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阳、眉山、德阳与成都同城化,这三地有并入大成都的可能吗?

战狼90701166


怎么不可以。成都市将眉山市,德阳市,资阳市三地行政区域划归进来,把成都市的各方面的优势资源充分发挥到新进的市区里,使其变为成都市的经济区域功能,从而幅射影响到周边地区,带动周边地区经济建设的发展。行政区域的改革攻坚成都市权限只有申报,最后的决定在于国家的最高决策层。只要国家最高决策层下定决心,非改不可,那么成都市行政区域管理体制范围扩大就会势在必行。成都市的現有的行政区域管理范围从一万四千多平方公里扩展大三万二千平方公里,总人口从一千六百万扩大到两千余万人。国民生产总值从一万五千亿元人民币再翻一番,增加到三万多亿元人民币,是有可能的,这样成都市的经济建设发展对国家的贡献就会越来越大。


东部牛仔27


不要幻想了,完全没有可能并入大成都,假如成都可以在经济上合并,但是行政区划上成都完全不可能。目前成都已经被吐槽为“一省独大”,甚至“成都省”不绝于耳,这三个地方都是四川省下辖地级市。而且四川省的城市群规划早已出炉,详见后面细文图片。
🔼图片来源网络


目前成都的管辖范围完全已经满足了成都所有需要发展的产业布局。单一的圈层目前也是朝着“双城时代”“一个中心”发展,最近代管简阳市,也是“成都天府国际机场”的拼图[航空物流、国际贸易等],而且挨着“东部新城”[高端科技装备、汽车产业、新能源产业等发展]也比较近,还有就是自带疏解功能,促进成都新的产业发展。
🔼成都平原城市群空间结构


资阳与成都签订了“成资一体化”、德阳位于“成德绵”经济圈发展轴上、眉山也与成都一体化发展,这三个地方确实都有优势,也属于成都大都市圈发展城市,但是都属于“拱卫成都”的卫星城市。

1.其中资阳更是“成渝经济发展的中间联系人”,地理位置有巨大优势,同时依托成都招商引资,目前成都市的制鞋等企业也开始转移到资阳市,不仅疏解成都的产业配置,而且还能促进自己的经济发展,同时还享受“空港新城”的交通条件;


🔼
四川城市群规划

2.德阳市经济总量位居四川省第三,工业发展具有水平和实力,离成都也比较近,同时挨着绵阳,属于成都经济半小时圈,完全有能力继续保持四川地级市的领先水平。

3.眉山市虽然稍微次一点,离成都比较近的彭山区和仁寿县算是比较受益的,纳入了国家级天府新区的发展,也靠近天府新区成都直管区,完全可以借势成都“南拓”发展的动力发展自己。
🔼
成都大都市空间结构

所以说,只能想想而已,合并并不代表行政合并,四川其他的地级市同样需要四川省财政的支持,也需要分享成都经济发展的成果,反哺自己经济的发展。四川不能只靠成都,还需要所有的地级市一起发展,保持“天府之国”的竞争力。

我是大内密探达康,欢迎留言讨论。

大内密探达康


没有可能,就算成都、眉山、德阳、资阳已经全部建设连城一片了,也不可能合并。

首先,地级市之间的合并非常困难,涉及各种权利、编制、地位、利益以及上级政府的有效管控等。地级市的合并除合肥合并巢湖等情况,其他案例基本上很难找到。深圳、上海这样的超级城市都没能合并到周边的土地,更不用说成都一口吞掉其他三个地级市了。

其次,我国是省县乡三级体制,法理上讲,县和县级市不是完全属于地级市管辖的,地级市管理县、县级市更准确的说法是代管关系。即县、县级市是属于省管理的,只是数量多,省府暂时管理不过来,于是让地级市代为管理。既然是代管关系,等到真正的省管县落实下来,不要说成都吞并德阳、资阳、眉山了,就连成都现辖的邛崃、大邑等县(县级市),都不一定还会被成都管理的(除了改区)。

第三、就发展而言,如果德阳、资阳、眉山发展不好,成都也没有多大兴趣去合并他们。反之,如果德阳、资阳、眉山发展得不错,他们同样也不愿意被成都合并的。

以上回答。


苏绽


同城化确实不代表会合并,因为成都要合并这么大的地方,在行政人事管理体系上要摆平的事情很多。不是划入简阳相对容易。就如同广佛同城,真正要两个城市合并,沟通都很不容易,更不说理顺更多的细节和关系。

而且最近几年省政府开会都重点强调了成都过大,各地需要发展资源的话题。故而省政府层面不会同意成都兼并下去,但是同城化周边城市,转移各种资源和投资给周边城市,共同发展是可行之路。

同城概念只时是几个城市或者两个城市的市区建设基本对接,资源能够共享,所以需要达成同城化协议。是一个资源互补的过程,但是在城市发展方向上可能完全不同。如果德阳和眉山真的是做好准备跟成都合并,就不是提前把自己管辖的县级市或者一些县申报改为市辖区了,扩大实力和市区面积。说白了,它们就是想吃下成都带给它们的红利,又不想被吞并。



而且德阳市区面积跟成都还没有接壤,眉山只有彭山部分地区和仁寿的视高新区属于天府新区范围内,中间大片地段还没有开发,只是名义上的市区接壤。


并且省政府现在重点发展几个副中心城市,才获批不久的国家区域中心城市(绵宜南泸乐)就在这个计划中,均衡发展策略已经很明确。政策、人员和资源都投到这几个城市,就会明确限制过多的吞并行为。对于成都肯定不会再全力支持了,故而也不会同意成都无限扩大。而且现在成都如果能把所管辖区域都发展起来,实力已经足够对抗重庆的主城区了。

所以成都真正能吞下的也就是资阳,对成都最大的经济好处就是直接对接重庆市,能形成物流中转地的巨大红利。不过这对于已经形成川内物流中转地的南充和遂宁是巨大的冲击,也会造成恶意竞争,反而谁都没法获取最大利益。故而省政府也不会同意成都完全吞并资阳的建议。


目前四川省政府在某几个城市再发展几年后,为了让某些城市摆脱小马拉大车的局面,川内城市合并的可能性只会出现在遂宁和资阳,内江和自贡这些城市中。



我们看到成都近年来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都十分的迅速,成都与兄弟城市资阳,眉山,德阳同城化,这个趋势当然是在逐步的实现。

成都从千百年来,单一的圈层城市模式,向一山双翼的城市模式迈进,成都城市的向东向南发展,更是让成都插上了腾飞的翅膀,昔日的成都东郊龙泉山脉,一跃成为世界最大的城市森林公园,成都发展的主战场,已经穿越了龙泉山脉,来到了龙泉山脉以东的成都高新区东区范围,成都的第二个国际机场,天府国际机场就位于这里。



成都为中国唯一有460多公里的七环路的城市,成都天府大道南北一百多公里,也是世界最长的城市中轴线。


虽然四川德阳,四川眉山有部分区域就位于成都的六环路和成都的七环路之间,但是并入成都的几率是不太现实的,这毕竟涉及到国家的战略,比如成都并入了德阳,眉山,资阳,那广佛(广州佛山),西咸(西安咸阳)还同城呢。


见解派


为什么经常都在喊着要并入成都呢?难道就不能够通过努力把自己的城市建设得让成都也无比羡慕吗?

眉山应紧密结合自己的地理、人文、资源实际,大力发展经济,一心一意谋发展,只有不断经过增强自身机体建设,才能够实现区域经济的腾飞、社会的发展。

靠去依附别的大城市来带动自身社会发展,是被动的发展方式,重要的是要加强本地内功,提高自身发展内动力,研究、制定推动社会、经济发展长远方略,提供全方位社会服务平台,为经济腾飞营造简捷、优美、良性发展环境。


河堤锁岸


资阳、眉山、德阳与成都同城化是好事,但并入成都却没必要。

因为成都人口足够多、面积足够大。目前成都常住人口1604万人,这是2016年的数据,是国内省会城市人口最多的城市。这个数据甚至超过广州2017年1449万的常住人口。

同时,成都辖区面积1.43万平方公里,也是国内省会城市面积前十强。人口与面积都已经足够大力,再并入资阳、眉山、德阳,属于画蛇添足,没有必要。

除非成都直辖,那么并入这几个城市就成为必然。但在成都边上,重庆已经直辖,成都再直辖的可能性不大。

但这几个城市,与成都同城化确实是现实,这是地理位置决定的,也是经济圈发展的必然。可以说从经济发展的规律与逻辑上,都有这种需求。

成都要进一步壮大的关键,不在于继续进行面上的扩张,而应该注重质量上的提升。成都作为天府之国的核心区域,是西南地区的经济核心引擎之一,人口稠密、资源丰富。而且GDP总量也已经进入“万亿俱乐部”,2017年成都GDP总量13889.39亿,在全国城市中排名第九,在中西部城市中,仅次于直辖市重庆。而总量排名在成都之前的城市,重庆之外都是沿海城市,连武汉都屈居下风。

总而言之,成都目前的任务,不是通过撒胡椒面的方式横向放大,这样毫无意义。成都需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升级经济,与重庆形成良好的竞争合作局面,带动西南地区经济发展,辐射带动周边区域经济发展,从而在西南地区,与重庆联动形成一个“双核驱动”的区域经济中心,成为西南地区经济、文化、旅游、科技中心,并逐渐向世界级城市群成长。。

有质量的增长,比合区并地更有价值。


波士财经


最好的方案,成都向南发展,收编资阳、眉山大部。北部组建新城直辖为首都,彻底解决北京城市病,定名为‘’新都‘’,车牌简称‘’都‘’。辖香城区(今新都)、三星堆区(含广汉、青白江)、彭州区、德阳区(今旌阳)丶绵竹区、什邡区、金堂县、中江县和罗江县。新都新都,崭新之都;北新南成,南市北都;成都新都,并蒂双都。


文戈武哥


在川内,大家都会不约而同的想到四川的第一大城市就是成都市。其他所有的城市的发展或多或少的都会受到成都的影响。

前不久,一则重磅消息成都市政府,德阳市政府发布了关于成德一体化战略的公文。成都德阳将实现各个方面的一体化发展。

城市发展,交通优先。在城市发展中,始终遵循的策略是时间大于空间的原则。以后完全有可能实现在外地居住,成都上班。原因很简单,成都房价贵嘛。即使限价限购,高额的房价也不是每个人都能接受的。


川内的其他城市的经济发展,人才数量,重视城市,未来的潜力都是不能和成都相比较的。所以这些城市的发现也会趋近于成都。然而大家可能会发现一个问题,成都是不是越来越大,越来越吸血?




在笔者看来,这些城市将会长期依附于成都的发展。但是不会并入成都,有可能会在各个配套措施方面和成都接轨,但是并不会从行政区域上并入成都。


何以人海


在十三五发展规划里面,把四川划分为以下几大经济区:成都平原经济区、川南经济区、川东北经济区、成渝发展主轴、成绵乐经济带等几部分本帖主要对成都平原经济区的资阳、眉山、德阳三市做对比分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