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平之战中,赵国向齐国借粮,齐国为何不借给赵国?

L雪媛


秦赵长平之战,可以说是决定两国走向,甚至整个战国走向的战争。

结局自然大家都知道,是以赵国几乎全军覆没而告终。赵国失败的主要原因,是因为赵括率领的赵军仓促出战,结果正好撞进了秦军口袋。

那么导致赵军无法与秦军继续对质,而是在情况不明朗的情况下贸然出战的原因,就是赵国已经没有粮食了,如果再不主动出击,很可能赵军就会因为没有军粮而自动失去战斗力。



这也是赵国没有办法的办法。

那么在此之前,赵国是否为粮食的事情做过努力呢。

当然。

就像题主说得那样,赵国最终选择向齐国求援,向齐国借粮食。

当时齐国在位的是齐王建。

齐王建几乎没有怎么犹豫就拒绝了,完全就是一副坐山观虎斗的看戏心态。

赵国借粮失败,但又要把仗打下去,所以只能铤而走险。

很多对这段历史感兴趣的朋友都感觉到有一些遗憾。如果当初齐国可以慷慨解囊,拿出粮食借给赵国,那赵国也就不会仓促应战,长平之战或许还有转机。



即使长平之战赵国不能战而胜之,哪怕打一个互有胜负,也不会让秦国产生压倒性的优势,更不会让秦灭六国来得那么快,山东六国的最终命运或许就会迎来一定的转机。

但实际上我们有这样那样的遗憾,不过是站在我们现代人的上帝视角上来解读,不能真正站在当时人们的立场上。

当时的秦国虽强,但赵国也并不弱。

赵国强大的军事实力,依然是天下一流的军事强国。所以长平之战,当时的人们其实完全想不到之后的结局会是怎么样的。

所以很多人都是抱着让秦国、赵国狗咬狗的心态去看待这场战争的,只不过是谁也没有聊到,赵国最终会败得那么惨罢了。

这是其一。

其二秦国始终实行的都是远交近攻的战略思想,对于齐国一直以来都保留着交好的态度,再加上秦国始终出重金贿赂齐王的宠臣后胜,所以齐王建一直以来对秦国没有什么恶感。



其三就是齐王健本人的想法了。

纵观齐王建在位的四十多年,齐国一直以来都是与世无争的代表,你们六个国家爱怎么样怎么样,和我齐国没有任何关系。

你们别来招惹我,我也不去招惹你,我就关起门来好好享受生活,让我的子民们在乱世之中过安稳的日子。

齐王建这个做法是对是错,我们暂且不去评价。但至少他在位的四十年,齐国的百姓在这乱世中过上了难得和平生活。

所以在这种心理的作用下,齐王建又怎么会轻易干预秦赵之间的事情呢?

所以在齐王建亲政之后,就注定任何国家都无法在齐国得到帮助了。

我是@盗帅夜留香YE,关注我,一起交流更多是文史话题。


盗帅夜留香YE


原因有四:

一、秦国远交近攻的策略起到了作用。“王不如远交而近攻,得寸则王之寸,得尺亦王之尺也。”

二、齐国对赵国有怨,魏国攻打赵国时,齐国派出孙膑围魏救赵,经过马陵之战和桂陵之战,打垮了魏国,使得赵国免于灭国,但是赵国却恩将仇报,参加五国伐齐,把齐国的钱粮珍宝洗劫一空。

三、五国伐齐,使得齐国元气大伤,无力救援。

四、齐想让赵与秦进一步消耗,想重复曾经围魏救韩的计策,让赵消耗殆尽,而秦也损失严重,自己坐收渔利。


瓦窑堡的碳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为什么赵国会缺粮。长平之战爆发以后,廉颇没战多久就被赵王换成了赵括,一个纸上谈兵相当了得的人物,和其对战的可是秦王大将武安君白起,结果可想而知,赵括顺利进入白起设的圈套被困四十几天,而且是隔困,其粮道也早已被白起阻隔。

接下来我们看看这粮食该不该借?

围魏救赵的故事语文课本中就有,有名的典故,主人公是谁?自然是围魏救赵的齐国。当时赵国的都城邯郸都已被破,若不是齐国出手相救赵国恐早已亡国,这是何等恩情。

赵惠王十五年,五国攻打齐国,赵国尽然助力破齐,攻都城,毁宗庙,使得齐王建的老子流亡民间,险些丧了性命,这是什么?恩将仇报的典范。

如今,赵国确实有难,齐国不打是仁慈,攻之是常情,现在,已仁至义尽难道还要历史重演吗?



马伊赛夫


齐王建六年,秦攻赵,齐楚救之。

秦国的战略是,齐楚救赵,如果他们齐心协力,众志成城,就相机退兵,再等待机会;如果他们的联盟并不牢固,就集中力量猛攻,逐个击破。

战争最终打的是后勤。秦国兵精粮足,旷日持久,赵国的粮食不够用了,向齐国求粮,齐国却没答应。

齐国大夫周子说,我们既然是来救援赵国的,现在赵国乏粮,我们就应该尽快借给他粮食,与之齐心协力打退秦兵,如果不这样,秦兵势必攻破赵国,这恰好中了秦国的计策。再说赵国对于齐楚来说,具有重要的战略屏障作用,就好比牙齿有嘴唇的保护才会牢固,唇亡则齿寒。今天赵国灭亡了,明天就该轮到齐楚了。所以我们现在救援赵国,好比捧着一个漏水的水缸往被烧焦的锅里倒水一样,形势危急,全力以赴都不一定能顶得住,为何还要犹豫呢?总之,救赵,是国际间的道义,是齐国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应尽的国际义务;击退秦兵,又可以扬威世界,大大提高我国的国际威望。凭正义援救将要灭亡的盟国,扬国威击退强秦之兵,这是多么好的战略机遇呀,如果我们不敢决策,不积极作为,却斤斤计较一点粮食,就未免太不明智了。

齐王建被秦国吓破了胆,最终还是没听周子的建议。

赵国失去齐楚强大的外援,长平一战,遭到秦国毁灭性打击。

四十四年,秦国灭掉了其他五国,集中力量收拾齐国。

大兵压境,齐王建听从相国后胜的主意,不战而降秦。

秦王将王建流放到共城,齐国遂宣告灭亡。

齐国是最后一个灭亡的诸侯国,齐国灭亡后,天下终于归于一统,秦王政自称始皇帝。


梅轩读史记


这要从齐闵王国破身死和齐赵的地缘矛盾两个方面说起。

齐国在齐闵王时期国力强盛,与秦国并立为双雄。当时秦国称“西帝”,齐国称“东帝”。但是齐闵王并不满足于此,决意继续扩张。宋国便成了他下手的目标。

当时的宋国在国力上仅次于七雄,是战国第八强,国土面积不算小,典型的中等国家,而且这是个商业国家极为富庶。宋国是当时周边各国眼里的肥肉。齐闵王狂妄的以为自己哪怕灭了宋国其它国家也不敢反对,于是齐国悍然出兵吞并了宋国,齐国国势达到巅峰。

本来齐国就是一流强国,各国内心已是忌惮不已,现在齐国又吞并了宋国,引起了周边各国的恐慌。于是与齐国有世仇的燕国联合各国一起讨伐齐国。燕赵韩魏秦楚各国从不同方向出兵攻齐,齐国哪里招架得住。没多久,齐国便山河破碎,一代霸主齐闵王被身边人杀死,齐国绝大多数领土也被瓜分,几乎走到了亡国的边缘。后来很侥幸才得以复国。自那以后,齐国便与各国产生了深深地隔阂。一蹶不振的齐国变得越发保守,经常坐视各国互斗而置身事外。

再者,齐赵两国是邻国,在黄河以北有着漫长的边境线。五国伐齐时赵国侵占了不少齐国领土。而且赵国实力很强,多次与齐国发生战争,不断蚕食齐国领土。所以齐赵两国有着不小的地缘矛盾。

在长平之战时,秦赵两国是当时最强大的国家,齐国乐的看两强互相残杀,这样齐国才能过安稳日子(当时各国普遍这种心态)。所以齐国拒绝了赵国的粮食请求。



临瀛君读史


一个伪命题,居然还有这么多人正而八经的讨论,真是奇怪了!

讨论一个国家的国力不得不提疆域,地理地形,我们来看一下赵国疆域地理。


从赵国的地理疆域上看赵国国土以太行山分为东西两部分。以东为著名的华北大平原,以西有太原、长治、泽州多个盆地组成,这些都是农业生产区,此时只有一个较小的泽州盆地轮为战区,所以对整个国力影响有限,缺粮一说是扯淡。

再看一下战场地理地形,这是谈战争必不可少的。

把这张战区地图放在整个山西再看。


红色圆圈为赵国领土,方形为秦国领土,廉颇占据太行径后,秦军吸养只能翻山越领从西边输送了,相比背靠长治盆地的赵军要困难的多了,同样秦军打不赢撤退也要经过漫长的山间小道,其危险性也相当高,所以秦军比赵军更迫切的希望打赢这场战争。

而且赵军此时的兵力只有二十万人,并不存在吸养问题,所以借粮于齐之说纯属扯淡。


2加3可以不等于5没错


原因如下:

其一,秦国相国范雎“远交近攻”策略的成果。打长平之战前,范雎逢秦王令带重金贿赂各国掌权人氏,因而导致齐不援粮于赵也属正常;

其二,齐王建为报“五国伐齐”时赵国参战的一箭之仇。五国伐齐差点儿把齐国灭掉,但之前赵国被魏国庞涓率大军战于邯郸,孙膑派军击大梁解了邯郸之围,所以齐王觉得赵背信弃义不愿意救;

其三,齐国君臣战略眼光短,不明“唇亡齿寒”道理;据《史记.田敬仲完世家》记载,王建立六年,秦攻赵,赵无食,请粟于齐,齐不听。齐国大臣周子说:不如听之以退秦兵,不听则秦兵不却,是秦之计中而齐楚之计过也。且赵之于齐楚,扞蔽也,犹齿之有唇也,唇亡则齿寒。今日亡赵,明日患及齐楚。这说明齐国有识之士周子看出了秦国逐一击破的计谋,想要帮助赵国,并给齐王说了唇亡齿寒的道理,但齐国君臣不听,于是秦破赵于长平四十余万,遂围邯郸。








北疆刀客


赵国借粮,齐国拒绝。

表面看来是秦国的策略起了作用,深层次的原因应该有两点:

一是中国历史进入战国时期所出现的必然现象。

为什么这个时期叫战国时期?因为周朝已经实际上分崩离析,诸侯国的思维模式就是一个“战”。这和春秋时期诸侯国君的思维模式是完全不一样的。那时候,各国虽然打起来不客气,但打完很快就没事了,因为大家还要想着维护周天王的名声,想着同在一个屋檐下。那时候,各诸侯国相互救济帮助非常普遍。在“战”的思维定势下,相互支援的潜在成本就要高多了。

二是在生死存亡的严峻形势重压之下,为了生存,人们身上自私、胆怯、虚伪、短视等人性的负面要素都被挤压出来。在这样的局面下,那些无能的君王的决策必然出现混乱。借与不借都是小事,短见灭国是必然。

战国时期或许是我国历史上尔虞我诈现象最普遍的一个阶段。在此以前华夏民族积累的守信美德差不多被糟蹋的荡然无存,后来恢复起来就变得十分困难。还有人还为一些所谓成功的阴谋诡计唱赞歌,其实是很可悲的。

实际上,战国是我国历史的一段悲剧,它打开了背信弃义的潘多拉魔盒。这些魔在今天仍没有灭掉。


龙子湖右岸


大家分析的都很到位,也很符合当时的历史背景。相同的地方我就不做赘述。我想从另一个方面来补充一下,那就是从地理上来讲。首先,秦国与齐国并不接壤,从齐王的角度看,秦国的胜负对齐国的影响并不大。秦国胜,也就是灭灭赵国的威风,弱小了的赵国与齐国相邻,对齐国的威胁反而变小了。秦国败,那秦国更没有能力骚扰齐国了。

但是赵国的胜负对齐国来讲,意义就很重大了。刚才说了,赵国败,齐国相对而言是更胜赵国一筹,一方面齐国可以趁赵国势力微多谈条件,另一方面在东方六国中可以重树大国的威望。到了这个阶段,齐国被五国征伐后,实力大伤,虽然在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恢复,但是毕竟不如往昔。此时在东方六国中赵国的威风已经压过了齐国。此时,若赵国被修理一下,齐国便可趁机重回领头羊的位置。但是赵国大胜了呢。赵国在东方六国中的地位将会进一步提高和巩固。我们看战国可以发现,赵国一直是有很强的进取心的。打败秦国,赵国不会固步自封,一定会向周边开疆扩土。那么齐国的处境就十分危险了。

综上,不借粮的意图就十分明显了。其实齐国的做法不可谓错,养一只远方的虎总比养一只邻居的狼要好很多。六国被秦逐个攻破非完全的人力所为,而是多年分裂之后逐渐实现统一的大势所趋。


滨海泛舟


1.在“合纵”政策失败之后,东方各国早已离心离德,并且对于秦国强大的军事实力,弱小的国家是没有抵抗力的,这导致了各个国君的畏战心理,又想积攒实力,又想渔翁得利。

2.秦国在使用了“远交近攻”的策略之后,对周边各国的吞并是越来越放肆,但这恰恰是燕国、齐国等国家愿意看到的,一则自己与秦国交好,短时间内不用担心战事,二则邻国的实力被削弱,与自己本身的利益是相符合的,所以造成了,邻国挨打我袖手旁观。

3.这涉及到一个“站队”的问题,如果借了,代表齐国与赵国已经联盟,要和秦国为敌了,面对这样强大的敌人,齐国是没把握赢下战争的;如果不借,对赵国不管是说自己也很穷还是胆小怕事,总归是有借口的,对秦国也好交代,这样的战事我两不相帮,其实已经是选择了认谁当大哥。

话说回来,所谓春秋无义战,就是每个国家从切身利益出发来维护自己的统治或者兼并,这样很多问题都好理解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