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德綱為什麼要說:泰坦尼克號沉了對人類是災難,而對船上餐廳裡的活海鮮就是奇蹟?

鳳凰島老狼


泰坦尼克號沉了,對於人類是災難,而對船上餐廳裡的活海鮮就是生命的奇蹟。”這段話出自郭德綱在五年前寫的一本自傳書《過得剛好》,當然郭德綱在舞臺上相聲段子裡也出現過,很可樂也很經典。

同樣經典的郭德綱語錄還有:“我願意給你當狗,你不要,你怕我反咬一口,結果我成了龍了。”這兩句話有共同的原理:唯物辨證法,與之對立的是形而上學的孤立分析法。簡單說就是看待事情或事物,既要看到壞的一面,也要看到好的另一面。

用老祖宗的古訓就是:塞翁失馬、焉知非福!福兮禍所依、禍兮福所伏!失之東隅、收之桑榆!都是一個道理。

當然,從另一個角度上看,也可以理解成郭德綱對德雲社十幾年風風雨雨的調侃和感慨,沒在“泰坦尼克號沉沒”般的困境中跌倒,反正絕處逢生、日益成長、壯大,又言:一步一步地苦熬苦掖,終於我們也看到了花團錦簇,我們也知道了彩燈佳話。那一夜,我也曾夢見百萬雄兵

相聲藝術最高境界就是諷刺時弊、寓教於樂,這點郭德綱做到了,更多精彩言論在他的許許多多段子裡冷不丁就出現,既讓觀眾捧腹大笑、又能笑後有所思、有所悟。

有些網友或相聲界大佬,上網聽兩段郭德綱相聲,甚至都沒整段聽完,就開始罵街,指責郭德綱相聲“三俗”,光搞笑不高雅。這就是典型的形而上學,刻板偏見、斷章取義,置那些極其有寓教意義的段子於不顧,劈頭蓋臉的批判,不說幾句話生怕觀眾忘記了自己的存在。

除了“反三俗”,還有徒弟被挖出走,以及北京某臺的聯合媒體“封殺”,這一切每一波都是來勢洶洶,欲置之於死地——這或許就是郭德綱口裡說的“

夢見百萬雄兵”吧。

所以說,人一生的苦難經歷,其實是最寶貴的財富。那些曾經讚譽不絕的未必就是真心,那些存心刁難的也未必是壞事,得到的何嘗不是“泰坦尼克號餐廳裡的活龍蝦”。


岑詮


說相聲貴在有包袱,沒有包袱的相聲恐怕觀眾也不答應吧,姜昆、于謙、蒼井空甚至更大的人物都曾經出現在郭德綱的相聲裡,調侃一下泰坦尼克想來也是手到擒來之事。


泰坦尼克號的沉沒是史上悲劇之一,他是一場人為的海難,本來有很多次避免的機會,卻一次又一次的被忽略,以至於到最後無法挽救。而在這場海難中,有幾位優秀的人物也去世,梅西百貨創始人,一位很著名的大校,一位優秀的船長,一支優秀的樂隊。

所以提起來泰坦尼克,大家更願意用一部《泰坦尼克號》來紀念這次海難,誰都不想把這樣的傷疤當成包袱當成梗,又或是誰都沒想到這個梗?



泰坦尼克號的沉沒的確是災難,但是對船上那些活的海鮮來說,的確是幸事啊!這沒錯啊!海鮮的結局就一定會進入人的肚子裡,但是突然有了這樣一個突如其來的海難,對這些小海鮮來說,的確是好事啊,他們回到大海,他們活了!


假如從佛法上來說,眾生平等,不能因為人類是高級動物,就不為這些海鮮的逃生感到高興,不是嗎?

所以郭德綱是從另一個角度去看待了這次海難,這種說法不能說錯,只是會被一些人道德綁架,把人類的姓名凌駕到海鮮之上。其實這些人的想法沒錯,人家老郭不也就是一句帶過,也沒多說什麼嘛。

所以說對於相聲中的包袱來說,聽聽就好,笑笑就好,別當真。



入行娛樂


相聲段子罷了,不能當成真事來聽,因為即使泰坦尼克號沉沒了,對於海鮮來說也未必是幸運,因為那塊海域的生存環境不一定適合它們,更大可能還是一死。

首先泰塔尼克號沉沒於北大西洋紐芬蘭附近海域,經緯度大約為41°43'55.66"N 49°56'45.02"W附近。

那一塊位置溫帶大陸性氣候,據資料顯示,泰坦尼克號上的龍蝦是挪威龍蝦,亦稱都柏林灣匙指蝦或挪威海螯蝦,廣佈於大西洋東北部和地中海從北非到挪威和冰島的洋底。英、法、挪威、意大利等國都進行捕撈,從海水環境來說,挪威龍蝦是可以在泰坦尼克沉沒海域生存的。但遺憾的是,那一帶屬於深海區,大概率沒有龍蝦的食物,最後它們會在游回老家的路上餓死。

就算其他海鮮順利存活下來,但那附近有著名的紐芬蘭漁場,雖然現在已經因為過度捕撈被荒廢了,但泰坦尼克號沉沒的時候,還是漁場興盛的時期。所以海鮮寶寶們即使從廚房逃脫,但估計只能幸福1~2天,就會被附近的漁民給二次捕撈,再回到另一條船的廚房裡面去待宰。


鹹魚茶館


任何一件事情,從另一個角度看,哪怕是災難,也是有利弊的。

泰坦尼克沉沒了,但是,有的人死了,有的人經歷過這樣一場偉大的生死,見證了人性的光輝 。“讓你女人先走。”英國人男人的紳士風度,讓我們特別佩服。

有的人倒下了,有的人卻因此站起來了。

一個列強倒下了,列強的本身會無限痛苦,被他壓制了好多年的非列強們,一定會歡欣鼓舞,終於得到了解放。

任何事物發展過程中,都是相對的。

泰坦尼克號中的活海鮮逃生記 就是因泰坦尼克沉沒了,而得以重生 。別人的危機也許是我們的機遇 。我們的危機也許是別人的機遇。

市場就是這樣,需求的產生 就是因為有些人有危機需求 ,要破除危機 ,需要有專業的解除危機能量的專家。

發生在你身邊的壞事情,有積極的一面,當 危機來臨,也許是你的低谷,逼迫你突破一次,搏擊一次,也許 你因一場 大危機來臨,而獲得更好的重生。

上年度的美國 貿易大戰危機,告訴國人一個事情,就是你想 不強大都不行,十四億人口多少年了一直受三億美國人的壓制,而且非常的不要臉地叫囂。

本著對本民族利益考量,中國不崛起,世界人民都不答應 。

華為很偉大,華為告訴世界,我們來了。我們不怕。越是阻礙 ,越向前 。


東北向前


拋開其他的不說,這句話沒什麼毛病

至於郭德綱為什麼要這樣說,無非是舉一個例子罷了。

這句話最先來自郭德綱寫的一本書《過得剛好》,後面就不斷的在自己的相聲段子裡面出現這句話。

這句話也不難理解,疑似就是一件事有兩面性,不要單獨的只是看一面。

泰坦尼克撞冰山了,大船變成了兩截沉到了海底,對人來說是悲劇無疑。而相反的,對於那些個即將成為人類口中美食的海產品來說何嘗又不是一件好事呢?

船沉了,復又迴歸大海,何其幸也?

說白了,這個話也應了老話講的“福兮禍所依 禍兮福所伏”,說的就是看問題的方法。

其實,這句話是有背景的,如果沒記錯的話,應該是在郭德綱和于謙的相聲段子《十年》中有過這麼一說。

《十年》講的是郭德綱從籍籍無名到成立德雲社,到認識于謙之後生活的一系列變化,也是郭德綱的心理的真實寫照。

其實,還有一句話也比較實在。看圖

任誰都有個人生的低谷,換一個角度看問題

或許無解的難題就有了答案


蜜桔娛樂


郭大爺在娛樂圈曲藝圈摸爬滾打了那麼久,生活經驗是非常豐富。這句話乍一看突破了我們的思考,但細一看這句話就是一直髮生在我們身邊,這就是一種換位思考。因一件事情有的人得益有的人卻因此失意。



如果做一個不恰當的比喻,把船上的人和魚蝦做一個類比,就相當於社會上的強權集體和弱勢集體。當改朝換代的時候,原來的王侯將相大多數成了階下囚,而原來的底層人民卻成了食肉階層。



所以理解這句話得看你自身的階層,在自己的階層做應該做的事。而不要一味的道聽途說,錯過了機會。郭德綱在相聲勢微時沒有如其他相聲演員一樣兼做其他行當,而是帶起了整個行業,而自己在相聲行當的名聲必然雀起。當政治相聲的大船傾倒之時,既是郭德綱這樣的魚蝦自由成長之時。


無聊離著特近


對這個問題,首先不要關注是誰說的。這不重要。坦泰尼克號是一艘大船,也可能是一個社會。誰也沒想到它會沉,但它確實沉了。船上的人,有人得救了,有人沉入冰冷的海底。除了人,還有餐廳裡的活海鮮,它們在瀕臨死亡即將端上餐桌之前重回大海,獲得了自由。


鳳凰島老狼


郭德綱常常會說出一些經典佳句來,看上去很粗鄙實際很有哲理。郭德綱《過得剛好》一書中類似這樣的佳句有很多“泰坦尼克號沉了,對於人類是災難,而對船上餐廳裡的活海鮮就是生命的奇蹟。”在相聲段子中郭德綱也常用這些話形容人在不同角度看問題時,得出的結論也是不一樣的。也反映了每個人對同樣事物的理解,也都有著不同的看法。更進一步舉例,例如:潘金蓮與西門慶的故事,在《水滸》中大家都知道這是姦夫淫婦的故事。可放到《泰坦尼克號》上就是愛情故事,這就是文化差異所導致的問題。郭德綱巧妙的將此融入到相聲段子中,風趣幽默展示了個人觀點。看上去是個歪理,實則深入解讀兩個故事還真有很多類似之處,影片在我國放映時也做了大量刪減,不然少兒不宜(很多鏡頭沒穿衣服)。


對於筆者來說,這就是告訴大家換個角度看問題。有些網友深入解讀後,更像是抬槓,例如:海鮮換了環境死的更快、海鮮也分深海生物和淺海生物,熱帶海鮮不適合、南方海鮮等說法,看來網友們的奇思妙想也不少。其實真要較真,估計也沒幾個網友說的過郭德綱。郭德綱在《過得剛好》一書中表示:不要與屎殼郎抬槓,它說一年三季就三季,因為它冬天鑽糞裡。這也是郭德綱對一些無知者的看法,郭德綱的相聲段子中經常會穿插一些經典語錄。用抖包袱的方式說出來,逗的觀眾哈哈大笑,之後還能引人思考,筆者認為:俗中帶雅這才是真正的高級。


很多高雅人士,只會反三俗。一輩子也說不出一句經典的語錄來,還總認為別人低俗沒文化。網上有很多網友整理了郭德綱的經典語錄,有百條之多。郭德綱打油詩也是信手拈來,部分高雅人士唸詩都費勁,但是總認為自己很高雅,在筆者看來這真是莫大的諷刺。其實郭德綱用泰坦尼克號上的海鮮做比喻,算不上最經典。郭德綱寫的《過得剛好》一書中,其中被網友整理出幾十條金句,這只是其中一句而已。不知為何單獨把這一句拿出來討論?是不是有人覺泰坦尼克號是個災難故事,這句話顯得不太合適呢?那麼筆者認為:無論誰說的這句話都沒什麼毛病,從另一個角度看,如果這話不是郭德綱所說,估計連討論的價值都是個問號,因為根本就沒什麼爭議性。

郭德綱被整理的語錄中,值得討論的還有很多,從討論性的角度看,這海鮮的比喻真不值得一提。郭德綱部分金句語錄中值得深思的比比皆是,例如:有人說我變了,其實我原來什麼樣現在還什麼樣,只不過原來在井裡一身泥,有人在井邊看我,覺得挺好玩。後來我上來了,洗乾淨換身衣服開車走了,井邊這人說我膨脹了。其實不是我膨脹,是他失落了。我自己又何嘗不是這樣感覺他人,真的很慚愧。這不僅諷刺了別人,又反思了自己。是不是比泰坦尼克號上的海鮮更引人深思呢?至少筆者認為:這樣的類比要比海鮮得救更有意義。不知大家是如何看的呢?


明辨是非123


那年外國有個事,火車出軌了,結果急匆匆把火車埋了。然後呢,裡面又挖出一活人。然後外國鐵道部那個混蛋發言人說:我不得不說,這是個生命的奇蹟。老郭把它編進了段子。

說的國外的事兒啊!


你看看我的名字是不是足足有將近二十個字呢


我覺得各位大佬對這句話的剖析,像極了九年義務教育語文老師頗為看重的閱讀理解,以及對作者中心思想的揣摩。

好像“我”就是魯迅,“我”說是這個意思就是這個意思,反正你也死了。

魯迅哭著說,我特麼當時就只是無聊刻了一個早字,有毛那麼多意思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