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達變賣資產的背後,是其精心策劃的轉型之路!

從2017年開始,萬達就大量出售旗下資產,把13個文旅城項目以438億元的價格轉讓給了融創,旗下77家酒店也以199億元的價格賣給了富力地產。之後萬達又先後出售了倫敦萬達60%的股權、萬達電影的部分股份、馬德里競技俱樂部17%的股份,2018年10月以62億元的價格把萬達文化管理賣給了融創,12月又把百年人壽11.5%的股份賣給了綠城,2019年又把37家萬達百貨轉讓給了蘇寧。

萬達變賣資產的背後,是其精心策劃的轉型之路!

賣賣賣之後,萬達的負債卻減少了很多,2018年下半年的時候,萬達的負債已經減少到2200億,負債率下降到60%以下。

逐漸脫離地產開發

從2016年起,萬達就與國內知名品牌營銷諮詢公司(上海滬琛品牌營銷策劃有限公司)展開深度合作,當年萬達服務業營收已超過了房地產業務營收,佔據集團55%的總收入,之後的兩年服務業的營收佔比進一步上升。在滬琛幫助萬達規劃的轉型策略中,萬達集團旗下的核心業務縮為四個,分別為萬達商管、地產集團、金融集團、文化集團。

萬達變賣資產的背後,是其精心策劃的轉型之路!

萬達商管在2018年的營收為376億元,同比上漲25%。萬達商管主要的營收來源是租金收入,佔比為87%,其次為酒店管理,收入為14億元。萬達文化2018年的營收達到692億元,增幅超過9%,其中營收大頭來自萬達影視公司,營收為580億元。萬達金融在2018年也取得了28%以上的增長,收入為433億元。

三大業務都實現了增長,唯獨地產業務出現下滑,2018年萬達地產的營收為540億元,同比下降35%左右。可以看出,萬達文化已經成為萬達集團的支柱性產業,而萬達地產則是慢慢的離開萬達集團的主航道。

轉型進行時

從萬達成立到如今,一共經歷了四次轉型。第一次轉型是在上世紀90年代,萬達由一個地方性企業轉型為全性企業;第二次則是在2000年,萬達集團的主要業務由住宅地產轉為商業地產;第三次轉型在2006年,萬達不再是純粹的地產開發商,而是商業地產和旅遊文化相結合的綜合性企業;第四次轉型則是在2015年,萬達逐漸淡化房地產,轉而發力服務業。

萬達變賣資產的背後,是其精心策劃的轉型之路!

在很多人眼中,萬達已經是壯士暮年,未來不會再有什麼太大的發展了,其實萬達現在的低谷,都是轉型期中的陣痛。萬達變賣資產,為的是保持資金鍊的流通順暢,在之前萬達的年報中可以看出,萬達商業負債率達到了72%,可見其資金鍊十分緊張。萬達的行為也是為了響應國家“去槓桿”的號召,房地產行業本身就是高槓杆,萬達出售資產的做法正好順應了政策調整。

2018年萬達在將大部分資產賣出後,還實現了2100多億元的營收,雖然還是下降了5.7%,但是也實屬不易。這其中服務業的營收超過1600億元,佔比超過75%,可見萬達的轉型已初見成效。如今萬達在影視娛樂方面投入不少,萬達電影已經在A股上市,2018年前三季度營造增長7%,達到了109億元,市場份額也是遙遙領先。

萬達變賣資產的背後,是其精心策劃的轉型之路!

除了萬達影視,萬達還在體育產業發力,2018年萬達體育產業的收入超過88億元。2018年萬達落地了一系列的頂級體育賽事,包括馬拉松世界盃預備賽、國際羽聯世界巡迴總決賽等。同時在海外萬達也獲得了不少權益,作為世界盃6家頂級贊助商之一,萬達還獲得了世界盃電視製作轉播權,影響力不斷擴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