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说中的“三皇”、“五帝”到底是谁?

秋雨夜思3


中国上古神话体系纷杂,没有一个统一历史记载,有关“三皇五帝”的说法也是五花八门。我这里根据本人最常看到的记载,为大家徐庶。

三皇指的是:天皇伏羲、地皇神农、人皇轩辕。

在三皇未成之前,人类茹毛饮血,与野兽一样。因为三皇的出现,带领这人类脱离原始和野蛮,形成最初的文明。

天皇伏羲

华夏典籍中记载的最早的王,人首蛇身,与兄妹女娲通婚。伏羲演变先天八卦,创立文字和姓氏,发明了瑟,创作曲子,为中华人文祖神。

地皇神农

上古部落首领,九代炎帝之首,传位530年,因懂用火技巧而得王位,成为炎帝。神农创造农具,教人耕作,尝遍百草,谱写《神农百草经》。

人皇轩辕

华夏部落首领,称为中华“人文初祖”。轩辕四处征战,所征服部落后取部落图腾一部分合凑形成龙,故而我们都是龙的传人。

后来轩辕打败炎帝和蚩尤,吞并炎帝部落形成华夏族,封禅与泰山:泰山为中岳,中央属土,土为黄色,故称黄帝。

五帝

颛顼、帝喾、尧、舜、禹。五帝开始,人类从部落形成更大的族群,直到禹建立夏朝成为奴隶制国家。

颛顼

黄帝之孙。颛顼即位后与炎帝后裔共工开战,打败共工,号“高阳氏”。颛顼即位后,首次将天下分为“九州”,即兖、冀、青、徐、豫、荆、扬、雍、梁。颛顼在位78年,享岁98年去世。

帝喾

黄帝曾孙,叔父颛顼去世后,继承帝位,号“高辛氏”。帝喾当政,英明神武、明察秋毫、深得民心,开创太平盛世。帝喾探索天气和物候变化规律,以此划分四时节令,知道百姓从事农畜业运作。帝喾在位70年,享年105岁。

号“放勋”。帝喾之子,尧在位时,为让百姓尽其言,便设谏言鼓;为让百姓攻其错,便立诽谤木。尧命羲氏、和氏观测日月星辰动向,确定二十四气节,指导农业生产,确定一年为365天,并用闰月来调整四季偏差,从而让华夏农民进入飞跃的农耕文明时代。

颛顼的六世孙。尧通过观察发现舜的德行皆让他满意,便把两个女儿都嫁给舜,并传位给他。舜上位后,把天下分为12州,选贤人上任为州长,让州长代为管理。舜整顿礼制、威福四方,惩恶扬善,四海宾服。

受舜禅让承帝位,建立夏朝,开创国家文明制度。定历日为夏历,炼制九鼎,代表九州,寓意禹为九州之主。禹在位期间,黄河水发泛滥,淹没民屋田地无数,为治理黄河水患,三过家门不入,曾打败淮水水妖吴之奇。禹结束了华夏的部落形态,创造了“国家”这种新的政治形态至此,中国正式从原始社会步入了阶级社会,,禹让天下百姓有了“国”的概念,夏朝从此在历史上诞生。

从茹毛饮血到钻木取火、从风餐露宿到茅屋遮顶、从部落到国家、从原始到文明。华夏先祖一路劈荆斩棘、勇往无惧,才有了我们现在的华夏文明,才有了我们这些“炎黄子孙”。


大国布衣


三皇五帝是中国传说中的“帝王”,他们所处的时代,是中华文明的早期,属于传说时代。三皇五帝上古杰出首领的代表,具体是谁众说纷纭。

三皇

三皇几种说法如下:

一、司马贞在《史记·五帝本纪》之前补写了一篇《史记·三皇本纪》,里面记载的三皇为:伏羲、女娲、神农。

伏羲,称谓繁多,又称宓羲、炮牺、庖牺、包牺、牺皇、皇羲及太昊等,《史记·三皇本纪》中称“伏牺”或“虙羲”,为华胥氏之子,少典之父,炎黄之祖,蛇身人首,代燧人氏而王天下。他的贡献有哪些呢?史记中写道:

画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造书契,以代结绳之政。于是始制嫁娶,以俪皮为礼。结网罟,以教佃渔。

根据记载,可以知道伏羲创造了八卦、文字,制定了婚丧嫁娶的礼仪,并且教会了人们捕鱼采集的技术,如果这一说法成立,那么伏羲可以说创造了文明。

女娲,继伏羲之后的上古氏族首领,神话中的人类始祖。她的主要功绩有搏土造人、炼石补天、杀黑龙济冀州、断巨鳌立四极、积芦灰止洪水、发明笙簧。位于山西省临汾市洪洞县赵城镇侯村的娲皇陵和数千年来一直享受历朝历代皇帝尊奉、祭祀的国家级神庙娲皇庙,山西其他各地也均见有女娲信仰的文化。

神农,三皇本纪中写道:

人身牛首,长于姜水,因以为姓。火德王,故曰炎帝,以火名官,斲木为耜,揉木为耒,耒耨之用,以教万人。始教耕,故号神农氏。于是作蜡祭,以赭鞭鞭草木,始尝百草,始有医药。又作五弦之瑟,教人日中为市,交易而退,各得其所。

神农为农业的发展和医药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并且创立了市集,让人们可以随意的交换,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三皇本纪之中还有还记载了另外一种说法:天皇、地皇、人皇。

二、《帝王世纪》中记载三皇分别为:伏羲、神农、黄帝。

伏羲和神农上文已经介绍,这里省略,单介绍黄帝。

黄帝,远古时期中国神话人物,其父亲少典为有熊国君,黄帝本姓公孙,因居轩辕之丘,故号轩辕,长居姬水,后改姬姓,国于有熊,又称有熊氏。中国历代皇帝多为黄帝设庙祭陵等来取得象征的统治正当性,是中国文化的重要标志性人物,被视为中华民族的血亲祖先。

目前所见金文中最早出现“黄帝”二字的,出现于战国晚期铜器:“高祖黄帝,迩嗣桓文”。后人评价:“至黄帝时,诸圣勃兴,而宫室、衣裳、舟车、弓矢、文书、图画、律历、算数始并作焉。”

三、尚书大传里面记载三皇为:伏羲、神农、燧人。

燧人,受到石块与山石相撞时产生火花的启发,发明了钻木取火。传说燧人氏是在商丘发明钻木取火,死后葬于商丘。因此商丘被授予“火文化之乡”称号。

四、白虎通义里面记载三皇为:伏羲、神农、祝融。

祝融,本名重黎。《山海经》记载,祝融的居所是南方的尽头,是他传下火种,教人类使用火的方法。另一说祝融为颛顼帝孙重黎,高辛氏火正之官。

五、资治通鉴外纪记载三皇为:伏羲、神农、共工。

共工形象凶恶,人面蛇身而红发,性情愚蠢而凶暴,野心勃勃,是黄帝系部族长期的对手。据说共工氏名康回姓姜,是炎帝的后代。关于他的神话传说,几乎全与水或水灾有关,最有名的故事是共工怒触不周山,最后不得不由女娲补天。

以上五种说法,最受世人接受的是第三种说法:尚书大传里面记载的伏羲、神农、燧人。

五帝

和三皇的众说纷纭一样,五帝也有很多种说法。

《史记·五帝本纪》记载为:黄帝、颛顼、喾、尧、舜
《白虎通义》记载为:少昊、颛顼、喾、尧、舜
《战国策》记载为:黄帝、伏羲、神农、尧、舜
《吕氏春秋》记载为:黄帝、颛顼、伏羲、少昊、炎帝
《资治通鉴外纪》记载为:黄帝、颛顼、喾、尧、少昊
《史记正义》记载为:青帝、赤帝、白帝、黑帝、黄帝

以上六种说法最被接受的就是第一种:黄帝、颛顼、喾、尧、舜。

颛顼是黄帝的孙子,昌意的儿子。他沉静稳练而有计谋,通达而知事理。他养殖各种庄稼牲畜以充分利用地力,推算四时节令以顺应自然,依顺鬼神以制定礼义,理顺四时五行之气以教化万民,洁净身心以祭祀鬼神。他往北到过幽陵,往南到过交阯,往西到过流沙,往东到过蟠木。各种动物植物,大神小神,凡是日月照临的地方,全都平定,都归附于他。

喾是黄帝的曾孙,名叫高辛。他生来就很有灵气,一出生就叫出了自己的名字。他普遍施予恩泽于众人而不及其自身。他耳聪目明,可以了解远处的情况,可以洞察细微的事理。他顺应上天的意旨,了解下民之所急。仁德而且威严,温和而且守信,修养自身,天下归服。他收取土地上的物产,俭节地使用;他抚爱教化万民,把各种有益的事教给他们;他推算日月的运行以定岁时节气,恭敬地迎送日月的出入;他明识鬼神,慎重地加以事奉。他仪表堂堂,道德高尚。他行动合乎时宜,服用如同士人。

尧名放勋。他仁德如天,智慧如神。接近他,就像太阳一样温暖人心;仰望他,就像云彩一般覆润大地。他富有却不骄傲,尊贵却不放纵。

舜,为受尧禅让而称帝于天下,国号为“虞”,中国有的史书将虞夏商周连在一起并称,为上古四个朝代。


诗书君


三皇

关于三皇主要有两种说法

第一种:有巢氏,燧人氏,神农氏

有巢氏是因为教会了人们建立隐居避所,人们以此可以躲避恶劣天气,躲避动物的袭击危害等危险情况。正如有巢氏的氏族名字“有巢”。

燧人氏教会了人们使用火种,发现钻木可以取火,让人们可以实用真正的成熟的食物,以此免于生食的风险。也正如燧人的名字,与火有关。

神农氏教会了人们农耕桑织,有田种有衣穿。神农时期人们已经大概有了集体农耕的概念,这时才算是进入真正的农业劳作时期,开始有了男耕女织。当然,也正如神农氏这个名字所代表的意义,“农”事已开,这是神农最大的贡献。


第二种说法:燧人氏,神农氏,伏羲氏

与之前不同的是缺少了有巢氏,又加了伏羲氏。伏羲氏最大的功绩就是文字,有古话左“伏羲一画开天地”,伏羲的这一笔,是华夏民族向文明的一大步。相传八卦即为伏羲所做,这在历史上也是有迹可循的,在这里不一一阐述了。

从三皇,我们可以明显的看出,这三个时期,人面临的主要问题是“自然”,三皇时期,也是人与自然斗的时期。

五帝

指的是黄帝、颛顼、帝喾、尧、舜

黄帝最大的功绩就是成就百物并以此左右民众的公共财产,颛顼是黄帝的孙子,他的功绩是继承和发展了黄帝的事业。帝喾应该是皇帝的玄孙辈分,他的主要功绩是发明了历法,确定了人们的生活秩序。尧的主要功绩是统一刑法,让百姓有法可依。至于舜,大家就比较熟悉了,为民请命,最终客死荒野。

司马迁《史记》中关于五帝的记载还算详细,也可见这也是有史可查的,但是关于之前三皇的历史,很少有正式的记载,可见这段历史在古代就已经有所流失。五帝时期,人与人的关系就明显激烈起来,不再是单纯的对抗自然这样单调的生存方式。


鱼者佩之


三皇五帝是我们对上古氏族部落杰出首领统称,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说起来三皇五帝的称呼几乎家喻户晓,人人皆知。但要是问“三皇”和“五帝”究竟是谁?好像没几个人能说的清。

其实说不清楚三皇五帝并不丢人,因为这本身就是一笔糊涂账,一直以来并没有统一的说法。三皇五帝听起来感觉很遥远,其实这一说法是战国时期才出现的。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各个学派都喜欢拉上上古的圣人为自己的说法站台,后来逐渐的把这些圣人们统称为三皇五帝。首先我们来梳理一下关于三皇都有哪些说法。

1.天皇、地皇、泰皇;一说出自《史记·秦始皇本纪》。2.天皇、地皇、人皇;出自《史记·补三皇本纪》。3.燧人、伏羲、神农;出自《尚书大传》。4.伏羲、女娲、神农;出自《春秋运斗枢》。5.伏羲、神农、黄帝;出自《三字经》。6.伏羲,神农,祝融;出自《白虎通》。7.伏羲,神农,共工;出自《通鉴外记》。

从前面的5种组合方式(因为1和2只是称号)可以看出,伏羲和神农得到了一致认可,在每一种说法中都有出现,另外一个名额则争夺的比较激烈,女娲、皇帝、祝融、共工、燧人每一位竞争者都是重量级选手。

而现代我们通常采用伏羲、女娲和神农这一组合。

女娲是我们比较熟悉的一位,我们从小就听过关于女娲的很多神话故事,是上古时期的创世女神,造物造人,补天救世,被世人称为大地之母。

伏羲是华夏民族的人文先始,创有伏羲八卦后经文王演绎为64卦和女娲共同福佑社稷。伏羲也是中国古代记载中最早的王,在记载中伏羲是人首蛇身,和女娲结婚生儿育女,造就万物

神农氏传说他牛头人身。由于他的特殊外形和勤劳勇敢,后被人们推为部落首领,因为他的部落居住在炎热的南方,称炎族,大家就称他为炎帝。有一次他见鸟儿衔种,由此发明了五谷农业,因为这些卓越的贡献,大家又称他为神农。他看到人们得病,又到都广之野登建木上天帝花园取瑶草而遇天帝赠神鞭,神农拿着这根神鞭从都广之野走一路鞭一路回到了烈山。神农尝百草多次中毒,都多亏了茶解毒。因誓言要尝遍所有的草,最后因尝断肠草而逝世。

五帝的说法在不同的文献里也有不同的记载。

黄帝、颛顼、帝喾、尧、舜一说出自《大戴礼记》;羲(伏羲)、神农、黄帝、尧、舜一说出自《战国策》;太昊、炎帝、黄帝、少昊、颛顼一说出自《吕氏春秋》;黄帝、少昊、颛顼、帝喾、尧则出自《资治通鉴外纪》;一般情况大家说五帝都是指黄帝、颛顼、帝喾、尧、舜。

在中国华夏文明的古史传说中,三皇五帝广为流传,虽然是神话故事,但都是属于华夏文明,三皇五帝也是所指诸人是中国的祖先们处于不同时期的文化的象征,每个时期都存在着不同的代表人物,再加上文字发明之前口口相传自然就演化出了不同的版本!


国艺广传


瓷器鉴定真知堂说上古史:

对于三皇五帝的说法,自古以来就很多,主要有两种:

一,三皇是天皇地皇人皇(或泰皇),五帝是东方天帝太昊伏羲氏,南方天帝炎帝神农氏,中央天帝黄帝轩辕氏,西方天帝少昊金天氏,北方天帝颛顼高阳氏。

二,三皇是伏羲,女娲,神农。五帝是黄帝,颛顼,帝喾,帝尧,帝舜。

先说第二种说法的来历。

汉代史学家司马迁写《史记》,考证到黄帝乃至于尧舜禹时期都是存在的信史,所以做了《五帝本纪》为第一,后人唐代司马贞补了一个《三皇本纪》。五帝本纪基本上是依托春秋战国时期以孔子为代表的思想家言论而总结出来的,在《大戴礼记》《孔子家语》中有类似记载。而《三皇本纪》则主要是传说和演绎了。

伏羲女娲为兄妹,女娲造人,女娲补天都是神话传说故事。神农尝百草,也存在于传说中,但神农炎帝一脉一共传8代,到末代炎帝榆罔时期,与黄帝公孙轩辕氏争夺天下,黄帝战胜炎帝为天下盟主见于黄帝的历史,应该是可信的。三皇中的炎帝不是榆罔,而是第一位炎帝神农氏。

五帝就不用详细解说了,就是黄帝,颛顼,帝喾,帝尧,帝舜这么一个相继为万国联邦盟主的次序了。

再说第一种三皇五帝。这种说法是历代官方祭祀的神主。早在周朝时,依据周礼,人们就以六辂祭祀昊天上帝和东、南、西、北、中五方上帝。六辂祭祀:一曰苍辂,以祀昊天上;二曰青辂,以祀东方上帝;三曰朱辂,以祀南方上帝及朝日;四曰黄辂,以祭地祇、中央上帝;五曰白辂,以祀西方上帝及夕月;六曰玄辂,以祀北方上帝及感帝、神州。其中,昊天上帝为自然上帝,即苍天;五方上帝,即东方青帝太昊(伏羲氏),南方炎帝(神农氏),中央黄帝(轩辕氏),西方白帝(少昊),北方黑帝(颛顼),为人格化的五位上帝。

所谓三皇天地人,乃是把天地人拟人化,而五方天帝则为东南西北中五个方位的主神,乃昊天上帝的辅佐。这里的五位天帝,除了少昊金天氏以外,都是曾经王天下的雄主。

而少昊金天氏为什么能成为西方天帝呢?据史料记载,少昊名玄嚣,乃黄帝之子,后来居于江水为诸侯。黄帝崩时享年110岁,玄嚣年老,地位就传给了其弟昌意之子颛顼。颛10岁开始就在玄嚣身边学习政务,20岁即位。颛顼死后,玄嚣的孙子,辛侯喾接替了颛顼的位置为天下盟主,其后其子契和尧相继为帝,享国长达170多年。后来商朝的建立也是玄嚣一脉。所以,玄嚣虽未正式称帝,却有帝之实,且其后人享有天下,所以被尊称为西方天帝理所当然。

所以,中国人说的五帝其实以第一种说法为准,乃是上古时代最伟大的先王,才堪称为五帝!

分享真知识,传递正能量!如果你也喜欢收藏和中国历史文化,欢迎关注瓷器鉴定真知堂!谢谢你的收藏和转发!图片来源于网络,感谢原作者的辛苦工作。

需要更多历史文化和文物鉴定知识和图片,可以百度瓷器鉴定真知堂!去笔者博客寻找。


瓷器鉴定真知堂


中华大地上,在从远古时代迈向文明社会的漫长岁月中,各个时期与各个地域都曾存在、分布和生活着很多不同的人群与部族。其中相关的信息资料,绝大部分都随着时间的流逝与沧海桑田的变迁,湮没在尘封的历史之中,他们的生存状况、生活场景以及发生过哪些故事,后人已经完全无从得知了。即便有些残留的迹象,在文字产生之前,也只是靠着人们的口耳相传保存下来。所以,我们把那样的一个时期,称作“传说时代”。


在传说时代,流传最广而为人们所熟知的就是“三皇五帝”了。其实在那时,根本没有“皇”,也没有“帝”。在商周之际,权力最高的天子也只是称“王”,西周衰落灭亡以后,周王的威信空前下降,诸侯只是名义上尊奉而已,实际上基本各行其是;而到了战国后期,各诸侯差不多都自称为“王”了。

这时位于东方的大国齐国,为了更加突出自己的地位,齐湣王便自称“东帝”;同样的,位于西方的超级强国秦国,到了秦昭王的时候也自称“西帝”;到了公元前221年秦王政统一诸侯之后,才自称为“始皇帝”,从此“皇帝”一词才成为帝王的专有名词。所以生活在战国秦汉时代的人们,在追溯远古传说时代的历史时,才会根据其当时所产生的封号,去称呼远古传说时代某个部落或部落联盟的首领为“皇”为“帝”。


三皇五帝到底是谁?相关的说法很多,版本不下十几种,不仅古代文献记载莫衷一是,而且直到现在,学者也还在争论不休。这完全在情理之中,因为如我们前面提到过的,时代如此久远,历史年代的跨度如此之长,地域范围如此之大,曾经岀现过的部落或部落联盟的首领实在是太多了,真如繁星般不胜枚举。

比如“三皇”,有人认为应该是有巢氏、燧人氏与伏羲氏,即巢皇、燧皇与羲皇:巢皇代表人类从居无处所或穴居走向巢居,燧皇代表人类学会使用和掌握人工取火而羲皇发明八卦、教会人们渔猎,乃是我华夏人文的始祖;有人认为,三皇是燧人氏、伏羲氏与神农氏;《史记》则说“天皇、地皇、人皇”为三皇;还有的文献把女娲、共工、黄帝等传说中的大神纳入到三皇之中。再如“五帝”,说法主要有三种:历来为人们采用最广的是《史记·五帝本纪》中的黄帝、颛顼、帝喾、尧、舜为五帝,还有以太昊(伏羲)、炎帝、黄帝、少吴、颛顼为五帝和以少昊、颛顼、帝喾、尧、舜为五帝等不同说法。此外,还有以东、南、西、北、中五方神灵合为五帝的说法。战国后期,特别是秦汉以后,“五行”学说流行,秦国本有西方白帝(少昊)东方青帝(太昊伏羲)、中央黄帝、南方炎帝(神农)的崇拜,再加上北方黑帝(颛顼),他们是主管五方(东南西北中)四时(春夏秋冬)和五行(木火土金水)之神。 总的说来,在各种版本的三皇五帝人物之中,春秋时代以前为人们所知的基本只有尧和舜两位,在孔门弟子后学所编纂的《论语》中,孔子品评历史人物时也只提到过这两位。

但是越到后来,人们所追溯出的三皇五帝却越来越古老,不仅前溯年代越来越久远,而且事迹越来越神奇。这并不是因为有了什么考古新发现而增加了认知,而只是人们凭借自己心目中的想象,对古代的传说不断地进行加工并编排出的故事而已。


尚武先生


此回答是关于三皇五帝都有谁的最标准的答案了。【地丁老师讲神话故事】再述【三皇五帝】都有谁。

三皇,分上中下三任三皇。

上三皇分别有天皇、地皇丶人皇。

天皇 ,
天灵天皇

盘古大神的接班人,姓望,名获,字子润,道号天灵。生在雍州昆仑山下的落凤村。今天的青海一带。资历,罗萨国王子,三清的小师弟 ,后来的【玉皇大帝】。

对人类的贡献,带领十三兄妹和天兵天将,箭射九个魔日,并且造天降雨,造福人类。被宇宙大帝(上帝)封为【玉皇大帝】。

地皇,

地皇,天皇的接班人,姓岳,名铿。字子元。生在熊耳龙门山,今天的河南省庐氏县。

对人类的贡献,治地魔,制历法,疏通地下水道。

人皇,

人皇,地皇的接班人。姓恺吉,名湖洮,字文生,道号荣兖。生在刑马山提地国,今天的西藏一带。

对人类的贡献,降妖除魔 ,平定八十一国。划天下为九州。

中三皇有,辰放氏。有巢氏。燧人氏。

辰放氏,教当时的人们用树皮、兽皮、树叶做衣服挡风避寒。

有巢氏,教当时的人们在树上建巢,以避虎狼猛兽。又发明了刻木结绳记事。

燧人氏,

钻木取火,让人类吃上熟食。让人类文明迈出了一大步。

下三皇,史皇仓颉。太昊伏羲。炎帝神农。

史皇氏仓颉

史皇仓颉。姓候冈,名仓颉。天帝之子,下凡豫州皇宫。父亲史桑,母亲候罔。

对人类的贡献,创造文字,消灭【女丑】,建立部落联盟。

太昊伏羲,

太昊伏羲,姓风,名羲。父亲上苍雷司王的儿子【雷神】,母亲华胥。生地不定,有人说山东,有人说河南,还有人说陕西,山西的,湖北的等等不一。

对人类的贡献,画八卦,制婚嫁,造琴瑟,定四时,作甲历、造书契。和女娲娘娘造人类,斩康风,杀康回统一中华。

炎帝神农。

炎帝神农,姓姜,名农。生在荆州烈山,今天的湖北省随县西北一带。父亲姜兴,母亲安登。(女娲娘娘的外甥女)

对人类的贡献,种五谷,栽百果,尝百草制中药,冶炼青铜。

五帝。有轩辕黄帝。


轩辕黄帝,姓公孙,名荼,字子律。后来改母亲姓,姬。也叫有熊氏。父亲公孙少典,母亲姬附宝。生地不详。(与伏羲一样)

对人类的贡献,研五谷,盖房子,造车辆,织丝绸,治【黄历】,制造盖天仪,编写【黄帝内经】,打败大蚩尤,统一中华。在世一百一十年,做了一千三百多件好事,最后架龙升天。

帝颛顼。

帝颛顼,黄帝的孙子。打败北方共工氏,消灭南方蛮虎氏。统一中华。

帝喾

高辛氏帝喾,黄帝的曾孙。平定了犬戎,巩固了中华。

帝尧,

帝尧,帝喾四子。帝尧时期多灾难。命令【大禹治水】,【后羿射日】。

帝舜

帝舜,黄帝的七世孙子。制货币,设监狱,消灭三苗,以孝感天下。


地丁老师的古代史


版本太多,众说纷纭,先来总结一下吧。

一、三皇

1、“符号版”——天地人(泰)皇

出自《史记·秦始皇本纪》。

这个我将它称为“符号版”,因为这个“天地人”的封号其实没有多少意义。基本上可以肯定是后人的追述,所以司马迁也不明言,连介绍都懒得写,不像他一贯的风格,这说明他也知道这是已经神化了的“三皇”。

因此,研究这个版本其实是没有什么实际的价值的。

他们到底是另有其人?还是另外版本的三皇?抑或根本就是宗教之神?

这个谜底是永远不会解开了,所以没有必要研究。

2、氏族领袖版——燧人、伏羲、神农

这个是有意义的:就像“古者观叶以成舟”的典故一样——它是合符逻辑的。

《韩非子五蠹》:“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民食果蓏蚌蛤,腥臊恶臭而伤害腹胃,民多疾病。有圣人作,钻燧取火,以化腥臊,而民说(悦)之,使王天下,号之日燧人氏。”

你不得不承认,我国的史料就是有这么的“恐怖”!

位于山西省芮城县西北隅中条山之阳的[西侯度村遗址],地质年代距今约180万年,这里出土了一批烧骨材料,是目前发现的人类世界最古老的烧骨。

今天的科学家结论就是认为人类大概在100多万年前学会钻木取火的......

也许《韩非子》说的未必是“燧人氏”,就算是,他也不太可能能够记载到一百多万年前的事,不过,你不得不承认他的记载就是符合科学结论的。

因此,以曾经的“氏族首领”为“三皇”,即便是后人的追述,也是值得认可的。因为,要是这些氏族首领没有过人的贡献,那么后人是不可能无端端的追述他们,把他们捧上神位的。毫无疑问:

★燧人氏:善于使用人造火的氏族之领袖。
★伏羲氏:创立婚嫁制度,父系社会萌芽的先行者★神农氏:重视健康与寿命,发明医学的氏族领袖

也所以,其它的两个版本,也是同样可信的。即:

氏族领袖版②:伏羲、女娲、神农。
氏族领袖版③:伏羲、神农、黄帝。★其中,女娲氏可以看作是对母系社会的缅怀或追述,毕竟考古学上已经无比有力的证明了,在大概9000年前到5000年前左右,我国广泛存在母系女权社会。女性在新石器时代,是中华先民历史的主要推动者和创造者。★而黄帝的话,他的主要身份,其实祛除各种光环后,他最明确的身份定义还是战国齐青铜器《陈侯因齐敦》和银雀山出土的《孙子兵法》与《孙膑兵法》里的——黄帝主要是一名兵家首领,亦即他是一名拥有十分伟大的战争功绩的领袖。黄帝所生存的时代,是我国青铜器萌芽的是时代,史书说“蚩尤作器”,在学会“作器”以后,蚩尤变得十分强大,料想是掌握了先进的铸铜工艺,拥有大批量精良的青铜武器,因此才弄得黄帝被迫与炎帝联合后,才打败了他。也所以,我们有理由相信黄帝是最早的“霸主”,“帝权”第一人。《史记》说黄帝在打败蚩尤占据中原后:“东至于海,登丸山,及岱宗。西至于空桐,登鸡头。南至于江,登熊、湘。北逐荤粥,合符釜山,而邑于涿鹿之阿。迁徙往来无常处,以师兵为营卫。”★这很明显就是四处征战的记述,尤其是“东西南北”与“北逐荤粥”以及“合符釜山”,讲述了黄帝征服四面八方的战斗征程。

也许正是因为他是第一个发出统一号召的领袖,影响力最为深远。

所以,他才被后世置于独一无二的最高位。

因此,在宋代的《三字经》中他被追述为“三皇”之一,这个可信度是比较低的,按秦汉之时来看,三皇还是燧人、伏羲、神农的“版本①”比较靠谱。


所以:“三皇”的结论是——燧人、伏羲、神农。

身份是:上古氏族的最伟大领袖。


二、五帝

我把它分成三个版本,分别是:

1、华夏版①——黄帝、颛顼、尧、舜、禹

包含“大禹”在内的五帝,其实在史书中的明确说法,是没有的,不过《竹书纪年》和《史记》,却并没有把传说中殷商的祖先“帝喾”给写进去,反而是把大禹放在帝王纪里。所以,这个“华夏版”事实上是有的,而且也应该是最公认的版本,因为都给列传了——没有比这个更明确的定义了。

2、华夏版②——黄帝、颛顼、尧、帝喾、舜

这个版本就是史书记载的最多的版本,这5个人里,黄帝、颛顼、帝喾、舜这4人没有疑问,唯一有问题的是帝喾,他是一个十分神秘的人物,在正统史籍中,他往往是被忽略的一个,因此,在正统历史里他的存在感也最低。但是在上古神书《山海经》里面,有个叫“帝俊”的人被疑为是他,如果帝俊就是帝喾,那他就牛X大发了,简直无所不能,是一个超级天神/战神。★因此,我们可以认为帝喾是继黄帝之后,又是一个四处征战、以统一海内为目标,战功赫赫的超级领袖,因为五帝中只有他有“帝”号,而且排在名字的前面。十分突出。

3、华夷版——大皞、炎帝、黄帝、少皞、颛顼

按照史书记载:

★黄帝、颛顼是华夏族
★太皞、少皞是东夷族★炎帝是苗蛮族。

而“蛮”与“夷”通常是相提并论为“蛮夷”的,从夏商周时代就开始,这表明了,这两个部族可能本来就是同一个族分成了两个分支,或是本为不是一个族,但是至迟到夏商时代就已经融合在一起了。

还有出自《尚书序》《帝王世纪》的“少昊、颛顼、帝喾、尧、舜”,虽然名单变动是大,但依然还是“华夷版”。

因此,关于五帝的各种版本,我们虽然不能100%的断定,但是至少大致的脉络是看得清楚的。即:

在告别“三皇”上古氏族社会后,进入了“古国时代”,各个强大的部落已经在文字、青铜、人口、农业等文明的必备“要素”的推进下,发展成了国家,然后各个国家的君主都开始称帝,都想征服对方一统天下,在那个时候,主要形成了三大族群:■黄河中下游,中国西北部的仰韶文化+龙山时代文化的华夏集团。■环渤海地区,中国东北部的龙山时代文化的东夷集团■长江流域的苗蛮集团,后来他们的首领加入了华夏集团

正是因为有着这样的历程,所以“五帝”的版本才会有华夏版,又有华夷版。


無風即風


所谓“三皇五帝”,并不是指真正的帝王,而是指在太古时期,由于他们是为人类作出了卓越贡献的部落首领或是部落联盟首领,所以后人尊他们为"皇"或"帝"。

“三皇”分别有以下五种说法:

《史记·秦始皇本纪》中称为:天皇、地皇、泰皇;

《史记·补三皇本纪》中称为:天皇、地皇、人皇;

《尚书大传》中称为:燧人、伏羲、神农;

《春秋运斗枢》中称为:伏羲、女娲、神农;

《三字经》中称为:伏羲、神农、黄帝。

“三皇”如果是按照流传最广的道教文化来说是:燧人(燧皇)、伏羲(羲皇)、神农(农皇)。

但人们接受并熟知的是伏羲(天皇)、神农(地皇)、黄帝(人皇)。

“五帝”主要有以下四种说法:

第一种说法是《大戴礼记》中指黄帝、颛顼、帝喾、尧、舜。

第二种说法是《吕氏春秋》中指大皞(伏羲)、炎帝、黄帝、少皞(少昊)、颛顼。

第三种说法是伪《尚书序》中指少昊(皞)、颛顼、高辛(帝喾)、尧、舜。

第四种说法是指秦国原有四帝:白帝、青帝、黄帝、炎帝,再加上黑帝称为五帝。


黑炭头鸭


诚邀,中华文化传承上下五千年,源远流长,那么传说中华夏始祖“三皇五帝”究竟是谁呢?

其实三皇五帝传说多于事实,由于上古文字不成熟,并没有留下确切的记载。史书记载更多的是后人的臆测。大概有以下说法。

三皇

燧人(sui ren)、伏羲、神农-------《尚书大传》《白虎通义》

伏羲、女娲、神农--------《运斗枢》

伏羲、神农、黄帝 -----------《帝王世纪》

伏羲、神农、共工 ------------《通鉴外纪》

据殷墟出土的甲骨文显示,商朝对轩辕皇帝的尊称为”黄”,因为“帝”号在商代不尊贵,所以黄帝应该是后人加上的

五帝

黄帝、颛顼(zuan xu)、帝喾(ku)、尧、舜--------《世本》、《大戴礼记》、《史记·五帝本纪》

伏羲、炎帝、黄帝、少昊、颛顼------《礼记·月令》

少昊、颛顼、高辛(帝喾)、尧、舜-------《尚书序》、《帝王世纪》


简而言之,三皇五帝的人选,东周时期最为流行,但却莫衷一是,各说各的,没有确论。

以上就是小编的看法,如有出入还请斧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