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期洗牙,你做對了嗎?

隨著社會發展和生活水平的改善,“定期洗牙”的概念也越來越為人所熟知。歸納起來,大眾對於“定期洗牙”的認知主要有兩種觀點:

  1. 不能洗牙,越洗越壞,洗牙可以導致牙齒損失,牙縫變大,冷熱敏感,食物嵌塞,牙齒鬆動,最終脫落。
  2. 需要洗牙,尤其是做到“定期洗牙”就可以保護口腔和牙齒健康,使牙齒不再脫落喪失。

什麼是洗牙?

“洗牙”口腔醫學專業術語稱為“潔治”或“潔牙”。“潔” 是指去掉牙面上的菌斑、軟垢 、牙石、色素;“治” 是能起到預防或治療牙周疾病的作用。

洗牙有哪些種類?

按照使用工具的不同,“洗牙”又細分為超聲波潔牙、 噴砂潔牙和手工潔牙。

定期洗牙,你做對了嗎?

超聲波潔牙是利用超聲波潔牙機機頭的高頻震動, 使牙結石受到震動而鬆脫。

噴砂潔牙是利用高壓下噴出的可溶性“細砂”(一種鈉鹽), 將牙齒表面的煙斑、 茶垢、 色素快速高效地去除, 同時再輔助牙面拋光,可以使牙齒表面光潔亮麗、口內清爽。

手工潔牙是用手動器械將牙結石清除乾淨。 按照上述器械進入的深度,“洗牙”特指將齦緣附近及以上的牙面進行的清潔操作。

為什麼要洗牙?

人們一日三餐吃過各種食物後, 就會在牙面上留下食物殘渣, 嗜好煙、茶的還會在牙面上形成煙垢、 茶漬,這些外援性附著單靠每天早晚刷牙是很難清除乾淨的,特別對於那些沒有良好的口腔衛生習慣的,牙面細菌堆積的位點會更多。

久而久之, 牙面上堆積的食物殘渣、細菌、軟垢 ,在口腔唾液中鈣、磷等礦物質的沉積作業下形成了牙結石。

定期洗牙,你做對了嗎?

牙結石是引起牙齦炎、牙齦出血和口腔異味的主要原因;當牙齦長期水腫、出血時,炎症會向牙齦深部進展,形成牙周疾病,導致使牙槽骨破壞吸收,牙齒會鬆動、脫落。

洗牙就是要清除附著在牙齒表面的細菌、牙石、色素,防止牙周疾病向深部發展,從而避免牙齒過早喪失。因此,洗牙是保持口腔健康和牙周健康不可缺少的重要措施之一。

洗牙會導致牙縫變大等不良反應嗎?

定期洗牙,你做對了嗎?

至於洗牙後出現種種不良反應或不適,都不是洗牙操作引起的,而是自身的牙周狀況對操作的短期反應。

以洗牙後“牙齒冷熱敏感”為例,這是因為在洗牙前,牙根一直被牙結石包圍,此時牙結石就起到了擋住外界刺激的作用。 一旦牙結石沒了, 則牙根面暴露在外, 彷彿沒穿衣服一樣,遇冷會敏感而產生輕微的痠痛。 這也是大塊、多量牙石去除後的正常反應, 大約兩週時間這種過敏症狀就會消失。

如果痠痛症狀一直持續,可考慮試試抗敏感牙膏,使用一個月左右多會改善。

關於洗牙後的牙齒常會看起來比較長、 牙縫看起來比較大,有兩個原因來解釋:

首先是因為你的牙根以前就發生了萎縮,早已出現的牙縫被牙結石塞得滿滿的,平時不覺得,一旦洗了牙,沒有了牙結石, 頓時牙縫就露了出來,視覺上導致牙縫變大。

其次是洗牙後因發炎的牙床不再腫脹、牙周恢復健康所致,這是好的現象,這時只需要適應就好了,無需擔心。

定期洗牙可使口腔健康,牙齒不再脫落?

答案是否定的。

定期洗牙,你做對了嗎?

定期洗牙只適用於對菌斑性牙齦炎人群。

然而,我國成年人中大部分都是輕中度牙周炎患者,即牙周破壞情況都要比牙齦炎重,此時,定期洗牙的強度就不夠了。單純定期洗牙在一定程度上不能阻止牙周炎的進展。

對於輕中度牙周炎患者,首先需要接受專業的牙周檢查,來明確牙周健康狀況,然後由醫生給出個性化的治療建議,阻斷炎症進展,防止或延緩牙齒過早脫落。

愛牙護牙小貼士

要重視牙周及口腔健康,就要做到正確的刷牙,能使用牙線或牙間隙刷,配合含氟牙膏。

定期到醫院口腔檢查,接受專業的口腔衛生指導和牙周維護治療,讓健康、美麗能行使完善功能的牙齒伴隨我們一生。

來源 | CCTV《健康之路》

文 | 口腔科 李崢

視頻剪輯 | 魏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