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的“密集阵”打出炮弹后,其弹壳去哪了呢?会不会回收呢?

OneSky


在国际上首创了利用加特林炮打出弹幕进行防御的概念,这个概念被很多国家所学习借鉴。也产生了一个叫做近程防御系统的武器门类。

但美国的密集阵(MK15 Phalanx Close-In Weapon System)是一个早期的系统,到现在已经快问世40年了。很多设计还是很初级的样子,现在来说并不是什么先进的武器了。

最简单的描述就是美国将一M61火神机关炮安放在一个雷达控制的云台上。出于结构上的考虑这门炮实际上是夹在两个可旋转的悬臂之间的。

如果看过密集阵的生产工厂,就可以看到这两个旋臂没装炮的样子。

这时如果采用开放式的抛壳设计,那么掉出来的弹壳则会影响机械结构的正常运转。所以密集阵也需要像在飞机上一样进行弹壳的收集工作。(飞机上是担心弹壳掉进气道里面)

因此,密集阵系统和飞机上一样保留了两条弹药通道,一个是供弹通道,另一个则是弹壳回收通道。看上图就能看到,输弹带里面的弹壳是没有弹头的。

这些弹壳会回收存放于弹鼓的之中。


所以说到弹壳回收,倒不是美国差这几个弹壳的钱,而是担心弹壳引发的机械故障。


密集阵的设计很早期,很多的部件和设计如果是现在来做一定不是这样搞了。

我们也有类似的近防系统,利于730和1130.这些系统设计晚于密集阵十几年,在设计上就更加优化了。

如果仔细观察我们的近防炮系统,就可以在炮管正下方看到一个方形的开口,开口外面有一个小托板。这是我们的泻弹通道。

在开炮的时候弹壳直接像瀑布一样一泻千里就ok了。

由于这样的设计少了弹壳回收机构,整个的近防炮结构更加紧凑,重量更轻。因此反应速度也会更快。


所以说近防炮的弹壳虽然很多,但军队真的不是要在这上面节约成本的,扔掉吧。


军武数据库


美国的密集阵——Phalanx CIWS源于M61A1 火神炮。这玩意是闭合弹带系统,也就说,它打出来的弹壳不抛,而是回收到弹鼓里边。

注意一下M61是有两条输弹滑槽,其实就一条负责进弹,一条负责退弹。退出的弹壳通过输弹槽重新回收到大弹鼓里边


疯狗的轻武


可以负责任的告诉你,这个绝对会回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