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松這個陽谷縣都頭,到底是個多大的官,西門慶為什麼怕他?

用戶56079623839


所謂都頭,是唐朝五代時期軍隊指揮官的一個稱呼,唐人曾將都頭作為軍隊統帥的俗稱。北宋時期,軍事力量分為禁軍和廂軍兩種,禁軍屬於野戰軍,廂軍屬於地方部隊,在軍隊中存在著“都”這個編制,一都之長就叫都頭。當時“都”的人員並無定額,但總的來說,都頭是部隊的基層軍官,大體相當於今天營連長之類的職務。

《水滸傳》作者施耐庵

我曾在一篇文章中談過,北宋地方政府中並無都頭一職,《水滸傳》中武松在景陽岡打死老虎後,被任命為陽穀縣步兵都頭,人稱“武都頭”。其實這是作者施耐庵虛構的一個職務,施耐庵生活在元末明初,都頭在當時已不是軍職,南宋以後都的軍事職能逐漸減弱,到了元代,已成為鄉村以下的一級組織,相當於今天的某某村第幾組之類的東西,都的頭目都頭負有維持治安責任。施耐庵將武松演義為兵馬都頭,就是結合了北宋和元明時期的歷史背景。

陽穀縣兵馬都頭武松

至於武松擔任的這個都頭是個什麼官,個人感覺應該是一縣的治安長官,負責緝盜、抓捕、巡邏等治安事宜。如果非要做個比較的話,類似於現在的縣公安局長或者公安局治安巡邏大隊長,職務雖然不是很高,但實際權力頗大,在當地屬於頭面人物。而西門慶是一個開生藥鋪的富戶,屬於武松管轄範圍之內,並且西門慶平日肯定也會有求於武松,所以對他有所忌憚。


民國年間那些事


人們大多認為西門慶害怕武松,是因為武松是國家幹部, 縣公安局局長,但這是一個誤解,武松這個“都頭”實際上沒那麼牛,最多是個臨時工。

《水滸傳》中武松在探望哥哥的路上,無意在景陽岡打死老虎,為當地百姓除了一害,成了十里八鄉人盡皆知的打虎英雄,陽穀縣知縣(相當於縣長)見武松武藝驚人,且忠厚仁義,便讓武松在縣衙謀了一個差事,說道:“我今日就參你在本縣做個都頭如何?”

武松沒有正式工作,當然求之不得,知縣當即叫押司(宋江做過的官,相當於秘書)立了文案, 當日便參武松做了步兵都頭。

那麼,武松這個“陽穀縣都頭”到底是多大的官兒?足以讓西門慶害怕嗎?

需要說明的是,武松擔任的“步兵都頭” 不是一個官,是吏職,屬編外人員。


北宋的官和吏差別很大,官有正式編制,有品級,有俸祿,一般需要有出身的人才能擔任,而且統一由中央管理,類似於如今的正式公務員和事業單位幹部。

吏沒有正式編制,沒有品級,沒有俸祿,對出身沒什麼要求,類似於如今政府購買服務崗位,各部門、地方自行管理,比如武松做都頭這件事,知縣一人說了就算。

北宋縣一級治安體制比較複雜,知縣相當於縣長,縣尉分管副縣長兼公安局局長,這些都是中央統一任命的官,知縣沒有權力任命。縣尉再往下轄都頭,都頭再往下轄弓手,弓手相當於最基層的警員,一個縣有10到50人不等,這些人都沒有編制。

因此,有人把武松比作公安局長是不合適的,他更像一個政府購買服務的輔警隊長,當縣裡需要時就聘用他,當不需要的時候隨時可以解除聘用關係。

在縣一級,正式的官特別少,數來數去也就知縣(縣令)、縣尉這、主簿這幾個,基層大量事務需要靠廣大的“吏”來完成。

這些吏大多是本地人,人脈廣,關係熟,很像“地頭蛇”,所謂縣官不如現管,縣官離開他們往往在當地寸步難行,所以這些吏在事實上管理並控制著基層政權,《水滸傳》中那些吃衙門飯的好漢,絕大多數都是吏職,他們地位卑微,能量卻不小。

西門慶確實害怕武松,但他是當地有名的富戶,黑白兩道都吃得開,滿縣上下都要賣他幾分面子,因此西門慶怕的不是武松“都頭”的名號,因為武松不是當地人,沒有多大實權,而是武松“打虎英雄”的名號。

俗話說,軟的怕硬的,硬的怕橫的,橫的怕不要命的。

武松就是這樣一個好漢,除了喝酒,錢財女色都沒興趣,收買不了;他功夫高強,嫉惡如仇,打又打不過。

對西門慶這號人而言,武松簡直就是他的命中剋星,即便沒有勾搭潘金蓮,毒死武大郎這件事,這一對冤家遲早也會迎來對決。

我是專注歷史文化的狄飛驚,歡迎關注我!


狄飛驚


西門慶怕武松的觀點,可能是受到央視版電視劇的影響

很多人說西門慶懼怕武松,我覺得是受到電視劇的影響。

在央視版《水滸傳》中有這樣一個情節,就是西門慶被潘金蓮窗戶上的竹竿砸中,隨後來到對門的王婆酒肆裡面。

西門慶問對門的這個女子是誰,王婆說,是“三寸丁谷樹皮”的武大郎妻子。西門慶於是感嘆,為什麼如此貌美的姑娘嫁了那麼一個人。王婆說,雖然他夫君武大又矮又醜,但是他有一個厲害的哥哥就是武松。

西門慶問,莫不是那個打虎的武松。王婆說,正是。

其實,翻閱《水滸傳》原著,可以發現,裡面並沒有這一段情節。我覺得,電視劇《水滸傳》之所以加入這一段,是為了凸顯武松的英勇,也為武松後來在獅子樓殺掉西門慶做了鋪墊。

但是,邏輯上卻有些紕漏,既然西門慶如此害怕武松,那他為什麼還要執意招惹潘金蓮?西門慶家裡已經妻妾成群了,犯不上為了一個女子冒殺身之禍。

原著中的王婆開始沒有提武松,西門慶也沒有考慮過潘金蓮的夫君是否好惹

潘金蓮與西門慶的故事主要出現在《水滸傳》中第24回到26回。在第24回《王婆貪賄說風情鄆哥不忿鬧茶肆》中西門慶被簾子砸到之後,來到王婆的酒肆。

西門慶問到了對面的女子是誰,王婆說:“他的蓋老,便是街上賣炊餅的武大郎。”西門慶於是叫起苦來說道:“好塊羊肉,怎地落在狗口裡!”

隨後,西門慶就展開了極為經典的攻勢,利用利益試探王婆願不願意幫他這個忙(這一段極為精彩,建議處在職場的人可以學習一下)。

最經典的是,西門慶在王婆酒肆中表現出一副魂不守舍的樣子,王婆自然明知故問的問,大官人,你有什麼心事。西門慶說,你猜一猜,若猜對了,便輸給你五兩銀子。這其實就是明著在給王婆錢,從而試探她的態度。

在這一部分中,西門慶和王婆都沒有提到武松。畢竟,王婆知道西門慶的秉性,肯定是想讓自己幫助他搞定對門的“小娘子”。萬一自己一提武松,對方知難而退,那麼自己就沒有辦法獲利了。

當西門慶直到王婆要幫自己,王婆便巧設棋局,安排了請潘金蓮幫她裁衣服,然後偶遇西門慶的情景,從而將他們攛掇到一起(這段也堪稱經典,王婆布的局真可謂環環相扣,進可攻退可守。男生想試探喜歡的女孩子,可以學習一下!)

到這裡,王婆只說了一句,恰好武松出差了,所以我們可以進行這個計劃。西門慶並沒有接王婆這個話頭,由此可見,這個時候,西門慶是不太在乎武松的。

後來,西門慶和潘金蓮的姦情被武大看到,西門慶一個飛腳,直接將武大踹翻在地,此後便一直臥床。

知道武松回來,西門慶感到害怕,卻繼續被王婆忽悠

在第25回中,武大躺在床上對潘金蓮說:“你做的勾當,我親手來捉著你奸,你倒挑撥姦夫,踢了我心,至今求生不生,求死不死,你們卻自去快活!我死自不妨,和你們爭不得了!我的兄弟武二,你須得知他性格。倘或早晚歸來,他肯幹休?你若肯可憐我,早早伏侍我好了,他歸來時,我都不提。你若不看覷我時,待他歸來,卻和你們說話!”

由此可見,武大確實是一個憨厚之人,自己帶了“綠帽子”,還打算原諒潘金蓮。

但是,潘金蓮卻把這個話告訴給了西門慶和王婆。這個時候,西門慶第一次害怕起了武松:

“那西門慶聽了這話,卻似提在冰窨子裡,說道:‘苦也!我須知景陽岡上打虎的武都頭,他是清河縣第一個好漢!我如今卻和你眷戀日久,情孚意合,卻不恁地理會。如今這等說時,正是怎地好?卻是苦也!”

西門慶正不知如何理會,這個時候,王婆馬上勸西門慶,不如直接用毒藥殺死武大,等武松回來,告訴他武大暴病身亡。

由此可見,西門慶和潘金蓮最後遭遇殺身之禍,完全是王婆推波助瀾。王婆為什麼非要把這件事辦成呢?除了可以獲得西門慶豐厚的錢財外,西門慶還答應王婆,讓她的兒子以後跟自己混。

西門慶只不過是一個公子哥,武松還沒有回來,也不知道害怕。等到災難臨頭,才開始害怕擔心。然而,被王婆這麼一忽悠,又一次鋌而走險。

所以,我並不覺得西門慶懼怕武松。

武松的“都頭”官職並不是臨時工,而是可以統領一百人的小將領<strong>

最後,再來說一下武松的這個都頭。

什麼是都頭?其實,這個都頭的官職並不大。

由於北宋開國皇帝趙匡胤曾經是後周禁軍統領,因此宋朝建立之後,全國的軍隊都被稱為禁軍(並不是皇帝的部隊才叫禁軍)。

禁軍下面有指揮,指揮下面就是都。都又分馬軍和步兵,都頭主要是管轄步兵的。根據《武經備要》的記載,“大凡百人為都”,也就是說,一個都頭可以管一百人。

由此可見,都頭管的人也並不少,而且,武松應該深得當地縣官的信任,否則,也不會讓武松幫助自己押運自己貪汙的財物。

由此可見,武松並不僅僅是一個“臨時工”,西門慶也並不是真不怕他。


兮兮說事兒


西門慶怕的不是武松做為陽穀縣都頭的這種官方身份,而是武松身上既有那種快意恩仇,說白了就是混不吝的氣魄,又有赤手空拳打虎的本事。


根據《水滸傳》中的描述,縣衙裡的“都頭”應該和“押司”一樣,是“吏”而不是“官”,這是因為都頭一職一個縣的知縣就可以直接提拔任命,而不需要上級部門的審查考核,比如武松打虎後,陽穀縣的縣令就直接說:

雖你原是清河縣人氏,與我這陽穀縣只在咫尺。我今日就參你在本縣做個都頭,如何?

而像府一級的衙門中,也是全權負責治安的“觀察”一職,比如說濟州府的何濤何觀察,就應該屬於正式編制了。

而根據都頭擔負的“捉賊捕盜”,維護地方治安的職責來看,他們就和捕快的職務類似。只不過,“都頭”屬於捕快中的頭,相當於現在一個縣級公安局刑警大隊大隊長的職務,還到不了正科級公安局長的級別。這是因為都頭上面還有縣尉,他對一個縣的治安負全責,相當於公安局長的級別了,縣尉屬於是正式編制,在大宋朝廷的官員序列內。


無論“都頭”這個職位大小,是屬於臨時工,合同工還是正式在編,其實西門大官人都不瞧在眼裡,因為他信奉“有錢可使鬼推磨”,一直以來和陽穀縣的知縣都可以打得火熱,還會怕他手底下的一個都頭嗎?

真正使他擔心害怕的是武松的江湖身份,而武松的這種身份可是不管你和誰遠近親疏的,說白了就是不在乎王法,這樣使他做起事來毫無顧忌,而偏偏他又有一身降龍伏虎的本事,這才是西門慶最為忌憚的。

既然已經做了虧心事,就別怕鬼叫門了,擔心也沒有用。沒過多久,武松就在光天化日之下,在獅子樓取下了西門慶的首級,從而也永遠告別了自己都頭的生涯。


田獲三狐


武松的職位是都頭,都頭是個吏,不是官,官府僱的服役人員,臨時工性質,在古代地位低下,有的連薪水都不發,屬於下九流的職業。並不是我們現在說的派出所長,刑警隊長什麼的,沒人敢惹。<strong>


西門慶是個開藥鋪的,一個商人,古代商人地位低下,宋代稍微好點,但也只是不鄙視商人,並不像現在那麼風光,什麼民族企業家,慈善家,集萬千寵愛,光環於一身,沒那個事。

<strong>


由此看來,武松和西門慶的社會地位半斤八兩。僅從這方面來說,西門慶沒必要怕武松。西門慶很會來事,懂得有錢能使鬼推磨,巴結官吏這種事他是左右逢源,手到擒來。武松也不過是個吏而已。如果沒潘金蓮和武大郎這檔子事,說不定他會時不時送銀子給武松,再好酒好菜款待款待,結交一下這位打虎英雄。畢竟朋友多了好辦事。


他怕的是武松這個人,不是他都頭的職位。


他本身膽子就小,武大郎跑來捉姦,他第一反應是躲到床下。經潘金蓮一攛掇,他才回過神來,一腳踹倒了武大郎,奪門而出。


再者武松是個不要命的,怪物般的人物。


潘金蓮說武松會追究,西門慶當時心就拔涼拔涼的,可了不得,武松連老虎都打的死,還是赤手空拳,自己要是捱了他一拳,還不得牛黃狗寶都被打出來?擱誰誰不怕,退一步說,武松揍他一頓,把他綁到縣衙,判個一年半載的,丟人現眼不說,還破財受罪。


不過西門慶還是低估了武松,他沒料到武松那麼把細,查清了所有事。他又沒有高太尉那種實力,終於落得個身首異處的下場。


西堤君


武松這個陽穀縣都頭相當於今天的縣公安局刑警隊隊長,在宋朝是沒有品級的小吏,縣令是正八品官員。武松作為都頭,其實就是縣衙役的小隊長,他並不是一名官員,而只是官員聘用的一個小吏,權力並不大;都頭只是奉縣令之命維持當地社會治安,緝捕盜賊,收繳稅款等等。西門慶是陽穀縣的一個大商人,他不是官也不是吏,只是平民,當是他為人十分精明,跟官府有勾結,在當地勢力十分龐大!西門慶怕武松的原因有兩點:其一、武松功夫高強,心狠手辣,不是一個軟柿子;其二、武松不懼怕權勢,想幹啥就會幹啥,金錢美色無法動搖其志!

西門慶是一個黑白兩道兼通的紅頂商人,他為人奸詐淫邪,勾結地方上的地痞流氓形成黑惡勢力,又勾結官府放高利貸,賺得盆滿缽滿!西門慶作為陽穀縣的一霸,他敲詐商人,欺壓良民,在官府的庇護下一直瀟灑快活。百姓們打又不打不過西門慶,告又告不贏西門慶,因此對他都忌憚十分,忍氣吞聲,逆來順受!此外西門慶還會功夫,普通幾個半漢皆不是他對手,他出手既重且狠,輕則重傷,重則喪命,比如他一腳將武大郎踢得臥床不起,足見他有一些真功夫。

西門慶跟潘金蓮通姦,謀殺武大郎,可謂惡貫滿盈,但是他從來不怕半夜鬼敲門,依然大搖大擺的吃喝玩樂。西門慶唯一忌憚的是武松,並不是因為武松有官家身份,武松那個都頭對西門慶來講不值一提,西門慶完全可以通過上層運作將武松擺平。西門慶怕武松的原因在於武松不畏權勢,武松本來就是一個亡命天涯的遊俠,他是一枚硬釘子,而不是軟柿子;另外武松有打虎的能力,要打死西門慶也並不在話下。武松既有能力殺死西門慶,又不受其它利益誘惑,確實讓西門慶有些害怕,否則他也不會上下疏通,製造武大郎是自然病死的假像,他不想跟武松有衝突。

武松何許人呢?他藝高人膽大,心細頭腦靈,大哥的突然暴死與大嫂的閃爍其詞讓他懷疑,最終他層層調查,發現了西門慶與大嫂的姦情與謀殺武大郎之事!如果西門慶用計娶了潘金蓮,並且不殺害武大郎,那麼武松不會跟西門慶索命,奈何的是有了姦情還害人命。這讓武松怒從心頭起,惡向膽邊生,一鼓作氣殺了大嫂又鬥殺西門慶;武松的武功明顯比西門慶高,所以他才能在鴛鴦樓斃殺西門慶,否則死的就是他武松了。正所謂惡有惡報,不是不報,只是時候不到,西門慶惡貫滿盈,最終被比他更厲害的武松給結果了性命,真是報應不爽,天道昭昭啊!


大秦鐵鷹劍士


薩沙談水滸人物的現代職務之武松:威風八面的刑警大隊長

在殺死潘金蓮西門慶之前,武松也是個官,是陽穀縣的都頭。這個武都頭可厲害著呢!按照今天的標準,他就是威風八面的刑警大隊長!聽薩沙說一說吧!

武松的這個都頭很有意思,第一是縣長身邊的貼心人,第二可以指揮一些人。

書中寫道:那婦人臉上堆下笑來問武松道:“叔叔,來這裡幾日了?”武松答道:“到此間十數日了。”婦人道:“叔叔,在那裡安歇?”武松道:“胡亂在縣衙裡安歇。”那婦人道:“叔叔,恁地時卻不便當。”武松道:“獨自一 身,容易料理。早晚自有土兵服侍。”婦人道:“那等人服侍叔叔,怎地顧管得到。何不搬來一家裡住?

過了十數日,卻說本縣知縣自到任已 來,卻得二年半多了;賺得好些金銀,欲待要使人送上東京去與親眷處收貯使用,謀個升轉;卻怕路上被人劫了去,須得一個有本事的心腹人去; 猛可想起武松來,“須是此人可去。……有這等英雄了得!”當日便喚武松到衙內商議道:“我有一個親戚在東京城裡住;欲要送一擔禮物去,就捎封書問安則個。只恐途中不好行,須是得你這等英雄好漢方去得。你可休辭辛苦, 與我去走一遭。回來我自重重賞你。”武松應道:“小人得蒙恩相抬舉,安敢推故。既蒙差遣,只得便去。小人也自來不曾到東京,就那裡觀看光景一遭。 相公,明日打點端正了便行。”知縣大喜,賞了三杯,不在話下。

武松這個都頭,其實並不是北宋的軍隊都頭。

北宋軍隊裡的都頭,其實就是連長,是低級軍官。

縣政府裡面的都頭,不是軍官,而是負責抓捕盜賊的捕快,每個縣一般有2個都頭。

用今天的話來說,武松這個都頭,就是縣刑警大隊的大隊長!

武松手下有不少刑警,也就是書裡的士兵,可以幫他做事,伺候他。刑警大隊長從古至今,都有實權。在古代,刑警大隊長想要整整老百姓,也是很輕易的事情,藉機索賄也不算什麼。

除了武松以外,雷橫、朱仝、李立也是都頭,都是刑警大隊長。

劉唐去拜見晁蓋,想要一起去搶劫生辰綱,結果途中就被雷橫認為形跡可疑抓住,吊了一夜。後來晁蓋行賄給雷橫,才將劉唐救出。抓賊是雷橫的本職工作,把劉唐吊了一夜,劉也沒話說,自認倒黴。

由於有實權,老百姓也很尊重他。在縣城內,沒有誰敢隨便得罪武松,而且幾乎每個人都認識武松。

刑警大隊長在縣政府也是舉足輕重的,縣長對他很看重,把他當做心腹。

刑警大隊負責抓賊,是需要和罪犯正面交手的。當年都是冷兵器,沒有手槍,抓賊要肉搏,是靠真功夫的。都頭這個職務一般人是幹不了的,必須有能耐的人。

武松武功超群,全書裡面從沒被人打敗過,堪稱高手中的高手。

有社會經驗的人都知道,警察還需要一定的威懾力,哪怕不動手也要能夠嚇住罪犯,這點武松更是符合。

武松不但有武功,還身強力壯。書中描寫,武松身高大約是一米八五左右,體重至少180斤(孫二孃兩個夥計都扛不動他)!在當年,普通中國男人也就一米六,武松絕對是個大塊頭!一般小賊見到武松這個壯漢,就嚇得屁滾尿流了!

武松打了老虎以後,縣長一看他的身材就很高興,認為他很適合做刑警大隊長,立即給予提拔!

書中寫道:到縣前衙門口,知縣已在廳上專等,武松下了轎。扛著大蟲,都到廳前,放在甬道上。知縣看了武松這般模樣(高大強壯),又見了這個老大錦毛大蟲,心中自忖道:“不是這個漢,怎地打得這個虎!”便喚武松上廳來。 知縣見他忠厚仁德,有心要抬舉他,便道:“雖你原是清河縣人氏,與我這陽穀縣只在咫尺。我今日就參你在本縣做個都頭, 如何?”武松跪謝道:“若蒙恩相抬舉,小人終身受賜。”

有人說,刑警大隊長也要聽公安局長的,那麼縣公安局局長是誰?

就是之前來抓晁蓋的觀察何濤!

何觀察的級別是從八品,副縣級幹部,主管治安。

生辰綱被搶走以後,知縣直接讓何觀察負責。縣長在何觀察臉上先預先刺好了發配的字,逼他破案。

書中寫道:只見階下一人聲喏,立在簾前。 太守道:“你是甚人?”那人稟道:“小人是三都緝捕使臣何濤。”太守 道:“前日黃泥岡上打劫去了的生辰綱,是你該管麼?”拔濤答道:“稟覆相公,何濤自從領了這件公事,晝夜無眠,差下本管眼明手快的公人去黃泥岡上往來緝捕;雖是累經杖責,到今未見蹤跡。非是何濤怠慢官府,實出於無奈。”

至於押送林沖宋江盧俊義的公人董超、薛霸、張千、李萬等傢伙,就是普通公安幹警。

那麼,我們可以明確知道,武松的日子其實很好過。

在縣城,武都頭是實權人物,油水又足,算得上地方一霸了。

如果武松不是為了哥哥報仇,殺了姦夫淫婦,未來的日子會很富足,有權有錢!


薩沙


西門慶看上了潘金蓮,通過王婆勾結上手。面對武大郎的威脅,西門慶不當回事。可聽說武大的弟弟竟是陽穀縣步兵都頭武松,嚇出一身冷汗。

都頭是個什麼官?

都頭出現在唐朝,也稱為都將。唐及五代十國,都頭的級別是比較高的。尤其是中唐以後,以諸軍總帥為都頭。所謂一步一軍謂之一都,其部帥呼之為都頭。到了北宋,都頭就成為了指揮使之下的軍官。陽穀縣作為民政管理部門,不可能有都頭這個軍職。《水滸傳》裡一共提到了8位都頭,除了武松還有朱仝、雷橫等人。這些人的職責基本上都是負責緝捕盜賊和其它一些雜務,包括武松就要為了縣令去送生辰綱,這其實純屬縣令私事。所以,水滸裡的都頭都不是正規軍職,而是縣裡借用了禁軍“都頭”的叫法。就武松來說,他是步兵都頭,相當於縣局的刑警隊長。

宋朝的都頭和現在的刑警隊長是不能比的,因為他們都是縣令私人聘任的,不是國家在編人員。說白了,都頭不是“官”只是“吏”,這兩者的身份地位,區別還是很大的。“官”是管人的,“吏”是做事的,也就是說,武松就是縣令手下的一個辦事員,雖然有刑警隊長的職權,但身份更象是縣太爺的保安大隊長。

所以當武松從東京回來之後,對武大之死剛開始的想法是報官,希望官府可以替自己申張正義。然西門慶用銀子把縣令給喂跑了,縣令也就沒把武松當回事。西門慶並不是怕武松的都頭職務,雖然惹惱了一個都頭確實很麻煩,但也不是什麼大不了的。真正讓西門慶害怕的,是武松能打。西門慶就說過武松“是清河縣第一個好漢”。武松知道自己的都頭身份無法為兄報仇,就用江湖手段,在酒樓把西門慶幹掉了。


司馬路的歷史會客廳


首先,先不管西門慶是怕陽穀縣都頭這個小吏頭銜,還是怕武松這個景陽崗喝了十八碗酒,醉醺醺還能打死老虎的猛士。我們第一件事搞清楚“都頭”這個稱呼的由來,在宋朝有什麼實權,其次是還有就是西門慶在《水滸傳》裡的身份,背景如何。搞清了第一件事,第二件事自然就清楚了,“都頭權大,那麼西門大官人就是怕這個官職,否則就是怕武松這個人,與官職無關。<strong>

西門慶雖然大家都瞭解,但還是要介紹一下。

被武松嚇破膽的西門慶在《水滸傳》中是一個配角,所以施耐庵對其社會背景著墨不多,只描述他家是陽穀縣一戶破落的土財主,後來開了一家生藥鋪子,也會一些拳腳功夫。以現在的角度看,西門慶在陽穀縣也算是“大人物”了,不然後來與潘金蓮合計弄死武大郎,用錢賄賂了一下縣裡的官吏,就平安無事了。插句題外話,《金瓶梅》中西門慶的人物設定,與《水滸傳》中出入很大。

我們再來看看“都頭”這個官是怎麼來的,武松有多大的權力呢?

“都頭”這個稱呼,只是一個俗稱,並不是具體的官職,起源可追溯到中唐時期,史書中第一次出現了“唐之中世,以諸軍總帥為都頭。至其後也,一部之軍謂之一都,其部帥呼為都頭”(《資治通鑑》)。如唐憲宗時候,劉悟任都知兵馬使,時人稱之“劉都頭”。

晚唐到五代十國時侯,“都頭”都是指一“都”(晚唐有五十四都軍)之軍的最高軍事長官,而“都”的規模編制都沒有規定,有的是幾千,有的是數萬。到了宋朝,“都頭”降了個一兩級,只是禁軍中的一個軍官官職的俗稱,並不是某支部隊的最高長官了。元朝,《水滸傳》作者施耐庵生活的年代,“都頭”只是鄉鎮一級維護治安的頭頭了,相當於派出所所長,與軍隊毫無瓜葛了。

我們知道武松打虎歸來,縣令把這位英雄招至府下,做了陽穀縣的“都頭”。實際上,宋朝縣一級,根本就沒有設“都頭”這個職位,這只是當時對衙役頭頭的敬稱,借禁軍軍中的官職名,敬稱這些衙役頭頭,畢竟當時衙役不僅負責維護治安,還要負責催交稅收,押運縣府財物。

放到現在,武松也只是一個縣公安局局長。其實,後人考證,《水滸傳》裡描繪的官職系統混亂,既有宋朝的官職,又有元朝的官職,還有的是同一官職,把元朝的官職職能放在了宋朝上,這與作者生活的朝代有關。

土財主VS公安局局長?

西門大官人,看這稱呼就不同尋常,就知道陽穀縣裡這號角,不好惹,手眼通天的土財主。武松一個剛剛上崗參加工作不久的公安局局長,前不久還被外派押運縣令的財物。如果兩個硬拼權勢,恐怕只會對半分,縣令從中調解一下,和一下稀泥,用錢打發一下武松,用權恐嚇一下西門慶,然後就不了了之。

但武松,可不是酒囊飯袋的官吏,是能豪飲十八碗酒打死老虎的猛士,權謀鬥爭可能不行,但要是正面剛,直接抄傢伙,翻遍整個陽穀縣也找不到哪個好漢可與其肉搏廝殺了。

西門慶略懂拳腳功夫,內行人更深知武松的武藝到底有多高強。所以能讓西門大官人膽寒的只怕是武松衝動的性格,高強的武藝,怕的是東窗事發武松一怒之下結果自己的性命,至於武松的陽穀縣都頭的小吏頭銜,一點都沒考慮過。

結語。

《水滸傳》中描寫了很多市儈之景,書中的好漢,做過官的,也大多是夾在市民百姓與士大夫階層中的小吏。有些事在歷史長河中總會有些共通之處,讓你驚歎歷史真的會重現,人類文明的進步呈螺旋式階梯上升的。



無筆史官


就相當於公安局刑警大隊長。話說那武松當年在景陽岡仗著酒量大。硬是喝了十八碗‘’三碗不過岡‘’的酒,借酒發瘋,沒想到把背時的吊晴白額大蟲給整死了,一下子出了名,成了英雄人物,又被提拔當了都頭,也可算是出人頭地了。

平常人見了那個不是笑臉相迎,點頭哈腰。上至達官顯貴,下至平頭百姓,那個不想拉攏,那個不想巴結。而西門慶就是一個開藥鋪的,仗著有點錢,又與官府有點關係,胡做非為,看武大郎好欺負,硬是勾引了潘全蓮。西門慶也是因為怕武松將來知道了找自己麻煩,才和潘金蓮先下為強,把大郎弄死了,好來個死無對證,可惜沒想到弄巧成拙,最後雙雙命喪武松之手。在這裡可以說《水滸傳》真實的寫照了很多人性最醜惡,最殘忍的一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