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城見聞之婚俗

每個地方的婚俗確實是不一樣的。每個人對那個對的人的定義都不同,串串和莉莉找到的都是對的那個人,舉手投足間,談到的,說到的都是幸福的流露。 她說,他是那個除了她父母之外可以包容和忍受她脾氣的人,他是那個對的人,讓她學會了撒嬌。祝願她在以後的新生活裡永遠做一個幸福的人!

大學時代的約定,無論多忙,都要參加舍友的婚禮,見證舍友們的最美時刻和幸福。

項城,在歷史上曾出過一個著名的人物,袁世凱的出生地就在項城,因此又稱其為“袁項城”。關於其功過,歷史的評價不一。2019年是京張鐵路一百一十年紀念,京張鐵路是袁世凱在清政府排除英國、俄國等殖民主義者的阻撓,委派詹天佑為京張鐵路局總工程師(後兼任京張鐵路局總辦)修建的。在項城,有這樣一種說法,袁世凱在委派詹天佑修建京張鐵路時,為何沒經過項城?袁世凱擔心若鐵路經過了項城,就方便了侵略者到達項城。為了保護項城人民,京張鐵路才沒有經過項城。項城袁世凱故居保留了具有明清特色和傳統風格的各式建築248間,周圍1800米長、10米多高的寨牆,一座優美別緻的花園,6座炮樓及三道護城河。

每個地方的生活習慣不同,婚俗也不同。她家鄉是以“×老莊”作為名字,這個村莊都是這個姓。她是吳老莊的,村裡的人都姓吳。他是麻老莊的,村裡人都姓麻。新娘在出嫁的前一天孃家不置辦酒席。新郎家要在婚禮的前一天晚上宴請莊裡的人到家吃飯。新郎去接新娘時,去時的路和回來的路不能相同,在新郎接新娘的路上,凡遇電線杆(說法:電線杆是石頭做的)都要在前一天粘貼一個紅色的“禧”字。凡石頭做的物品也都會在前一天壓一張方形的紅紙,如各種石頭,石磨,井邊,水泥塊都會壓有紅紙,石頭井邊會有不好的東西,貼紅紙可以防止妖魔鬼怪出來作祟。

項城見聞之婚俗

項城見聞之婚俗

項城見聞之婚俗

項城見聞之婚俗

項城見聞之婚俗

項城見聞之婚俗

項城見聞之婚俗

項城見聞之婚俗

項城見聞之婚俗

項城見聞之婚俗

新娘的婚服,新娘可以選擇先穿婚紗或者繡荷,繡荷在整個婚禮過程中是必須要穿的。新娘在出嫁的早上只能吃煮的雞蛋,吃完飯後,穿著吉服但未穿鞋的新娘盤坐在紅色打扮完成的新娘要盤坐在床中間,左手握著酵子(發酵饅頭用的,功能相當於發酵粉,但酵子饅頭更好吃),右手握著一把硬幣。提前把新娘的鞋子藏起來,以方便新郎給新娘穿鞋時討要紅包,若不給紅包,就不告訴新郎新鞋所藏的地方。伴娘(或者弟弟們)負責堵門要紅包。新郎手捧鮮花單膝跪地向新娘求婚,新娘同意後,新郎才可以給新娘穿婚鞋。新郎需要給在伴娘(或弟弟們)紅包後,才給其提供新鞋的指示,紅包到位,新郎找到鞋子後,要親手為新娘穿上鞋子。之後,新郎握著新娘的左手腕向新娘的父母叫爸爸媽媽,新郎新娘同時向父母三鞠躬,感謝父母的養育之恩,分別擁抱父母。新郎和新娘一家人在一塊兒合影。之後,新娘便要蓋上蓋頭。新娘的父母目送新郎抱著女兒坐上婚車,新娘的父母不能出家門。新娘的孃家人(哥哥,姑姑,叔叔,姨媽)把新娘的嫁妝(棉被、洗臉盆)等裝上車,坐在新娘的車之後去新郎家喝喜酒。

新郎接上新娘回家時,走的路不能和來接新娘時的路相同,需要繞著走。到達新郎家,車停下來後,莊裡的人便圍著婚車準備看新娘,還有一些站在平房上面朝下看的,一雙雙眼睛巴巴的看著婚車,想要早點看到新娘的真容。新郎這邊的家人會舉著麻桿和犁鏵逆時針繞車一週,之後,便開始放煙花。新娘在新郎家人(一般是新郎的嫂子或嬸嬸)的攙扶下下車,然後新娘把右手握著的硬幣從空中撒下來,左手握著的酵子交給攙扶她下車的人。應西式婚禮的要求,新郎先下車進屋,則由伴娘和伴郎陪著站在門口等待。之後,新郎在回答司儀的一些問題,諸如此刻的心情,覺得新娘是一個什麼樣的姑娘。在回答一系列問題之後,新郎便迫不及待奔向新娘,很紳士也很正式地挽著新娘的左手臂,款款走向禮臺,禮臺上放了一張桌子,桌子上放著一個外面粘貼著紅色“囍”字的鬥,裡面則盛滿了舊麥子,在裝滿斗的舊麥子邊上放著一棵蔥白和裝著油的小鬥,而在中間插著一杆秤,秤的頂端貼著紅紙,紅紙外面還套著一塊黑布,在秤的最頂端繫著紅色的繩子。(關於其寓意,問了老管總,他說是老規矩,猜想,秤可能是稱心如意,鬥裡裝滿舊麥子,陳陳相因,代表家庭富足。一根蔥白應該是說廚房的菜是吃不完的,鬥裡裝的油應該是做飯需要油,有油飯菜才美味吧。)在斗的前面地面上放著一個燃燒著火紙的盆,新郎新娘需要雙雙跪在地面上向鬥叩拜。再雙雙跪拜新郎父母,感謝他們的養育之恩。之後便是新郎新娘在司儀的主持下,對彼此大聲說出“我願意”,花童送上戒指,新郎新娘彼此交換戒指併為對方戴上戒指,喝交杯酒。新娘改口向公婆叫出真摯且飽含深情的爸媽,給敬公婆敬茶。新娘和新郎的家人在一起合影留念。新郎將新娘抱到婚房,新娘換下婚紗或繡荷,穿起另一套吉服。新郎將新娘的箱子找到並拿到婚房,箱子的鑰匙在新娘哥哥手裡,新郎的爸爸必須找新娘的哥哥發紅包討要鑰匙。新郎的嫂子打開箱子,找到另一雙婚鞋,併為新娘穿上。新娘從孃家穿的婚鞋則送給為新娘換鞋的嫂子(新娘從孃家穿出來的婚鞋只能穿一次)。酒席開始,由老管總安排各方客人就坐,新郎新娘在老管總的帶領下,招呼前來祝賀的人吃好喝好。

項城見聞之婚俗

項城見聞之婚俗

項城見聞之婚俗

項城見聞之婚俗

項城見聞之婚俗

項城見聞之婚俗

項城見聞之婚俗

新郎的家人為新娘做一碗麵,分兩碗裝著,一碗稀(裝的是麵湯和蔥蒜之類),一碗稠(全是面),兩碗飯用碗裝著,並在每一個碗上方各罩著一個碗,由新郎的嫂子將兩碗飯一塊兒端到婚房,讓新娘掀起碗來,若新娘先掀到的是稠的那一碗,則代表新娘是一個有福氣的人。這碗麵又稱新娘在婆家的第一頓飯,要新郎新娘二人一塊兒將面吃完。

項城見聞之婚俗

至於婚房的佈置,則是貼滿了“囍”字,佈滿了紅色的氣球和絲帶,並會在床上放兩塊磚,寓意將來的小孩強壯。新娘的哥哥要在新婚後的第一天去新郎家接妹妹回孃家,新娘要在孃家住一天,再由哥哥將新娘送回婆家。大年初二新娘要回孃家,正月十五,由新娘的哥哥,若有小孩,則帶著小孩一塊兒去請新郎新娘回孃家看燈。

每個地方的婚俗確實是不一樣的。每個人對那個對的人的定義都不同,串串和莉莉找到的都是對的那個人,舉手投足間,談到的,說到的都是幸福的流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