皋蘭史話|皋蘭五大姓——魏氏源流

據第四次人口普查資料載:皋蘭共244姓,其中魏、王、楊、張、李姓18798戶,佔全縣總戶數32347的61.7%。

考證皋蘭魏、王、楊、張、李五大姓及其家族歷史淵源,對於瞭解皋蘭縣的歷史具有重要的意義。

魏氏源流

魏氏原為姬姓,系黃帝之裔。黃帝是少典部族子孫,姓公孫,生於軒轅丘,故名軒轅。長於姬水(今陝西北部),又以姬為姓,成為後世所有姬姓的始祖,亦是魏氏人常思念的初祖。黃帝的姬姓氏族,繁衍昌盛,至周代時,其勢力發展到鼎盛。殷封王荒淫無度,殘害忠良,殺害百姓,姬昌與其子姬發挺身而出,率眾攻滅了商,建立了強大的西周。姬昌為文王,姬發為武王,其子孫大多數被封為諸侯,其數十宗又以封邑為氏,畢姓亦是其中之一。文王之十五子受封於畢(今西安、咸陽北),就以畢為姓,名畢公高。後來畢公高的後代中斷了封爵,成為平民,有的在中原,有的流落到夷狄地區。至春秋時,其後裔畢萬,投奔於晉國,擔任了軍車右衛,隨晉獻公於公元前661年攻滅了霍、耿、魏三個小國。獻公即論功行賞,將魏(今山西芮城東北)封賜於畢萬,任畢萬為大夫。畢萬的後代就以封邑為氏,魏犨即第一個魏姓人。

魏氏昌大,人才輩出,湧現出不少名垂青史的政治家、軍事家、思想家、文學家、教育家、藝術家。春秋時,畢萬的子孫承襲了畢萬的封邑,成為晉列卿之一。先後被封為大夫(臣)者,有魏犨(武子)、魏顆、魏絳(莊子)、魏頡(令狐文子)、魏相(呂相)、魏舒(獻子)、魏曼多(襄子)、魏侈、魏恆子等。忠貞不二,佐晉二百餘載,清廉聞名於諸候,中正聞名於四方。至戰國時,魏斯(文侯),即魏國建立者,是位有遠見的賢明君主。他禮敬賢人,重用賢士,先後進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使魏國的政治、經濟、軍事都發展很快,在戰國七雄中國力最為強盛。其侯位傳位於其子孫—武侯(名擊)—惠王(亦稱梁惠王,名罌)—襄王(名赫,—說名嗣)—哀王—昭王(名軟)—安禧王(亦稱僖王,名圉)—景潛王(名增)—魏王假。至魏王假三年(公元前225年),正遇大雨時,秦軍水淹大梁,國滅。凡八傳,歷九軍,治魏二百餘年。除上列外,還有魏安禧王之弟魏信陵君,賢名聞於天下,威名震動列邦。至秦代之後,魏氏仍有不少名人。秦有西魏王魏豹;西漢有使匈奴聞風喪膽的雲中太守魏尚,能禁奸邪的大臣魏相;東漢有教育家魏應;三國蜀漢有勇將魏延;北齊有史學家魏收;北魏有名將魏承祖;隋代有著作郎魏澹;唐代有著名的政治家魏徵;五代時後周有大臣魏仁浦;北宋有詩人魏野;南宋有名將魏勝;明代有戲曲家魏良輔;清代有著名的思想家魏源、散文家魏禧、文學家魏秀仁;當代有著名的電影戲劇表演藝術家魏鶴齡、語言家魏建功,作家魏巍、魏金枝、魏鋼焰等。對此,史書與族譜中有詩讚曰:“畢公之苗,因國為姓。嗣裔繁昌,世代忠正。文始建侯,武益強盛。惠王好戰,大梁不竟。信陵養士,神氣稍振。巍巍黃帝,江山大興。”

魏氏後代,繁衍昌盛,在歷經十餘朝代中,散居於海內外。其部分居於山西平陽府洪洞縣高橋鉅鹿村大槐樹下,躬耕稼稷,世紹書香。至元泰定時,有魏熙者(1328年—1416年),娶妻康氏,生子三,長龍、次貴、三慶。又有貴祖(1358年—1452年), 在大明洪武初期,先因經商暫居於南京應天府牧牛鎮,後久居,與白圖人隨金長庚翁移甘。金帶一子二女。至甘後,視甘一片慘境,俱聽遵金長庚翁指令。金翁命大女(1361年—1446年)與魏、小女與白結為良緣。蒙天保佑,和衷共濟,安家立業,方為正道。於是落戶於金城(蘭州)河北廟灘子。迨至明太祖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卜就豐川寺兒溝為金公耕住地,蘭南雲霧驛大石頭泉(在今榆中縣)為魏公耕住地,什川為白公耕住地。但白公雲遊三年,貴祖從鎮虜堡(今正路)訪尋回蘭,商議一定,將大石頭泉頂換於白公耕住,什川頂換於魏公耕住,各樂各業,各安各家。明太祖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貴祖開始耕住什川,入籍金縣(今榆中縣)。此後,貴祖又訪卜了魏家臺上陳家以及大燕山之上三灣中圈等處的荒山田地。貴公生子三,長坤,乳名丹丹(1383年—1452年),次乾,乳名蘇葛(1387年—1468年),三坎。白圖人生子五,長艮、次震、三巽、四離、五兌。金長庚翁之子金富,調疾遊湟上,遇一奇人,授他番言番語、番文番經,學習日久,漸漸精熟,音韻和諧,遂成翻譯,頗明河洛之理,專做僧家之事,欲與金山寺之眾僧談法說術,以終其身。金長庚翁將終之日,邀兩女兩婿,慨嘆曰:“我老矣!吾子未娶矣!如之何?”長女答曰:“我第三子魏坎願為兄繼”。次女亦回答曰:“我次子白震、四子白離願為兄繼”。兩婿隨聲同意。於是兄弟三人,更姓不更名,至豐川寺兒溝(今榆中苑川河寺兒溝),繼承金氏香菸。傳言魏、白與金不婚者由此而起。後人多言金、魏、白三氏互不婚者,那是訛傳。貴祖到後來,將魏家臺分予魏坤耕住,什川分予魏乾耕住。他是金城魏氏始祖,居金城至今六百餘載。

坤、乾二公各生五子。即以“紅顏常作對,白首永成雙”取名。故舊有十房之說。坤公五子世稱山五房,亦稱臺五房。紅、顏兩房移居於河州、狄道、炳靈寺等處。魏家臺多為邊防要地,在明初三分守城,七分耕作為常制。常、作、對諸公因衛國禦敵,一時俱歿。所以其三房是由川五房白祖之孫魏嶽(山五房譜“鋮”)繼嗣。換言之,山五房除紅、顏兩房外,皆系魏嶽之後裔,多居於魏家臺、柏木溝、魏家小岔、官川等處。惟乾祖五子穩住什川,故今有魏氏五房之說,世稱川五房。其人丁興旺,今已遍佈華夏。魏氏在蘭州市三縣五區居住者約有四五萬人,系皋蘭縣第一大姓。據新編《皋蘭縣誌》載:1989年人口普查資料和戶籍資料統計,全縣共有244姓,32347戶,其中魏姓佔7059戶,佔總戶數的21.8%。

白、首、永、成、雙五祖至其孫的世系情況是:大房白祖生四子,毓安、毓邦、毓定、毓國。安生二子——禎、祥;邦生二子——福、祿;定生三子——演、嶽、禹。二房首祖生一子,名毓生,少亡,後毓國繼嗣。國生二子——忠、孝。三房永祖生一子——毓積。積生一子——洪。四房成祖生一子——毓峨。峨生一子——竹。五房雙祖生三子——毓名、毓秀、毓喜。名生一子——文;秀生一子——章;喜生三子——嘉、道、宗。

先祖有遠見,後代有字輩(又稱宗輩、行輩、排行)。諸祖恐裔至眾多時,視如路人,不復相識,而擬定了川五房字輩。從貴祖第六世孫起,各房均帶字輩命名,沿用至今。其字輩即:

大房:友成孟思,一時長居,榮華富貴;學至周孔,萬世相傳,禮樂文章。德繼玄成,九如天保,高山景行;才超海國,十步芳青,旭陽東昇。

二房(忠):道自養守,可作而天彥元秀;德從中興,永立於理兆升恆。舉徵蓋傑,理清政廉,廣弘祖賢,榮滿乾坤;樹儒成教,文高武勝,普尊國典,功昭華夏。

二房(孝):光林得國四,運玉作名天。中法登善士,邦庭希儒賢。繼祖揚先範,學科盈綿延。詩書藝華堂,尚武定寶年。俊傑騰江海,奇才丞政全。金桂映雲冠,堯舜鵬宙連。建勳立志還,開普進霄淵。春暉沐萬民,君宗望清宣。

三房:茂朝永煥,嘉愚正增,朋緒連武。賢著列邦,晉域貽謀遠大;業駿金城,槐河樹澤綿長。三山生英,仁厚學博,功崇德鉅作典範;五川毓秀,品端文盛,才高意廣展宏圖。

四房:秦國守光際,秉自助成登,中全能寬讓,仁義統安康,太原祖德盛,川上書田香。

五房:世體三登,淑期文明,法大九郡;永懷萬代,得沾治化,模昭千年。

從運用情況來看,魏氏由於帶字輩命名,人們聽其族人名,就可知其系某房某代人,便於互稱。其字輩的含義,對人們有一定的啟發和教育意義。其含義多是以對聯、對仗的字詞表答。例如,大房字輩聯中“友成孟思”對“學至周孔”(孟:孟子。思:子思。周:周公。孔:孔子)。其含義是:像孟子、子思那樣愛人;學問達到周公、孔子的水平。又如三房字輩聯中“三山生英,仁厚學博,功崇德鉅作典範”對“五川毓秀,品端文盛,才高意廣展宏圖”。三山指山西、文山、大山,山西系魏氏祖先居地,文山、大山系三房人居地;五川指什川、澗溝川、果果川、土龍川、童家川,什川系金城魏氏川五房始祖居地,其餘四川系三房人居地。其含義是:讓每代人都要承前啟後、大展宏圖,使自己成為後代學習的榜樣。意思是讓世世代代人都要承前啟後,繼往開來,為國家和人民作出巨大的成就與貢獻。

金城魏氏從起名的實踐來看,起名應講究字音、字義與筆畫:(一)姓、輩、名的聲母、韻母,應避免三字相同。假若一個人的姓、輩、名是同聲母的“魏(wei)、偉(wei)、文(wen)”或“魏(wei)、梧(wu)、文(wen)”者,讀起來不夠響亮,如果改為不同聲母、韻母的“魏(wei)、海(hai)、文(wen)”或“魏(wei)、財(cai)、文(wen)”者,那就好聽了。(二)姓、輩、名的四聲亦應避免三字相同。四聲是一個字讀音的腔調,即陰平、陽平、上聲、去聲四聲。舉例來說:三字去聲的“魏玉意”不如加上平聲字和上聲字的“魏昌意”、“魏寶意”好聽。(三)起名不可用太理俗的字,以免在人們呼喚時有不美的感覺。(四)起名亦不可用太冷僻和筆畫太多的字,以避免人們在讀寫時的難與煩。

金城魏氏川五房始祖——魏乾(蘇葛),與其妻合葬於什川大壕壕,立甲山庚向。至清高宗乾隆四十年(1775年)歲次乙未年三月清明,族人追立石碑,正面中豎書“明故魏氏五房始祖考、妣合葬之墓”,右側豎書“大清乾隆歲次乙未三月清明穀旦”,左側下書“長房、二房、三房、五房、四房——後裔立”,碑背面書《金邑什川堡魏世系碑記》 (詳見下列)。碑高1.8米,寬0.79米,厚0.15米。至1957年平墳造地,將碑掩沒。又至1995年4月18日,族人將碑掘出,選址魁星閣山巔,建造“五福亭”。至1998年5月18日,將原碑立於亭中。2000年7月,在亭前左、右側,又立了世系複製碑和功德碑及貴祖二十一世孫魏樂天撰寫的魏氏考碑。

金邑什川堡魏世系碑記

思家之有乘,猶國之有史。所以昭信紀實,重本篤親,使後世子孫不敢忘所自也。第代湮年遠,系序旁淆,無以繼起而修之,將後世子孫茫然不知所自出,或相視如吳越焉。故家乘之作遷居之初者,誠然而作於遞傳之後,有尤不容緩也。予閱史傳,在春秋時,有畢公之裔畢萬,筮仕於晉,封魏域,子孫因以為氏,其即予遠祖之族屬焉。歷漢、唐以迄宋、元、明,閥閱王家不乏聞人。予家口授傳聞並考諸古蹟碑銘,鹹謂始祖自勝明洪武年間,由太原遷居於什川堡,世守農業,遂為金邑之大族。至明末,屢遭兵燹,人多逸散,居茲土者寥寥無幾,將原譜失遺,世系無由考據,良可慨也。迨我朝定鼎以來,四海清寧,百姓安業,族聚日盛,因有五房之名。雖未書之於冊,而年月未久,猶可考而知矣。長房祖諱演,元配楊氏;二房祖諱表,元配金氏;三房祖諱宦,元配梁氏;四房祖諱清,元配□氏;五房祖諱喜,元配竇氏。迄今子孫蕃衍,人丁茂興,不但在堡者世代簪纓,其中有移居於本邑之外者,如後山、河北、臨洮、鞏昌以及口外各州縣,往往報捷,以文事著者有之,以武功顯者有之。是皆祖宗深厚積德,流光甚遠也。雖原譜失後,始祖之諱字不存,而歲歲拜掃壇場,猶可考也。但恐年遠日深,或至泯沒,竊懼焉。予遂會同五房老少,商議立碑,以垂永久。眾聞之,皆踴躍樂從。因將五房祖之名諱列之於前,俾後之人因得以窮流溯源,而伸其報本追遠之思。親疏遠近,合敬同愛,秩然不紊後之焉。本重親者,其將有感於此乎。為記。

世代遠兮遺澤長銘石勒兮千載享

欲報本兮復何向思追祭兮即此方

魏朝宰敬書

今考此碑記載有誤,其祖既不能說是金城魏氏川五房祖,也不能說是金城魏氏第五世五房祖。金城魏氏川五房祖,即:“白、首、永、成、雙”;第五世祖,即:“禎、祥、福、祿、演、嶽、禹、忠、孝、洪、竹、文、章、嘉、道、宗”十六祖。在這十六祖中,重碑上名諱的只有一祖“演”。

(魏列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