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皇权更替时政局不稳,为何皇帝不提前几年退位来帮助新帝稳定政局?

9eN7y_sky


从我们现代人的眼光来看,总感觉古代帝王在传位的时候,有一件事情做得不好。就是老皇帝去世以后新皇帝才继位,这种做法,常常会引起一些动荡。

于是,这不由得让我们思考一个问题,难道古代的皇帝不可以提前几年退休。把皇位让出来让给新皇帝,扶他走一程吗?这样一来,权力不是可以完成平稳交接,国家的动乱变得很少吗?

(赵武灵王)

这个主意,看起来是一个非常不错的主意。不过说起来,在古代却几乎没有实现的可能。

最重要一点。就是皇权具有极大的独裁性。这种独裁性,是一种为所欲为的特性,它决定着任何人都不愿意把这种权力交给别人,就算是交给自己的亲儿子,也不行。

不过,退一万步说,就算皇帝愿意把权力交出来,其实这种方式也是不太现实的。为什么说不太现实呢?

其一,皇帝无法掌控自己什么时候死。

皇帝如果知道自己什么时候死,他提前两三年退下来,让新皇帝干,他再扶持一下,也是可能的。两三年的时间,完全可以让一个新皇帝熟悉皇帝的各种事务。

但是,皇帝并不知道他什么时候死啊。

如果老皇帝把权力交给新皇帝以后,过了两三年,过了四五年,他还活着,这就是一件非常麻烦的事情。因为那时候,万一他还想干,那可怎么办呢?

历史上真的就有这样的事情。赵武灵王就提前把国君之位传给了儿子。但是后来,他又想干了。但又把权力夺不回来。于是,他就撺掇他的另一个儿子,和这个国君儿子斗,他想渔翁得利。不过最终的结果是,由此引得赵国的朝廷一片混乱,而他也落得一个活活饿死的悲剧。

(乾隆画像)

其二,皇帝不能平稳地把权力交出去。

为什么说皇帝不能平稳地把权力交出去呢?首先,皇帝自己不愿意交出去。因为皇权的诱惑实在是太大了,所以尽管老皇帝可以把新皇帝扶起来,但是他不愿意把权力交给新皇帝,因此对新皇帝就没有培养意义。

比如乾隆就提前把皇位给了嘉庆,但实际上他不愿意把权力交出来。这样嘉庆也就没有得到培养。那时候,在整个朝堂上,嘉庆完全是看乾隆的脸色行事,乾隆笑,他才敢笑。乾隆把眉头皱起来,他也必须表现出思考的样子。否则的话,乾隆会怀疑嘉庆觊觎权力,随时随地都可以废掉他。

其次,老皇帝不容易把权力交出来。之所以说不容易,是因为老皇帝身边有一帮大臣,他们会围着老皇帝转,不愿意老皇帝把权力交出去。有人可能会说,这些人去围着新皇帝转不就好了吗?但这是不行的。古代对于“忠诚”有个概念,就是“从一而终”。如果你本身忠诚于老皇帝,而老皇帝还没死的情况下,你又去忠诚于新皇帝。这样,老皇帝就会认为你的心地不纯净,是“贰臣”。

和坤就是一个切实的例子。和珅那么聪明的人,他为什么不提前巴结嘉庆呢?如果他提前巴结嘉庆,不是就不会被处死了吗?

但实际上,他没有这种可能。

其三,皇帝无法扶新皇帝一程。

古代皇帝其实是很注意培养储君的。他们在处理政务的时候,一般都会让储君站在旁边,认真学习。

不过这种学习,其实对储君的培养,没有太大的用处。为什么呢?因为储君根本就不敢做主。储君要做主,就得扩大自己的势力培植自己的亲信。他有了自己的势力和亲信,自然就有威信,权力自然就大了,地位自然就稳固了。

但如果储君这样做,又会遭到皇帝的猜忌,皇帝会觉得储君在提前夺权。所以,储君实际上啥也不敢做,那还培养什么呢?

其四,皇帝来不及把新皇帝扶一程。

当皇帝去世以后,新皇帝的权威往往会受到威胁,保不住,一般情况,这是新皇帝的年纪比较小。

古代有非常多新皇帝的年纪都比较小。新皇帝的年纪比较小,原因主要是古代的医药条件不好,再加上皇子又是在锦衣玉食中长大,因此寿命都比较短。

另外,皇帝因为纵欲,因此他的生育能力不强。往往是老皇帝就要去世了,新皇帝还没有长大。

如果是这种情况,老皇帝也不可能把皇位传给那么小的儿子。扶他一程,就是一句空话。

从以上四点分析就可以看出,虽然我们的想法是不错的,但是在古代,真的无法实现。


张生全精彩历史


在中国古代,最高权力继承引发的政治动荡是常见的,如何实现权力平稳交接,古人也废了不少苦心。至于题主提的措施,我们接下来也会分析到。

(秦始皇)

古代皇权的几个特点:

要想明白这个问题,首先就需要明白古代皇权的特点。从秦始皇建立大一统帝国、确立皇帝制开始的时候,皇权就体现出终身制、世袭制、排他性两个特点。

第一个是皇帝从当上开始,就是要当到死的,除了被太上皇、被杀、被推翻之外,不存在其他可能。(乾隆是名义上太上皇,实际上依然垂拱而治到死)。

第二个,王朝是家天下,继承人肯定是家族的人,一般有兄终弟及与父死子继两种,在漫长制度演化中,父死子继成了主流。在父死子继这个问题上也有选贤、选嫡两种存在,选贤的话注重继承人能力,选嫡注重血统,客观性强一点。

(皇帝制度)

第三个,君权是唯一的,不允许任何人染指,天威需要每一个人敬畏,包括皇帝的儿子。

熟悉了这三个特点,题主的问题就可以转化为,皇帝放弃终身制,或者说是在精力不济的时候主动退位,让太子接受锻炼,实现权力的平稳过渡不好吗?

理论上确实可以,这甚至要引出一个概念有限任期制,皇帝当一段时间就他的儿子、孙子继位。事实上在大理国确实存在过,君王到了一定年龄就出家了,这样实现权力平稳过渡。

回到中原王朝,

(朱棣主要管军队去了)

朱棣确实比较注重太子锻炼,自己主持是军队与战争,很少管理一线政务,太子在这期间得到了历练,但朱棣依然没事敲打下太子,杨荣就被关了多年。

嘉靖直接“二龙不相见”连太子都不见了,虽然嘴上还说过,禅让给太子。

万历常年不立太子,又一次病了,感觉自己不行,才想起来立太子,等身体恢复了,又给忘了。

到了清朝,康熙立了太子,让太子接受锻炼,然后又废了太子。

乾隆公开说了“不超过祖父的六十年”才主动禅让,但禅让后也没去自己的养老地,而是继续垂拱而治,新帝嘉庆许多施展不开,对和珅都是乾隆死了才动的手。

(嘉庆)

所以题主的措施在古代中原王朝很难施行,最高权力的终身制、排他性很难保持储君接受有效锻炼并实现权力平稳过渡。


一枚明粉


我是老威,我来回答。

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就要知道在古代社会权力的重要性。

实际上,在古代社会,权力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秦始皇统一中国,我们在进入帝国时代之后,国家成为了一元体制的国家,中央集权越来越集中,得到了最高权力,也就是成为皇帝,就得到了一切,而退位,就意味着会失去一切。

我们平叛历史人物,不能站在局外来平叛,研究历史的一个最好的方法就是站在当事人的角度,回到当事人所在的时代,按照当事人的视角考虑问题,只有这样,很多我们看起来匪夷所思的问题才能迎刃而解。现在我们就站在当事人的角度,来看一看这个问题。之所以绝大多数皇帝不愿意退位,有如下几个原因:


一是权力能够使人上瘾。人性有自私的一面,而高度集权的体制下,激发的只有人的自私面,在拥有了最高权力以后,就等于拥有了一切,可以随意的生杀予夺,可以得到自己想要的一切,所以当一个人处在这个位置的时候,自私贪婪的一面容易被激发出来,贪恋权力,贪恋这种权力带来的快感,使得绝大多数皇帝不愿意舍弃,直到自己死的时候。每次坐上朝堂,群众向你山呼万岁,无论到哪里都是前拥后促,无数人捧着你,无数妃子讨好你,这种感觉,谁会愿意放弃呢?这种满足感,这种荣耀感,是很容易让人迷恋的。

二是失去权力就会失去一切。在一个权力社会,拥有了权力就拥有了安全感,没有最高的权力,哪怕你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哪怕你是皇太子,也没有完全的安全感,因为还有一个最高权力压着你,随时会剥夺你的一切。为了保住你的地位,至少为了保住自己的性命,唯一的办法就只有不断地获得权力,直到获得最高权力。比如赵武灵王,哪怕是一代雄主,当他让位之后,竟然死于非命,死的时候还是被困于行宫,活活饿死的;失去权力的唐玄宗在成为太上皇之后,实际上晚景凄凉,身边的人被一个一个地调走,最后连伺候他几十年的最信任的高力士也被调走,孤苦伶仃;对于许多傀儡皇帝来说,等于是一个被人摆布的小丑,如汉献帝,一生都被董卓、曹操之类的玩弄于鼓掌,最后晚年还被迫禅让。西汉的第二个皇帝刘盈在他死后他的六个儿子中有两个先后被立为皇帝,但先后死于非命,被杀,最为凄惨的是,刘盈的六个儿子全部死于非命。所以为了安全感,为了至少能够活命,生在帝王家,就只能拿到最高权力了,很多时候一句话说的也很好,就是崇祯临终时对他的孩子们说的“不幸你们生在帝王家”。

三是为了完成自己未竞的事业。也有些有着雄心壮志的皇帝为了完成自己的事业,终生不愿意放弃权力,或许为了千古留名,或许为了开疆拓土,或许为了改革社会,所以要抓住权力,推动政策的施行,也就把权力抓到自己死为止了。

当然,历史上也不是没有退位的皇帝,但是退位也分两种,主动退位和被迫退位的,我们先看一下主动退位的情况。

主动退位,按照结果分,分为主动退位后大权在握和主动退位后大权旁落两种类型。

1、主动退位大权在握型。这种情况最典型的就是乾隆了,在乾隆当了60年的皇帝后,他宣布退位,因为他认为执政的时间不能超过圣祖康熙,于是退位,当了4年的太上皇。虽然乾隆是太上皇,但是仍然大权在握,嘉庆皇帝有什么重要的事情都要向乾隆请示,尤其是大政方针,从来不敢擅自做主。直到当了4年的皇帝后,乾隆去世,才真正地做起了皇帝,首先就杀了乾隆最宠爱的大臣,和珅。

2、主动退位大权旁落型。这种类型的退位一般是比较良性的,就是前任皇帝确实不想干了,主动交出了所有的权力,安享晚年,而新任的皇帝也不会为难这个太上皇,尽量安排好他的衣食起居,如宋高宗就是属于这种类型。

一般来说,被迫退位的下场一般不好。

被迫退位,基本都是权力被儿子夺去了,想不退位都难。不过这种情况也有下场不错的,也有下场凄惨的。

下场不错的有唐高祖李渊,在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后,他先是让李世民当了太子,然后就干脆退位,当了太上皇,把权力都交给了李世民。退位后的李渊当了9年的太上皇,期间李世民尽量满足了他的生活要求,还给他送了美女,可以说李渊的晚年生活还是挺滋润的。

一般来说,被迫退位的皇帝下场都不太好,一是因为权力被人夺去了,之前万人拥戴的场面不会再有,几乎所有人都会弃他而去,追寻新的主子;二是因为新任的皇帝对他也有所忌惮,对他时刻防范。比如唐玄宗李隆基,在太子李亨主动当上皇帝,自己被迫成为太上皇后,不但身边的人被调走,就连要改善下生活条件都要看李亨的脸色,这种日子实在是不好受。不过唐玄宗还算好些的,不好的就很多了,如宋徽宗和宋钦宗,被金人俘虏到了北方,南方的高宗赵构当了皇帝,他们就被迫退位了。很多时候,尤其是宋钦宗,实际上对宋高宗已经没有威胁了,他多次向高宗表示自己只要能回来,哪怕是出家都愿意,但是这样的要求都没有得到满足,最后他们都凄惨地死在了北方。

总的来说,我国的帝国时代,国家基本都是一元结构,为适合古代农耕文明的国家体系,权力只能集中,这种集中带来的后果就是权力只能集中于一人,那就是皇帝,身为皇帝,也只能一直把住权力不松手,一旦松手,基本都没有好的结局。所以古代社会实际上很少出现皇帝主动退位的情况,平时哪怕是大臣建议皇帝立太子或是立某个皇子做太子都是禁忌,更不要说要他退位了。


老威观史


古代进行政权更替,为什么皇帝不提前退位,扶新帝上马走一程,以维持政局的稳定呢?

新老皇帝的冲突

古代皇权更替时,常常出现政局动荡,但这些动荡,很多就是由新帝和老皇帝之间引起的。最著名的就是唐太宗李世民的玄武门之变了。

李世民为了登基称帝,发动玄武门之变,杀了李建成和李元吉,逼迫李渊退位为太上皇,自己成为了后来的唐太宗。还有类似的南北朝时宋文帝刘义隆被太子所杀,西汉时卫太子刘据的失败兵变等等。这些都是新帝或者说准新帝和皇帝之间的冲突,而这些发生在两者之间的冲突会引发的政局变动,就算新上来的皇帝能够尊称老皇帝为太上皇,但此时的太上皇再也不会碰触到权利,否则就会是景泰帝尊称明英宗为太上皇,但没多久就被太上皇赶下台,爆发夺门之变,最终成为一个悲剧了。

这是不正常的权力交接情况。虽然新帝上位,老皇帝退位,但因为两者之间的政治对立,所以老皇帝不会帮助新帝稳定政局,相反老皇帝已经成为新帝的一个政治隐患,新帝还要防着老皇帝,以免被老皇帝赶下台。

权利的唯一性

权利这种东西,决定了一个集团只能有一个统治中心,老皇帝退位帮助新帝稳定政局这种情况就是两个中心了,这是违背规律的。这种情况在历史上有过惨痛教训,后来的皇帝也就不会这么做了。

话说战国中期,赫赫有名的赵武灵王通过胡服骑射将赵国变为当时数一数二的军事强国。时间长了,赵武灵王感觉有点分身乏术,就想到了让太子即位主政,自己专心军事对外扩张的主意,他让赵惠文王即位,自己称主父。时间过得很快,不出几年,赵惠文王干的很好,赵国政坛上的臣子都围绕着赵惠文王转,赵武灵王自感失去权利,就挑拨之前的废太子公子章挑战赵惠文王的权利,自己想渔翁得利,重回权利中心。结果就是公子章和赵惠文王斗法失败,赵武灵王自己被围直至饿死。

出现了这一鲜活的案例,后续的君主对于当太上皇这件事就比较谨慎了。清朝时乾隆皇帝以不能超越康熙为由退位为太上皇,但此时的乾隆仍然掌握大权。在一次接见外国使臣时,乾隆曾说自己虽然退居为太上皇,已经让位于皇帝,但对大事还是拥有决定权。

无奈退位

还有一种就是老皇帝已经无法再继续坐稳江山,只能退位的。

唐玄宗在安史之乱后,长安被攻破,唐玄宗仓皇逃窜,在马嵬坡,唐玄宗无奈赐死杨贵妃,杨国忠也被杀。此时的唐玄宗大失人心,不得已李隆基只能退位,自称太上皇,立自己的儿子为唐肃宗。

唐玄宗这种无奈退位的,虽然和新帝之间没有冲突,但已经没有了执政根基,对于新帝稳定政局自然也没有了帮助。

主动退位安分守己

还有一种就是像宋高宗、宋孝宗一样主动退位的。

宋高宗赵构虽然膝盖软,任用秦桧,杀岳飞,但在受到金人多次南侵的惊吓后,宣布“倦政”退位为太上皇,立养子为宋孝宗并一直安享晚年。赵构有没有帮助宋孝宗稳定政局不知道,但宋孝宗平凡岳飞冤案,宋高宗却没有反对。而宋孝宗在赵构死后不久,也主动退位,直至病逝。

可见历史上成为太上皇的皇帝往往要么是被逼无奈,要么是继续掌握权利。而这两种情况并不会帮助新帝稳定政局,反而会使新帝执政的隐患。而退位后不沾染权利的,往往不会对新帝执政产生什么帮助。


天天故史汇


皇帝象征着至高无上,皇位是所有人梦寐以求的职业,皇权代表着独断专行。太上皇表面上看无比尊荣,除了乾隆这种个例,其余的都是华而不实。退位让贤的皇帝,往往都是迫不得已,李渊和李隆基大势已去,他能不让吗?宋徽宗面对大军压境,是为了推卸责任而让位;至于乾隆,只怕是自己年轻时吹的牛吹大了,君无戏言,只好到点下车,不过也是退而不休。

在封建社会,即使贵为皇帝,生命安全都得不到充分保障,更别说太上皇。

人在当皇帝的时候,总会得罪一部分利益集团。这些人对皇帝怀恨在心,时刻找机会刺杀,比如秦始皇就被荆轲和张良刺杀过。退位之后,安全防护级别自然会降低,仇家找上门难以应对。

皇帝与太子是父子关系,也是君臣关系,天生就有矛盾。在皇位面前,亲情淡薄,皇子为了上位会不择手段,李世民和杨广就是案例。

对于太子的活动,皇帝会时刻保持警惕。一般情况下,皇帝随时可以压制太子,觉得太子不行还能随时换人,比如汉景帝就废了刘荣,康熙、李隆基也废过太子。如果当了太上皇,就再也没有机会换人。

皇权时代,天无二日,国无二君,所有事情只能一个人拍板。皇帝在位的时候,有一帮自己的嫡系,当了太上皇,原班人马听谁的话?新皇帝面对太上皇的干涉,如何应对?稳定政局是新皇帝的事,太上皇跑过来帮助只会让大臣手忙脚乱,也会加深与皇帝的隔阂。

当皇帝的人,习惯了被大臣前呼后拥,就不会面对人走茶凉;习惯了指点江山,就不甘心孤苦伶仃;习惯了任性地使用权利,就不会遵守清规戒律。

皇帝拥有的存在感、安全感、自豪感、荣誉感,不是太上皇能够比拟的。除了宋高宗等个别人,没有谁愿意接受这种角色转换。

人性都是无止境的,没当皇帝的想过把皇帝瘾,当了皇帝的就幻想成仙。有些皇帝不仅不想退位,还幻想着长生不老,比如秦始皇到处寻找长生不老的灵丹妙药。

从历史上看,太上皇往往晚景凄凉。新皇帝的位置来源于太上皇,肯定不想被收回去。为了坐稳皇位,新皇帝会像防贼一样提防太上皇,比如唐玄宗、李渊的晚年都不顺心。太上皇不仅不自由,而且要被迫地接受皇帝表演给天下人看的“孝顺”。

皇帝在自己的生前,就会用各种形式对身后的权力交接做出布局,比如立太子,太子就是皇帝去世后的法定继位人;立遗诏;秘密建储。大臣每天歌颂“英明神武”,会让皇帝对自己的安排显得更加自信。

皇位是能者居之,如果新皇帝上位连稳坐龙椅的能力都没有,那如何治国理政?干脆像建文帝一样优胜劣汰算了。


秋媚读史


首先,在中国历史上出现过主动禅位,帮助新帝稳固政权的帝王,那就是乾隆皇帝,爱新觉罗·弘历。除此之外,再无主动让出皇权的帝王,对此种情况的出现,个人认为原因有三:

1、自古以来,封建王朝的帝王对于皇权维护、皇帝权威的保持和维护是最为关注和最为不惜手段的。为了皇权,皇帝们不惜动手处死亲生子女,不顾亲情、感情、友情,将“无情最是帝王家”这句话展现的淋漓尽致。在当时,皇权是不容挑战和亵渎的,哪怕是身体条件已经不再允许,哪怕皇帝年事已高,无法行驶皇帝权力。主动退位,不可能的,这辈子都不可能主动退位。当然,乾隆皇帝是一个例外。

2、从历史经验看,除了主动禅位,依然手握朝政大权的乾隆皇帝,中国历史上所有被迫退位或者被逼成为太上皇的皇帝们不是被圈禁就是被百般凌辱,下场无一例外都不得善终。作为一代帝王,皇帝们对于历朝历代的经验教训再熟悉不过,他们知道如果主动让位后,等待自己的就是悲惨、凄凉的下场,所以宁愿冒着死后被“篡位夺权”的风险,也断不会主动让位。

3、皇帝主动退位,真就能对新皇有好处吗?如果皇帝主动退位,也会像乾隆皇帝那样牢牢地掌控朝政大权,也会继续对自己的宠臣仰赖和信任,这也间接的导致了朝中党派势力的养成和对新皇权威的严重挑战。朝臣们也要在太上皇和新皇帝之间选择站位和政治倒向,选择好了还行,如果选择不当,定会造成朝局动荡甚至皇帝手下无人可用,无人可信的尴尬局面。这对于新皇帝把控朝政和掌握朝廷局面并没有任何好处,从乾隆皇帝主动退位后,乾隆皇帝宠臣和珅被称为“二皇帝”就能看出端倪。

综上所述,皇帝不会选择主动退位,哪怕已经无法正常行使皇权,这对于皇帝而言关乎皇权、威望和对朝局的理性考虑。


正说清代十二朝


无情最是帝王家。即使是父子关系,恐怕也很难逃脱对于权力的争夺和向往。想要让一个人主动的退出权力的核心圈。恐怕每个人都很难做到对权力产生厌倦和清心寡欲。尤其是身为天下共主的九五之尊。享受着皇帝带来的荣誉和地位以及其背后至高无上的权力。


因此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大多数的皇帝无论在位时间长或者短。基本上都没有对皇帝这个职业产生厌倦或者选择放弃。将皇位在生前边转手赠予他人,比如说自己的儿子,或者其他的指定继承人。

其实中国历史上也并非没有皇帝主动在生前便将皇位善让给自己的继任者。比如说清朝时期的乾隆皇帝便在自己登基为帝60周年过后,选择将皇位传给皇十五子。这是因为乾隆皇帝曾经立下誓言。声称自己不会在位时常超过自己的爷爷——清圣祖康熙皇帝。


当初乾隆皇帝之所以敢夸下如此海口,实际上是因为乾隆皇帝自认为自己不可能活那么久。认为24岁继承皇位的自己在位时间不可能超过8岁继位的爷爷。却不知自己最终活了89岁,在位长达60年。因此乾隆皇帝不得不提前将皇位传给自己的儿子。自己又做了三年半的太上皇。但是乾隆皇帝在做太上皇期间并没有完全的放权给嘉庆皇帝。由此可见乾隆皇帝的退位也只不过是换一个名字而已。

其实除了乾隆皇帝以外,历史上还有一位比较知名的皇帝主动善让皇位给自己的继任者。那便是南宋的开国皇帝——宋高宗赵构。宋高宗赵构在登基为帝之后,通过妥协求和的方式勉强守住了南方的半壁江山。但是宋高宗赵构并没有儿子。因此不得不从民间寻找到了宋太祖赵匡胤的子孙后代。后来宋高宗赵构厌倦了皇帝和繁琐的政务。主动的退居二线做了太上皇,而将皇位让给了自己的养子宋孝宗!





中国古代历史上,之所以很少有皇帝提前几年退位,并且利用自己的声望为权力的过渡保驾护航。实际上是因为中国古代历史的皇帝,并不知道自己何时去世。那么也就无法把控自己何时退居二线合适。就比如说乾隆皇帝,如果认为自己只能够活60岁,而选择55岁退居太上皇的位置。结果自己不小心活到了89岁。那岂不是要在太上皇的位置上做34年。恐怕到那个时候,自己指定的皇帝都已经去世了。孙子都已经成为了新一任的皇帝。



珞珈山的猫


1、皇权面前,即便是父子亲情也可能说翻船就翻船。因此,即便是皇帝老子,也得提防自己的那些儿子们。

看过《琅琊榜》的朋友,想必都对剧中那个疑心重重、玩弄权术的梁帝记忆犹新。而他为了能够有效的把持朝政,即便对于自己的亲儿子们也是加以制衡和约束的。

当太子势大时,就扶持誉王来平衡朝政势力。而当誉王势大,太子被废后,又会转而逐步把靖王给提上来。总之,在梁帝眼中,自己手中的权力才是最重要的。

事实上,历史上的皇帝老子们也和梁帝一样,他们也得提防自己的儿子们。因为,在至高无上皇权这个政治诱惑面前,一切的亲情,都是可以置之不顾的。哪怕是父子间的骨肉至亲之情,也很可能说翻船就翻船。

而这一幕,在我国的历史上似乎并不少见,并且一次次的在不同的朝代上演。比如:隋炀帝杨广就干掉了父皇隋文帝杨坚;唐太宗的太子李承乾也发动兵变想要干掉李世民,只不过由于实力问题,最后失败了而已;哪怕是稳坐江山六十余载的康熙皇帝,晚年也对自己苦心培养多年的太子产生了疑心,认为皇太子之行为是:“欲分朕威柄,以恣其行事也。”于是,最终逐步将之废黜。

由此可见,一旦早订立太子,当时间一久,太子党就极容易做大,进而对皇权构成威胁。因此,对于皇帝老子来说,确立太子,不光要权衡朝中各方的利益,更需要有长远的考虑和制衡。所以,”国本之争“在那些在位时间长的皇帝任上,都会十分的凸显。

2、还有一个很关键的原因导致”皇帝不提前几年退位,给时间来辅助新君“,那就是皇帝大多都死得比较突然。

实际上,历史上主动提前退位当太上皇的也就只有宋高宗、宋孝宗和乾隆等极少数即位皇帝。而绝大部分皇帝,都不会这么做。这并非是不想帮助自己的继承者稳定政局,实在是在大多数情况下是做不到啊。因为,皇帝老子自己也不知道自己会突然间就死了。

我国古代的皇帝平均寿命只有三十多岁左右,这除了政变或是遇刺等非正常死亡因素外,更多的还在于突发的疾病或是由于生活作风等问题,很多皇帝都是在盛年就突然间离世。像东汉的那些皇帝就更为悲剧,多半都是短命鬼。个别早夭的皇帝,甚至连一儿半女都没留下就挂了。

在这种情况下,其实许多皇帝根本还没到准备培养接班人的年纪,就突然一个大病,或是因为纵欲过度,突然间就暴毙了。



这些历史要读


从秦政权开始计算,皇权更替出现了400多次,其中最少有63次旁落,相当于平均每更替7次就出现一次皇权旁落,并且大都不是平稳过度,而是充满血风腥雨。

古代的王权国家都是这样,都是上台的杀掉被赶下台的,动不动就是王权团队一个不留,婴儿也不放过。这种野蛮行为,为所有王权专制国家的通病。无论多么庞大显赫的王权家族和团队,很少逃脱被灭绝的命运。

王权(皇权)团队一个不剩,且不是政局稳不稳的问题,而是整个社会陷入一场战乱的问题,皇帝提前多少年退位也没有用,因为对手要的就是皇权,要的是全新的皇权家族和团队。

17世纪后,许多人终于找到了回避这种恐怖行为的办法,那不是更替权位的问题,而是从根本上改变王权,政权不再是王权的私有,成为全民共有,于是,再也没有人窥视王权,谁想成为国家首脑,公开竞选才算数,打打杀杀一概无效,从此,最近300年里,那些社会就再也不出现政局混乱,屠杀王权团队的现象了。


通用口语文


中国历史上为了替继任皇帝稳定政局而提前退位的皇帝倒还真有,但是大部分结局都不怎么样,其根本原因就是在于老皇帝并不仅仅是靠着自己的个人魅力来支撑整个王朝的发展,而是在于建立完善的制度以及安排合适的王佐之才。

选择退位以稳定新君统治的帝王,国史君(国史通论)第一个想到的就是赵武灵王了。赵武灵王二十八年(公元前298年)五月赵武灵王将王位传给了自己宠爱了太子赵何,自称主父,赵何便是赵惠文王。但是赵武灵王退位不让权啊,实际上他依然是赵国的最高统治者,拥有最高政治权和军事权(吞并中山国、征服楼烦骑兵都是在他退位之后完成的),最终他又犯糊涂,觉得废太子章太可怜了,于是封赵章为安阳君甚至要封他为代王,这就给赵国的内乱埋下了种子。赵武灵王最终在沙丘政变中被饿死,赵国也陷入混乱之中。

主动退位的太上皇一般都是退位不让权(后世还有宋高宗赵构、清朝的乾隆等),所以他们退不退位都对继任的皇帝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帮助——当儿皇帝和当太子又有什么区别呢?

被动退位的太上皇就有很多了,他们退位的目的都不是为了稳定继任皇帝的政权,而是为了保住自己的性命,最典型的就是唐高祖李渊了。

所以,老皇帝退位以辅助新皇帝稳定政局并不是一个高明的办法,最高明的就是建立完善的制度,安排合适的王佐之才,让大臣或者诸侯王们不敢反、不想反、不能反,其中最典型的应该就是刘彻、刘备、孙策等人的临终托孤。而明太祖朱元璋靠诛杀有能力的功臣来给孙子朱允炆铺路的方式就显得低一个等级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