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世人眼里公认的昏君,陵墓被发现后,专家可能要为其翻案

世界纪录历史上有明君自然也会有昏君,但是最厉害的昏君还要当属刘贺。刘贺这个人很厉害,他在短短二十几天之内就做了一千多件坏事,要是当时有吉尼斯世界纪录,那刘贺无疑会开创一条世界纪录出来。在我们熟知的历史中,刘贺的评价是一个昏君,而霍光是一个忠臣,但是海昏侯墓被发现以后,专家可能要为其翻案,因为古墓出土的文物可能会颠覆两人的评价。

初为皇帝

元平元年,汉昭帝刘弗陵去世了。古代皇位一般都是子承父业,但是刘弗陵没有儿子,所以就只能从汉朝皇室里面挑选一位继承皇位。当时大将军霍光召集群臣商议看看立谁当皇帝比较好,选来选去最终决定选刘贺当了皇帝。刘贺一听有这好事,着急忙慌的带着亲信入京。但是刘贺入京的时候带了200多名亲信,显然是忌惮霍光等人,生怕自己成为外戚傀儡。要知道汉武帝立子杀母为的就是避免外戚专政,但是刘弗陵的皇后(上官皇后)可没那么简单。


他是世人眼里公认的昏君,陵墓被发现后,专家可能要为其翻案



上官皇后是史上最年轻的皇帝,左将军的孙女、车骑将军的女儿、霍光的外孙女。但是上官皇后的父系都被霍光杀干净了(上官等人谋杀霍光失败导致被诛杀),上官皇后也不过是霍光的傀儡。刘弗陵在世的时候,霍光就迫切的希望上官皇后能生个皇储,当时的太医和群臣都上书皇帝少碰女色(上官皇后除外)。尽管刘弗陵只碰上官皇后一人,但是仍旧没能生个儿子。刘弗陵去世以后,上官皇后年近15岁,很明显是霍光的傀儡。

大将军把持朝政,皇太后是大将军外孙女,这种情况下谁当皇帝都要忌惮霍光。而霍光不扶持广陵王当皇帝就更让人起疑了,毕竟广陵王刘胥是刘弗陵死后第一顺位继承人。史书记载刘胥有点厉害,能徒手和猛兽搏斗。后世史学家分析是霍光担心刘胥嗜武,会重走汉武帝穷兵黩武的老路。但是也有史学家分析是因为霍光担心刘胥不好掌握,所以选一个比较好掌握的人来当皇帝,毕竟刘贺地盘离皇城比较远,根基也浅所以容易控制。


他是世人眼里公认的昏君,陵墓被发现后,专家可能要为其翻案



逐步掌权

刘贺在位27天就被废了,原因是刘贺不是个明君,27天内干了一千多件坏事,霍光担心汉朝会毁在刘贺手上,所以行废帝之事。但是刘贺干的坏事有那些?偷偷吃个鸡、不尊重孔子、起床起晚了(刘贺早上5点起床)这些难道就说明什么了吗?而且海昏侯墓里面出土了一个屏风,上面就是孔子的画像。还有在海昏侯墓里面发现大量文献和一些乐器,里面出土的文物处处彰显文艺气息。从墓里面出土的文物推断,刘贺是一个文化素养极高的人,有一些罪名就感觉是欲加之罪。这些根本就不是废帝的理由,如果真的要找废帝理由,那就只能从刘贺的举动中寻找。

刘贺在上位的时候干了两件大事,第一取走十六根符节、第二就是让亲信佩戴绶带。汉朝符节是代表国家的信物,苏武携带符节19年未曾丢弃,可见符节的重要性。汉武帝时期,戾太子发动政变的时候携带的就是赤色符节,调兵遣将用的也是赤色符节,只不过之后改成了黄色。刘贺将十六根符节交给自己的亲信轮流把持,并且把颜色改成了红色,这是不是代表刘贺有发动政变之心?而且汉朝官员等级是根据绶带来区分的,他让亲信佩戴绶带不就是想要掌握实权,让自己亲信一步步在朝廷中占据一席地位吗?


他是世人眼里公认的昏君,陵墓被发现后,专家可能要为其翻案



霍光密谋

之后霍光赶紧密谋废帝,有人说是怕刘贺是昏君,也有人说是怕刘贺脱离掌握。霍光召集群臣然后说皇帝昏庸,恐怕会毁了汉朝的统治,你们觉得是不是这样?大臣们都一脸懵,所以谁也不敢说话。此时田延年把剑插到地上说:“先帝让将军托孤,很幸免是把天下交给了将军,觉得将军能安定刘氏。现在社稷将倾覆,万一汉家绝祀,将军怎么有脸见地下的先帝?今天密谋的事不能再讨论了,谁要是不听,我就砍了谁。”之后大臣都说汉朝就在大将军手上了,全听大将军决断。


光曰:“昌邑王行昏乱,恐危社稷,如何?”群臣皆惊鄂失色,莫敢发言,但唯唯而已。田延年前,离席按剑,曰:“先帝属将军以幼孤,寄将军以天下,以将军忠贤能安刘氏也。今群下鼎沸,社稷将倾,且汉之传谥常为孝者,以长有天下,令宗庙血食也。如令汉家绝祀,将军虽死,何面目见先帝于地下乎?今日之议,不得旋踵。群臣后应者,臣请剑斩之。”光谢曰:“九卿责光是也。天下匈匈不安,光当受难。”于是议者皆叩头,曰:“万姓之命在于将军,唯大将军令。”


田延年立剑很明显是武力逼迫大臣们听霍光的,一个主管全国财政的大司农都站队了,那么那些大臣谁还敢不听?此时的政治格局就是刘贺以及他的亲信们对决皇太后和大将军霍光以及大司农田延年。大将军和大司农这两位已经是掌握实权的人了,更别说还有一个皇太后撑腰,一个根基不稳的刘贺怎么比?而且当时的大臣那都是聪明绝顶的人,肯定知道该怎么站队。


他是世人眼里公认的昏君,陵墓被发现后,专家可能要为其翻案



刘贺被废

霍光和大臣们联名上书,说刘贺丢失了帝王礼仪,扰乱了汉朝法度,所以应该罢黜。他上书谁?有实权的大臣都已经站队他了,皇太后也是他的人了,弄这套表面工作不虚伪吗?刘贺说:“我听说如果有七个诤臣,就算无道也不会丢失天下。”意思就是要是真有七个正直的大臣,就算我昏庸一点那也不会丢失天下。但是霍光并没有听,反而直接解开刘贺的绶带然后拿着御玺交给皇太后,就这样刘贺被废了,连一点反抗能力都没有。

霍光把刘贺送回住所,刘贺说:“我又笨又傻,不配当皇帝。”如果刘贺真的是一个昏君,你觉得现在的他会是这个心情吗?能做出这个表现,很明显是已经预料到这个结果了,所以只能默默的接受。当时霍光还假惺惺哭了一顿,并且嘱咐刘贺不要乱搞事然后就走了。


他是世人眼里公认的昏君,陵墓被发现后,专家可能要为其翻案


身后之事

之后霍光立了汉宣帝,但是汉宣帝一直对霍光有忌惮之心,同行的时候还感觉“芒刺在背”。很显然刘贺被废没那么简单,汉宣帝肯定也知道什么。霍光家人毒死了汉宣帝结发之妻,汉宣帝也没有怎么追究。但是霍光一死,霍家就遭到毁灭性打击,汉宣帝也成了君子报仇十年不晚的案例。但是历史证明了汉宣帝是一个明君,所以对霍光的评价也始终不定。有人说霍光是通过废帝立威,然后想要弄个好控制的傀儡,但是没想到汉宣帝是有真才实学的,误打误撞就成了明君,霍光也就成了忠臣。但是刘贺是不是昏君这一点还有争议,一些史学家和考古学家都在加班加点的研究海昏侯墓里面的文献,希望文献能让我们了解刘贺的真实面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