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綿竹金土村憑弔馬家祠堂,感悟家族興旺的艱難歷程及世事滄桑

在绵竹金土村凭吊马家祠堂,感悟家族兴旺的艰难历程及世事沧桑

在綿竹市孝德鎮射水河畔金土村一組,曾經有一座馬家祠堂。顧名思義,馬家祠堂自然是馬氏族人祭祀祖先的場所。祠堂在鄉村社會中曾經佔據著重要的地位,它除了崇宗祀祖之用外,各房子孫平時有辦理婚喪壽喜等事時,也可利用這些寬廣的祠堂以作為活動之用。祠堂也是族長行使族權的地方,凡族人違反族規,則在這裡被教育和受到處理,直至驅逐出宗祠,所以它也可以說是封建道德的法庭;祠堂也可以作為家族的社交場所;有的宗祠附設學校,族人子弟就在這裡上學。

在绵竹金土村凭吊马家祠堂,感悟家族兴旺的艰难历程及世事沧桑

圖注:馬氏宗祠

明末清初,四川經過戰亂,人口急劇減少。曾經的天府之國,人口僅僅九萬餘人,據《四川通志》載:“蜀自漢唐以來,生齒頗繁,煙火相望。及明末兵燹之後,丁口稀若晨星。”當時的縣衙門、學宮,竟然成了老虎出沒之地。要想改變這種狀況,重新振興四川經濟,增加國家稅收,只有移民。清廷大力鼓勵外省移民入川墾荒,如規定凡願入川者,將地畝給為永業。對移民墾荒地畝,規定五年起才徵稅。並對滋生人口,永不加賦。清代康熙年間,馬氏先祖中才公帶領老婆孩子,從湖北麻城縣中轉,一路歷盡艱險,輾轉來到了綿竹縣射水河畔的金土村。

在绵竹金土村凭吊马家祠堂,感悟家族兴旺的艰难历程及世事沧桑

圖注:移民

射水河發源於城西三溪山下之臥牛山。相傳蜀王楊秀射三箭入山腳,拔箭之後形成三處泉眼,流至縣南十五里石橋攤(今孝德鎮清道社區)時可行小船。射水河在觀魚場兩河口與馬尾河相匯,轉南至觀魚趙家咀入石亭江。再出縣,經廣漢,抵達金堂趙鎮,注入沱江。可見,射水河實則是沱江上源之一。有河流的地方,可享舟楫商貿之利,灌溉飲水之便,遇上歉收年景,還可以在河裡捕撈魚蝦度日。這可比馬家曾經居住的窮山溝條件好多了。再加之馬家聽說這裡名叫金土村,“土中生白玉,地內出黃金”,中才公世代務農,篤信農民只有靠種地才能過上好日子。於是,他們趕緊放下行李,從周邊樹林、竹林砍來木材和竹子,搭起簡易窩棚,就開始開荒種地。先到先得,他們在金土村一直開墾了將近一百來畝地,這才收手。

在绵竹金土村凭吊马家祠堂,感悟家族兴旺的艰难历程及世事沧桑

圖注:鄉村河流

寒來暑往,一晃五年過去,馬家人靠著勤勞的雙手,終於過上了小康生活。吃穿是不愁了,但中才公總覺得缺少了些什麼。當初一同來的小孫子馬世生已七歲,生得眉清目秀,機靈乖巧,父親馬榮福教他的《弟子規》已經能夠輕鬆背完。每天晚上,大家就讓馬世生給大家當眾背誦,或者當小先生教大家朗讀,馬家的庭院裡洋溢著歡樂的笑聲。中才公覺得馬世生這孩子不能就這麼當一輩子農民,他應該去讀書,去考取功名,將來好光宗耀祖。再說了,就算不能進入仕途,那麼多些文化長些見識,將來在石橋攤碼頭做點生意也是可以的。於是,中才公請來老秀才在家裡開辦私塾,教授馬世生讀四書五經,準備參加科舉考試。為了讓馬世生讀書有伴,村子裡其他家的孩子也可以來私塾就讀。

在绵竹金土村凭吊马家祠堂,感悟家族兴旺的艰难历程及世事沧桑

圖注:鄉村私塾

經過十來年的修生養息,綿竹縣的人口已經日漸增多,縣城裡商賈雲集,一片繁榮景象。這些年來,馬中才在勞作之餘,經常在石橋攤碼頭轉悠,石橋攤是射水河航運的起點。每年農曆七月至次年三月豐水期,通過石橋攤碼頭轉運的貨物越來越多。上行從趙鎮,每船載重四五噸,須人在岸上拉縴,方能逆水前進,需時三天。物資多系糖、鹽、鐵鍋、幹雜、副食和生鐵等。下行載重六七噸,只需時兩天。多系綿竹主產的糧食、葉菸、白酒、紙張、煤炭、山貨和藥材等。當時有不少為水運服務的裝卸和短途運輸勞力,隨喊隨到,給客商以方便。從事此業賴以維生者,不少於數百人。這時候,石橋灘水碼頭,每晚靠岸的船、筏有四五十隻,最多時達到百餘隻以上,通濟橋和沿河兩岸燈火照耀,非常熱鬧。

在绵竹金土村凭吊马家祠堂,感悟家族兴旺的艰难历程及世事沧桑

圖注:鄉村碼頭

這讓中才公看到了其中的商機。他讓長子馬榮福在金土村經營種養殖業,次子馬榮祿在石橋攤碼頭開山貨坊,三子馬榮壽開釀酒坊,四子馬榮喜開客棧。一家人各安其業,很快就將馬家的產業經營得紅紅火火。如今,馬中才走在金土村、石橋攤碼頭甚至綿竹縣城,相識的人都要對他高看一眼。大家都在背後稱讚,這個馬太爺真了不起啊。從一貧如洗到殷實之家,也不過十多年的時間呢!

再說馬世生,經過十年寒窗苦讀,已經高中舉人,後來在雲南某地當上了知府,成了主宰一方百姓禍福的朝廷大員。消息傳到金土村馬家大院,馬氏族人都非常振奮。這可是馬家的第一個朝廷命官,從此再也沒有人在背後恥笑馬家人只會種田做生意了。馬中才召集子孫議事,宣佈了修建馬氏祠堂的決定。大家都紛紛贊成,按照馬中才議定的資金分配方案,各房迅速湊齊資金,請來泥木工匠,開始修建馬氏宗祠。

在绵竹金土村凭吊马家祠堂,感悟家族兴旺的艰难历程及世事沧桑

圖注:祠堂及桅杆

一年以後,馬氏宗祠建成,眾人紛紛前來觀禮。馬氏宗祠院牆內栽滿了碗口粗的大柏樹,黑森森的,老遠就能看見。不知情的,還以為這是數百年的寺廟呢。離祠堂大門約八米五遠,左右兩邊各挺立著一根石質桅杆,底部為梯形基座,上端橫豎一米五左右,為卵石、石灰加糯米漿砌而成。“屋後樹彎彎,門前石桅杆”,在封建社會科舉年代,家裡有人考取功名做了大官,門前才可立桅杆。這是榮譽、莊嚴和威武的一種標誌。從基座底部計算,馬家石桅杆高約八米,石桅杆從下到上三分之二處,有一斗形石雕,肅穆莊重。桅杆頂端尖狀,石桅杆和石斗的雕刻都較為細緻,打磨光滑。石桅杆的基座上,鐫刻著馬世生的讀書經歷,中舉時間和現任官職等。

在绵竹金土村凭吊马家祠堂,感悟家族兴旺的艰难历程及世事沧桑

圖注:川劇表演

進入祠堂大門,可見大門也是戲臺,二者合而為一。大門前是大院壩,八米多寬,二十多米長,百十個人在院壩中看戲綽綽有餘。正對大門和戲臺的是大拜廳,三間房屋,約五六米徑深,兩側是梯子屋。走出大拜廳即一個天井,左右放著兩個太平缸,裡面養著睡蓮和錦鯉。正對大拜廳的是一個三米多寬的誥封庭,周圍的牆壁上掛滿了木匾,最重要的自然是皇帝御賜的那塊木匾,密密麻麻地寫滿了字。據說每次祭祖的時候,馬中才都要率領子孫,恭恭敬敬地跪在蒲團上,然後帶頭將木匾上的內容唸誦一次,開頭即是:“奉天承運,皇帝賜曰……”過了誥封堂,還有座扶風堂,金字牌匾,旁邊另掛有姓氏淵源、族人榮耀等匾額,以及一些考究的聯對。傳說馬氏是伯益後代。戰國名將趙奢以戰功封於馬服(邯鄲)。子孫以封地為姓馬,趙奢為始祖。趙國亡,遷陝西咸陽,發祥於扶風,成為盛祖。後來馬氏逐漸南遷,其宗祠多以扶風堂為號。

在绵竹金土村凭吊马家祠堂,感悟家族兴旺的艰难历程及世事沧桑

圖注:祭祖儀式

馬世生在雲南任知府期間,經常帶領隨從在鄉間微服私訪,瞭解民生疾苦。有一次,他看見雲南人在移栽秧苗。他們將秧苗挑到水田周圍,就開始將秧苗朝田裡四方拋灑,一些秧苗根本沒有紮下根去,就漂浮在水上。馬世生覺得這樣不妥,會影響秧苗的生長乃至水稻的產量。於是,他從街上買來麻繩,纏在一個尺來長的工字尺上,讓兩個隨從在水田兩端拉繩子。每隔一米五遠,栽上一路秧苗,再規規矩矩地栽上其他秧苗,一株株秧苗在水田裡橫平豎直,站得整整齊齊。經過馬世生親自下田示範,當地雲南人掌握了這種來自四川綿竹的插秧技術。到了秋天,秧苗由於栽插科學,管理有方,畝產增加了不少,大家都很感激馬世生。

在绵竹金土村凭吊马家祠堂,感悟家族兴旺的艰难历程及世事沧桑

圖注:插秧

還有一次,正是夏天,馬世生晚飯後與隨從外出散步。他們走過一處簡陋的小院時,聽見有年輕婦人在教孩子讀《三字經》。孩子一時記不起,婦人不由得唉聲嘆氣,教育孩子道:“兒啊,你父親不幸得病去世,為娘這輩子就靠你了。希望你認真讀書,將來也讓娘享點福吧!”馬世生覺得非常感動,他想起自己當初讀書雖說很苦,家裡境況一般,但至少比這家人強多了。於是,他打定主意,要幫幫這個婦人和他的孩子。

第二天,馬世生讓隨從將婦人及孩子請到官衙,這才瞭解到這家人的情況比他想象的還要糟糕。婦人丈夫已經去世三年,家裡就靠著婦人織布及做女紅維持生計。孩子已經七歲,正是上學的年紀,可是他們根本沒有餘錢請私塾先生,只得先由婦人勉強教著。每天晚上,他們連燈油也用不起,就用白布縫了一個口袋,捉了幾十個螢火蟲,把它們都放進口袋裡。到了晚上,婦人藉著袋中發出的微光,一邊織布,一邊教孩子讀書。“囊螢讀書”,這可是晉代車胤的典故,沒想到在自己治下,還有如此貧窮之人。身為地方父母官,馬世生感到非常慚愧。他當即答應負擔這孩子的全部教育費用,直到他學有所成為止。婦人千恩萬謝,這才帶著孩子走了。後來這孩子學習非常用功,竟然考上了狀元,官做得比馬世生還大。他逢人就說,如果沒有恩師馬知府,他這輩子也就一尋常人而已。

在绵竹金土村凭吊马家祠堂,感悟家族兴旺的艰难历程及世事沧桑

圖注:狀元

馬世生在雲南為官期間,勤政愛民,頗有政聲,多次受到朝廷嘉獎。後來他病逝在任上,當地百姓都惋惜不已。馬世生遺體運回四川,就安葬在金土村。不過,令人遺憾的是,金土村馬氏族人除了馬世生讀書考取功名外,其他的馬氏後人在讀書及仕途上,都沒有太大的突破,也就是中個秀才而已。

每年正月初一過年,清明節給祖先掛墳,七月半祭祖,馬家都要將族人召集到一起,在馬家祠堂舉行慶祝活動。馬家男丁按照輩分入席,從扶風堂一直到大拜廳的院壩裡,到處都擺滿了桌子,大家一邊看戲一邊吃酒,倒也其樂融融。1938年出生的馬茂宗曾經做過會計,他對於馬家祠堂、馬家桅杆的一些事情仍然如數家珍。譬如馬氏字輩,他就能隨口背出:“登文中榮,世汝庭永,安見尊宗……”有了這些字輩,那麼同宗在一起就可以排排班輩,誰長誰幼,一目瞭然。就算你是白髮老人,也可能將襁褓中的嬰兒稱為叔叔,因為你的輩分低,這是沒辦法的事。

在绵竹金土村凭吊马家祠堂,感悟家族兴旺的艰难历程及世事沧桑

圖注:宗祠文化

馬家祠堂有田產,家族有族長,每次聚會一應開支,都由族長從祠堂地租所得中操辦。到了1947年時,馬茂宗說馬氏祠堂已經大不如前了,僅僅七月半祭祖時還能召集族人吃頓飯。族長馬寶元經營無方,一度靠變賣祠堂公產度日,族人也無力阻止。1949年後,馬家祠堂成為了小學校所在地。祠堂多餘的房子分配給村裡百姓居住,經過數十年的折騰,馬家祠堂及馬家桅杆已經蕩然無存。如果馬家祠堂及馬家桅杆還在,肯定能像溫江的陳家桅杆一樣,成為知名的文物。對此,80歲的馬茂宗覺得特別遺憾,他喃喃地念叨著:“馬家桅杆是整體石料雕鑿而成,當初沒有公路和運輸工具,先祖們是怎麼搬回來的呢?”其實這些年來,我們毀掉的又何止馬家祠堂和馬家桅杆呢?有破有立是好事,但是哪些該破,哪些該立,我們還得認真掂量掂量。否則,又得讓後人生出不少遺憾,那就得不償失了。(彭忠富/文;圖片源於網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