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愛讓自己老無所依(原創)

偏愛讓自己老無所依(原創)

過去的老人子女多,有些老人從年輕開始,就對自己的子女們有所偏愛。雖然說不管家裡有幾個子女,都是夫妻倆共同生育的,但是就是有些父母偏愛其中的一個兩個。當父母年老的時候,往往對父母不孝的,就是父母平時最偏愛的。

雖說十個手指伸開不一般齊,但是偏心也不能太明顯。因為不受父母待見的子女們,雖然小的時候嘴裡不說什麼,但是從小到大,心裡的不平衡逐漸積累,成人之後,有些自私一點的子女會怨恨父母,甚至和父母老死不相往來。

我們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是百善孝為先,如果父母希望子女們成人之後孝順,父母首先要做到公平地愛護自己每一個子女。因為尊老愛幼互為一體,不可分割。我們不能一味強調尊老,而忽視了愛幼。

每一個和睦的家庭,每一個孝順賢良的子女,都是從小到大被父母的愛包圍著,子女們都是在父母的“愛羽”下成長起來的。如果父母偏心,子女之間一定不會和睦相處;子女間不和睦,家庭一定不和睦,家庭不和睦,父母晚年一定會遭罪。這是現實生活中許多例子證明了的。

有個遠房親戚,夫妻倆養育了四兒一女。年輕的時候,夫妻倆都在上班。生第一個孩子後,妻子沒過百天就要去上班。那時候女同志生完孩子,產假只有四十五天,為了不丟掉工作,產婦只能把孩子留在家中讓婆婆或者孃家媽帶。有些長輩沒時間帶孫子,只能花錢把孩子寄養在別人家,等孩子上學的時候再接回來。

親戚的大兒子和二兒子都是寄養的,到了生第三個孩子後,長輩才幫忙給帶孩子的。女兒最小,從下父母就特別疼愛她。幾個兒子成家後,父母更是把所有心思都放在女兒身上,對幾個兒子的態度很冷淡。其中最大的原因是,公婆認為兒子娶了媳婦,心跑到媳婦身上去了。

生活中這樣的公婆不少,因為不待見兒媳婦,最後連自己的兒子都不待見了。可是,並不是所有的兒媳婦都不好,都不孝敬公婆。只是公婆的思維中有了一種定勢:兒媳婦不是自己生的,一定不會對自己好,所以,兒媳婦進門後,對公婆的所有好,都被公婆的思維定勢給矇蔽了,規避了。在有些公婆的眼裡,媳婦所有的好都是缺點。這個遠房親戚夫妻倆就是這樣的人。

五個子女中,從小到大對家裡貢獻最大的是大兒子和兒媳。在大兒子還沒有成家的時候,他就開始幫著父母照顧弟弟和妹妹。老大工作了,把自己每月的收入都給了母親,讓母親貼補家用。家裡兄弟多,不說上學的費用了,就平日裡吃喝拉撒也需要許多錢。父母似乎覺得大兒子為家裡付出是應該的,所以不感激大兒子的孝順。女兒從小到大,要什麼,夫妻倆就給買什麼。沒錢就向老大要。

老大結婚後,不再每月按時給母親上繳工資,但是,每月都給母親一定的零花錢。父母對大兒子就開始失望了,特別是母親,認為是兒媳婦不讓兒子給她工資的,所以記恨兒媳婦。其實並不是這樣,兒子婚後想著自己將來會有孩子要養,到時候總不能伸手向父母要錢,所以要自己積累資金了。每月給母親的零花錢還是媳婦建議給的。

不過四個兒子都娶了媳婦,女兒也出嫁後,老夫妻依然是要買什麼東西就去找大兒子,讓大兒子帶著他們去買。陪父母買東西,兒子怎麼好意思讓父母掏錢,每次都是兒子掏腰包,兒媳婦從來沒有說過什麼。夫妻倆本來有工資,以後有退休金,卻將絕大部分都花給了女兒。

平時給女兒花得多些,兒子們也都沒怎麼在意。女兒從小被父母慣壞了:任性、自私、不通情理,凡事總是站在自己的角度想問題,從來不考慮別人的感受。因此,婚後兩年就離婚了。十年前,女兒再婚的時候,夫妻倆揹著四個兒子將自己居住的老房子過戶給了女兒。夫妻倆依然是讓大兒子買東西,去二兒子家吃飯。他們認為二兒子燒的飯菜好吃,想吃了就去二兒子家。

老伴去世後,老頭子一個人住,大兒子認為父親一個人生活不方便,有次他對父親說:“爸,我媽走了,您年紀大了,一個人住著生活不方便。我和孩子他媽搬過來跟您住一起,照顧您也方便。”

老父親卻說:“不用了,我一個人住已經習慣了,跟你們住一起有很多不方便。”

見父親不願意讓他們過去住,大兒子也就沒有再堅持。他認為父親也許是真的希望自由自在的生活,想一個人安靜,不希望打擾。令他沒有想到的是:父親心中有說不出口的事情,一旦他夫妻倆搬進父親的老房子,以後不往出搬就麻煩了。

前不久,父親的老房子要拆掉重建。建設單位的政策是:要房子,就給房子,面積差價多退少補;不要房子就直接領現金,也不需要考慮差價問題。幾個兒子都建議老父親要成現金,養老用。至於住處,老父親在他們四兄弟家,輪流住也行,固定住誰家也行。四兄弟輪流給父親養老。

四兄弟商量好後去見父親:“爸,您年紀大了,不要房子,領成現金給您養老吧,我們四家您隨便住,想住那家,住那家,我們都沒有意見。”老大對父親說。

老父親半天不說話,低著頭想心思。

老二有點著急說:“爸,你說話啊。你有啥想法也可以說出來,我們一起商量。”

“爸,你不想和我們一起住也行,錢到手後給你租房子住,我們輪流陪伴你也行。”老四說。

老頭子看不說話不行,就對四個兒子說了實話。老頭子說:“這個房子已經不是我的了。”

四個兒子聽到這句話,還以為聽錯了,驚愕了半天,老大才問:“爸,你不是糊塗了吧?房子咋可能不是你的?”

老頭子說:“我說的是實話。在你妹再嫁之前,房子就過戶到你妹名下了。”

四兄弟幾乎同時問:“過戶時為啥不給我們說?”

老頭子無語,四兄弟也不想多說,就離開了。

如今,房子已經拆了,老頭子去女兒家,女兒找各種理由推辭,不讓父親在她家住。四個兒子對老頭子說,我們不稀罕錢,但是也不能不把我們當人看,既然房子給了你女兒,她也是你從小到大一直呵護的,你就住她家吧。

老夫妻倆多年前一個錯誤的決定,致使老頭子現在無處安身,無人養老,真是可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