吴起率领魏武卒南征北战三十年,创下了"大战七十二,全胜六十四,其余均解(不分胜负)"的军事奇迹。



晋国分解成韩赵魏三国之后,魏国在战国列强中实力较弱。但魏国的魏文侯励精图治实行了变法,他用翟璜为相改革弊政,以李悝变法依法治国,使得魏国成为战国时代最先强盛并称雄的国家,而在军事方面带领魏国首先崛起的就是吴起了。

吴起曾任魏国河西守将,正是在这一时期,他在魏文侯的支持下进行了军事改革,训练了令天下闻之色变的魏武卒。吴起认为,兵不在多而在"治",精兵最有战斗力,武卒的编制以五人为伍,设伍长一人,二伍为什,设什长一人,五什为屯,设屯长一人,二屯为百,设百将一人,五百人,设五百主一人,一千人,设二五百主一人(也称"千人"),打仗的时候,基本以千人为一个作战单位,但是战斗的时候可以灵活编制,这样的编制和指挥系统在作战中灵活性很高,战斗力也很强,而且他们聘请善战者进行教练,既注重单兵技能,又注重配合作战,战斗力相当强悍。



魏国金属冶炼业在当时相当发达,其兵器已经可以做到以铁器为主,史称魏军甲兵犀利,为吾族基本上都是重装步兵,披重铠、持戈配剑、背弓弩、跨矢囊,装备很精良。

吴起还建议魏文侯用他的新标准考选士兵,《荀子.议兵篇》记载"魏之武卒以度取之,衣三属之甲,操十二石之弩,负矢五十,置戈其上,冠胄带剑,赢三日之粮,日中而趋百里。中试则复其户,利其田魏武卒宅。"也就是说,士兵身上必须能披上三重甲(内外三层防护服或者就是重甲的别称),手执长戟,腰悬铁利剑,后负犀面大橹,50弩矢和强弩,同时携带三天军粮,半天内能连续急行军一百里的士兵,才可以成为武卒,不过这个记载貌似有夸大之嫌,因为度量一下人的体力极限基本上是不可能的,但不管怎样,身材强壮者才是魏武卒的首选。




当然,没有好的奖励措施,不会有人愿意上战场去拼命,魏文侯在这方面很配合吴起,能入选武卒的士兵,其生活条件好,待遇也高,国家不但免除其全家的徭赋租税,还奖田宅房产,有军功的话还会另行奖励,所以魏国人都很愿意加入魏武卒。

吴起治军十分严格,一切行动必须坚决听从指挥,否则严惩不贷,加上吴起的军事指挥才能非常出色,所以虽然魏国面积不大人口不多,但是吴起领导的魏武卒却让天下诸侯闻之胆寒,在与秦国的几十次战斗中,吴起率领魏武卒几乎每战必胜,攻下秦函谷关,夺取了秦国黄河西岸的五百多里土地,比如公元前389年的阴晋之战,吴起以五万魏武卒大破秦国五十万众的军事奇迹,成为战国早期最著名的军事家,魏武卒也是这一时期最厉害的军队。



不过魏武卒的强大,也让战国时各国纷纷效仿,比如秦国的“锐士”,赵国的胡刀骑士,齐国的技击骑士等,后来列国进过军事改革,武力也强大起来,魏国的魏武卒逐渐走向没落,后来被孙膑在马陵之战中所灭,但随着后期魏国国力的减弱,再也没能实现前期魏武卒的荣耀。


科普大世界


举个不恰当的例子,战国时期的魏武卒就像是清朝末年的北洋新军。都是国家花大力气,以高标准、高待遇、高要求,严格训练出来的一支新式军队。用魏武卒创始人吴起的话说:兵不在多而在治。兵多了没用,还浪费粮食。应该用变态标准考选士兵,组建一支新式精锐部队。所以魏武卒为啥厉害?因为它在其它军队眼里,就是一支特别变态的特种部队。

那么魏武卒的标准和待遇到底有多高呢?根据相关史料记载,各个都是负重高手!也基本上都是新兴地主。



先说装备,魏武卒的士兵,每一个都要手执长戟,腰挂铁剑,背上背一面犀面大橹和一把强弩,并且还有带五十发弩矢。光这些玩意加起来,小几十斤就有了。除此之外,魏武卒身上还必须要披上三重甲,出征之时还要携带三天军粮,再算上这些,估计有近百斤的负重。

以为这就完了么?当然不是了。魏武卒的标准中还有一条,带上这几十斤的装备,还必须能够在半天内连续急行军一百里,否则就是不够格的魏武卒。并且主帅吴起还是一个严于治军之人,他的治军信念其实就是一条:服从!服从!还是服从!让你干嘛就干嘛,哪怕是前面是悬崖也要勇于往前走。由此来看,当时的魏武卒就是现在的特种兵,而且还是大批量复制生产的特种兵。

说完标准再说待遇,两个字总结:优厚。在当时凡是能被录取为魏武卒的人,就能分到百亩的土地,可以解除与奴隶主的附庸关系,成为有自由身份的人。这也就是说,当兵在当时是一个摆脱贱民身份的捷径!虽然当兵可能会战死,但是也比一辈子当奴隶要强很多。后来魏国对魏武卒的地位进一步提升,凡是入选武卒的人,一律免除全家的徭役和田宅税。如果有战功,还能获得爵位。这种待遇,在当时只有魏国的军队才有。所以魏武卒的战斗积极性远超六国的军队!



前面吹了半天都是账面上的东西,那么魏武卒早期的真实战绩如何呢?也可以用两个字来总结:变态!

第一次河西之战时,魏文侯以吴起为将,五万魏武卒渡过黄河,从现在的陕西韩城一路向南杀到了华县,秦军不敢迎战。只能退守至洛水以西,沿河修建防御工事,河西之地由此落入了魏国之手。

秦国遭此大败,绝逼不能忍。于是在秦灵公的鼓动下,秦军组织了一支五十万的大军发动了反攻。吴起仅以五万魏武卒迎战,就击败了十倍于已的秦军,创造了五万步卒,车百乘,骑三千,而破秦五十万众的中国战争史上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

据后来人统计,吴起率领的魏武卒,从攻下函谷关开始,大大小小历经了六十四战,无一败绩。夺取了秦国黄河西岸的五百多里土地,将春秋强国之一的秦国压缩到了华山以西的狭长地带。秦人被灭国,放佛只是时间问题。


那么如此牛掰的魏武卒是如何衰落的呢?这还要从魏武卒的主帅吴起受排挤,被迫离开魏国说起。

吴起是平民出身,在当时的那种环境,平民很难有提升的空间。所以吴起早年是通过了一些特殊手段才爬山了统治阶级的。比如他在鲁国时,就干过杀妻求将的事。后来到了魏国,因为私德问题,跟魏国大臣李悝有矛盾。李悝说他:贪虚名而好色,私德差,不能重用。所以吴起一直都在前线作战,挤不进统治阶级的核心圈。后来吴起想做丞相,就与田文争相,失败后又跟魏国的贵族失和,只能逃到了楚国。

一只军队的创建,统帅就是灵魂,如果统帅离开了,军队也就失去了灵魂。吴起虽然私德方面有很多缺陷,但是他善于用兵,而且廉洁公平,愿意和最下层的士卒同衣同食。睡觉时不铺席子,行军时不骑马坐车,亲自背干粮,和士卒共担劳苦。士卒中有人生疮,吴起就用嘴为他吸脓。是个非常称职的军事统帅,士卒也非常的拥护他。

等到吴起离开后,统帅魏武卒的将领就变成贵族了。当然不是说贵族不好,而是说贵族往往比较摆谱,远离群众。这样一来,魏武卒的士气就有下降。

另一方面,吴起在的时候,往往是打一个拉一个,绝不跟两个国家同时结仇,以保证魏武卒出征时,不会多线作战。结果等到吴起离开魏国后,尤其是魏惠王登基后,魏国在外交方面出了大问题。特别是著名的桂陵之战(围魏救赵),当时齐国、楚国、秦国、赵国、宋国和卫国,六国同时群殴魏国。打的魏武卒多线疲于应战。这要是别的国家,早就被打趴了。所幸是魏武卒,最终扛下来了。

然而魏国君臣记吃不记打,几年之后又惹怒了诸国,再次被秦国、齐国群殴,这一次就没有那么好运了。十万精锐被全歼,元气大伤!最要命的是,这些都是已经形成战斗力,有丰富战斗经验的老兵。

后来魏惠王想重新训练魏武卒,但是以失败而收场。究其原因,大致由三方面。

第一、国力负担不起。

魏武卒开销巨大,别的不说,仅装备这一项就不是一笔小开支,若是强盛时期的魏国还是可以负担的,可是此时的魏国,已经被秦国打的残破不堪,失去河西六城和大片土地,已经无法保证魏武卒的土地配额了。士兵的作战积极性大大降低!而且由于长期征战,魏国的土地收入大量缩减,再想养活这么一支精兵,谈何容易?

第二、国内腐败。

魏国的变法虽然最早,但是力度并不大,只是从军事和经济两方面入手,政治方面几乎没有什么动作。这就导致其它国家也开始新政变法后,逐一都超过了魏国。当时的魏国,土地兼并严重,很多魏武卒都沦为了军事农奴。并且魏武卒中也存在军官中饱私囊,克扣军饷的现象。上梁不正下梁歪,魏武卒的本质产生了巨变。后期的魏武卒,已经不是吴起最初练出来的那支精锐之师了。

第三、魏武卒的制度落后了。

魏武卒不同于秦锐士,魏国的武卒制度属于募兵制,最大的问题是随着士兵的年龄增加,战斗力下降厉害,而且老兵因家里有房有地,都是地主阶级,打仗更惜力怕死,因为一旦死了就领不到俸禄,因此打仗时往往要么大胜,否则就是全军覆没,老家破产;要么打仗时争相逃命,比如伊阙之战。而秦军的是一世制,老爷子取得的功绩不能世袭,儿子想要享受同等待遇就要自己去争取。

另外还有一点,魏武卒的损失,是断层式的损失。后期花大力练的武卒,都是新兵,这些新兵蛋子没有战斗经验,也没有作战技巧,在硬件上就跟老兵隔了档次。如果要培养他们的经验和技巧,那就得跟周边国家打仗。周边国家也不傻子,会眼睁睁的让魏国咸鱼翻身?自然是不可能的。

所以,当桂陵、马陵等战役损耗了大部分魏武卒精锐后,这支天下无敌的雄狮几乎不复存在了。


现在回看魏武卒的兴亡史,我们可以发现一个道理:任何精锐部队,都不可能脱离国家而独立存在。魏武卒建造成本高,士兵装备好,对国家的国力有较大要求,一个处于上升期的国家,君臣一心,将士一心,各方面都是积极向上的。但是一旦当国家处于下沉时期,政治黑暗,体制落后的问题就暴露出来了。魏武卒之所以能打,离不开吴起的治军,离不开魏国国力的支持。但是如果这两项都没有了,治军不严了,社会地位下降了,战斗力下降也就是必然的了。

这样的例子在历史上很多,就拿开头打比方的北洋新军来说,初期厉不厉害?后期沦落的速度快不快?所以说,魏武卒的历史并不只存在于历史,对现实也有警示意义。


Mer86


魏武卒的崛起与出名,本身是一个历史发展到特定年代的符号想象。这批人并不是什么一蹴而就的顶层设计发明,而是一个漫长演化过程中的中间产物。可以说,魏武卒并不是无法重建,而是后来重建了也没有刚刚出现时那么凸出了。

魏武卒的出现,其实就是先秦国家从旧的征服者转化为古代军国主义的标准性现象。过去的西周封建体系下的军事贵族,以国君-诸侯-大夫-士人的结果,层层受封,并提供相应的政治、经济和军事义务。


其中,军事义务是这些封建领主的最重要职能。在当时的制度下,只有这些诸侯与生活在领地核心区域的国人,是有战争义务和需求的。大多数在周礼制度下,被安置的被征服民众,其实被剥夺了参与战争的权力。这些先秦时期的野人,仅仅有纳粮和劳务输出的工作可以从事。

但在春秋时期,这种制度已经开始出现崩溃迹象。首先就是国人与野人区别的模糊化,让更多野人也可以加入军队,为国君或大夫作战。军队规模的扩大,直接造成了战争惨烈程度的增加。这又迫使国家改变体质,适应这种高强度战争的挑战。魏国作为一个开发程度较高的中原区域强国,身处四战之地,第一个开启了大规模军国主义建设。


魏武卒就是非常典型的早期军国主义军队。在理论上已经开始要求全民皆兵的时代,国君的权势本身,就是动员力强弱的代表。魏武卒就是第一代脱离了封建体系,成为国君直属军事力量的精锐。他们在经过一定的严格挑选后,脱离了地方贵族的束缚,在国君给予的土地上耕作。自然,在战争中他们也是直接听命于国君本人,可以迅速动员的。作为要求,他们平时还要在农闲时进行训练,以便有旅行义务的能力。

但在战国中期开始,魏国的这套军国制度,本身就已经不是稀罕之物。魏国在将自己变为一个军国主义国家后,很多原本为地方大夫服务的士人,其实也就是失去了生存机会。有限的国君王庭,不能提供给大部分有识之士以机会。所以也就有了商鞅去秦国,吴起去楚国的事情。随着他们一起去的,还有这些国家的军国主义改革。至于同属三晋的赵国和韩国,都有着和魏国类似的底子,学习照搬非常方便。


现在,当每个国家都至少有一部分类似魏武卒的国君直属动员力量后,魏武卒本身在历史上的重要性就被稀释了。历史上的魏国不是没有重建魏武卒样式的部队,而是重建出来的新军没有了当年那批人的特殊历史地位。更何况国君势力的扩张本身,也会引起国内的大夫们和士人的反对,他们一起的抵制也限制了新一代魏武卒扩充规模。

在战国的后期,魏国人其实是在面对数量是自己几倍之多的秦国“武卒”的进攻。和他们一起面对秦军的赵国、韩国主力,以及相当部分的楚国军队,也是各自国家的武卒。放在这样的大背景下,魏武卒就不在显眼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