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進行了八次北伐,為什麼不一鼓作氣滅了北元?

亂世之中最後能一統天下的都是能力出眾的人,而朱元璋就是這樣的人。有這麼一句話“中國自三代以後,得國最正者,唯漢與明”。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漢朝開國皇帝劉邦和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都是布衣出身最後取得天下,而相比劉邦而言朱元璋還是能力更強一點,因為劉邦好歹是個亭長,還有一定的號召力,朱元璋就真的是貧苦農民出身,還要過飯,最後居然能取得天下,而且還是一位好皇帝,這樣的人才真是難得。

朱元璋進行了八次北伐,為什麼不一鼓作氣滅了北元?

朱元璋是在南京稱帝建立明朝的,所以起初明朝屬於南方王朝。歷史上南方王朝北伐的都失敗了,只有朱元璋的明朝成功了,這也是非常了不起的。洪武元年八月徐達率領明軍攻破元朝都城大都(今北京),這宣告著元朝在中原的統治覆滅,朱元璋統一了天下。明朝成為統一中國的王朝後,朱元璋也就成為了全天下老百姓的皇帝,在這個位置上考慮的事情自然就多了。當時國家經歷了元末戰亂,百廢待興,百姓也是民不聊生,再也經不起戰爭的折騰,此時如果一昧北伐,勢必會引起百姓哀怨,所以朱元璋此時是不願意再進行戰爭的。

朱元璋進行了八次北伐,為什麼不一鼓作氣滅了北元?

朱元璋在位時雖然進行了八次北伐,但是也僅僅是把蒙古人趕回了草原而已,沒有徹底消滅。一是因為滅元戰爭百姓負擔不起,二是因為北方草原屬於不毛之地,又不能種莊稼,朱元璋對此處也是不感興趣。歷史上對北方進行有效統治的也就元朝和清朝,恰好這兩者都是少數民族建立起來的,而漢人王朝對於這些不能耕種的地方絲毫不感興趣,就算明朝把北元消滅把北方草原納入版圖,明朝也守不了幾年。

朱元璋進行了八次北伐,為什麼不一鼓作氣滅了北元?

而且如果明朝要對北元趕盡殺絕,那北元勢必會跟明朝背水一戰,人在沒有退路的情況下是能激發很大潛力的,到時誰輸誰贏就不好說了。加上明軍要滅北元的話補給線就得拉長,後方補給物資就不一定能跟上了,在草原作戰也對明軍不利。種種原因致使朱元璋在打擊北元殘存勢力後就罷休了。後來明朝為了防止北方騷擾也是大力修建長城,除了秦朝,也就明朝費了如此多的心血修長城了,當然其他王朝也修過長城,但沒有明朝這麼費心費力。我們今天所見的長城也大部分是明長城,可見當時明朝為了防範北方耗了多少心血才把長城修建好。

朱元璋進行了八次北伐,為什麼不一鼓作氣滅了北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