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什么自产的枪支吗?

自我知我


老将军怀旧手枪80式自动手枪

,80式手枪是建国以后,最奇怪最莫名其妙的一种手枪。这种仿造抗战盒子炮的手枪,设计之初就已经过时。但它还是被研发出来,甚至进行了小规模生产然后迅速淘汰,没有列装。今天我们就来讲讲,被戏称为老领导怀旧手枪的80式手枪,听萨沙说一说吧。

大家都知道抗战时的盒子炮,也就是李向阳手中的驳壳枪。这种大威力进攻手枪装弹10发20发,射程高达100到150米(用枪托),具有良好的精度和旺盛的火力。

盒子炮曾经是中国军人的象征,国军中央军的班长排长清一色配备这种手枪。八路军在敌后的武装,也对盒子炮极为喜爱。

我军在红军时代、八路军时代、解放军时代,都大量装备这种武器。独臂将军余秋里的手臂,就是被盒子炮打断的。此战他的部队缴获了8支盒子炮,余秋里赞叹:我们从来没见过那种东西,真是艺术品,尖端技术!

盒子炮情节持续了30年,在朝鲜战争后期才正式从我军退役,由苏制托卡列夫手枪取代。

随后几十年,我国大量军警仍然使用盒子炮。直到80年代,还有少数警察装备这种手枪,但军队已经没有了。

奇怪的是,50年代就从军方淘汰的盒子炮,却在1980年复活了。

文革时期的1970年,80式自动手枪立项。

1980年,我军借鉴盒子炮,完成80式自动手枪的设计工作。

80式自动手枪和盒子炮大同小异,只有一些细节上的改进,可以看做是现代版的盒子炮。

遗憾的是,80式除了寿命达到4000发以外,其余各方面还不如60年前的盒子炮。除了设计上的缺陷(基本都是我们自行的一些改动),主要还是我军军工厂加工能力,还没有达到当年德国的水平。

相关技术文章已经很多,萨沙也不多说。80式手枪最离奇的在于,本来花费了很大心血设计制造,完成小批量生产后却全部下马。

1970年提出设计80式自动手枪,理由是目前54式手枪火力弱、射程近、精度低,只能作为自卫手枪。

某老首长认为,营长以上军官用54式手枪足够,排长连长还是需要进攻手枪以参加实战,那么80式自动手枪就有设计的必要。

就因为这一句话,80式自动手枪开始了长达10年的设计工作。

这话似乎有道理,却恰恰是外行人说外行话。

萨沙简单分析一下:

第一, 盒子炮早在朝鲜战争就被淘汰,不是没有理由的。

盒子炮原产德国,大家都知道了。奇怪的是,性能优秀的盒子炮,却没有成为一个欧美国家的制式手枪。

相反,价格是普通手枪几倍的盒子炮,却在中国售出了几十万把。为什么呢?根本原因仅仅是,抗战前西方对中国进行10年武器禁运。中国国内极为缺乏近距离速射武器,尤其缺乏冲锋枪。

在当年,不仅军阀内战,也包括抗战中都也没有什么冲锋枪,国军非常需要近距离速射武器。在禁运的10年内,手枪却可以随便卖到中国。矮子里面选将军,盒子炮弥补了冲锋枪的空缺。盒子炮重量大、体积大,但射程远、精度高、装弹多,具有远远强于普通手枪的近距离速射火力,相当于小冲锋枪。

这一切的前提,均是我军缺乏冲锋枪。抗战最后一年,美式冲锋枪开始大量装备国军,盒子炮就逐步开始淘汰了。事实证明,价格仅为盒子炮几分之一的烂冲锋枪,也具有远远强于盒子炮的实战性能。

朝鲜战争中,随着大量苏制冲锋枪的装备,盒子炮更没有用武之地了。

我们随便比较一下,在100米距离,一支54式冲锋枪压制3把盒子炮根本毫无问题;而更强的50式冲锋枪配弹鼓,恐怕压制5把盒子炮都没有问题。

那么问题来了,既然50年代盒子炮都没什么用处,80年代难道情况就变了?显然不可能!

第二, 对越自卫反击战告诉我们,盒子炮毫无使用的必要。

设计借口是连排长需要强力手枪!如果这是在1978年说这话,似乎没错。但80式手枪投产是1980年,对越自卫反击战已经暴发。实战中,性能优秀的56式半自动步枪都已经被淘汰,何谈盒子炮?

再说,营长团长不可能用盒子炮,他们也不需要参战。排长连长之流,基本清一色携带冲锋枪参战。在战场上,任何一个连队都会有减员,搞一把冲锋枪根本不是问题。

AK47的实战效果是盒子炮绝对无法相比的,哪还有用盒子炮的必要吗?

萨沙卖了半天关子,想说什么?

不错,大家没猜错,这又是手掌拍脑袋的产物。就像上面说的,设计最早开始在1970年!一些老将军出于怀旧情节,私人对盒子炮有好感,提出要搞这样的枪。

下面的人明知道这是荒谬的,却为了迎合上级,花费10年时间搞出了80式手枪。

到了1979年对越自卫反击战暴发,80式手枪已经大大过时,仍然硬着头皮退出了成品。终究没有将80式装备部队的勇气,不然会死多少人,也不知道会被骂成什么样,就生产了一小批。

这又是政治挂帅的产物!


萨沙


太多了,我军大批量装备的枪支基本都是自产的,笑话,难道我泱泱大国枪支还需要依赖进口吗?当然也不排除像新疆特警换发格洛克17的类似情况,毕竟只是少数。

下面列举一些比较有代表性的:

我军现在的主力步枪95枪族和前段时间比较火的QTS11式单兵综合作战系统都是是中国兵器工业第208研究所研发






QSZ92式半自动手枪、10式12.7mm反器材狙击步枪是中国北方工业公司研发






97式防暴枪是雄鹰集团研发



CS/LR4型7.62mm高精度狙击步枪是208所和重庆建设工业合作研发


军械官


我国的枪械制造走过了从到自行研发和繁衍发展的道路!

很多手枪型号大家甚至都没有听说过的!

手枪!

1、51式,这是我国仿制苏联TT-33手枪,是我国第一支自行生产的枪支。口径7.62mm。

2、52式手枪,仿制德国PPK7.65mm自动手枪,第一支警用手枪,口径7.65mm。




3、54式手枪,仿制苏联TT-33手枪,是51式的升级版,目前还在列装!口径7.62。

4、54M20型,54式的援越型号。口径7.62mm。

5、54-1式手枪,双保险枪型,枪身手动保险。此枪因弹容不一样有两种型号,口径7.62mm。

6、54-1式9mm外贸型手枪,为了适应国际市场需求生产的型号,口径9mm。

7、59式9mm手枪,仿制苏联马卡洛夫手枪的产品,59年列装,60年停产,数量极少,口径9mm。

8、64式手枪,第一款自行研制的手枪,中高级军官和警用,7.62mm。

9、77式手枪,仿制一款另类型号的产品,高级军官和警用,口径7.62mm。

10、1977年-1式手枪,1988年定型,比77式增加了枪长,多一发子弹,口径7.62mm。

11、77B式9mm外贸型手枪,使用国际通用的9mm派拉贝鲁姆弹,,口径9mm。

12、NP20型9mm外贸型手枪,1993年定型生产,口径9mm。

13、NP24型9mm外贸型手枪,综合了77B、NP20、77B2型等9mm手枪的优点,1995年定型。口径9mm。

14、80式7.62mm自动冲锋手枪,自行设计、自行研制的第一种战斗手枪。

15、84式微型手枪,我们自行研制的第一支微型手枪,口径7.62mm。

16、92式半自动手枪,我们第一支制式9mm手枪,口径9mm。

17、QSZ92式5.8mm手枪:是我们第一代小口径自动手枪,口径5.8mm。

18、NP42型9mm手枪,外贸型,口径9mm。

19、JS9mm警用左轮手枪,也叫05型,第一支转轮手枪!口径9mm。

20、224型9mm手枪,中国自行设计和研制的军民两用型手枪,口径9mm。

21、CF07式手枪,装备团以上首长、特种公安和武警的特殊武器,口径9mm。

22、67式7.62mm微声手枪,一种特殊用途手枪,主要装备侦察人员及其他特工人员,口径7.62mm。

23、QSW06式5.8mm微声手枪,67式的替代品,口径5.8mm。

24、82式匕首枪、82-1式匕首枪、82-2式匕首枪,是国内第一支匕首枪,所以一出世就受到了多方的青睐。口径5.56mm。

25、QSB91式7.62mm匕首枪,91式是四管匕首枪。口径7.62mm。

26、QMB匕首麻醉枪,1993年批准设计定型,是我国自行研制的第一种匕首麻醉枪。

这只是手枪,累死了我了 ,点个赞吧!!!!!


杜陵闲人


比如步枪95式、03式、81式、56半/全

手枪92式、54式、64式、

冲锋枪79式、05式

喷子雄鹰

狙击枪cs、88散


德意志战神一一隆帅


你是问枪支型号还还是类型?我国基本上所有枪支都是自产 但真正自己设计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是从95枪族开始。这里我要说一个误区,有很多外行说了这个枪支像哪国产的什么型号的枪,这个战机又是模仿的哪国的什么战机,其实是错误的。首先一点,我国的军工企业本来起步就要比某些先进国家晚。另外一点不管是战机也好枪支也罢它,它最好的设计就那么几种,总不可能他用了我们就不能用了吧。由于我们发展比人家晚,而且技术人才储备不足,所以我们有些是需要借鉴别人的但不是模仿别人,但是我们的科学家技术人员也在奋起直追。要记住我国产的武器或者别的什么才是我们用着最舒服的,对我们来说是最合理的。因为他是为中国人设计的。有点跑题了。自产的枪支从狙击步枪 反器材狙击步枪 突击步枪 冲锋枪 手枪 单兵反坦克器材到非致命性武器都是自产的


橘家军丶鹰爪


bb弹枪,水弹枪,绷弓子,链条枪,小伙伴们还能想起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