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祕“現代鏢師”:每一個押運員與古代“鏢師”無異

一輛押運車在馬路上正常行駛時,一名騎摩托車的男子緊隨其後,不知為何觸車倒地。男子倒地後勃然大怒,起身叫囂停車,車長下車協商被襲擊挾持,男子召集同夥威脅押運員繳槍投降,交出押運款箱……

揭秘“現代鏢師”:每一個押運員與古代“鏢師”無異

“現代鏢師”進行射擊訓練。 受訪者供圖

別報警,這不是突發事件,而是蘭州某押運公司在進行反搶演練。只見押運員們眼花繚亂的動作,“歹徒”被制服,成功保衛了押運物。

對於普通民眾而言,武裝押運員是一個既熟悉又陌生的群體,365天全年無休運轉,從金庫到網點,他們身影總會陪伴左右,保證銀行取現業務。近日,記者實地踏訪了“現代鏢師”,瞭解他們“臺前幕後” 的工作生活。

“現代鏢師”的工作:押箱不押錢

清晨6點,蘭州街道偶爾有車輛行駛而過,一排排路燈照亮著天空,白天頗為安靜的金庫門前卻人聲鼎沸,業務員將堆積如山的款箱裝車;車長在槍房中領取槍支、子彈;護衛員在裝彈區喊著裝彈口令,調試槍支。在款箱與款箱碰撞聲響中,最早一批“鏢師”上車,開始押運任務。

揭秘“現代鏢師”:每一個押運員與古代“鏢師”無異

圖為押運員準備完畢,登車時刻。艾慶龍 攝

“押箱不押錢是行規。”梁軍尚是守押部一中隊中隊長,已有14年的押運經歷,他所在車組日行均320公里。他告訴記者,看似每天都與“鈔票”打交道,實際上押運的只是款箱,裡面有多少錢不知道也不允許知道。

押運員跟古代“鏢師”相似,他們以車組(4人/組)為單位,在城市穿梭,荷槍實彈將錢安全護送到各銀行網點。

司機負責開車,按照前一秒獲得的路線信息行車。護衛員手持武裝槍支,負責戒嚴。車長負責押運途中的一切事宜,包括對突發情況的現場決斷,還要負責與銀行對接鈔箱等任務。

揭秘“現代鏢師”:每一個押運員與古代“鏢師”無異

押運員和車輛近照。 受訪者供圖

為保證押運途中絕對安全,每輛運鈔車都經過特殊改裝,厚重的鋼板和防彈玻璃,可抵禦常規軍用槍支射擊。車輛統一安裝車載網絡視頻系統,能夠實現車輛GPS定位和全程可視化監控。

“最怕的就是堵車,一旦堵車會延誤許多事情。”梁軍尚告訴記者,銀行等金融機構不會選擇留現金過夜,每到晚上,押運公司會將現金等貴重物品運走,進行統一保管,次日早晨再由押運人員運回各處,“儘管為了避免堵車現象,採取早發車,但在上下班早高峰也難免會遭遇堵車”。

30歲的守押部一中隊一車長張宏翔講述在工作中遇到尷尬事情,在與銀行人員進行款箱交接時,會有“滿滿好奇”的民眾圍觀,甚至會伸手觸摸款箱。“因此,交接款箱時,車長左手提箱子,護衛員持槍隔離民眾,避免不必要的誤會”。

“現代鏢師”的技能:“鷹眼”+“槍械”

張宏翔介紹說,運鈔車超過2噸重,重量堪比一輛貨車,對於駕駛員來說,熟悉車身結構和操作流程尤為重要。而且運鈔車後視鏡只能看到左右兩側,車身有2個的射擊孔,護衛員可從密封的車內觀察車外情況。

揭秘“現代鏢師”:每一個押運員與古代“鏢師”無異

圖為押運員們在訓練“槍操”。 受訪者供圖

“運鈔途中,最擔心有人跟蹤。”2016年,退伍的張宏翔加入押運隊伍,部隊練就“鷹眼”絕技在此得到充分利用,他妥善處理多起尾隨事件,不到一年時間便升至車長,統籌負責車組事務。

張宏翔說到“鷹眼”技術時表示,行車過程中,多利用後視鏡觀察車後情況,一旦發現尾隨情況,保證車輛處於行駛狀態,告知押運員啟動“外鬆內緊”制度,同時彙報平臺,請求支援。

張宏翔一般會警惕穿著年輕男生,通過短暫對視確定對方是否是歹徒,“做虧心事的人,會躲避你的眼神,所以不難辨別”。

除“鷹眼”技能外,每一個押運員與古代“鏢師”無異,都需掌握武器技能。

據瞭解,押運員接槍後,便要開始驗槍,保證到位保險、扳機保險等屬正常狀態,執行完任務,還要在驗槍臺檢查槍支彈藥,登記方可入庫。

揭秘“現代鏢師”:每一個押運員與古代“鏢師”無異

押運員在驗槍。 艾慶龍 攝

天天摸槍,現在對槍械性能瞭如指掌,不足1分鐘就可將槍拆卸組裝一遍。”2016年,大學畢業的丁瑞鵬並未選擇汽修相關職業,而是成了一名押運員。他回憶說,剛入職時,對槍械一竅不通,經過一段時間培訓,在規定時間內,就能完成槍支的拆分重組,“滿滿自豪感”。

揭秘“現代鏢師”:每一個押運員與古代“鏢師”無異

圖為槍械近照。 受訪者供圖

對槍械情有獨鍾的張宏翔告訴記者,此前手握鋼槍保家衛國,如今,雖離開部隊,但依舊握鋼槍,保護銀行和民眾財產安全,在他看來,押運員是他“軍人夢”的延續。

揭秘“現代鏢師”:每一個押運員與古代“鏢師”無異

傍晚,押運員在練習棍棒技能。 艾慶龍 攝

“鏢局中,鏢師超700名,經過專門的武裝押運訓練,負責護衛、協助搬運等押運工作。”守押部副總經理張維平表示,槍支培訓只是“押鏢”前的一項技能培訓,公司招聘人員會優先考慮軍事素質強的退伍軍人,應聘成功後還要進行軍事化訓練,掌握擒拿格鬥、實彈射擊等技能,考核合格後才能正式成為一名押運員。

“現代鏢師”的四季:厭夏冬 系安全

揭秘“現代鏢師”:每一個押運員與古代“鏢師”無異

圖為押運員在進行警戒工作。艾慶龍 攝

金屬車身,“霸氣側漏”的運鈔車,民眾不會感到陌生。在銀行外,身穿防彈衣、手持防暴槍,一副生人勿近面孔的“現代鏢師”總能吸引不少人的目光。看似“高大上”的情景,對押運員而言,只是選擇了一份與普通人截然不同的工作方式。

揭秘“現代鏢師”:每一個押運員與古代“鏢師”無異

圖為運鈔車上獨有標示和文字。 艾慶龍 攝

槍支7斤、防彈衣22斤、頭盔7斤……無論酷暑嚴寒,押運員都要身負近40斤重的裝備,奔波於城市各處。因長時間佩戴頭盔,每一位押運不同程度患有頸椎病。

相對於裝備的變化,押運員們更在乎四季的變化。丁瑞鵬回憶著第一齣車的感受,“密不透風,呼吸吃力”。

丁瑞鵬告訴記者,他們不喜歡夏天和冬天。夏天在全密封的車廂內,最高氣溫可達50度,每個人的必備品便是2升裝的水杯。“平均每天喝5杯水,基本流汗排水,不用上洗手間的”。他們還將夏天的押運車稱為“桑拿室”,每次出車稱為“免費桑拿機會”。

特殊的工作場景,讓行業內部有了一個約定俗成的規矩,無論流多少汗,都不能用手擦拭汗水。張宏翔解釋說,雙手攜帶細菌,時常用手觸摸身體,會造成毛囊感染。

對於一切都習以為常的他們,到達銀行後,尷尬,才剛剛開始。冒著熱氣的押運員們交接著款箱,因汗臭味,部分民眾會捏著鼻子躲在遠處,指指點點。張宏翔遇到此情況,在完成交接任務後,便安慰車組成員,調整他們心態,保證心情愉悅完成一天工作。

揭秘“現代鏢師”:每一個押運員與古代“鏢師”無異

圖為押運員們正在工作。 受訪者供圖

冬天,民眾對於雪天或多或少有興奮之感,而押運員們則對雪天頗為頭疼。“下雪,路滑,車輛不好控制,具有一定危險。”梁軍尚表示,雪天一旦發生車禍,只有車長可下車處理協調,其餘人員必須在車內,保證守押物的絕對安全。

揭秘“現代鏢師”:每一個押運員與古代“鏢師”無異

圖為押運員們總結一天工作的得失。 受訪者供圖

涉槍、涉錢,使押運員這份工作充滿了傳奇色彩。但危險也無處不在。2013年,蘭州一賭徒因欠“高利貸”萌生了搶押運車的想法,他等待押運員上車瞬間,用破碎啤酒瓶挾持車長,原本打算強迫押運員交出錢物,誰曾想,被“過肩摔”撂翻在地,當場被擒。車長也因反抗,劃傷脖子,住院治療。

在好萊塢電影中,人們常看到“神偷們”穿越重重的防護,輕鬆盜取寶物和金錢,而在現實中,正因為“鏢師”的存在,使其場景僅存在於熒屏之上,保護著你我的財物安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