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一本书认真地看了两遍以上的经历吗,都是些什么样的书?

海神星语


从上学到现在年近四十岁,想想认真读过的书,唯一一本百读不厌的只有《红楼梦》,上初中时不像现在这么多的课外书可读,手里也没有闲钱去买书,最常能借到的书就是四大名著。

第一次读《红楼梦》是上初中,记得当时有篇课文是《林黛玉进贾府》,带着一份好奇心,我开始到处借整套的《红楼梦》来读,这一读便爱上了《红楼梦》,一发不可收拾。

十几岁的时候读《红楼梦》纯属看热闹,情节有趣,诗词优美,读过一遍能记住的只有大体故事情节。

工作之后,各种琐事缠身,好久没有捧起一本书的冲动了,感觉生活的乐趣全部寄托在了电子产品上。

随着年龄的增长,心慢慢沉静下来,觉得生活的不易似乎更需要找到一份心灵的滋养,直到前几年,又开始重读《红楼梦》。

我读红楼,只读纸质书,不拘泥于读到哪一章,随手拿来,从哪一章读起都可以。最近不只读,还在听红学家的解读音频,觉得一边看书一边听真是最好的享受了。

喜欢一本书,认真读一本书,其实是一种幸福。


愈心


我看雨果的《巴黎圣母院》的时候,觉得那是最有难度的一本书,我一共看了三次 ,前面两次都没有读完,到了第三次才读完。

第一次是慕名而来,都说它是世界名著嘛,而且是引发法国革命战争的一本书,自然是了不起的,我得去读读。买到书以后看了一下,实在看不下去,它有些难懂,不像言情小说那么好读。于是我把它放到了一旁。

大约过了半年,有一天我清理书柜,又翻到它,虽然上次没有看进去,但心里对它还是抱有敬畏,随手拿了下来,下决心将它读完。

可是看了几十页,觉得它还是没能吸引我,它背景太复杂了。当时想不通,那么艰深的内容怎么会拥有全世界读者。于是我再次把它束之高阁,不在理它了。

日子一天天过去,每次找别的书看,眼睛都有意无意地回避它,越是回避越是放不开,于是我再次把它拿下来,第三次下决心这回无论如何要读下去,厚厚的一本,至少要读个三分之一。

这次我静静地读,开始依然艰难 ,但慢慢的,我就被故事中那位聪明美丽,能歌善舞,会用扑克牌算命的吉普赛姑娘吸引 。我很欣赏圣母院钟楼里那位敲钟的残疾人 ,他外表丑陋无比,里面却埋藏着一颗敏感聪慧、善良温柔的心。因为出于对他的同情和敬佩,我还取了一个丑人的QQ名。当看到衣冠禽兽的神父在暗中跟踪吉普赛女孩,因为得不到她的心,下命要将她在圣母院处死,我的心和她一样紧张恐惧绝望,前途未卜,我再也放不下这本书,它让我看到了当时巴黎统治阶层的腐败和黑暗,感受到了底层百姓被压抑得喘不过气来,所以最后引发了一场空前绝后的革命战争。

那一次,不再觉得这部巨著难懂,我一鼓作气 ,痛痛快快把它读完了。


远方的事件


好多本书都看过几遍:

1,小时候好不容易搞到手的一些小说,各种类型,看完又看,看完又看, 舍不得还给学校图书馆。经常是上课看下课看, 回家也看,父母以为我在拼功课考大学,还悄悄地走路悄悄说话,不敢惊动我,当然我成绩也没有受影响!其实我也因此也成了隔壁家的孩子!为了不毁我父母的三观,这些秘密我就让它长久保留下去了吧,包括我11岁就开始谈恋爱的秘密!

2,希腊神话故事!不为别的,因为里面的名字太难记,所以我需要不停地往回看。

3,约翰克利斯朵夫,我看了不知道有多少遍!我在用克利斯朵夫的精神打造少年时期的我!多少次,在读到精神层面挖掘的地方,我是跪下来哭着念诵!这本书是我的深度认可的精神伴侣!

4,《山楂树之恋》小说,阅读三遍 ,电视剧四遍,电影一遍!读小说时不知道赚了我多少眼泪。我是山楂特粉!

5,一本养生书!那已经是几年前的事了,它就是我的枕边书;还有周公解梦书!

6,菩提道次第略论深度两遍学习、地藏王菩萨本愿经和宇宙新曙光等!


玛雅Maya281


我一直爱看小说杂志。小时候家里没钱买书,看的书大多都是借来的,所以,赶时间看完就送回去。家里也有几本藏书,《红楼梦》,《大刀记》,《野火春风斗古城》,《红岩》,毛选五卷,每本书看了何止两遍,十遍都有了。

这些书都是繁体字。《红楼梦》共四本(可惜借出去弄丢了),我第一次看时十岁左右,很多字不认识,连猜带蒙也能看懂。后来年龄渐长,学的字多了,没事就翻看一遍,感觉每多看一次,不但多猜出了很多字,也读懂了书中的人物,事件,甚至许多故事情节现在还记得。比如:宝玉给黛玉讲的故事~有个黛山,山上有个林子洞,洞里有个小耗子……

《红岩》中监狱里党组织领导人利用放风时见面,在外面放哨的人会读不同的诗: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就表明附近是自己人。

而现在,有钱买书了,不花钱也能在电子产品上看书了,却看完记不住了,真的是老了吗?


看热闹的不嫌事儿大啊


题主,你好,我是年均读书过百,累积读书上千本的而立之子,对于你提到的“是否有把一本书认真看两遍以上的经历以及是什么样的书”,我个人感觉还是有点发言权的,希望我下面的回答能够让你满意。

首先把一本书认真的读两遍以上,我觉得是对好书的一种尊重。

对于读书,我一般情况下先浏览读一遍,像网络小说、流行杂志、故事书、心灵鸡汤等消遣类读物,读一遍知道个梗概,可以用来打发时间,他们的使命就完成。

然后对于有用的书籍,不管是提升个人专业技能的应用类书籍还是提升个人修养的文史哲类书籍,我觉得都应该要多读几遍,而不是两遍以上就满足了。

应用类书籍

专业性比较强,读第一遍先浏览了解这本书所讲的知识点是否过时、或者对于目前解决问题有帮助,是否要读第二遍、第三遍,甚至更多遍,这就需要你的专业能力进行判断。

以我个人举例,我是个平面设计师,像软件操作方面的书籍,我现在几乎都不怎么读了,因为我已经掌握的功能可以充分满足我日常工作的需要。但是我买回来的版式设计、色彩搭配等方面的书籍,我有空就会拿起来读一些,因为什么,因为这些领域是没有止境的,每一次看,我都会有新的收获,我会学到其他优秀设计师思考问题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激发我在工作中的创造力。

应用类书籍是否要看很多遍,关键在于你是否掌握了书里面的知识,如果掌握了,而且经常在运用,这些书就没必要再看,而那些能够激发你思维,让你接触到行业新知识的书,尤其是行业发展趋势类的,读多少遍,我觉得都不为过。

文史哲类读物

这一类的书籍,因为是很多年流传下来的思想精华,浓郁到每一次去读,都会有新的收获,不同的年龄段去读,也会有不同的感悟,这样的书我建议多读,读完后,隔段时间或隔几年再读。

譬如《道德经》,它谈天地法则: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它谈为人之道: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它谈处世原则: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大至天地,小至尘泥,到修身、养生、处世、治国,万象森罗,尽收眼底。这样的书读个三五遍,谁又能说,我已经完全理解了,我不需要再读了。

还有《传习录》,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圣学只一个功夫,知行不可分作两事。就这一句“知行合一”,我觉得都可以让人咀嚼一生。

综上,我读过两遍以上的书有很多,概括来讲,一是能够提升我工作能力的行业专业书籍;二就是能够让我对生活和世界有更深刻认知的文史哲类书籍。

如果您觉得我的回答还有用的话,可以留言一起交流噢,谢谢阅读,希望没有让你浪费时间。

而立之子


认同前面一位的说法,对《论语别裁》有同感,我认为是包括大陆版本比较畅销的里面,至少是最受启发的的一本著作,有个最重要的启迪,就是一切事情不要轻易下结论,盖棺尚且不能定论(他举周公和王莽的例子),所以老师的谦虚和修行会影响人,他的笔墨下很少有文人相轻的是非观念,不攻击同行,算个圣贤。至于入流不入流,我想有资格下这个结论的人不多,一种可能是他的书太畅销,触动了某人或某团体的利益,一种可能是同行是冤家。不管怎样不影响有正知见的读者。读南师的书,先建议认真了解一下他受的传统教育和经历,南怀瑾的经历《我的父亲南怀瑾》(南一鹏),还有中央电视台的纪录片(好像是先生南怀瑾还是叫啥),好好了解一下他在峨眉山大坪寺三年闭关的经历,一边研读儒家经典及佛学经典,一边做修证功夫。再了解一下解放后他在台湾的教育事业,他的书都是讲稿整理的,之后校订,应该经得住读者考验的。现在研究国学的学者,包括年长一点的,有几个从小接受过四书五经式的教育,有几个有南怀瑾先生的佛学积淀和社会经历丰富,有几个有过在高僧大德指点下修证。有人诟病先生的,请琢磨一下他写的这首诗:不二门中有发僧,聪明绝顶是无能,此生不上如来座,收拾河山亦要人!


用户4129438353492


读过两遍的书不多,因为不是搞研究的,以涉猎为主,知其大概即可。但也有些书读了两到三遍的,或部分两到三遍的(部分章节),纯出于兴趣,计有《毛泽东选集》、《毛泽东书信选集》、《毛泽东诗词选集》、《鲁迅选集》、《彭德怀自述》、《三叶集》、《水浒全传》、《西游记》、《儒林外史》、《胡适日记》、《暴风骤雨》、《林海雪原》、《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苏霍姆林斯基论教育》、《1965年前的林彪》、《复活》、《恰同学少年》、《曾国藩家书》、《边城》、《围城》、《朱自清散文选》、《三家村夜话》、《四世同堂》、《正红旗下》、《郁达夫传》、《子夜》、《茅盾散文选》、《洪波曲》、《十日谈》、《巴尔扎克小说选》、《三个火枪手》、《少年维特的烦恼》、《雪莱诗选》、《万历十五年》、《呼兰河传》、《傅雷家书》、《横戈马上》、《日瓦戈医生》、《前后汉故事新编》、《伟大的道路》、《林肯选集》、《莫泊桑小说选》、《瓦尔登湖》、《忏悔录》、《古文观止》、《李杜诗选》、《赵树理传》等等。


jkszhao


当然有,有几本这样的书,不过我把最近读到一本书推荐给大家:南怀瑾先生的《论语别裁》。

上册已经读过四遍,每一遍的收获都感觉更进一步。有的段落会反复地去听,越听越有味道。

这本书我曾在头条号“快乐庭院”中推送过上下册全文的录音,大概用了210天左右,之后又和朋友们在群中分享,就又重读一遍之后,开始分享(朗读),接下来该下册的重读、分享(朗读)了。

这本书真正地是讲学问的书。从历史、哲学、生活、为人处世、文学、思想、宗教等,可以说是百科全书。至于还有什么其他的书?

比如:《悲惨世界》、《飘》、《牧羊少年奇幻之旅》《消失的地平线》、《四世同堂》等。


快乐庭院


认真看过(通读)两遍以上的书有很多,列举如下(省略书名号):诗经,古诗源,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宋词选,诗品,人间词话,词苑丛谈;老子,庄子,周易,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古文观止,楚辞,陶渊明集,历代寓言选,历代文选,文心雕龙;世说新语,古今小说,东周列国志,红楼梦,西游记,三国演义,水浒传,聊斋志异,老残游记,官场现形记,儒林外史;左传,史记,汉书,三国志,资治通鉴;容斋随笔,梦溪笔谈,日知录,搜神记,太平广记。


小学乡村教师


18年才算真正踏下心来看书,整年看了40多本书,其中有两本书是反复看的,《正念的奇迹》和《你是孩子最好的玩具》。

《正念的奇迹》这本书里,一行禅师告诉我应该感受当下,洗碗的时候专注于洗碗,而不是想着即将错过的电视。从那以后,我都会告诉自己现在在做什么,一旦云游太空我就想想这本书,然后回到当前的状态。

《你是孩子最好的玩具》是一本育儿书,一开始以为就是倡导和孩子玩的书,但翻开后才发现是一本情绪管理的,倡导情绪引导的书。每次孩子做错了事情,忍不住生气的时候,就会翻开这本书。

我是墨非鸣,专注个人成长的读书爱好者,期待您的互动和交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