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王朝中两个带兵千户为什么会被海瑞镇住,而不杀百姓?

历史中简堂追溯传奇


这段剧情发生在杨金水从京城回来之后:

这时候的杨金水极力撇清跟郑泌昌和何茂才等人的关系,原因就在于嘉靖帝态度的转变。因为大家都已经意识到了“改稻为桑”是一步死棋,而宫里和嘉靖帝并不想被牵扯进去。

一方面宫里极力撇清关系,另一方面郑泌昌和何茂才又竭尽全力拉宫里下水,这场争斗又将走向何方呢?

与此同时,海瑞被一群官兵“护送”着回到了淳安县,迎接他的将是艰巨的考验……

一、

我们看郑泌昌和何茂才给海瑞布下的死局:

一队兵带着海瑞回到的淳安县,也就是逼着海瑞对这些“通倭”的百姓尽快下决定,海瑞就面临几个选择:

第一个选择,就是杀“通倭”百姓,百姓一旦被杀,轻则海瑞失信于民,失去群众基础,以后工作根本无法开展。重则会激起民变,到时候更是一片腥风血雨,无辜百姓受连累,海瑞也罪责难逃。

第二个选择,是放了“通倭”百姓,毕竟百姓到底有没有“通倭”,海瑞并拿不出证据。一旦放了百姓,自己就会被法办,并且承担“通倭”的罪名,到时候自己被法办,老百姓仍然面临“低价卖田”后果。

第三个选择,就是拖,拖延时间,并利用这段时间努力寻找该案的破绽,从而赢得宝贵时间。

而第三个选择要想成功,只有赌,赌胡宗宪能在江苏借到粮,赌胡宗宪能及时赶来,赌这个案件确实有漏洞。显然,此时的淳安县的生存,完全依靠海瑞一人之力,而面临的变数又如此之多,那么海瑞是怎么破局的呢?

海瑞一到淳安县,发现民情激愤,老百姓面对被绑的齐大柱等人,非常愤怒,毕竟他们是为了买粮自救。

由此可见,一旦齐大柱等人被杀,民变近在眼前,这时候被绑的齐大柱也认出了海瑞,海瑞也认出了齐大柱,而海瑞也只能摇摇头默默地走开……

与此同时,前段时间踏苗时齐大柱护着的那个老汉,也不顾鞭打冲向前向海瑞求助:

“青天大老爷,全是冤枉啊!”

而海瑞还是冷漠的没有理会,而选择了走开……

海瑞不是清官吗,为什么在这里不肯说一句话呢?

二、

杨角风谈《雍正王朝》中有一期是讲江夏镇的老汉的,当时老汉也是被刘八女手下的胡教头欺负,可是老四胤禛忍无可忍,出手救了老汉。

同样面对老汉被鞭打,海瑞却没有像史书上的“青天大老爷”一样,路见不平一声吼。甚至都不像前两天在杭州码头救齐大柱等人那样,大义凛然地呵斥那些兵士们。

这里毕竟是淳安县啊,可是到了自己的地盘,怎么海瑞却怂了呢?

其实很简单,海瑞不能打草惊蛇,一旦他表现出偏向老百姓的意思,那么在这里的徐千户啊,蒋千户啊,就会警觉,也就没有后面海瑞的一发惊人了。

而一旦他偏向百姓,那么很容易把自己也推入通倭的深渊,这种东西说不清道不明,万一这里的千户们手一哆嗦,把自己也给办了,得不偿失。

更重要的是,这时候的海瑞连官服都没穿上呢,剧中没有体现,在《大明王朝1566》书中有一段记载:

“所谓牧民者必有官相,无官相则无官威……第一次穿上了知县的官服,眉棱高耸,挺鼻凹目,在大堂上一坐,竟凛然生威。”

因为有了官服在身,海瑞说起话来,那俩千户都是一震,在进县衙之前俩人就低声沟通过,其中蒋千户说了一个情况:

“这个人有些来历,在巡抚衙门大堂,把中丞和何大人都顶的够呛。”

而徐千户表面上答应着一定替中丞大人出气,其实无意识中的一句话透露了一个大问题。

三、

蒋千户提出海瑞杀了百姓之后,马上就得逼百姓们低价卖田,这事也得管,结果徐千户:

“这买田的事跟我没关系啊,我可不在这里多待 ,我告诉你!”

干工作也分好多种,有积极去做的,有被动去做的,也有昧着良心去做的,与应付上级,也有忽悠自己。而这俩千户,显然处于应付上级和忽悠自己之间晃悠,徐千户之所以不愿意在这里多待,是因为他知道,此举必然激起民变,到时候自己吃不了兜着走。

也正是有了这个前提,才使得他们面对海瑞后面的进攻,应付乏力……

海瑞安静的等待时间挪到了午时三刻,之所以那时候行刑选择午时三刻,是因为那时候的人迷信死后的人有煞气,尤其是冤死的人。而午时三刻是太阳最足的时候,也就是阳气最足的时候,这时候杀人,能靠阳气镇住,从而不找行刑者麻烦。

海瑞前面没有任何表态,让两个千户误以为行刑会正常进行,县丞也过来提醒海瑞,午时三刻已到,可以行刑了,岂不知,海瑞还有这一手:

“拿案卷给我看,我要看案卷!”

不要以为海瑞是神仙,能预知他们没有案卷,其实海瑞根本不知道他们有没有案卷,不然的话他也不会拖到午时三刻才问。也就是说即使真的有案卷,海瑞只要慢慢的看,熬过了午时三刻,时辰一过,百姓就能躲过今天。

而县丞田有禄的表现亮了,也就是在他心中,杀人不是一定要有案卷的,也说明他们之前没少干这事。

“没有案卷就叫我勾朱杀人?”

海瑞可逮到这句话了,有了这个理由,我海瑞能跟你们这些败类就案卷之事谈他个三天三夜你信不信?

四、

显然,两个千户和县丞也不是吃干饭的,并不跟海瑞纠缠案卷的事,一个说这是省里的命令,必须马上行刑。一个说按照大明律法,凡是通倭的情况,可以就地处决,潜台词就是说,可以不用案卷。

结果这个笨蛋县丞说漏了嘴,说了是昨天抓到的。

真是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啊,海瑞可抓到破绽了:

“你刚才说,人犯是昨天才抓到的,昨天什么时候抓到的?”

徐千户也不甘示弱,昨天天亮前就抓到了,怎么滴吧?

海瑞继续攻击:

“人犯天亮前抓获,禀报却在昨天上午就送到了巡抚衙门大堂,淳安离杭州两百余里……”

眼看这两个千户表情有退缩之意,海瑞越说越激动,不由得搬出了胡部堂:

“这件案子有天大的漏洞,绝不能行刑……这件案子必须由总督衙门、巡抚衙门和臬司衙门共同来审。”

这就是明显的把责任往这两个千户头上推,一旦这个案子出了问题,小心胡部堂要你俩的命!

徐千户还是比较聪明的,马上顶:

“只管杀人,不问其他!”

海瑞正愁他们不顶呢,不然还不好继续下去:

“顶得好,杀错了人,是你抵罪,还是臬司衙门抵罪?”

就是这句话彻底瓦解了三人同盟,是啊,如果臬司衙门抵罪,那么文书呢?授命呢?拿不出证据是臬司衙门授意的,到头来就是你俩抵罪,惊不惊喜,意不意外?

就这俩人在高手如云的大明王朝中生存,面对的还是数一数二,敢顶嘉靖帝的海瑞,不败才怪呢!

我叫杨角风,换种视角看大明王朝,你会发现不一样的乐趣,原创文章,喜欢就关注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