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陵:智慧治理織就平安防線

“如今村裡的治安越來越好,在這裡生活,大家都覺得很安心、很幸福。”2月22日,西安市高陵區通遠街道東張市村村民嶽雙益在同記者交流時說。

平安是群眾的基本生活需求,是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基礎。去年以來,高陵區創新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不斷加強網格化管理和服務,開展全科網格化試點工作;向信息化要效能,建設運用“智慧眼”公共安全雲視頻平臺,有力提升了基層社會治理現代化水平,讓群眾的平安生活更有保障。

全科網格讓治理更高效

高陵區首先在通遠街道開展全科網格化試點工作。“我們堅持橫到邊、縱到底、全覆蓋、無縫隙的目標,堅持巡查上報、分撥流轉、接收處置、核查反饋、歸檔建賬的工作流程,以街道綜治中心和村級網格化服務管理中心為依託統籌具體工作,將街道每個村劃分為多個網格,確定了106項服務管理內容,建立了一支網格管理服務隊伍,力圖打造高效有用的全科網格,讓網格真正成為築牢基層社會治理的基石。”高陵區通遠街道黨工委副書記張小江說。

謝亞娟是通遠街道生王村的專職網格員,主要負責日常巡查、上報問題、政策宣傳、人居環境治理等工作。“生王村就好比一個‘責任田’,村民都是我的服務對象。”謝亞娟告訴記者。

不只是謝亞娟,在這片“責任田”裡從事服務管理工作的,還有由該村黨支部書記擔任的網格長、由駐村幹部擔任的網格指導員、民警以及由黨員或群眾代表擔任的兼職網格員。

平日裡,網格指導員和民警負責入戶走訪,同村民面對面交談,及時有效解決群眾的實際困難和問題。兼職網格員每人負責一個網格,走村入戶開展巡查,化解村民的小矛盾、小糾紛,並與專職網格員保持密切聯繫,及時溝通上報發現的重大問題和信息……在生王村這片“責任田”裡,大家各司其職,發揮所長,用心“灌溉”。

自全科網格化試點工作開展以來,高陵區網格員共上報問題70件,街道綜治中心和村級網格化服務管理中心處置到位67件,高陵區綜治中心協調職能部門處置3件,處置到位率達到100%。

“智慧眼”讓群眾更平安

“你好!東趙組主街道有人聚集,請立即前往疏散。”

“好的,收到。”

這是通遠街道東張市村專職網格員馮彩芹與轄區東趙組兼職網格員劉轉香的通話。2月16日14時許,剛從疫情防控點回到村級網格化服務管理中心的馮彩芹,打開電腦,通過“智慧眼”公共安全雲視頻平臺巡查疫情防控期間各網格實時情況。當看到東趙組有群眾在外聚集、曬太陽時,她立即電話聯繫兼職網格員,要求其迅速前去疏散群眾。

今年春節前夕,按照推進全科網格化試點工作要求,高陵區在東張市村進行試點,與電信公司積極合作,在實施“雪亮工程”的基礎上,根據東張市村村莊佈局及人口分佈情況,將全村劃分為8個網格,併為每個網格配備3至5個“智慧眼”視頻監控點位。“智慧眼”的建成運行,讓網格員能夠通過電腦、手機隨時隨地查看監控視頻回放和村裡實況,對全村進行全方位巡查。

“智慧眼”的運用,是高陵區提升基層技防體系信息化水平、創新推動全科網格化工作的縮影。據介紹, “智慧眼”不僅讓東張市村的治安防控、禁燃禁放等日常工作治理效能明顯提升,在近期疫情防控工作中也發揮著突出作用。

今年正月初五,群眾舉報村裡出現一輛外地車輛,東張市村網格長、村黨支部書記嶽敏迅速打開手機,通過“智慧眼”很快定位到該車輛的位置,隨即通知兼職網格員前往盤查瞭解情況、處理問題。

“‘智慧眼’使用起來很方便,不僅畫面清晰,還能聽到現場的聲音,夜間還有紅外夜視功能,對村上的服務管理工作有了很大促進,也讓村風民風持續向好。如今,村上亂倒垃圾、亂焚燒,甚至在村口吵架鬧矛盾的人都少了。在疫情防控工作中,我們安排專職網格員,每天定時通過‘智慧眼’巡查,一個人在幾分鐘之內就能完成全村的巡查任務,對巡查發現的問題,也能及時處置。” 嶽敏告訴記者。

高陵區委平安辦副主任焦斌表示,在全力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時,該區也將統籌規劃,在疫情過後,進一步推動基層技防體系向信息化、智慧化升級,為全科網格化服務管理提供新手段、注入新活力,使服務管理更實、更細、更精準,以此帶動全區基層社會治理水平提升,進一步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