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封王:其他人都是死后追封,只有他一人是在世封王

大明一朝,异姓封王的有16人,死后封王的有15个人,分别是朱元璋时期的中山王徐达、开平王常遇春、岐阳王李文忠、宁河王邓愈、东瓯王汤和、黔宁王沐英,朱棣时期的东平王朱能、河间王张玉,英宗时期的平阴王朱勇(朱能之子)、定兴王张辅(张玉之子)、定远王沐晟(沐英之子),孝宗时期的宣平王朱勇(抚宁伯朱谦之子),武宗时期的宁阳王张懋(张辅之子),神宗时期的定襄王朱希忠(朱勇玄孙)。

而唯一一个活着封王的是朱棣时期的忠勇王金忠。

这人凭什么活着封王,是有什么惊天的功劳非要封王不可?

其实可以说,金忠这个王位是天上掉下来的,他没干出什么惊天动地的伟业,纯属白捡。

这个金忠,不是汉人,他是蒙古王子也先土干。

明朝封王:其他人都是死后追封,只有他一人是在世封王

明史记载:“素桀黠,为阿鲁台所忌。永乐二十一年,成祖亲征漠北,至上庄堡,率妻子部属来降”。

这个蒙古王子向来凶暴狡猾,不被阿鲁台待见,当朱棣北征时,找了机会率部投降大明。按说投降了就投降了,本就是一件平常之事。但是呢,这个也先土干来投降的时机太对了。

明史《金忠传》记载:“时六师深入,寇已远遁。帝方耻无功,见其来归,大喜”。怎么说?原来朱棣此次北征,连蒙古人的影子都没摸到,吃了一堆的尘土。好大喜功的朱棣面子没地方搁,正愁着呢,这个时候,一个蒙古王子率领部众来降,这太给面了啊。朱棣大喜之后,“赐姓名,封忠勇王,赐冠带织金袭衣,辍御前珍羞赐之,复赐金银宝器”,这全是顶级的赏赐。还让他一起分享皇帝的美食,这待遇没几个人能享有。正所谓“力田不如逢年,善仕不如遇合”了。

明朝封王:其他人都是死后追封,只有他一人是在世封王

白白得了一个王位的金忠大喜过望,这换谁不得睡觉都会笑出声来啊。

大喜过望的金忠也死心塌地的为朱棣效劳。

明史记载:“班师在道,忠骑从,数问寇中事,眷宠日隆。明年,忠请为前锋,讨阿鲁台自效。帝初不许。会大同、开平警报至,诸将请从忠言。帝复出塞,忠与陈懋为前锋。而阿鲁台闻王师复出,仓皇渡答兰纳木儿河遁去。忠、懋至河不见寇,抵白邙山,卒无所遇,乃班师。”

急于建功的金忠也没摸到阿鲁台的屁股,未建寸功,他自己感觉这王位坐的不踏实。

朱棣过世之后,在位时间很短的仁宗没有再给金忠建功立业的机会。到了宣宗时期,宣德三年,宣宗亲征兀良哈,机会终于来了。金忠请求出战,有大臣说不能派他们出战,理由是担心金忠他们乘机逃回蒙古,自信满满的宣宗说:“去留任所欲耳。朕有天下,独少此二人邪?”。二人出战之后,抓了几十个俘虏,几百头马和牛回来,也算有收获,宣宗十分高兴,赐金卮美酒,加封太保。

明朝封王:其他人都是死后追封,只有他一人是在世封王

这也是金忠最后一次为大明出力。

明史记载:“六年秋卒,命有司治丧葬”。至于金忠开心还是惶恐,日子过得如何,明史就没有再提起,这个生前封王的幸运儿,从封王到死去,也仅仅只有八年罢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