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陵僻靜鄉村中的一座清代宮殿,距今230年!裡面供奉的關二爺!


高陵僻靜鄉村中的一座清代宮殿,距今230年!裡面供奉的關二爺!

高陵僻靜鄉村中的一座清代宮殿,距今230年!裡面供奉的關二爺!

高陵“二聖宮”簡介

高陵“二聖宮”位於龍胡村中街偏東。

據重修二聖宮碑記載:“二聖宮創修於清乾隆四十六(1781)年。”後經60餘載的風雨侵蝕,宮牆地基日趨下沉,牆體逐漸傾斜坍塌。

因室內空間狹小,陳設的祭物難以存放,故於清道光二十五年(1845)三月重修。

由熱心鄉民胡秀升、劉順喜牽頭,召募資金,在原址上進行擴建,歷時數月,於道光二十五年(1845)七月完工。


高陵僻靜鄉村中的一座清代宮殿,距今230年!裡面供奉的關二爺!

高陵僻靜鄉村中的一座清代宮殿,距今230年!裡面供奉的關二爺!

擴建後的二聖宮,佔地面積約1700平方米,正殿兩楹,前殿三間,分別供奉著無量佛、關公、關平、周倉諸位神君。在眾多信徒長時期的維護下,二聖宮得以保護,流傳下來,1960年以後,廟宇荒廢,挪作它用,19世紀80年代,又有信眾,啟門進廟,搭築供臺,供奉關聖帝站像,焚香燒紙,祭祀諸位神君。


高陵僻靜鄉村中的一座清代宮殿,距今230年!裡面供奉的關二爺!

現存的二聖宮,面積80平方米,房屋形制為東西兩坡流水拱脊瓦房,中門北側鑲“功德碑”一通,碑高1.45米,寬0.66米,主要記述重修二聖宮捐款人員名單及捐贈銀兩情況,中門南側鑲“重修二聖宮碑記”,王召南撰文,胡秀升篆額,楊德修書丹,田德刊石。

房內西牆、南牆和北牆有彩繪壁畫,因年久失修,潮溼嚴重,造成部分潮落,“文化大革命”時,我擔任大隊書記,當紅衛兵要砸毀二聖宮時,我派人保護,將二聖宮用作生產隊庫房。壁畫用白灰水塗刷過,所以沒有被徹底破壞,仍可依稀辨認。其內容有:“諸葛亮弔孝”“趙雲三戰呂布”“老爺保皇嫂”等。


高陵僻靜鄉村中的一座清代宮殿,距今230年!裡面供奉的關二爺!

房內東牆前設為簡易廟臺,掛有今人繪畫在布上的關公像和無量佛像。

二聖宮是高陵縣境內唯一現存的清代宮殿建築遺存,創建至今已有230年的歷史,它的存在,對研究我國清代的建築技術及建築風格,提供了珍貴的實物資料,同時對研究民間的信仰文化、信仰習俗的變遷具有重要的意義。


高陵僻靜鄉村中的一座清代宮殿,距今230年!裡面供奉的關二爺!

2008年,被陝西省人民政府公佈為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高陵僻靜鄉村中的一座清代宮殿,距今230年!裡面供奉的關二爺!

據負責人介紹,“二聖宮”是高陵區民政局授予的“民間信仰活動場所”,高陵區境內官方批准授予“民間信仰活動場所”高陵只有兩所,“二聖宮”是其中一所。

高陵僻靜鄉村中的一座清代宮殿,距今230年!裡面供奉的關二爺!

龍胡

高陵僻靜鄉村中的一座清代宮殿,距今230年!裡面供奉的關二爺!

龍胡,位於鎮政府駐地東偏南約5.2公里處,東與臨潼區北田街辦為鄰。據傳,因龍、胡兩姓最早居此,故名。清雍正十年(1732)《高陵縣誌》記作“龍胡堡”。清光緒七年(1881)《高陵縣續志》記為兩村,名“龍胡村”、“胡家”。民國30年(1941)《高陵縣區保總圖》始記為今名。《高陵縣誌》(2000)記為此名。

村東南有清代二聖宮。


高陵僻靜鄉村中的一座清代宮殿,距今230年!裡面供奉的關二爺!

據高陵縣誌記載,在渭水河畔還有金爺廟、元爺廟兩座,現已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