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有什麼自產的槍支嗎?

自我知我


老將軍懷舊手槍80式自動手槍

,80式手槍是建國以後,最奇怪最莫名其妙的一種手槍。這種仿造抗戰盒子炮的手槍,設計之初就已經過時。但它還是被研發出來,甚至進行了小規模生產然後迅速淘汰,沒有列裝。今天我們就來講講,被戲稱為老領導懷舊手槍的80式手槍,聽薩沙說一說吧。

大家都知道抗戰時的盒子炮,也就是李向陽手中的駁殼槍。這種大威力進攻手槍裝彈10發20發,射程高達100到150米(用槍托),具有良好的精度和旺盛的火力。

盒子炮曾經是中國軍人的象徵,國軍中央軍的班長排長清一色配備這種手槍。八路軍在敵後的武裝,也對盒子炮極為喜愛。

我軍在紅軍時代、八路軍時代、解放軍時代,都大量裝備這種武器。獨臂將軍餘秋裡的手臂,就是被盒子炮打斷的。此戰他的部隊繳獲了8支盒子炮,餘秋裡讚歎:我們從來沒見過那種東西,真是藝術品,尖端技術!

盒子炮情節持續了30年,在朝鮮戰爭後期才正式從我軍退役,由蘇制託卡列夫手槍取代。

隨後幾十年,我國大量軍警仍然使用盒子炮。直到80年代,還有少數警察裝備這種手槍,但軍隊已經沒有了。

奇怪的是,50年代就從軍方淘汰的盒子炮,卻在1980年復活了。

文革時期的1970年,80式自動手槍立項。

1980年,我軍借鑑盒子炮,完成80式自動手槍的設計工作。

80式自動手槍和盒子炮大同小異,只有一些細節上的改進,可以看做是現代版的盒子炮。

遺憾的是,80式除了壽命達到4000發以外,其餘各方面還不如60年前的盒子炮。除了設計上的缺陷(基本都是我們自行的一些改動),主要還是我軍軍工廠加工能力,還沒有達到當年德國的水平。

相關技術文章已經很多,薩沙也不多說。80式手槍最離奇的在於,本來花費了很大心血設計製造,完成小批量生產後卻全部下馬。

1970年提出設計80式自動手槍,理由是目前54式手槍火力弱、射程近、精度低,只能作為自衛手槍。

某老首長認為,營長以上軍官用54式手槍足夠,排長連長還是需要進攻手槍以參加實戰,那麼80式自動手槍就有設計的必要。

就因為這一句話,80式自動手槍開始了長達10年的設計工作。

這話似乎有道理,卻恰恰是外行人說外行話。

薩沙簡單分析一下:

第一, 盒子炮早在朝鮮戰爭就被淘汰,不是沒有理由的。

盒子炮原產德國,大家都知道了。奇怪的是,性能優秀的盒子炮,卻沒有成為一個歐美國家的制式手槍。

相反,價格是普通手槍幾倍的盒子炮,卻在中國售出了幾十萬把。為什麼呢?根本原因僅僅是,抗戰前西方對中國進行10年武器禁運。中國國內極為缺乏近距離速射武器,尤其缺乏衝鋒槍。

在當年,不僅軍閥內戰,也包括抗戰中都也沒有什麼衝鋒槍,國軍非常需要近距離速射武器。在禁運的10年內,手槍卻可以隨便賣到中國。矮子裡面選將軍,盒子炮彌補了衝鋒槍的空缺。盒子炮重量大、體積大,但射程遠、精度高、裝彈多,具有遠遠強於普通手槍的近距離速射火力,相當於小衝鋒槍。

這一切的前提,均是我軍缺乏衝鋒槍。抗戰最後一年,美式衝鋒槍開始大量裝備國軍,盒子炮就逐步開始淘汰了。事實證明,價格僅為盒子炮幾分之一的爛衝鋒槍,也具有遠遠強於盒子炮的實戰性能。

朝鮮戰爭中,隨著大量蘇制衝鋒槍的裝備,盒子炮更沒有用武之地了。

我們隨便比較一下,在100米距離,一支54式衝鋒槍壓制3把盒子炮根本毫無問題;而更強的50式衝鋒槍配彈鼓,恐怕壓制5把盒子炮都沒有問題。

那麼問題來了,既然50年代盒子炮都沒什麼用處,80年代難道情況就變了?顯然不可能!

第二, 對越自衛反擊戰告訴我們,盒子炮毫無使用的必要。

設計藉口是連排長需要強力手槍!如果這是在1978年說這話,似乎沒錯。但80式手槍投產是1980年,對越自衛反擊戰已經暴發。實戰中,性能優秀的56式半自動步槍都已經被淘汰,何談盒子炮?

再說,營長團長不可能用盒子炮,他們也不需要參戰。排長連長之流,基本清一色攜帶衝鋒槍參戰。在戰場上,任何一個連隊都會有減員,搞一把衝鋒槍根本不是問題。

AK47的實戰效果是盒子炮絕對無法相比的,哪還有用盒子炮的必要嗎?

薩沙賣了半天關子,想說什麼?

不錯,大家沒猜錯,這又是手掌拍腦袋的產物。就像上面說的,設計最早開始在1970年!一些老將軍出於懷舊情節,私人對盒子炮有好感,提出要搞這樣的槍。

下面的人明知道這是荒謬的,卻為了迎合上級,花費10年時間搞出了80式手槍。

到了1979年對越自衛反擊戰暴發,80式手槍已經大大過時,仍然硬著頭皮退出了成品。終究沒有將80式裝備部隊的勇氣,不然會死多少人,也不知道會被罵成什麼樣,就生產了一小批。

這又是政治掛帥的產物!


薩沙


太多了,我軍大批量裝備的槍支基本都是自產的,笑話,難道我泱泱大國槍支還需要依賴進口嗎?當然也不排除像新疆特警換髮格洛克17的類似情況,畢竟只是少數。

下面列舉一些比較有代表性的:

我軍現在的主力步槍95槍族和前段時間比較火的QTS11式單兵綜合作戰系統都是是中國兵器工業第208研究所研發






QSZ92式半自動手槍、10式12.7mm反器材狙擊步槍是中國北方工業公司研發






97式防暴槍是雄鷹集團研發



CS/LR4型7.62mm高精度狙擊步槍是208所和重慶建設工業合作研發


軍械官


我國的槍械製造走過了從到自行研發和繁衍發展的道路!

很多手槍型號大家甚至都沒有聽說過的!

手槍!

1、51式,這是我國仿製蘇聯TT-33手槍,是我國第一支自行生產的槍支。口徑7.62mm。

2、52式手槍,仿製德國PPK7.65mm自動手槍,第一支警用手槍,口徑7.65mm。




3、54式手槍,仿製蘇聯TT-33手槍,是51式的升級版,目前還在列裝!口徑7.62。

4、54M20型,54式的援越型號。口徑7.62mm。

5、54-1式手槍,雙保險槍型,槍身手動保險。此槍因彈容不一樣有兩種型號,口徑7.62mm。

6、54-1式9mm外貿型手槍,為了適應國際市場需求生產的型號,口徑9mm。

7、59式9mm手槍,仿製蘇聯馬卡洛夫手槍的產品,59年列裝,60年停產,數量極少,口徑9mm。

8、64式手槍,第一款自行研製的手槍,中高級軍官和警用,7.62mm。

9、77式手槍,仿製一款另類型號的產品,高級軍官和警用,口徑7.62mm。

10、1977年-1式手槍,1988年定型,比77式增加了槍長,多一發子彈,口徑7.62mm。

11、77B式9mm外貿型手槍,使用國際通用的9mm派拉貝魯姆彈,,口徑9mm。

12、NP20型9mm外貿型手槍,1993年定型生產,口徑9mm。

13、NP24型9mm外貿型手槍,綜合了77B、NP20、77B2型等9mm手槍的優點,1995年定型。口徑9mm。

14、80式7.62mm自動衝鋒手槍,自行設計、自行研製的第一種戰鬥手槍。

15、84式微型手槍,我們自行研製的第一支微型手槍,口徑7.62mm。

16、92式半自動手槍,我們第一支制式9mm手槍,口徑9mm。

17、QSZ92式5.8mm手槍:是我們第一代小口徑自動手槍,口徑5.8mm。

18、NP42型9mm手槍,外貿型,口徑9mm。

19、JS9mm警用左輪手槍,也叫05型,第一支轉輪手槍!口徑9mm。

20、224型9mm手槍,中國自行設計和研製的軍民兩用型手槍,口徑9mm。

21、CF07式手槍,裝備團以上首長、特種公安和武警的特殊武器,口徑9mm。

22、67式7.62mm微聲手槍,一種特殊用途手槍,主要裝備偵察人員及其他特工人員,口徑7.62mm。

23、QSW06式5.8mm微聲手槍,67式的替代品,口徑5.8mm。

24、82式匕首槍、82-1式匕首槍、82-2式匕首槍,是國內第一支匕首槍,所以一出世就受到了多方的青睞。口徑5.56mm。

25、QSB91式7.62mm匕首槍,91式是四管匕首槍。口徑7.62mm。

26、QMB匕首麻醉槍,1993年批准設計定型,是我國自行研製的第一種匕首麻醉槍。

這只是手槍,累死了我了 ,點個贊吧!!!!!


杜陵閒人


比如步槍95式、03式、81式、56半/全

手槍92式、54式、64式、

衝鋒槍79式、05式

噴子雄鷹

狙擊槍cs、88散


德意志戰神一一隆帥


你是問槍支型號還還是類型?我國基本上所有槍支都是自產 但真正自己設計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是從95槍族開始。這裡我要說一個誤區,有很多外行說了這個槍支像哪國產的什麼型號的槍,這個戰機又是模仿的哪國的什麼戰機,其實是錯誤的。首先一點,我國的軍工企業本來起步就要比某些先進國家晚。另外一點不管是戰機也好槍支也罷它,它最好的設計就那麼幾種,總不可能他用了我們就不能用了吧。由於我們發展比人家晚,而且技術人才儲備不足,所以我們有些是需要借鑑別人的但不是模仿別人,但是我們的科學家技術人員也在奮起直追。要記住我國產的武器或者別的什麼才是我們用著最舒服的,對我們來說是最合理的。因為他是為中國人設計的。有點跑題了。自產的槍支從狙擊步槍 反器材狙擊步槍 突擊步槍 衝鋒槍 手槍 單兵反坦克器材到非致命性武器都是自產的


橘家軍丶鷹爪


bb彈槍,水彈槍,繃弓子,鏈條槍,小夥伴們還能想起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