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古代,一個人,一把鋸、一支尺、一條線、一塊木,就能自稱為木匠,就可以憑藉巧妙的構思和精湛的手藝,打造精美的木製品,傢俱擺件、雕樑畫棟、亭臺樓宇,皆出匠心。
木匠的出現及木工工具的不斷改進,對中國傢俱及建築的輝煌發展起到了極其重要的推動作用。
妙匠用妙具,妙具出絕品,往復不休,真正構建出了中國輝煌的木作世界。
中國古今木工工具的發展
中國木工工具的出現和發展主要經歷了四個重要的歷史時期:新石器時代,鐵器時代,機械化時代和如今的產業化時代。
1 以石制器,取自山河制工具
約一萬年前左右,我國進入新石器時代。新石器時代的主要特徵是以石器為主的工具在技術上的發展與進步。
新石器時代的木工工具大多由舊石器時代發展而來,但是工具有了更準確的形體。
具體的木工工具有:以石斧、石錛、石楔、石鑿為代表的砍砸石器,以石刀、石平鏟為代表的刮削石器,以石錐、石鑽為代表的鑽鑿石器。
同時還應用了以木、骨、角、蚌、陶等材料製造的各類工具。
新石器時代的主要木工工藝就是用於伐木、斷料、縱向裂解、表面平整加工及榫卯加工等。
2 鐵片為鋸,橫截縱解不可替
中國古代的時段劃分,是從有文字記載的夏、商、周開始,直至清代末期。
這段漫長的歷史被稱為中國古代史,是中華五千年古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
這一時期木工工藝的發展主要建立在鐵器時代冶煉技術發展的基礎之上,以及由此而帶來的鐵製工具的發展。
南北朝時期框鋸的發明在我國古代木工技術史上具有劃時代的意義,並由此而帶來了鋸解工藝的發展。
在框鋸出現之前,大型板材靠木楔劈裂,小型的靠斧劈開,然後再用斤斫平,最後才是刮削。如果要精加工的話,還要進行研磨。
因為框鋸的出現,使解木變得較為簡單易行,製材效率顯著提高。原先需要多人進行的操作,只需要兩個人就能完成。框鋸於解木之地位,由此可見。
同時,在鐵器時代,鑿和雕刀也得到了持續的發展,榫接合工藝和裝飾雕刻工藝也穩步提升,這才使得明清時期傢俱的精細化發展成為可能,才留下令世人驚歎的明清傢俱。
3 機器代人,生產效率有提升
鴉片戰爭後,近代中國被迫打開國門,我國的木材工業和木工工藝技術也是隨著外商投資在中國沿海城市辦廠而進入了一個新的發展時期。
這一時期的主要特點是木材加工由古代的純手工藝逐步進入機械加工,由手工鋸木逐步開始機械製材。
製材機械主要有框鋸機、帶鋸、圓鋸。
世界上最早的機械製材始於德國,於1348年開始使用框鋸機,1777年荷蘭開始使用圓鋸機,1808年英國取得了帶鋸機的製造專利。
在中國,最早的機械製材始於1901年。
當時的東鐵路局在哈爾濱建立製材總廠,並配備了製材主機8臺,日產鋸材84m³,主要供鐵路修造之用。
三類鋸機與手工框鋸相比,都是以電動機或早期其它動力取代了人力的操作,是木工工藝技術的巨大進步,並且在加工能力、製材效率、鋸材質量和木材利用率方面都有很大提升。
4 生產連線,加工信息看得見
中國近代雖然開始了以動力機械取代手工工藝的進程,但仍侷限於製材行業。
只有新中國成立後,特別是改革開放以後,才建立並逐步完善了傢俱產業體系,因而中國現代的木工工藝是建立在傢俱產業體系的基礎上的。
中國現代的木工工具的進步主要表現在通用木工機械向專用木工機械轉變,比如板式傢俱的流行而帶來的32mm系統的板式傢俱生產線,數控機床的引進與開發而開創的信息化之路等。
自動化、信息化的木工工具是現代木工工具的鮮明特色。
古今,中外。
瞭解完中國從古至今的木工工具發展之路,再來看一看中國與國外木工工具的比較吧~
中外木工工具比較
由於機械化生產的普及,機械設備大多雷同,不作比較,我們主要來看一看中外木匠或者木藝愛好者使用的工具。
1 工具種類的差異
從木工的操作流程來數,用到的工具種類大體上只有刨、鋸、鑿、刀斧、量具、夾具、打磨工具這幾類。
中國木匠大多揹著工具箱走家串戶,因此使用的工具講究簡單便攜,以刨子、鑿子為主,只有常用的幾種型號,就可以完成大部分的製作、修補工作。
而西式木匠多在木工房中完成創作,有足夠的空間擺放工具,因此木工工具分得更為細緻,恨不能將每一種工具的所有型號都配備齊全,專器專用。
2 工具材質的差異
中式木工工具大多選用輕質的材質製作,走南闖北時攜帶更輕便,比如木工經常使用的刨子,中式刨子的刨體部分大多采用木製品。
西式工具的更多是用金屬打造,同樣以刨子為例,西式的木工刨增加了調節出刀量的裝置,可以精細調節出刀,但這些裝置的增加就要求刨子的主體使用耐磨的金屬製造。
3 手法技藝的差異
中西方木匠在創作時理念和手法有所差異。
西方木匠對工具的依賴性更大,無論入門年限的多少,只要能夠熟練運用各種工具,就可以規規矩矩地做出物件。
而中國的木匠由於工具的缺乏,往往需要一器多用,但這種能力需要時間的沉澱和經驗的積累。
最讓中國木工引以為豪的就是榫卯工藝,巧奪天工的榫卯是中國木傢俱的靈魂。
也許是國人骨子裡對傳承的執著,好的傢俱可以作為傳家寶代代相傳。
高超的榫卯技法可以使木結構嚴絲合縫地連接,愈千百年而不腐不壞。
製作榫卯所需的工具主要是鑿和鋸,只用這些簡單的工具,憑藉豐富的經驗和精湛的技藝,就可以製作出精美的榫卯。
西式木工則把更多的心思技巧放在了旋木雕花和曲木技術上,木結構的連接少用榫卯而多用五金件。
總結
中國古代木材工具和技藝的發展源遠流長,成就輝煌,西方木工工具的嚴謹細緻也值得我們學習借鑑。
橫向有例可鑑,縱向有史可循,中國木工之路必然還有更長遠的發展。
閱讀更多 魯班園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