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歷史上你喜歡哪些著名將領?

別拿村長不當幹部31471651


蒼茫大地最喜歡粟裕大將,他是我軍卓越的軍事家、戰略家,與彭德懷、林彪、劉伯承、徐向前元帥並稱毛爺爺的五虎上將。



一、紅軍時的簡歷。

1927年8月1日,粟裕任南昌起義總指揮部警衛隊班長,1928年隨朱德、陳毅上了井岡山,因戰功升營長、團長、師長、紅四軍參謀長、紅十一軍參謀長、紅七軍團參謀長,1932年12月任紅一軍團教導師政委,1934年11月任紅十軍團參謀長,1935年1月,紅十軍團在懷玉山被國軍圍殲,粟裕率餘部突圍而去,任挺進師師長,越戰越強,國軍十萬餘眾拿他千餘人無可奈何。林總有云:井岡山時,就我和:粟裕打仗最牛。

二、抗戰時期的軍功。

1938年3月,粟裕任新四軍第二支隊副司令員,4月28日任先遣支隊司令,首戰韋崗,殲日軍土井少佐以下30餘人。陳毅有詩讚曰:彎弓射日到江南,終夜喧呼敵膽寒。鎮江城下初相遇,脫手斬得小樓蘭。1940年粟裕和陳毅指揮黃橋決戰,新四軍江南指揮部九千(一說七千)幹掉了韓德勤一萬一千人。1944年3月,作為新四軍一師師長指揮車橋戰役,殲滅日軍三澤大佐以下460餘人、偽軍480餘人,摧毀日軍碉堡50座。1945年6月,粟裕作為蘇浙軍區司令,接連三次取得天目山大捷,得此喜訊,主席對周恩來說:粟裕同志將來可以指揮四五十萬軍隊。1945年作為華中野戰軍司令員,指揮高郵戰役、隴海線徐(州)海(州)段戰役,殲滅日偽軍2萬餘人。



三、解放戰爭時期成戰神。

粟裕在解放戰爭中是常勝將軍,劉伯承稱他“算無遺策",林彪譽他“盡打神仙仗"。

1946年6月,蔣介石發動全面內戰。中央接受粟裕建議,改變太行、山東、華中出擊外線計劃,同意華中主力在蘇中內線作戰。粟裕指揮三萬餘眾,歷時45天,殲國軍6個旅、五個交警大隊共5.3萬人,史稱“蘇中大捷"。



1947年1月,作為華野負責戰役指揮的副隨司令員,發起宿北戰役、魯西南戰役、萊蕪戰役、泰蒙戰役、孟良崮戰役,殲敵七個整編師,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在顧祝同全面包圍的背景下,百萬軍中取上將首級,消滅國軍五大主力之首七十四師、擊斃不可一世的師長張靈甫。隨後率華野主力挺進魯西南,大戰沙土集,殲國軍五十七師,活捉師長段霖茂。1948年1月在西柏坡說服毛爺爺及書記處,華野所部仍留中原決戰,粟裕成為戰略家。1948年5月,中央任命粟裕為華東野戰軍司令兼政委,後粟堅辭,任代司令代政委,全面負責華野軍政指揮。6月16日至22日指揮開封戰役,殲敵4萬餘人,6月27日發起睢杞戰役,六天殲敵5萬餘人,7月12日,兗州戰役,殲敵6.3萬人。9月16日至24日,發起濟南戰役,殲敵10萬餘,活捉國軍第二綏靖區司令王耀武。

粟裕又向中央建議發起淮海戰役。1948年11月6日至1949年1月10日,與中野聯合發起淮海戰役,66萬人殲滅國軍55萬,活捉國軍前線總指揮杜聿明。主席後來說:淮海,粟裕立了第一功。1949年4月下旬,協同指揮渡江戰役,解放南京、杭州,5月指揮上海戰役,在外圍殲敵八個軍。

1949年9月30日,黨和國家領導人在天安門廣場為人民英雄紀念碑舉行奠基典禮,毛爺爺第一個剷土,粟裕作為三野代表團團長兼首席代表,緊隨朱德、賀龍之後第四個剷土。這就是粟裕戰神!

毛澤東曾對訪華的英國蒙哥馬列元帥說:我的這些戰友中,就數粟裕最會打仗。粟裕以能征善戰、愈戰愈奇(陳毅語)著稱於世,尤以善於指揮大兵團作戰聞名中外!


蒼茫大地顧煒斌


在中國歷史上著名將領很多,所喜歡的還是為創建新中國做出重大貢獻的朱德、彭德懷、林彪、劉伯承、賀龍、陳毅、羅榮桓、徐向前、聶榮臻、葉劍英十大元帥,粟裕、黃克誠、譚政、肖勁光、王樹聲、陳賡、羅瑞卿、許光達、徐海東、張雲逸十大大將,限於篇幅,只介紹十大元帥中的四位,以此緬懷十大元帥、十大大將等開國將帥們的豐功偉績,謳歌他們堅定的革命信念,繼承和弘揚他們為國為民奮鬥的崇高精神。

朱德:開國元帥

朱德參加領導八一南昌起義,參與創建和指揮紅軍,創建井岡山革命根據地,參與指揮紅軍取得四次反“圍剿”的勝利。國共第二次合作期間,指揮八路軍協同國民黨軍隊對日作戰,取得平型關大捷;通過游擊戰爭,建立和擴大抗日根據地。延安時期,提出“南泥灣政策”,打破國民黨對陝甘寧邊區的經濟封鎖。參與組織和指揮遼瀋、淮海、平津三大戰役。在鬥爭實踐中,諳熟帶兵、練兵、養兵、用兵等重大軍事問題,嫻熟運動戰、山地戰、隘路戰、遭遇戰、追擊戰、襲擊戰、攻堅戰、殲滅戰等戰術,對毛澤東軍事思想的形成發展有傑出貢獻。

賀龍:開國元帥

賀龍參與領導南昌起義和創建湘鄂西革命根據地,長征時率部突破敵人的圍追堵截,與張國燾的分裂陰謀進行堅決鬥爭。指揮八路軍第120師取得多次戰鬥戰役的勝利,開闢了晉西北根據地,為陝甘寧和晉綏兩個根據地建設和西北解放戰爭的勝利做出重要貢獻。新中國成立後,為國家經濟建設、國防建設和軍隊建設做出重要貢獻。

陳毅:開國元帥

陳毅曾任新四軍軍長,華東野戰軍司令員,第三野戰軍司令員,軍委副主席和國防委員會副主席等職,曾粉碎國民黨軍對山東解放區進行“重點進攻”,殲滅國民黨軍2.4萬餘人;指揮孟良崮戰役,斃傷俘虜國民黨軍3.2萬餘人;參與指揮淮海戰役,殲滅國民黨軍55.5萬人;指揮上海戰役,殲滅國民黨軍15.3萬人,是中國人民解放軍的創建者和領導者之一。

羅榮桓:開國元帥

羅榮桓曾參加鄂南暴動和湘贛邊秋收起義,參與領導第一至第四次反“圍剿”。長征後任總政治部巡視員、第1軍團政治部副主任,參加東征戰役。抗戰時期任115師政委和山東軍政委員會書記等職,鞏固和發展山東抗日根據地,後率領山東軍區的部隊到達東北,任東北人民解放軍副政治委員,東北野戰軍政治委員等職,將東北野戰軍(四野)由11萬餘人發展到150萬人,佔全軍總數的1/3;參與指揮遼瀋戰役、平津戰役並取得勝利,主持和平解放北平的談判工作。新中國成立後,任總政治部主任等職,主持上將以下、少將以上將銜評定工作,1955年被授予元帥軍銜。

讓我們永遠記住他們的豐功偉績。


趣話歷史那些事


古代名將我最欣賞韓信、李靖、岳飛、徐達、戚繼光;近代名將我最欣賞彭德懷、林彪、劉伯承、徐向前、粟裕,但最欣賞的還是”誰敢橫刀立馬,唯我彭大將軍“的彭德懷。

在很多人看來,彭德懷上有朱毛兩個頂頭上司,下有林彪等八大元帥,他這個副總指揮、副總司令夾在中間,是最沒有存在感的一個,除了“百團大戰”沒有拿得出手的輝煌戰績。

這是一個極大的誤區。縱觀彭德懷的一生,他是一個真正有作為、擔當敢的大英雄。

1898年10月24日,彭德懷生於湖南湘潭一個貧苦的農民家庭。跟很多大英雄一樣,由於家裡窮,他沒讀過幾年書,只上了兩年私塾就輟學了,從小靠砍柴、放牛、出外打工為生。

參加革命,戎馬一生

他在24歲時(1922年8月)考入湖南陸軍講武堂,開始了自己傳奇的戎馬一生。

大革命時期,彭德懷在湘軍第2師6團1營任職,他作戰英勇,有勇有謀,先後擔任連長、營長,後來隨部隊編入國民革命軍,參加了轟轟烈烈的北伐戰爭。

北伐戰爭途中,彭德懷結識了改變了自己一生命運的人——共產黨員段德昌。在段德昌的影響下,彭德懷接觸到共產主義思想,並接受它作為自己的終身信仰,積極向黨組織靠攏。

加入組織,終身信仰

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彭德懷經段德昌介紹加入中國共產黨,並與滕代遠、黃公略等領導著名的湖南平江起義,組建中國工農紅軍第5軍,任軍長兼第13師師長,在湘鄂贛邊界開展游擊戰爭,建立湘鄂贛邊革命根據地,後又率紅5軍主力到井岡山與朱毛會師。因此,彭德懷是人民軍隊無可爭議的創始人之一,他所在的平江縣是新中國著名的”十大將軍縣“之一。

參加長征,橫刀立馬

紅軍反圍剿失敗後,彭德懷率軍參加長征。長征途中,面對爭議激烈的不同意見,他堅決擁護毛澤東的正確軍事主張,維護毛澤東的威信和紅軍的團結,並親自指揮紅軍衝鋒陷陣,與國民黨軍隊勇敢作戰,成功打退甩掉追兵。毛澤東同志聽聞消息,豪情萬丈,揮筆寫下一首詩:

“山高路遠坑深,大軍縱橫馳奔,誰敢橫刀立馬,惟我彭大將軍。”

百團大戰,威震敵膽

抗日戰爭時期,彭德懷擔任八路軍副總指揮(副總司令),與毛澤東、朱德、周恩來等黨和國家、軍隊領導人,一起指揮敵後抗戰日戰爭,策劃並直接指揮了震驚中外的“百團大戰”,前後歷時3個多月,大小戰鬥1800餘次,擊傷俘虜日偽軍4萬餘人。

解放戰爭,三戰三捷

解放戰爭時期,彭德懷任中國人民解放軍副總司令。面對國民黨對陝北地區來勢洶洶的重點進攻,彭德懷毅然擔負起保衛中共中央機關安全、保衛西北革命根據地延安的間艱鉅任務。

彭德懷深知敵強我弱,國民黨軍隊佔據人數、裝備優勢,正面硬碰硬無疑是送死,他率軍採用“蘑菇戰術”,拖著敵人繞來繞去兜圈子,不斷進行沿途襲擾。如果敵人來攻,就趁機逃跑,使其屢屢撲空,就是不正面決戰,其戰術指揮深得運動戰、游擊戰和襲擾戰之精髓。

等到敵人被拖地又累又餓,精神懈怠,士氣跌落,彭德懷伺機尋找機會,然後乘其不備,集中優勢兵力,突然發動進攻,各個殲滅敵人,短短1個半月的時間內,在青化砭、羊馬河、蟠龍鎮三戰三捷,徹底挫敗了國民黨軍對陝北地區的重點進攻。

抗美援朝,保家衛國

新中國成立後,彭德懷堅決擁護毛澤東關於抗美援朝的主張,出任中國人民志願軍司令員兼政治委員,他率志願軍“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硬抗聯合國軍。

面對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出盡風頭、戰後的超級大國美國,面對曾親自接受日本投降,一向自視甚高、不可一世的美國陸軍五星上將麥克阿瑟,面對武器不足、裝備落後、後勤缺乏、地形生疏等與敵人相比的巨大劣勢,彭德懷將軍毫不畏懼,因為他的背後是四萬萬中國人民。

面對佔盡優勢的聯合國軍,彭德懷不畏強敵,不怕列強,他在不同階段,不同形勢下,大膽穿插運用近戰、夜戰、迂迴穿插、斷敵後路、後退示弱、誘敵深入、節節抗擊、戰役反擊、運動防禦等豐富的戰術策略,打得囂張的美帝國主義俯首稱臣,不得不接受停戰談判。

抗美援朝是不可一世的美國在二戰後遭遇的第一次完全失敗。在回國後的報告中,彭德懷將軍豪情萬丈地說:”它(抗美援朝)雄辯地證明:西方侵略者幾百年來只要在東方一個海岸架起幾尊大炮就可霸佔一個國家的時代是一去不復返了!“

抗美援朝戰役一仗打出了中國的威風,一仗打出了七十年和平,為新生的國家政權贏得了和平的國際環境,給我們專心於經濟建設提供了寶貴的國內環境。如果不是這一場戰爭的勝利,如果這一場戰爭最終,新中國的命運真的是前途難料。

作為抗美援朝總指揮的彭德懷經此一戰,成為讓西方震驚的世界級名將,斯大林感嘆道:“彭德懷是當代天才軍事家”,因此他是我最欣賞的名將,沒有之一。

我是專注歷史文化的狄飛驚,歡迎關注我!


狄飛驚


首先,對於我個人來說,我喜歡號稱開國“五虎將”的彭德懷、林彪、劉伯承、徐向前、粟裕五位將領。他們都是為新中國立下汗馬功勞的將領。他們指揮有方,用兵如神,取得了一個又一個的勝利。那麼他們為什麼會被稱為五虎將呢?他們又有哪些戰功呢?今天我就與大家探討一番。

彭德懷

彭老總作為共和國第二大元帥一定有他的過人之處的。彭德懷作戰勇猛精進,戰功卓越。他曾在抗日戰爭時期指揮過百團大戰,也在解放戰爭時期率領只有幾萬人的西北解放軍同數十萬的國民黨軍鬥爭,直到最後解放西北。建國後彭德懷曾擔任中國人民志願軍總司令之職,最後取得了抗美援朝的勝利。




林彪

共和國殲敵數量最多的將領之一,他是第四野戰軍的代表性人物,曾指揮遼瀋、平津等大型戰役。林彪擅長指揮大兵團作戰,他善於抓住戰機,同時給敵人致命一擊。




劉伯承

劉伯承的強大不止在於他卓越的指揮才能上,在軍事學術方面他也有很獨到的見解。青年時期的劉伯承就被譽為“川中名將”。抗戰時期,他創建了晉冀豫抗日根據地。就連號稱“小諸葛”的白崇禧都稱劉伯承為“共軍第一號悍將”。




徐向前

徐向前是黃埔一期優秀的畢業生。抗戰時期他擔任了晉冀魯豫軍區的副司令員,華北軍區副司令員等職,後在解放戰爭時期擔任人民解放軍十八兵團司令員兼政委。紅軍西路軍西征失敗可能是徐帥身上唯一的瑕疵。




粟裕

我想稱讚粟裕為“戰神”毫不為過,可以說他是殲敵數量可以與林彪媲美的存在。我們所知道的七戰七捷、黃橋戰役、豫中戰役、濟南戰役、孟良崮戰役、淮海戰役都有粟裕的身影。他的大兵團指揮能力出色,這在淮海戰役的勝利中不難看出。



我是作者汝沫2903,一個喜歡歷史的文藝小青年,感謝大家點贊與支持,讓我們一起聊一聊歷史上那些有意思的事吧。


汝沫2903


中國歷史上族讓我喜歡的將領是我們的開國將帥們,他們是人民解放事業的大功臣,是為人民服務的真英雄。

開國將帥中,最優秀的莫過於彭德懷,林彪,劉伯承,粟裕這五虎上將。

《神鵰俠侶》裡面,

楊過說——我自與姑姑在古墓裡終老,管他是大宋還是大元!

郭靖教導他——俠之大者,為國為民!

這就是大俠和小俠的不同!

知事哥是深深折服於開國將帥為國為民的理想和實踐,中國人民都應該感恩開國將帥為中華民族的獨立自強做出的不朽貢獻。

聽知事哥給你聊聊解放軍的五虎上將。

1,彭德懷——橫刀立馬,抵禦外侮,率性耿直。

彭德懷在長征後期取得一次大勝,毛主席寫詩讚譽“誰敢橫刀立馬,唯我彭大將軍”。彭德懷趕緊改為“誰敢橫刀立馬,唯我英勇紅軍”這種不居功自傲的性格,獲得了黨內軍內普遍的愛戴。

彭德懷發動了百團大戰,大大打擊了日軍的囂張氣焰,讓日軍的重點轉移到對付敵後根據地上。彭總指揮的抗美援朝戰爭,是近代以來真正的勝利,一次打出了50年的和平。

2,林彪——沉著冷靜、一生是膽。

林彪是我軍中最年輕的軍長、軍團長、野戰軍司令,林彪打仗可以說是一生是膽。毛主席叫他不打無把握之仗,林彪則是有五成把握就能打!林彪帶領百萬大軍,從東北的白山黑水到海南的天涯海角,解放了全中國。

3,劉伯承——

劉伯承1926年加入中國共產黨,相繼參加北伐戰爭、八一南昌起義、土地革命戰爭、長征、抗日戰爭、解放戰爭等。是十大元帥中唯一在伏龍芝軍事學院學習過的,軍事理論很強。同時劉伯承還是十大元帥最長壽的,1986年10月7日在北京逝世,終年94歲。

4,徐向前——以少勝多、被低估的戰神。

1931年5月第三次反圍剿鬥爭中,徐向前指揮紅四方面軍以"飄忽"戰術在外線尋殲敵人,採取圍點打援、誘敵深入、擊敵一路、各個殲滅的方針,組織指揮了黃安、商潢、蘇家埠、潢光4次進攻性戰役,殲敵正規部隊近40個團6萬餘人。紅四方面軍也發展到4萬人。

1948年3~5月指揮臨汾戰役,針對多數部隊剛由各分區地方武裝升級編成、新戰士多、裝備差、缺少攻堅經驗等情況,提出"邊打邊建"的方針,攻克了設防堅固的臨汾城。6~7月指揮晉中戰役,以巧妙的戰法調動敵人,以6萬兵力殲國民黨軍10萬。

5,粟裕——不計名利,七戰七捷。

粟裕在解放戰爭中,任華中野戰軍司令、華東野戰軍副司令、代司令員兼代政委等職,主要指揮高郵戰役、隴海線徐(州)海(州)段戰役、蘇中戰役、孟良崮戰役、濟南戰役、淮海戰役、渡江戰役、上海戰役等。基本上可以說,國民黨五大主力,一多半都是被粟裕打垮的。


歷史知事


曾經中華民族沒有榜樣,卻創造了幾千年輝煌的文明。在這個民族發展的歷史長河中,可以說名將如雲,璨若星河。他們有的建功立業,有的功敗垂成,也有的功成身退不一而足。歲月流逝,往事已矣,只留下了無數傳奇故事,相比之下近代的中國歷史人物距離我們更近一些,對今人來說,那些面對屈辱能奮起反抗,挺身而出者似乎顯得更加有血有肉,活靈活現。


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以史為鏡可以知興衰

早在二十多年前的中學時期,在書架上我偶然看到了一本書《歷史的回顧》,記述的是徐向前元帥從進入黃埔軍校到參加並領導紅四方面軍的人生歷程,這是一本回憶錄。當時只是拿在手中胡亂的翻了一番,卻很快的開始愛不釋手。複雜的經歷,艱苦的戰鬥深深的吸引了少年的我,現在想來恐怕是我對歷史感興趣的開始。


時勢造英雄,我認為堪稱名將者必是——具大義負重前行,具有超強忍耐力,能夠以弱勝強,力挽狂瀾者。就近代史來說我始終推崇三位:徐向前,于學忠,張自忠。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徐向前元帥

歷史給這位百戰之帥的讚譽是:“傑出忠誠的共產主義戰士,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家、軍事家”,在中國長期的革命戰爭中,“表現出非凡的組織領導和軍事指揮才能”,“運籌帷幄指揮有方,智勇兼備,果斷靈活,善於以弱勝強,以少勝多,運動殲敵。為奪取革命戰爭的勝利,創建中華人民共和國立下了不朽的功勳”。

徐向前之一生善於以弱勝強,以少勝多的評價是開國十大元帥中絕無僅有的,這也是徐帥一生真實的寫照,從紅軍時期到解放戰爭中,人民軍隊的十大經典戰役徐帥獨佔其四,在紅軍戰史上打出了三大蘇區中的兩個,那是實打實打出來的功勳:比如蘇家埠大捷是紅軍時期最成功的圍點打援的範例,開創了我軍大兵團作戰的先河。川陝反六路圍攻作戰中,徐向前率八萬紅軍對戰川軍20萬,取得了擊潰20萬殲滅10萬的輝煌戰績,成為紅軍戰史之最,立下赫赫威名。

抗戰初期徐向前屈居八路軍129師副師長,後率部南下開闢冀南根據地,再到擔任八路軍第一縱隊司令員,統一指揮包括115師在內的山東八路軍和蘇北新四軍,順利在山東站穩腳跟。這個過程中不間斷指揮了響堂鋪伏擊戰,孫祖戰鬥,大郝家埋伏戰,泰山反掃蕩戰鬥,抱犢崮反掃蕩戰鬥等無數次戰鬥,威震敵膽,在相當長的時期內,日軍始終稱呼徐帥的部隊為“八路軍徐向前部”。

早在擔任紅四方面軍總指揮時期,徐向前就有著自己獨特的作戰指導思想:“收緊陣地,堅持最後五分鐘”,“集中作戰、分散遊擊”、“敵進我退,敵退我進”這與中央紅軍在井岡山斗爭中創造出的游擊戰“十六字訣”不謀而合;在川陝蘇區,徐向前運用的“收緊陣地”與中央蘇區反“圍剿”作戰的“誘敵深入”異曲同工;在冀南平原游擊戰中,他又創造性地提出“人山”的思想,解決了如何進行平原遊擊作戰的最大難題。



且聽聽開國將帥們對徐向前元帥的評價。

劉伯承說:向前之勇不減當年。

徐海東說:徐帥教會了我領兵打仗。

李先念說:徐向前元帥:“大智大勇、縝思斷行”

王宏坤說:哪位元帥最能打?——徐老頭

韓先楚說:誰最能打仗?“你爸呀!”(徐魯溪問)

洪學智說:徐帥英勇善戰,功勳卓著,中外馳名,有口皆碑。

鄭維山說:徐帥具有驚人的軍事膽略和宏偉氣魄,敢於和善於打大仗、硬仗、惡仗,以弱敵強,以少勝多。從而養成了紅四方面軍的過硬戰鬥作風,創造了許多以弱敵強,以少勝多的光輝戰例。

程世才說:元帥中誰最能打仗?徐向前!徐向前最能打仗!

郭述申說:徐帥是善打大仗、惡仗、硬仗的統帥。

秦基偉、陳錫聯、陳再道、徐深吉說:從1929年6月起,我們先後在他(徐向前)直接指揮、領導下戰鬥和工作,是他教我們帶兵、打仗、使我們在戰爭中鍛鍊成長。

徐帥的一生謙虛,謹慎,忠誠於革命事業。有著超乎尋常的“整軍”,“治軍”,“養軍”能力,是全方位的統軍帥才。善於將部隊從弱帶強,善於以小打大,越是硬仗越“向前”,開國元勳1614位將帥中,有八百餘人都曾是徐帥老部下,徐向前為新中國的建立培養了大批能征善戰的將軍。

隱忍負重,勤勉忠誠——于學忠

于學忠字孝候,西安事變之後東北軍的實際當家人,也是張學良兩次兵權和財產的託付之人。這位並不是東北軍出身的將領能獲得張學良的信任不是沒有原因的。

于學忠早年在吳佩孚軍中任職,吳佩孚兵敗後於學忠退出軍隊返鄉隱居。因張作霖對其忠誠欽佩有加,多次派人遊說,最後老部下們紛紛來尋,勸說于學忠帶領他們東山再起。于學忠最終決定率部投靠奉軍,張作霖見到學忠欣喜異常的說到:“你是故人子弟,不是外人,我知道你對吳佩孚忠義,你能像對吳子玉那樣對待我就好了”。直接任命于學忠擔任了奉軍第20軍軍長。面對蔣介石的拉攏,于學忠厭惡的說到:“我終生都不會帶國民黨那個鐵牌牌(帽徽)”,于學忠因其忠義的性格深得張氏父子器重,始終是張學良最重要的心腹。

九一八事變之後,于學忠堅決反對國民政府的不抵抗國策,強烈主戰,錦州戰役期間就向張學良建議:“損失他幾個旅,幾萬人反攻東北”。張學良最終採納了他的意見,但是錦州之戰,關東軍不斷增兵,塘沽日本海軍陸戰隊強行登陸,天津駐屯軍開始破壞鐵路阻斷東北軍退路,國民政府坐視不救,使得內外交困的東北軍腹背受敵,面對全軍覆沒的危險張學良不得不宣佈從錦州撤軍。此後于學忠擔任河北省主席兼北平軍分會委員,後兼任天津市市長,因對日態度強硬,日本要求國民政府免去于學忠職務,何應欽要求于學忠主動辭職,于學忠憤然說到:“我是中國政府任命的官員,不是日本任命的,絕不辭職,除非免職”。最終於被國民政府解除了職務,此後一直擔任東北軍51軍軍長。

西安事變後張學良在機場臨行前將東北軍軍權和個人財產第二次交給了于學忠掌管,從此一去不復返,被蔣介石扣押。隨後東北軍內部分裂鬥爭中,王以哲身死,于學忠獨撐危局成為東北軍最核心的人物。


赫赫戰功 百戰名將

全面抗戰爆發,于學忠率部參加了徐州會戰,打響了臺兒莊戰役第一槍的淮河阻擊戰,重創日軍13師團威震敵寇。隨後進行一系列了大別山北麓遊擊作戰,武漢會戰,于學忠作戰堅決,屢立戰功,其麾下的51軍更是成為了一支具有頑強戰鬥力的抗日勁旅。

東北軍的抗日條件和環境始終是最惡劣的,八年抗戰中始終被放置在作戰第一線,不但付出了巨大的犧牲,還要飽受蔣介石和國民政府的排擠,打壓,于學忠思來想去,為了避免這支東北軍部隊被蔣介石嫡系吞併,在軍事會議上于學忠主動請纓率領東北軍51和57軍挺進敵後戰場,奔赴山東和江蘇開闢魯蘇游擊戰區。

在魯蘇戰區,于學忠率兩個軍在十萬日寇重兵包圍之下足足奮戰了五年。這期間于學忠作為戰區總司令就前後四次負傷,僅51軍所部將官就前後陣亡7名,即便面對蔣介石的拉攏和高官許諾,于學忠也不改初衷,始終不為所動。作為東北軍實際掌舵人,于學忠在極端困難的情況下,為保護手中這兩支東北軍部隊盡了自己最大的努力。同時也為山東八路軍提供了力所能及的幫助,允許八路軍在山東建立敵後政權,兩軍情報互通,配合作戰,取得了輝煌戰果,也使得八路軍在山東順利站穩腳跟。此後又默許了麾下111師起義並加入了八路軍,有著難言之隱的于學忠默默的說了一句:“沒想到我的部下走到我的前面去了”。建國後曾有人問于學忠為何不加入中共,他說道:“蔣介石曾經和我說到,如果東北軍紅了,他就殺了張漢卿,就看東北軍紅不紅”。

于學忠名言

我們要堅持抗戰,多打勝仗,漢卿(張學良)才能更安全。

我們不能離蔣介石國民政府太近,也不能太遠,近了被吞併,遠了被消滅。

東北軍打了那麼多勝仗,最終還是沒有逃脫被蔣介石國民政府瓦解的命運。

我低調一點,漢卿在那邊就好過一點。(建國後婉拒擔任志願軍慰問團團長職務)


抗戰後期被解除軍權的于學忠賦閒家中,先後拒絕了參加內戰和隨同蔣介石去臺灣的要求,並設法擺脫了蔣介石的控制,隱居鄉間,建國後被周恩來派飛機接到了北京,掌握著張學良鉅額財產的于學忠曾求助周恩來該如何處理,周恩來說:你自己酌情處理吧。於遂通過法院將張學良所託財產分配給了他留在大陸的親屬,自己分文未留。1964年于學忠病逝於北京。當晚年的張學良聽聞于學忠為他所做的一切,痛哭說到:“于學忠,他是我的左膀右臂啊!”

可以說,人生得於學忠為知己,或師或友都乃幸事。


百戰當先,盡忠報國——張自忠

張自忠字藎忱,山東臨清人,陸軍中將加上將銜。國民革命軍59軍軍長,第五戰區右翼集團軍兼第三十三集團軍總司令,著名抗日將領、民族英雄。


一戰於淝水,再戰於臨沂,三戰于徐州,四戰於隨棗,終得馬革裹屍還。

張自忠將軍的抗戰經歷可以用上面這一句話來概括,從1937年至1940年,張自忠將軍先後率部參加了臨沂保衛戰、徐州會戰、武漢會戰、隨棗會戰與棗宜會戰。戰則當先,不計生死,其重視名節,其堅決抗戰之心令筆者從內心的尊重和敬愛。在此不再多言。


讀歷史是個很好的愛好,通過無數個歷史事件去了解歷史人物,不斷查證,分析,去偽存真得出正確歷史結論。讀歷史的好處是能夠學會分析人,因為歷史其實是不斷的在重複上演,今天的社會和過去實在是沒什麼不同,都是由人組成,瞭解歷史,理解歷史能讓人很好的反省,修正自己,因為過去有了那麼經驗和教訓。


杜康不負西江月


🌹翻開史冊,喜歡的將領何其多!歷憶軍史,名將帥才數不清!

🌲蒙恬:秦始皇麾下愛將,開朝功勳,護國元老。建朝後,北擊匈奴,收復富庶的“河套地區”。親自組織並指揮了修建“萬年長城”!

🌲衛青:漢武帝心腹大將軍。奴僕出身,聰明好學。率領西漢精銳之師,大規模北擊匈奴,直搗匈奴老巢,摧毀匈奴元氣,迫使多年不敢南犯。衛青逝後,漢武帝下詔修墓立碑,予以國葬。

🎍霍去病:衛青的外甥,年少有為,漢武帝親自提拔的“年輕將領”,不到20歲,率10萬朝廷大軍,進擊“河西走廊”廣大地區。現在的甘肅省重鎮——“酒泉市”(兩彈一星基地),當年為霍去病收復,為紀念他的故事,改名為“酒泉”。霍去病23歲英年早逝,漢武大帝悲痛無止,下詔葬於祁連山角下,許以自己喜愛的白色戰馬,站於墓旁。

🎍竇固竇憲兄弟:東漢名將,兄弟二人雙雙北擊匈奴,鞏固了東漢北部邊防,維護了東漢的安全。英名早已載入《後漢書》。

🌲劉志丹:陝甘革命根據地和陝北紅軍的創始人之一。組織“渭華爆動”,任陝北軍委書記。陝甘游擊隊總指揮。創建工農紅軍第26軍。與當時的“左傾錯誤路線”做了堅決鬥爭,被迫害關押。中央紅軍到達陝北後,毛澤東和黨中央把他從牢獄中解救出來,並組建了以劉志丹為軍長的“紅28軍”。

🎍劉志丹為中國革命,保存了實力,使陝北成為紅軍長征的匯合處、立腳點,為革命的發展和勝利,建立了不可磨滅的功勳!

🌲葉挺:北伐名將,威震中外,有“鐵軍”將領之稱。參加組織並領導了“八一南昌起義”,“廣州起義”。新四軍軍長。著名的無產階級軍事家。1941年“皖南事變”被扣押。1946年出獄後,於4月8日返回延安時,因飛機失事殉國。

🎍網友們!我們喜愛的將領,無計其數。相信所列以上幾位,你一定喜歡!


笑看東籬


就個人而言,比較喜歡三國裡的將領,只因曾是《三國演義》的腦殘粉。“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三國演義》開場詞,總是膾炙人口。下面談談個人比較喜歡的兩位三國將領

1、張遼

張遼這位張文遠是曹操手下一位可稱得上赤膽忠心的名將。當年關羽投於曹操營下時,與張遼是性情相投,曹操便向張遼詢問關羽的去留,關羽已經表明了只跟大哥劉備一人,張遼不敢照實稟告曹操擔心殺了關羽,但不說又不是世君之道,最後還是照實說給曹操。此舉被後人認為臣下者懂分輕重、能識大體、顧全大局的表現。

赤壁之戰後,曹操班師回朝,江南一線抗擊孫劉聯軍的防務交給了張遼,逍遙津一戰,張遼大敗吳軍,打出了名聲,其指揮才能在合淝戰役是發揮得淋漓盡致,僅以八百精兵就打破東吳十萬大軍,威震逍遙津,從此江東小童聞張遼之名,竟然夜不敢啼。最後張遼隨曹丕伐東吳時,為保護曹丕上前迎敵,不幸中箭身亡,可惜了智勇雙全一代名將。

2、鄧艾

鄧艾可說是曹魏一位文武全才、膽識超人難得的名將,他深諳兵法,天文地理樣樣精通,自學成才,目光遠大有著非凡的軍事才能。鄧艾憑藉著自己的才學得到了太尉司馬懿的賞識,是他一生最重要的轉正點。由於司馬懿的賞識,鄧艾得以步步升遷,對於他提出了興建水利、開鑿河渠等建議都被司馬懿一一採納,使得魏國淮水流域軍屯建設和水利都得到了很好的發展,使得魏國政權能不不斷強大,鄧艾功不可沒。鄧艾還懂得體恤民眾,升遷兗州刺史時,設立獎賞,鼓勵農民大力發展農業和廣積糧食;在軍中生活時能與將士同甘共苦、作戰時有能身先士卒,得到了將士們的愛戴。

鄧艾一生最主要的功績是滅掉蜀國。公元263年,鄧艾奉命與鍾會攻打蜀國,與蜀中大將姜維數次交戰未嘗敗績,其中偷渡陰平一戰,堪稱中國歷史上歷次入川作戰最出色的一次戰役。鄧艾難得的戰略頭腦一路勢如破竹,攻破綿竹,率先攻入成都,最後劉禪投降,蜀國滅亡。後由於鍾會的汙衊和陷害,被司馬懿猜忌而被殺。

三國喜歡的將領還很多比如:鎮軍將軍——趙雲;徵西大將——魏延;武猛校尉——典韋;驃騎將軍——馬超等等。最後奉上三國廣泛流傳的打油詩:

一呂二趙三典韋,四關五馬六張飛

黃許孫太兩夏侯,二張徐龐甘周魏

三國二十四名將,大末鄧艾和姜維


你喜歡的有哪些名將呢?歡迎點評關注與交流,謝謝!我是賽門!


賽門軍略


開國元帥聶榮臻是本人喜歡的名將之一。主要原因有三個:一是作為晉察冀根據地的創始人和最高領導人,處於抗日戰爭前線,抵禦外侮,晉察冀已經成為了一個傳奇,聶帥也是這樣一個傳奇。很重要的一點,本人河北人,而聶帥就是長時期在河北指揮邊區抗戰的。而在黃土嶺一戰中,聶帥和楊成武等指揮部隊擊斃日軍旅團長阿部規秀中將,是我軍抗戰時期擊斃的日軍最高指揮官。



二是“兩彈一星”大國重器,是聶帥在毛澤東周恩來等領導下,直接組織指揮完成的,花費了大量的心血,如果說科學家們是“兩彈元勳”,那麼聶帥就是統帥元勳的元勳。



三是聶帥的品格令人欽佩。毛澤東稱讚他:聶榮臻是個厚道人。可能也就是因為這點,在紅軍和抗日前期,才安排他和不太好相處的林彪搭檔。聶帥攜手革命伴侶64年的婚姻也令人感動稱道。


聶帥生於1899年,逝於1992年,是十大元帥當中最後一個仙逝的,也是最長壽的,享年93歲。他是四川江津人(現在的重慶江津),畢業於莫斯科東方大學,是個多面手,在長期的革命生涯中,政治、軍事、特科、軍工、國防科技樣樣都功勳卓著。

聶帥還和國際主義戰士白求恩結下了深厚的友誼,白求恩臨終前曾專門給聶帥留有遺書。

聶帥的另一個傳奇故事就是撫養戰爭中日軍遺留的孤兒美穗子了,多年以後的1980年,已經成家立業的美穗子專程來華尋找救命恩人,見到聶帥就跪下感謝。這也是中日關係友好的一段佳話。撫養敵人的遺孤,既反應了聶帥的厚道善良天性,也體現了他常遠的政治眼光。


磨史作鏡


為建立新中國而拋頭顱,灑熱血的將領和士兵都值得每一箇中國人民尊重,正是這些人救民於危難之中,不怕犧牲,棄小家,保大家的精神,才有了新中國,以及新中國下的子民。

而在這些將領中,本人只說一個,讓美日帝國主義都聞之喪膽的彭大元帥彭德懷吧。他是最早一批加入中國共產黨的黨員。土地革命時期就擔任了師長一職。

彭德懷戎馬一生,最輝煌,榮耀的一刻應該是,他在抗日戰爭時期,指揮了百團大戰和抗美援朝時期,粉碎了美帝國主義對中國的企圖。

百團大戰歷經三個多月,殲滅日偽軍共計4萬餘人,這是中國抗日以來,殲滅日軍最為龐大的一次。正是這次戰爭的勝利,極大的鼓舞了廣大中國人民抗日的決心。

日本人雖然有飛機大炮,雖然有世界上最先進的武器,但是,他們並不是不可戰勝的,正如毛澤東所說的一樣,一切反動派全是紙老虎。

戰後無論是共產黨的最高領導人毛澤東,還是國民黨的一把手蔣介石,都發來電報,祝賀彭德懷在對日作戰中取得的偉大勝利。

新中國建立之後,為了保衛國家的和平與安寧,彭德懷在毛澤東主席的指示下,帶著中國人民志願軍垮過鴨綠江,到達朝鮮,和朝鮮人民一起聯合起來對抗美帝國主義。

那時候的美國仗著自己的強大,蠻橫無理,一度把他們的戰艦,停在臺灣海峽內,這嚴重的侵犯了中國的主權。

當美帝國主義在朝鮮發動戰爭的時候,毛澤東主席看穿了他們的企圖,唇亡齒寒的道理中國人民還是懂的。

最後在黨的決定下,派彭德懷去朝鮮對抗美帝國主義去了。

要知道當時美國是世界上最強的國家,想打敗他們是極其的不容易的,但是,中國人民從來沒有怕過誰。

面對強大的敵人,飛機和坦克,彭德懷根據實際情況,主要選擇在晚上和敵軍作戰,這樣有夜色的掩護,敵人的飛機和坦克,發揮的作用就不會太大。

經過三年的艱苦抗戰,最終美國繳械投降了。中國又一次迎來了勝利,打敗了強敵美國,彭德懷的大名再次被世界人民所熟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