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王李世民为何要强纳李元吉的齐王妃为妻?

SmileyMaggie


玄武门之变改变了李渊精心构建的初唐格局。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被秦王李世民杀了。为了不留后患,李世民索性来了个斩草除根。他把哥哥李建成的五个儿子和弟弟李元吉的五个儿子全部干掉。

倘若说李世民文治武功、很有作为。但是这件事情却让他的名声大打折扣。

而在对待弟弟李元吉妃子杨氏这件事情上,李世民却是另外一种模样——把杨氏纳入自己的后宫(不能简单地说是强纳)。

他为什么要这样做?大体有这么几个原因。

李世民留下杨氏,实在是因为她太漂亮了。出生在名门的杨氏生来貌美如玉、肌肤雪白、眉目传情,宛若一个仙女。杨氏嫁给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齐王李元吉,简直就是鲜花插在了牛粪上。玄武门之变以后,为了不留隐患,他杀了自己十个侄子,但是对于女眷并没有赶尽杀绝。像齐王妃这么貌美的女人,李世民自然像给自留下来。

李世民留下杨氏,是保全自己面子的需要。玄武门之变手段残忍,李世民知道这会被人们诟病。留下齐王妃杨氏,并让她在后宫中抚养自己的女儿们,李世民这样做不至于完全把自己的形象彻底弄坏,可以保全一点点面子。

李世民留下杨氏,还可以开通一条和前朝贵族沟通的渠道。杨门是隋朝贵族,李渊掀翻了杨门建立了大唐,从某种意义上说,这让前朝贵族心里很不是味道。玄武门之变后,齐王妃杨氏到了李世民身边,从情感上对杨门是一种安慰。

一举几得,李世民纳杨氏为妃这件事,也就顺理成章了。

关键是,李世民对齐王妃杨氏还是非常喜欢,她给李世民生下了第十四个儿子——曹王李明。636年,长孙皇后死亡之后,李世民一心想把杨氏立成皇后。结果,魏徵坚决反对,李世民才收了这个心思。


文踪旅迹


齐王妃源自隋朝宗室弘农杨氏,为隋观王杨雄之侄孙女、杨雄之子杨师道的从侄女,出身可谓高贵。李唐初立,唐高祖李渊重杨氏门阀,为宠爱的嫡出小儿子齐王李元吉聘其为王妃。

武德末年,秦王李世民和皇太子李建成、齐王李元吉两派之间的夺嫡斗争进入白热化阶段,李世民放弃传统夺嫡手段而采用暴力,在玄武门伏兵背水一战,亲手杀死了自己的胞兄李建成,胞弟李元吉也在混斗中被杀,唐高祖李渊被逼退位,李世民一派赢得最终胜利。

覆巢之下没有完卵,李世民为斩草除根,李建成和李元吉的诸子都惨死于屠刀之下,而他们的家眷则被圈禁监视起来。大概由于齐王妃杨氏天姿美貌风采过人,李世民或早就对其觊觎也未为可知,总之杨氏入宫后被她丈夫的哥哥、原来的大伯李世民给强行占有了,电视剧《大唐情史》里太宗强暴嫂嫂代姬的艺术创作显然灵感就是来自齐王妃。李世民屠杀了弟弟,再见色起意霸占其妻的恶劣行为显然违背了中国传统的道德伦理,闺门失德一直是他身上的大污点。

李元吉和其儿子们虽然被杀,女儿们还是被李世民带进宫假惺惺地抚养起来,齐王妃就抚养了其夫一个庶女归仁县主。背后有家族、膝下有稚女,杨氏显然也无意学所谓烈女枉送性命,只能在太宗的淫威之下曲意求生。

没想到风流好色后宫如云的李世民却也真的对弟媳妇动了几份真心,齐王妃一直宠眷不衰,她后来还生育了李世民的幼子曹王李明。

长孙皇后去世后,唐太宗打算把宠爱多年的弟媳杨氏扶上皇后宝座,可想而知大臣们的尴尬。这时魏征劝谏道:陛下您是要做尧舜的,不能因为辰嬴事件那样的麻烦而拖累自己。(辰嬴是秦穆公的女儿,她先后嫁给了晋怀公和晋文公侄叔二人。在晋国的争位斗争中,她的儿子由于母亲位份不高和嫁了叔侄二人而被政敌攻击)李世民毕竟是一个精明的政治家,对现实的考量和自我名声的顾惜很快战胜了爱火的激情,此事因而作罢。

齐王妃杨氏的生卒年亦不详,她的儿子曹王李明后来被高宗李治诏令出继李元吉为后,永淳年间,因李明和皇太子李贤有所来往,在武后的授意下,李明被逼自杀。李唐复辟后,睿宗年间李明灵柩被礼送回京陪葬昭陵。


美映椒房


李世民确实霸占了李元吉的齐王妃,甚至让她给自己生了儿子,但没有纳她为妻,连一个正式封号都没有,或许是因为顾及颜面,无法给她名分吧!

李世民被誉为一代明君,堪称古代明君圣主的典型代表,但他取得皇位和对待亲人的手段实在太过惨烈残忍,甚至可以说为人不齿。

李世民先是通过玄武门之变,干掉了亲哥哥、太子李建成和亲弟弟、齐王李元吉,又软硬兼施,逼迫亲爹李渊退位,“主动”禅让给自己。

这还不算完,李世民又把李建成、李元吉所有的儿子(一共11个)全部杀光,斩草除根,毫不留情,真可谓“量小非君子,无毒不丈夫”,可以说李世民是靠着屠杀,踩在兄弟、老爹和侄子的尸体上夺取皇位的。

李世民把李建成、李元吉一脉能杀的男人都杀了,但他们的女人却逃过一劫。

在李世民看来,女人不姓李,没有任何威胁,与其杀掉,不如自己继承。

根据史料记载,在李建成和李元吉的女人中,至少有一人是被李世民据为己有的,她便是齐王李元吉的妃子——杨氏。

杨氏出身隋朝宗室,是隋观王杨雄的侄孙女,她天生丽质,明艳动人,温柔贤惠,年纪轻轻便嫁给齐王李元吉为妻,后来被封为王妃。

李世民对这个美丽的弟媳觊觎已久,有些野史甚至记载说,李世民早和杨氏有过私情,登基为帝后,更顺理成章把齐王妃杨氏纳入后宫,万分宠爱。

在李世民众多儿子中,曹王李明是他最后一个儿子,便是由杨氏所生。

更夸张的是,当长孙皇后去世后,中宫缺位,李世民曾动过把杨氏册立为后的想法,后来因为魏征等人的强烈反对,才不得已作罢,可见李世民对她的宠爱。

或许是考虑到杨氏的特殊身份,不便直接纳为妃嫔,李世民并没有给杨氏正式封号,杨氏一直居住在宫中,宫中之人一直以“巢刺王妃”称呼她,而“巢刺王”是李世民给齐王李元吉的封号,也就是说宫人一直是把杨氏当作李元吉的王妃看待的。

由此可见,李世民把齐王妃杨氏纳入后宫,是出自对杨氏美貌的钟爱,也是作为玄武门之变的“战利品”,不过这丝毫影响不了李世民对杨氏的真爱。

我是专注历史文化的狄飞惊,欢迎关注我!


狄飞惊


唐朝最乱的就是宫廷之事,而且唐朝男女开放的程度和可能比现在还要开放。其中比较出名的有隋炀帝的萧皇后,一生可能服侍六位皇帝,被人戏称六位帝皇玩。再有就是千古女王武则天,也是服侍了李世民和李治这爷俩。所以李世民强娶兄弟李元吉的齐王妃也不是什么稀奇的事!


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杀光李建成和李元吉府中所有男子,并且强占李元吉的王妃杨氏!


众所周知李世民在玄武门之变杀死了太子李建成和弟弟李元吉,之后又把李建成和李元吉府中所有男丁全部杀死,这其中就包括李世民的十一个侄子。但是李世民并没有把太子府和齐王府的女人都杀掉,这其中可不只是李世民对他们府中女人感兴趣那么简单,因为男丁算是李建成的后代和仆人,但是这些女人的来历可并不是那么简单,她们大多数都是达官贵人的后代,而且她们还没有什么威胁,杀了她们还会引来很多麻烦。



就比方说被李世民占有的齐王妃杨氏就是杨雄的女儿,所以李世民把这些女人都收到了后宫,只不过并没有给这些女人名分罢了,还达到了自己作为男人的最根本的目的。还有大家不知道发现没有,古代掌权者都爱做这种事,朋友妻不客气啊,比方说曹操,再比方说宇文化及,还有李世民的儿子李治,还有他们老李家的李隆基把自己的儿媳妇杨贵妃占为己有!


总结一下,那就是李世民不想杀这些女人惹麻烦,还不放心这些女人,所以把她们留在身边又能够占据这些漂亮的女人,一举两得!

我是历史白话君,大家有什么想要说的话,欢迎到留言区留言!也欢迎大家关注我,观看更多历史方面的精彩回答!

历史白话君



李元吉的妻子可以说长得眉清目秀,国色天香,正儿八经一个美人坯子,男人为他动心也是情理之中。


那李世民真的只是因为贪图美色而杀死自己的弟弟抢他的妻子吗?我觉得是不可能的。就像题主所述他当上了皇帝已经拥有后宫佳丽三千,美女定是数不胜数,怎会唯独对她情有独钟?只有一个答案解释的通,刚刚夺得天下,必要先稳定内外,笼络人心,才能稳固他的江山,简而言之就是政治原因。

那既然说有政治原因,我们再挖一挖这个齐王妃有什么样的政治背景呢?齐王妃杨氏出身于关陇贵族,是隋朝观王杨雄侄孙女。隋朝和唐朝尤其这个唐朝,李渊在很短时间就能夺得天下跟这个关陇贵族的支持有很大关系。就像民国时期蒋介石在军阀征战过程中得到四大家族的支持一样。齐王妃这样的身份背景是不是很牛?李世民又怎会不善待她呢,况且又是一个大美人。 对此你们怎么看?


历史三六五


齐王妃杨氏,史书记载她“玉貌雪肤,眉目如画”,用今天的话说就是“肤白貌美大长腿”,妥妥的大美人。

何况这位杨氏身上散发的不是少女的娇羞,而是成熟女性的魅力,毕竟她给李元吉生过孩子的。这样的女子,让当时已经掌握大唐最高权力的李世民怎么能够忍受得住。

如果这位齐王妃是个大恐龙,你看李世民会不会要。

自从人类文明从母系社会进入父系社会以后,女子就成了男人的附庸,所谓“三纲五常”就是这个道理。

武德九年,公元626年,秦王李世民主动出击,发动了玄武门之变,成为大唐的实际最高统治者。对于他而言,江山、美人,那都是他的掌中之物,天下人都必须看他的脸色小心翼翼的生活,既然如此,抢一个女人又能怎么样呢?

当然,李世民强纳齐王妃还有政治因素的考虑。

齐王妃杨氏并不是出身于普通的人家,她是弘农华阴人,隋杨皇族旁支,同时又是隋观德王杨雄侄孙女,唐贞观年间的尚书令杨恭仁、安德郡公杨师道的从侄女。

杨氏的身份也就代表了她背后势力的雄厚。

李唐皇室和隋杨皇室本身也是姻亲,如果强纳了齐王妃,李世民不仅可以笼络前隋贵族,同时对关陇军事集团也释放出了善意的符号,这样更有利于李世民坐稳屁股下的龙椅。

所以说,在古代,女子有的时候真的是政治筹码。不过,李世民对这位杨妃非常宠爱。

杨氏给李世民生了一个儿子,也是李世民最小的儿子,曹王李明;而且在长孙皇后死后,李世民一度还想封杨氏为皇后,只是被魏征强烈阻止才没有去做。

《新唐书》记载:曹王明,母本巢王妃,帝宠之,欲立为后,魏徵谏曰‘陛下不可以辰嬴自累。’乃止。

【我是江东汪郎,带给你不一样的历史视觉!坚持原创,喜欢我就请关注我吧!】


江东汪郎


齐王妃弘农杨氏是歌姬?被李元吉这老流氓强纳为妃?又被二哥强抢收入后宫佳丽队列,以备随时暖床?最后还生下儿子李明,又被唐太宗丢弃给李元吉继承香火,杨氏还差点被册立为皇后。这简直就是一出现代版狗血剧情,如果找个导演与编剧来,可以拍出100多集的家庭伦理剧情,惹得宅男欣欣向往,一集不落。

1.唐太宗不仅纳了这位弟媳杨氏,还有两位杨氏妃子,大家不要傻傻分不清。比如大杨妃(隋炀帝之女,吴王李恪、蜀王李愔之母);小杨妃(赵王李福之母);还有这位貌美如花的齐王妃杨氏(曹王李明之母)。这三位前朝贵族杨氏妃子,表明风流天子李世民对于前朝的旧臣笼络,也得意洋洋地向世人展示:“风流天子李世民不仅可以夺隋朝大统,我还要争夺前朝贵族的女人为妃”,据说晚年的唐太宗还对塞外回来的半老徐娘萧淑妃还念念不忘。唐太宗说的好听就是“风流天子”,不好听就是“这个糟老头子坏的很”。

2.齐王妃杨氏虽说是关陇贵族杨氏后裔,不过这都是前朝没落贵族的遭遇,天下对杨氏宗亲可是不客气地一刀一刀砍菜般杀掉。关陇贵族利益集团还有魏晋南北朝遗留的士族比如山东的崔氏这些人才是社会的主流势力。唐太宗为什么要大力推荐科举制还有编制天下氏族的时候,发现天下前五的名门望族居然没有皇族李家,可想而知当时的士族势力还影响着国家社会的发展。故前朝杨氏的势力没有什么可重视。

3.居然隋朝弘农杨氏都沦为歌姬队伍序列,哪还有前朝时期的风光,老流氓又不懂风情的李元吉强纳为妃之后,虽是美人无双,但玩就总会腻歪,就跟自己的大哥李建成已经猎艳到自己老爸李渊的后宫妃子,还一起滚床单了。那齐王妃也是貌美如花,诗词歌赋都会的女人,对于心理满足,精神的满足多于生理满足。可是齐王李元吉这个头脑简单的家伙那懂这个呢?可李世民懂女人心思,简直就是“翻版陆小凤”,把玩女人的心思可是妥妥的。那时候隋唐时期,社会风气开放并不对女人禁足,那就可能两人早就暗送秋波,只是没有机会而已,最后李世民来了个“玄武门之变”,把大哥李建成与三弟李元吉宰了,还把他们的儿子都斩草除根。最终收获的战利品之一就是貌美如花,大长腿的齐王妃弘农杨氏。

4.雄主李世民在壮年时期励精图治,成就贞观之治。可是在晚年时期,却是风流透支身体与心思。本想把弘农杨氏册立为皇后,最后被魏征这愣货给搅黄了,心有不甘还隐藏着仇恨,最后在魏征死后,既然砸掉魏征的坟墓,让他死后不得安宁,这是不是被“吹了枕头风”的恶果。风流天子李世民驾崩于含风殿,最后弘农杨氏的结局就是“青灯古佛了残生”的结局。

个人意见,请关注并回复,谢谢!


历史伴读小二


李世民作为中国历史上最出色的政治家之一,他在位期间的所作所为当然基本上也都是出于政治角度的考虑,收编巢剌王妃杨氏也是因为杨氏的政治背景。就像是他能够因为政治目的而将自己的亲生女儿嫁给他心中的蛮夷,自然也不会因为一个人的美貌而不顾及自己的形象。

描述杨氏多么美貌的都是野史,正史中并没有关于杨氏相貌的记载,但是从她的身世以及所嫁的两任丈夫的地位来看,她应该是很有些姿色的。而她的出生更是不得了——杨氏的家族根基在弘农华阴,华阴杨氏是一个兴盛数百年的名门望族,其代表人物就是隋朝的开国皇帝隋文帝杨坚了。

唐朝兴起之后,杨氏虽然不再是皇族,但是地位仍然不减当年——它与韦、柳、薛、杜乃是当时的关中大姓,他们之间多彼此联姻,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其中,杨氏的叔祖杨雄作为华阴杨氏的大族长,他的两个儿子都娶了唐高祖李渊的女儿,杨氏也是带着政治使命嫁给了李元吉。

李世民在发动“玄武门之变”除掉李建成和李元吉之后,想要顺利接手皇位,当然需要名门望族的支持,而迎娶华阴杨氏也正是其中的一个不错的手段。

杨氏在进入李世民后宫之后还差点被李世民立为皇后,她生下的皇十四子李明在贞观二十一年(公元647年)被封为曹王,随后李世民又将他过继给了早已被杀二十多年的弟弟李元吉。


国史通论


为何?还不是因为齐王妃的美貌!据记载齐王妃出身于弘农杨氏,玉貌雪肤,眉目如画。


玄武门之变后被李世民纳入后宫,李世民非常的宠爱她,长孙皇后去世后,李世民有意要立杨氏为后,但被魏徵等大臣劝谏才作罢,可奇怪的是,李世民不仅没有封杨氏为后,甚至最终连一个正式的封号都没有给她。

因为杨氏一直没有封号,而且李世民登基后追封李元吉为“巢王”,所以宫里的人都称她为“巢剌王妃”,她与李世民育有一子,就是李世民十四子曹王李明。

也有的人说李世民将杨氏纳入后宫的主要原因不是贪图她的美色而是在乎她的出身,她出身弘农杨氏,是当时有名的望族,唐朝时“李武韦杨”四姓联姻,其中的杨就是弘农杨氏,所以为了取得弘农杨氏的支持,李世民不仅不能杀她还要好好善待她。


其实这一点原因也很有道理,毕竟那时候科举制度还不完善,士族门阀的力量在朝廷中的影响力依旧很大,李世民不可能将这些关陇贵族全得罪个遍,所以对于出身这些关陇贵族的原李建成,李元吉府上的女眷,李世民一个都没杀。

别说李世民不杀女眷是他仁慈,我承认李世民治国很厉害,但他也有黑点,就是心狠!不仅杀兄杀弟毫不留情,连杀起他的侄子们也一点不手软,李建成的五个儿子,李元吉的五个儿子一个没留全在玄武门之变那天被李世民宰了!

所以说,李世民仁慈吗?肯定不仁慈,但他不仅没有杀齐王妃,太子妃郑观音也没杀,郑观音出身荥阳郑氏,也是有名的望族。

可见李世民虽然心狠但脑子还是正常的,杀兄弟侄子那是杀自家人,其他那些士族门阀不会说什么,而这些女眷不能杀,因为她们都是这些士族门阀出身的,所以杨氏活了下来,郑观音也活了下来。


但是杨氏太漂亮了,李世民还是没管住下半身,强行占有了她,可能他觉得这样不仅没有得罪弘农杨氏,还跟弘农杨氏亲上加亲了吧……可怜了这位齐王妃,不仅眼睁睁的看着自己的孩子被李世民杀掉,还要给“仇人”生孩子,有时候女人呐,命运就是这么悲惨,在政治斗争中永远都是牺牲品!


咸鱼闲聊


不管所谓“贞观之治”如何如何,玄武门之变永远是唐太宗李世民身上无法洗去的污点,而强纳弟媳之事就更加是污点上的污点。那么,李世民为何要强纳李元吉之妻杨氏为妾呢?这里要纠正一下提问者的错误,杨氏从了李世民之后,其身份是妾而不是妻。



洗白李世民者给出了两个答案。一、出于政治原因,为了拉拢弘农杨氏和心向故隋的一些关陇世家。二、宣示胜利者的权威。细想想,实际上这两点都不能成立。为什么呢?首先说第一点,玄武门之变时,唐王朝已经建立了近十年,其正统地位早已稳固。这个时候再来笼络过气皇族弘农杨氏和一些心向故隋的关陇世家已经没有太大的实际意义了。更何况,隋炀帝的亲生女儿杨氏已经被李世民纳入了后宫,即便是拉拢弘农杨氏和心向故隋的关陇世家,此举已经足够了,又何必多此一举,加上这么一位杨氏?更何况,还有谁比隋炀帝更能代表弘农杨氏和隋王朝呢?其次,宣示胜利者的权威也说不通,如果真是如此,李世民把长兄、隐太子李建成之妻郑氏纳入后宫意义岂不是更大?但是李世民却没有,而是把这位寡嫂养了起来,一直到唐高宗李治即位后才去世。因此,这一说法也站不住脚。



李世民之所以把弟媳纳入后宫,个人认为并没有那么高尚,很可能就是单纯的登徒子所为。李元吉被杀之后,这位美貌的弟媳受到了李世民的垂涎,又或许李元吉生前李世民就已经对杨氏有了一些想法,只是迫于二伯哥的名分,不能跨越雷池也未可知。玄武门之变后,杨氏成了寡妇,李世民没有了先前的那些顾忌,把杨氏拉上龙床也就顺理成章了。



其次,唐朝寡妇再嫁算不得什么奇怪的事情。而且,拥有鲜卑血统的李氏家族虽然已经汉化,但是所谓的伦理道德观念并没有后世那么强烈,鲜卑民族曾经的收继婚制残余多少还是有一些的,至少世人对于这样的事情并不非常反感,是能够接受的。别说是纳弟媳为妾,后来李治纳父亲李世民的妾武氏为妾、甚至扶正为妻时,实际上也并没有遭到太大的阻力。由此可见,这种情况在当时还是能够被世人接受和允许的。因此,李世民此举也就没什么可奇怪的了。



再者,李元吉已经被杀了,他的儿子们也都成了二大爷李世民的刀下亡魂。杨氏一介女流、无依无靠,加之彼时并没有两宋之后那么多所谓的“三从四德”,面对二伯哥的垂涎,杨氏为了自己的将来考虑,半推半就或者主动投怀送抱也就再正常不过了。从后来文德皇后长孙氏去世后李世民一度想立杨氏为后也能看得出,二人的感情应当说还是很不错的。很难想象,杨氏是被李世民“强纳”,甚至是一些人所谓的强奸。个人认为,半推半就或者主动投怀送抱似乎更加合理,不是吗?更何况,自古帝王家的子女婚嫁、尤其是正妻大多是政治联姻,出生于贵族之家的杨氏自然对此十分清楚,能够在丈夫李元吉政治斗争失败之后攀附上胜利者李世民,对于自身和自己背后的家族而言,是最为有利的。杨氏抛开杀夫之仇作出这样的理性抉择,也符合人物所处的环境与地位。



最后,唐朝风气非常开放,女子数嫁、拥有情人之事太多太多,李世民的儿子李治和他的妾武氏搞到了一起,女儿高阳公主和僧人辩机搞到了一起……谁又能保证李世民不是在李元吉生前就和杨氏勾搭成奸了呢?并不是没有这种可能性。如此一来,李世民在杀了李元吉之后把杨氏纳入后宫就更加没什么可奇怪的了。当然,这只是一种可能性而已,并不一定就真实存在。



综上所述,个人更倾向于杨氏是为了寻找一个将来的依靠,对本已垂涎自身美色的二伯哥李世民半推半就、甚至主动投怀送抱,而不是所谓的被李世民强纳或者强奸。当然,这种事情在史籍中不可能有什么定论,只能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文中如有谬误、不足,敬请海涵、指正,拜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