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兵风采|看看这位有颜值有担当的80后女法官与你分享的办案经验

标兵风采|看看这位有颜值有担当的80后女法官与你分享的办案经验

人物小档案

王冰,生于1982年2月,郑州市中级人民法院环境资源审判庭员额法官,从事审判工作十年,审理各类案件近千起。在工作中始终保持高昂的工作热情和踏实勤勉的工作作风。

经验分享

我叫王冰,是一名普通的民事法官。有一名老法官曾经说过这样的一句话:法官的成长需要一个过程,从底层做起,逐渐成长为一个合格的、直至优秀的法官。2009年我通过公开招考进入郑州中院,十年间,从书记员、助理审判员到审判员,再到司改后成为员额法官,我在一天天慢慢地改变和成长。2019年初,我被郑州中院评为“办案标兵”,对于这份荣誉,心中没有骄傲和满足,只有惶恐和不安,我将不忘初心,继续坚守。当然,时间使人变得成熟,实践使头脑更加睿智,十年磨一剑,点滴之见,愿与大家分享。

STEP1:

难易程度不同的案件要穿插进行。案件的案号是类似的,但是难易程度却有很大的差别,法官手中有相对简单的案件,也必然有一些疑难复杂案件。为提高效率,就要按照案件的难易程度制定工作计划。简单的类似的案件集中解决,一天时间集中排上七八个庭,然后集中合议、集中出裁判文书,在提高效率的同时又可以避免出现类似案件不同的裁量标准。复杂的案件要重点关注,庭前必须详细阅卷,所有的问题在开庭前自己要了然于心,庭审当中既有侧重又不致遗漏细节,避免在开庭之后又发现新问题,需要再次开庭或者质证。

STEP2:

做好集团案件当事人的疏导工作。办理集团案件可以显著提高工作量,但是办理集团案件时工作量也确实很大,并且有很多案外因素极难把握。在处理这类案件时一定要做好当事人的疏导工作,我在处理荥阳市城关乡的一批案件时,几乎每周都要去一趟荥阳,很多问题不厌其烦的一遍又一遍的给原告进行解释。有些当事人不提前约,直接就来法院要见法官,我都会抽出空儿来,听他们讲述自己的案件情况。他们说的很多问题和这个案件几乎是没有关系的,但只要有时间我就耐心倾听。案件结案后,虽然均判决原告败诉,但是有村民打来电话说,认真看了法院的判决书,觉得说的有道理,不再上诉。

STEP3:

三是疑难案件要逐步地理清理透。为数不多的“骨头案件”是占用法官最大精力的,事实难以确定,法律适用有争议,难以形成有说服力的裁判。办理这类案件最忌心急,它需要法官多次阅卷和长时间的思考,每次阅卷都会发现一些上次没有注意到的细节,每次思考都会比上次更有收获,直至形成有说服力的判断。

感 悟

1999年,我参加高考,懵懵懂懂的选择了法律专业,然后本科、研究生一路走来,毕业后去大学教书,教师职业虽好,可是我心中总有些许遗憾。2009年,我离开讲台,来到郑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工作,那时的中院刚搬到东区不久,办公楼通往餐厅去的路上,两行梧桐树的树冠还小,走在那儿只觉得特别的晒。如今,2019年翩然而至,两行梧桐树的树冠已经连在了一起,这条路变成了林荫路。

标兵风采|看看这位有颜值有担当的80后女法官与你分享的办案经验

我喜欢在庭审中了解世间百态。法庭是个有故事的地方,各种利益纠葛会在这里集中爆发。如果你足够敏感,把握住案件的细节层层追问,谁在陈述事实、谁在说谎一定会有体现,客观事实就会一点一点的呈现在你的脑海里。

标兵风采|看看这位有颜值有担当的80后女法官与你分享的办案经验

我喜欢把繁杂的法律关系条分缕析地理清理透。庭审中确定的案件事实并不总是有用的,很多法律关系也是错综复杂,难以界定的。筛选出哪些是对案件定性有影响甚至是起关键作用的事实,哪些是无关紧要的事实,然后结合现有法律法规及司法解释的规定得出自己的判断,这个逻辑思维过程通常会很烧脑,但是正所谓“冬天越寒冷,樱花就开得越烂漫”,不体验烧脑的过程,就无法体会醍醐灌顶时的乐趣。

标兵风采|看看这位有颜值有担当的80后女法官与你分享的办案经验

我喜欢在判决书中尽情地辩法析理。判决质量是考验法官素质的硬指标,都说“千年的文字会说话”,把自己的推理和决断付诸文字,行云流水地得出案件的结论并不容易,有时写顺了,一个小时能出一份判决书,有时案件涉及到的法律关系复杂,写判决时苦思冥想,持续一两周也是常事儿。每个法官都会有这种体验,一个疑难问题无法决断时,这个问题会萦绕在你的心头,吃饭时会想起,走路时会想起,睡觉时也会想起……所以手机备忘录是我常用的软件之一,有些判决书说理部分的措辞,如果突然有了灵感或者理出了头绪,我会抓紧把这个思路记到手机备忘录里,回到办公室再敲到电脑上。每次写完一份难写的判决书,在电脑上点击“保存”,真的会有一种“刀剑入鞘”的感觉。

人生太可贵,我们不可以改变生命的长度,但是可以改变生命的宽度,把生活和工作都当成艺术来看待,走在与审判同行的路上,一路走,一路欣赏,一路体验......

声明:本公众号所载的文/图等稿件均出于为公众传播有益资讯信息之目的,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仅供参考,并不意味本公众号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络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须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本公众号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校对: 刘尊超 陈学敏

审核: 丁 岩 张 帆 安士勇

投稿信箱:[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