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是曹操早年的重要謀士,他若不死,可能郭嘉就沒有出場機會

三國時期,曹操手下謀臣如雲,像郭嘉、荀彧、荀攸、賈詡等等,這些人個個功勳卓著,為曹魏立下了不少功勞。而今天小編要說一個很多人都不怎麼熟悉的謀士,此人便是戲志才。曾有人提出

“志才不死,郭嘉不出;郭嘉不死,臥龍不出”的論調,可見戲志才的能力或與郭嘉不相伯仲。那麼歷史上的戲志才真的這麼牛嗎?

此人是曹操早年的重要謀士,他若不死,可能郭嘉就沒有出場機會

戲志才

戲志才是曹操最早期的重要謀士,但死的實在是太早,所以歷史上關於他所出的計謀沒有任何記載,這也導致了戲志才在《三國演義》中並沒有出現,甚至他的名字都存在很多爭議,有人認為戲志才並非他的真名,他的真名為戲忠,字志才,具體如何我們也不得而知。關於戲志才的記載,只有在《三國志》中有寥寥幾句,主要是在《三國志·郭嘉傳》中。書中提到,在戲志才死後,曹操寫信給荀彧說道:“志才去世後,便沒有可以商量事情的人了。汝南和潁川有很多有奇才的人,你看誰可以繼承戲志才的位置?”於是荀彧才向曹操推薦了郭嘉,戲志才能在曹操身邊擔任“出謀劃策”的角色,可見其還是非常有能力的。

此人是曹操早年的重要謀士,他若不死,可能郭嘉就沒有出場機會

曹操

早年曹操刺殺董卓失敗之後,投宿呂伯奢家,這時戲志才因為知道曹操多疑,怕他將呂伯奢全家屠殺,便勸說曹操不要投宿呂伯奢家,勸其改變行程,但最後曹操並沒有聽從戲志才的建議。果然半夜曹操誤以為呂伯奢報官,結果將呂伯奢全家殺死,戲志才覺得曹操心懷虎狼之心,如果把天下交給這樣的人,那麼天下的百姓就會成為魚肉一樣被人奴役。最後不辭而去,曹操醒來後不見戲志才,十分難過,如同失去了自己的手臂。 這段故事大家是不是很熟悉?其實這是羅貫中在寫《三國演義》時,直接把戲志才換成了陳宮,而歷史上此時和曹操同行的人並非陳宮,而是戲志才。

此人是曹操早年的重要謀士,他若不死,可能郭嘉就沒有出場機會

戲志才

之後,曹操被徐榮大敗,嘆息道:“戲志才去,乃天喪吾也!”後來,曹操因為伐董而名揚天下,這時很多人才投曹操而來,其中便有程昱、荀彧等人,而這些人人卻都是極力引薦“大才遠勝我,天下之大賢”的戲志才,最後曹操哭拜求戲志才出山,戲志才見曹操情真意切,沉默良久,方才答應出山,此後曹操十分尊敬戲志才,甚至待他就如兄如父。

此人是曹操早年的重要謀士,他若不死,可能郭嘉就沒有出場機會

荀彧

後來,曹操用了戲志才的計謀大破黃巾,破黃巾之後,曹操發兵攻打陶謙,並留陳宮、張邈等人鎮守兗州,當時戲志才勸曹操說道:“此二人未可專任,不如別擇良守。”但曹操不聽,直接向陶謙進軍,所過之處盡殺戮,戲志才看到後,嘆道:“孟德之才,雖足以兼併諸侯,然帝業必不可就。”之後的事大家也都知道,陳宮和張邈暗中引呂布入城,奪取了兗州,曹操得知後,十分後悔當初沒有聽進戲志才的勸,於是更加重視戲志才。

此人是曹操早年的重要謀士,他若不死,可能郭嘉就沒有出場機會

戲志才

不久之後,戲志才得了重病,曹操經常來到他的榻前詢問病情,當時戲志才已經病入膏肓,面黃枯瘦,有一次曹操緊握著戲志才的手,說道:“公恙,萬一不起,孤將託於何人?”戲志才便向曹操推薦了荀彧和荀攸,在其臨終前,還曾給了荀彧一個錦囊,說到:“若主公不能自振,則覓一才士,傳吾兵法,必能見用。”而這個錦囊中所提到之人,便是郭嘉。

此人是曹操早年的重要謀士,他若不死,可能郭嘉就沒有出場機會

郭嘉

關於戲志才這個人物,雖然生卒年不詳,而且名字也不一定是真的,甚至還有人懷疑他和郭嘉其實是同一個人,只不過改了名。但戲志才既然在《三國志》中有所記載,說明這個人在三國時期是真實存在的,而且還非常有名,但羅貫中為了凸顯郭嘉,在《三國演義》中對戲志才隻字不提,所以才導致了這位曹操早年的重要謀士變得鮮為人知了。

此人是曹操早年的重要謀士,他若不死,可能郭嘉就沒有出場機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