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个村,三十多家社火,五千多人众共同演绎民俗盛宴九流渡添仓会


河南浚县“九流渡添仓会”又叫“火神会”,已有600多年历史了。“添仓会”顾名思义,是农村老百姓给仓里增添粮食,他们用这种大型的民俗社火形式进行展现,承载着过去中原人民大众对年年添仓的良好祝愿和对美好幸福生活的向往。

每年农历正月十九是九流度添仓会正会,会期3天。庙会以蒋村为首,九个自然村轮流当班,其顺序为“彭赵官牛雷郝侯,今年的会址在浚县小河镇郝村,这一天,九个村子的社火要集中汇演,今年各村都集中到轮值会首村郝村巡演。

600年前大运河卫河岸边有一个刘家渡口,后移民增多,延续成九个村,而在历史长河演变中,留给九个村这份民俗魂宝“添仓会”,村民说非常有讲究。

主办会首村要搭神棚和戏台,也就是添仓会的主会场,所有参加的社火项目统一在会首村排队,中午开始汇演巡游表演,届时各村社火巡演到整个村子的每条街巷,到达主会场后进行礼仪、表演。

农历正月十九日黎明,玄武庙洪钟大鼓轰鸣,声闻九村,30多家社火5000人众,闻声而动,依次入列,谓之排道,人们祈求水、火来年薪火传承,风调雨顺,户户添仓。

前有两人化妆骑马,手执令旗、令箭,冲路指挥,谓之探马。后随两尊门狮引路,秦琼、敬德长跷跟进,谓之门神护卫。

特别是大会的礼仪活动,既宏大又神圣,礼仪非常庄重,程序也很严谨,以祈求丰收为目的的表现形式,颇具中原民俗文化的原始生态味道。

社火队齐集礼仪棚前,依次进行献技,上香叩拜,谓之感恩。在夜幕降临后,会场龙灯、宫灯、吉祥灯……华灯初放,烟火升腾,社火扎场表演,两台大戏开锣,谓之酬神。

午夜时,礼仪棚前三丈多高的白杨树上缠绕着一挂长鞭,若九曲盘龙,昂首向上。令下鞭响,九村回荡,燃放两个多小时的“长鞭”给人们留下了无限的希望,今年的“场边”又是一堆一堆金色的食粮,九流渡家家户户又要“添仓”。

据《浚县志》记载:“添仓会兴起于明,清末至民国年间颇盛。”又据《万历九年拾月二十二日玄帝庙建立碑记》记载:刘家渡东,旧有祖师行祠,前修百有余年矣”。据此可知添仓会的兴起在大明永乐年间,距今已有600年的历史了。

添仓会,又叫火神会,长鞭会,意在祈祝风调雨顺,人寿年丰。清末民初,赵村首富总觉得水、火都关联民生,于是到滑县柳圈请来火神,因财大势大、捐资多,赵家左右了村民意愿,故添仓会又叫“火神会”。

添仓会这三天,卫河两岸的这九个村其中之一必将举办一场仅次于浚县千年古庙会的大型民俗活动“九流渡添仓会”。届时周边的鹤壁、安阳、新乡市及浚县、淇县、滑县、汲县、延津三市五县十万民众蜂拥而至,整个村里是人如潮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