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基斯坦到底是一个怎样的国家?

零度读书


相信对于巴基斯坦,大家都不是太陌生。地处南亚的巴基斯坦是古印度文明的起源地,也是咱们的邻居。

巴基斯坦面积不到90万平方公里,大致相当于青海与贵州之和,人口却将近2亿,是世界人口大国之一。全境60%以上都是山区与丘陵地带,南方沿海平原有不少的沙漠,只有北方有比较肥沃的河谷平原与高原牧场。终年也比较炎热干燥,大部分地区降水都不是很多。


除了煤炭与天然气之外,巴基斯坦的铁矿、铜矿、镍矿、石油等目前已发现储量都不是很大,并不具备商业开发的价值,森林覆盖率不到5%,且大多位于北部山区。

巴基斯坦所在的印度河流域,正是当年古印度文明的起源地,如今伊斯兰文明也在此兴盛。巴以乌尔都语为国语,不过因为当年英国殖民历史,巴基斯坦也通用英语。

尽管近年来巴基斯坦的工业逐渐崛起,不过仍旧以轻工业为主,而且经济中第二产业比例仍旧不高,大多数人口以从事农牧业为主。受到自然条件等影响,巴基斯坦农业出产波动很大,有时候可以出口粮食,有时候却又需要大量进口。棉花与水果享有盛名,被称作“东方水果篮”。


如今的巴基斯坦经济并不发达,其经济总量仅3000亿美元出头,比新加坡还要少一些。不过人口近2亿的巴基斯坦拥有众多优质劳动力,同时这里靠近世界石油宝库中东,地处东西方海上贸易的要冲,近年来经济发展速度相当快,在广大发展中国家名列前茅。

瓜达尔港、中巴经济走廊等都在不断建设之中,伊朗也在谋求与巴基斯坦合作建设油气管道,进行更大规模的石油资源出口。

作为文明古国,巴基斯坦名胜古迹众多,也拥有名山大川,旅游资源相当丰富,不过其旅游业发展不足,游客大多来自于海湾地区,以及定居海外的巴基斯坦裔。


澹奕


提起巴基斯坦,大多数的人都会很熟悉这个名字。说起来也惭愧,别看咱们家大业大,经济总量也仅次于美国。和美国关系好的国家数不胜数,可是跟咱们关系好的国家真心没有几个。很多国家和咱们关系时好时坏的。巴基斯坦大概是唯一一个和中国关系一直这么好的国家。

在中巴几十年的交往中,一直都是患难与共。巴基斯坦本身和印度都是英属印度的殖民地,原本是一个国家。印巴分治以后,两国为了克什米尔地区时常爆发战争。印度各方面的实力是

远强于巴基斯坦的,加上冷战时期中苏关系破裂,印度在苏联的帮助下更是肆意妄为。

1971年,印度出动十多万军队大规模入侵巴基斯坦。那个时候的巴基斯坦处于亡国的关头,这个时候是中国给予了巴基斯坦极大的帮助。由于地缘政治的关系,巴基斯坦一直和中国保持非常好的关系。当然,巴基斯坦也投桃报李,这么多年也始终和咱们站在一起。比如巴基斯坦支持咱们进入联合国,协助中美恢复邦交。汶川地震的时候,巴基斯坦运来了全国所有的军用帐篷。无论巴基斯坦国内谁当权,始终重视咱们,巴基斯坦的领导人也是访华频率最高的。比起某个东北亚国家,巴基斯坦实在是好太多了。

1947年8月14日,根据蒙巴顿方案,巴基斯坦正式成为了一个独立的国家。从地理位置上看,巴基斯坦战略位置十分的重要。西边是伊朗、东边是中国,南边是阿拉伯海,西北则是阿富。冷战的时候,美国为了遏制苏联,将巴基斯坦发展成了盟友。不过,后来双方矛盾很多,关系一直不大稳定。

说来巴基斯坦这国家处境并不好。几次印巴战争,巴基斯坦都处于劣势。毕竟印度人口众多,实力远远强于自己。比如90年代印度的军备开支一直是巴基斯坦的八倍左右。所以巴基斯坦一直处在印度的威胁之下。

巴基斯坦人口大概2亿左右,发展并不好,长期处在动乱和贫穷中。特别是政治上,巴基斯坦权力更换频繁。很多人看到这里,可能会说是因为巴基斯坦力量弱小,需要中国,才和中国关系这么好。但是有的国家也在中国旁边,实力还不如巴基斯坦,我们还派军队帮助过他,还不是照样和我们关系不好。



对此问题你有什么不同的见解呢?

更多精彩请关注历史是什么!


历史是什么


巴基斯坦全称巴基斯坦伊斯兰共和国,意味圣洁的清真之国,位于南亚次大陆西北部,南濒阿拉伯海,东接印度,东北邻中华人民共和国,西北与阿富汗交界,西邻伊朗。海岸线长980公里。南部属热带气候,其余属亚热带气候。首都伊斯兰堡,前首都卡拉奇是最大城市。目前含含巴控克什米尔在内的巴基斯坦国土总面积为880254平方公里,截至去年巴基斯坦人口已达1.97亿。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去年的统计数据:巴基斯坦GDP总量约为3049.52亿美元,人均1548美元。巴基斯坦95%以上的居民信奉伊斯兰教,英语和乌尔都语同为巴基斯坦的官方语言。

巴基斯坦的历史在相当程度上同印度有交集:公元前3000年左右古印度河文明正是诞生在今天的巴基斯坦境内。公元前2000年左右生活在中亚的雅利安人入侵印度河流域,征服了当地的达罗毗荼人,从此印度次大陆开始雅利安化,在这一过程中古印度文明的中心由印度河流域转向东部的恒河流域。印度河流域与恒河平原之间存在一个面积50万平方公里的塔尔沙漠,这大幅阻碍了印度文明的本部核心——恒河平原与印度河流域之间的有效交流。整体上而言:南亚次大陆是一个相对封闭的地缘格局——北方有喜马拉雅山脉的阻隔,西部是兴都库什山脉,东部是阿拉干山脉,而南部的印度洋在古代航海技术不发达的时候基本就是不可逾越的天堑。相对而言:只有西部的兴都库什山脉相对好克服一些,而在兴都库什山脉的北侧生活的是彪悍的中亚游牧民族,于是西北部的印度河流域就成为历次外来民族进入印度的首当其冲之地:雅利安人、波斯帝国、亚历山大大帝先后造访这里。公元8世纪初兴起于阿拉伯半岛上的阿拉伯帝国征服巴基斯坦和印度次大陆以西的地区并将伊斯兰教传入了这一地区,使大批当地居民成为穆斯林。阿拉伯帝国分崩离析之后今天的巴基斯坦地区一直处于皈依了伊斯兰教的加兹尼王朝、古尔王朝等突厥系国家统治之下。15世纪后的300年间生活在今天巴基斯坦境内的伊斯兰政权甚至一度征服了印度次大陆绝不部分地区,他们在印度次大陆建立的政权被称之为德里苏丹国。14世纪后期中亚帖木儿汗国从印度河流域攻占德里,到了1526年帖木儿的后裔巴布尔建立了管辖印度中北部和今天的巴基斯坦的莫卧尔帝国。

近代史上巴基斯坦被纳入到英属印度殖民地,英国对英属印度境内的穆斯林和印度教徒采取分而治之的策略,使双方的民族宗教矛盾更加激化。1947年6月英国在从南亚次大陆撤离前制定了根据宗教信仰将英属印度分为印度和巴基斯坦两个国家的《蒙巴顿方案》。同年8月14日巴基斯坦宣告独立,成为英联邦一个自治领。当时的巴基斯坦领土分为东、西两部分,其中的东巴基斯坦就是今天的孟加拉国。根据“蒙巴顿方案”的规定:印度教徒居多数的地区划归印度,穆斯林占多数的地区归属巴基斯坦。不过需要注意的是:英属印度并未完全覆盖完今天的整个印度——英国殖民次大陆时期很多领土并没有由英国直接控制,而是名义上的独立土邦。这些土邦由各自的王公统治,只要他们臣服于英国并定期缴纳贡赋,英国一般不干预其内政。因此英国殖民体系下的印度次大陆实际存在着英属印度和半独立的土邦。根据印巴分治决议各土邦有权自愿选择加入印度或巴基斯坦。这时印巴分治的宗教信仰原则就暴露出局限性了——当时的海德拉巴、朱纳加德和克什米尔三个土邦的划分在印巴之间引起了巨大的分歧:海德拉巴和朱纳加德是由穆斯林王公统治的土邦,然而这两个土邦位于印度境内并且人口构成以印度教徒居多,于是印度近水楼台先得月——利用自己地利上的优势抢先占领了这两地,于是巴基斯坦转而要求得到克什米尔。克什米尔的情况正好同海德拉巴和朱纳加德相反——这里是穆斯林聚居区,然而却由印度教王公统治。巴基斯坦认为:在印度已占领印度教徒居多的海德拉巴和朱纳加德的情况下自己有权得到穆斯林聚居的克什米尔,然而克什米尔的印度教王公引导印度军队入住克什米尔,由此引发了第一次印巴战争。此后围绕克什米尔的领土主权问题印度和巴基斯坦一直在争夺,如今巴基斯坦控制着克什米尔四分之一的地区。

1947年12月印度将克什米尔问题提交联合国安理会。1948年8月和1949年1月联合国印巴委员会先后通过关于克什米尔停火和公民投票的决议,印度和巴基斯坦均表示接受。1949年1月双方正式停火,7月划定了停火线。克什米尔分为印控区和巴控区,印度和巴基斯坦分别在各自控制区内建立了地方政府。1953年8月印、巴两国总理会谈后发表联合公报宣布,克什米尔争端应通过克什米尔公民投票来解决。然而在1965年6月印度和巴基斯坦围绕克什米尔问题爆发第二次印巴战争。印度军队于9月6日向巴基斯坦发动大规模武装进攻,攻占巴方控制线内的多处山岭。巴方则在停火线南部展开反击并攻入印度防守薄弱的旁遮普邦。双方展开激烈的空战,巴基斯坦地面部队在坦克的配合下,给印度军队以重创。随后双方陷入僵局。最后联合国安理会通过决议使印、巴双方于9月23日正式停火。

印巴分治时巴基斯坦的领土分为东巴基斯坦和西巴基斯坦两部分,而在两者之间隔着印度的庞大国土。巴基斯坦的主体部分位于西部,东巴基斯坦实际上成为了一块远离本土的飞地。即使在信息咨询已相当发达的今天拥有飞地的国家也屈指可数,在上个世纪的南亚地区以巴基斯坦的国力想要控制这样一块远离本土的飞地其实并不容易,与此同时印度也不会放弃巴基斯坦这个可以被自己利用的软肋。印巴分治完全依据于宗教信仰,而忽略东巴基斯坦和西巴基斯坦除了宗教信仰之外在民族文化上几乎是完全不相通的:西巴基斯坦的主体民族是旁遮普人,其次是信德人、普什图人和俾路支人,官方语言是乌尔都语;东巴基斯坦的主体民族是孟加拉人,其母语为孟加拉语。巴基斯坦中央政府为加强对远离本土的东巴基斯坦的控制就在这里强制推行乌尔都语,以试图彻底同化东巴基斯坦地区,然而这引起了东巴基斯坦人民的抵触。与此同时巴基斯坦在国内经济建设上始终偏重于西部本土,而对东部飞地则显得不太上心,久而久之双方的恩怨日积月累。地理上的相互隔绝,民族、文化和语言的巨大差异以及东部人民认为自己受到的不公平待遇综合在一起使东巴基斯坦对巴基斯坦中央政府的离心倾向越来越强。1971年3月26日东巴基斯坦宣布独立并在4月于印度加尔各答成立孟加拉人民共和国临时政府,随后东巴基斯坦发生大规模动乱和难民潮。印度自然不会放弃这个打击巴基斯坦的大好机会,于是出兵当时的东巴基斯坦,随后战争又扩大到西巴基斯坦,最终酿成第三次印巴战争。当年12月16日印军攻占东巴首府达卡,东巴驻军无条件投降,从此东巴基斯坦成为独立的孟加拉国。

与印度存在领土争端的巴基斯坦为保持同印度的战略平衡从1972年就开始秘密研制核武器。90年代以后巴基斯坦的核武研制计划被美国得知,美国为维持自身的核优势随即对巴基斯坦进行了制裁,这一度导致巴基斯坦的核武发展速度放缓,直到1998年5月28日巴基斯坦又成功地进行了5次核试验。外界推测:巴基斯坦可能拥有15~25枚核弹头,其弹道导弹的射程为1500公里。巴基斯坦武装力量由现役部队、预备役部队和地方军组成,总兵力为61.7万人,是世界第七大现役武装部队。如果从面上的实力水平来看:在印巴冲突中印度的实力强于巴基斯坦——印度的国土面积为298万平方公里,仅次于俄罗斯、加拿大、中国、美国、巴西和澳大利亚,位居世界第七位。截止2016年的印度人口统计数据为13.24亿,仅次于中国,位居世界第二位,甚至有说法算上未纳入统计的黑户人口其实印度人口已超越中国。印度以2250990百万美元的GDP总量位居世界第八。从军力上看印度是全世界九大拥有核武器的国家之一,全世界拥有航母的为数不多的国家之一。相比之下巴基斯坦的面积只有印度的四分之一,人口只有印度的七分之一,经济实力更是只有印度的十分之一。事实上印巴分治后两国先后爆发三次战争,而三次战争的结果无一例外都是印度取胜:印度成功促使东巴基斯坦地区成为独立的孟加拉国,在对克什米尔的争夺中印度占据了四分之三左右的克什米尔地区。所以仅就目前而言:在印巴之争中印度是略占上风的,但也仅仅是略占上风而已,不要说对巴基斯坦构成什么实质性的威胁,即使在两国争议的克什米尔地区印度也未能取得绝对的优势——毕竟巴基斯坦还占据着四分之一左右的克什米尔地区,而印度对此也是无可奈何的。那么巴基斯坦保持强硬姿态的底气何在呢?

首先这是由两国的内部国情所导致的——尽管印度的实力从面上看各方面都强于巴基斯坦,然而印度是一个多民族多种族多宗教的国家——印度有300多个民族、上千种语言以及印度教、伊斯兰教、佛教、基督教、锡克教等各种各样的宗教体系,仅官方语言就有18种,加之国内巨大的贫富落差和种姓制的束缚,很难形成统一的合力,于是印度政府在全世界都是出了名的低效;相比之下巴基斯坦的民族宗教成分是比较单一的,政府的行政效率也远远高于印度,所以即使在国力相对有限的情况下巴基斯坦也可以凭借相对的高效率优先发展国防军工事业。事实也的确如此——尽管巴基斯坦比印度小很多,但也成功研制了自己的核武器,成为南亚地区足以和印度抗衡的核大国,即使在常规武器方面尽管印度具有海、空军优势,但在陆军的日常训练和战斗力上巴基斯坦完全不输印度。其次巴基斯坦在国际上并不孤立:巴基斯坦从1962年就开始与中国进行了密切的军事合作,巴基斯坦还是美国的的重要盟友——尤其是在“9·11”事件后美国的反恐战争巴基斯坦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除此之外美国作为世界霸主一直极力压制某一地区崛起一个足以独霸该区域的霸主出现,因为这将威胁到美国在该地区的利益——具体到南亚而言:维持印巴之间的纷争局面,使双方都不得不有求于美国对美国而言是最有利的,因此美国不会坐视印、巴任何一方碾压另一方。尽管目前印度也是美国极力想在南亚拉拢扶植的对象,但美国绝不会允许印度真正崛起成为南亚的区域霸主。最后印巴之间分歧主要是领土纷争和宗教矛盾,而这两方面的分歧恰恰是最容易牵动双方国内的民族情绪的刚性问题,在这样的刚性问题面前其实双方都没多少可以退让的空间。而相比印度国内民族宗教情况复杂的局面而言:巴基斯坦作为一个有长期军人执政历史的国家是很难在这种刚性问题上让步的。


鸿鹄高飞一举万里


我在中东七年多,接触了太多巴基斯坦人,当然从普通老百姓到技术人员,再到管理人员,无论什么人物,对中国人特别好这是肯定的。

比如,买同样的东西,中国人去买肯定比外国人便宜;比如,当遇到困难的时候,巴基斯坦人肯定是无偿帮助的,和他们交流起来,只要不涉及政治和宗教,都是特别和谐的,而且,如果他能确认你是中国人,肯定是主动打招呼的。

但是,也不是网上说的,巴基斯坦对中国的好纳入了宪法,没有那么矫情,但是政府的宣传和他们切身看到的中国人对他们的援助和支持,他们是持感恩状态的。

我认为,对其好,也要有距离,也要有尺度,希望中巴友谊长久,但毕竟是两个民族,而且宗教等原因,坚持不干涉内政的对外政策,相信中国和巴基斯坦都会处理好双方的关系。


雷红


这篇文章,将从以下的9个方面,为你介绍一个完整的巴基斯坦:

1.巴基斯坦的基本情况:

巴基斯坦是位于中亚和西亚十字路口的联邦议会共和国。该国的正式名称是巴基斯坦伊斯兰共和国。巴基斯坦东接印度,西接阿富汗,西南接伊朗,东北接中国。

巴基斯坦有两种官方语言,乌尔都语和英语。

巴基斯坦是世界第六大人口大国。截至2017年1月1日,巴基斯坦的人口估计为194,931,848人。在面积88913平方公里的地区,它是世界上第36大的国家。

伊斯兰堡是巴基斯坦的首都。人口200万,是巴基斯坦第十大城市。伊斯兰堡建于20世纪60年代,以取代巴基斯坦首都卡拉奇。

2.这个国家的诞生:

巴基斯坦这个名字来源于乌尔都语中的朴(意思是纯粹)和斯坦(意思是国家)。

1947年,巴基斯坦从英属印度帝国独立。

巴基斯坦最初由东西方地区组成,分裂在印度的两边。东巴基斯坦反叛

1971年发生内战,在印度的帮助下,该地区从西方独立并成为孟加拉国。

3.巴基斯坦的经济排名可排名比较靠前:

就购买力平价(PPP)而言,巴基斯坦的经济是世界第24位,以名义国内生产总值(GDP)计算,巴基斯坦的经济位居第43位。

巴基斯坦是一个半工业化的经济体,农业部门完善,服务业发展迅速。

4.巴基斯坦人吃什么?

巴基斯坦美食融合了中亚和西亚的明显影响,更加以肉类为主。纳哈里[下面的照片]是巴基斯坦的国菜。这是一种炖肉,由慢煮熟的肉类组成,主要是牛肉或羊肉以及骨髓,装饰成味,偶尔还会煮熟。

巴基斯坦的国酒是甘蔗汁,称为“roh”。它仅由路边摊贩销售,因为由于氧化,果汁变黑很快。

5.巴基斯坦最大的城市:

巴基斯坦最大的城市是卡拉奇,拥有超过1300万人口。这是该国的金融中心,也是主要的海港。

巴基斯坦的地理景观从平原到沙漠,森林,丘陵和高原不一而足,从南部的阿拉伯海沿岸地区到北部的喀喇昆仑山脉的山脉都有着深刻的融合。

6.世界第二高峰部分在巴基斯坦:

K2,海拔8,611米,是巴基斯坦的最高点。在珠穆朗玛峰之后,它也是世界第二高山。当然这座高峰也有部分是在我国境内

7.巴基斯坦的自然风光:

巴基斯坦沿阿拉伯海和南部阿曼湾有1,046公里长(650英里)的海岸线。

巴基斯坦拥有中东一些最原始的,无人群的海滩。

巴基斯坦有29个国家公园。

Lal Suhanra是巴基斯坦的一个国家公园,位于旁遮普省巴哈瓦尔普尔地区,该地区是南亚最大的国家公园之一。它也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的生物圈保护区。 它占地65,790公顷,其景观多样性尤为突出,其中包括沙漠,森林和湿地。

8.巴基斯坦的世界文化遗憾:

巴基斯坦有6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其中包括了:

摩亨佐-达罗是信德省的考古遗址。建于公元前2500年左右,它是其中一个

古印度河谷文明最大的定居点,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主要城市定居点之一,与古埃及,美索不达米亚,米诺斯克里特岛和北奇科的文明同期。它于1980年被列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

塔克伊巴希古代佛教遗址是位于开伯尔 - 普赫图赫瓦省马尔丹的帕提亚考古遗址。这是第一个琐罗亚斯德教复合体被改造的佛教寺院。它的历史可追溯到公元前1世纪。它于1980年被列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

9.其他的一些事实:

巴基斯坦的国花是茉莉花。

巴基斯坦的国鸟是鹦鹉。

巴基斯坦的国家运动是曲棍球。

巴基斯坦拥有世界上最高的国际公路 - 喀喇昆仑公路,据说这是世界第八大奇迹。

巴基斯坦在全球前十四座最高峰中占有四座。

巴基斯坦是世界上第一个建设和运营民用核电站的穆斯林国家。

巴基斯坦拥有世界上最大的灌溉系统。

巴基斯坦印度河上的塔布拉大坝是世界上最大的填土大坝,并且是结构体积第五大的大坝。

Khewra盐矿是世界第二大盐矿,位于巴基斯坦。

巴基斯坦是世界上仅次于印度的第二大鹰嘴豆生产国。

巴基斯坦制造了世界上50%以上的手工缝制的足球。

2011年,一只猴子在巴基斯坦因与印度交界而被捕。


王不宇看世界


关于巴基斯坦,许多回答者都是关注国情条件,以及它和中国的关系。我讲讲巴基斯坦的历史。考察历史,往往能看到一个国家的发展脉络。

巴基斯坦不是“自古以来”的国家,它的历史很短。从古代到近代,巴基斯坦大部分地区都属于印度,小部分地区属于阿富汗。印度河不在今天的印度,而在巴基斯坦。这个国家的建国史不到七十年,有建国思想也不过一百多年。巴基斯坦是清真之国,穆斯林占全国人口的95%以上。考察巴基斯坦,可以从印度半伊斯兰化说起。

印度和阿拉伯半岛之间,隔着并不太宽阔的印度洋,兼有季风气候便利,阿拉伯航船很早就抵达印度。两地交流一直很密切。阿拉伯数字原本是印度人的发明,阿拉伯人将其传到欧洲,才通行世界。

公元7世纪初,伊斯兰教在阿拉伯半岛兴起,开始有穆斯林抵达印度,几乎没有什么影响。印度的宗教自古就很发达,本地人民信奉多神的印度教。从来是他们向阿拉伯文化输出,现在反过来传教,算怎么回事呢?伊斯兰教兴起前一百年,在印度次大陆基本没有影响力。

宗教传播通常伴随着刀剑。将近一百年后,穆斯林军队席卷中西亚,印度暴露在穆斯林面前。这一回,他们面对的可不是和平的传教士,而是精悍的穆斯林骑兵。首当其冲的,正是印度西北地区,即今天巴基斯坦。

印度西北山区并不陡峭,沙漠也不广阔,这和中国边疆形成鲜明对比。两千多年来,北方的军队从开伯尔山口源源不断打进来,穆斯林如法炮制,循着这条路线发动圣战。印度的西北地区全盘伊斯兰化,包括古文明遗址的印度河流域。当然,印度从来不是统一国家,穆斯林在北方获得统治地位之后,征服的脚步也基本停止下来。

近代以前,印度西北有雅利安人、阿拉伯人、蒙古人,突厥人,还有阿富汗的普什图族。民族很复杂,宗教却很单一,他们都信奉伊斯兰教。在印度中南部,本土宗教还是根深叶茂的存在。穆斯林王朝更迭了好几个,格局基本没有改变。国王皇帝信仰伊斯兰教,封建主、商贩、手工业者和底层民众,他们还是信印度教。穆斯林和印度教徒混杂居住,这就是英国人到来之前的情形。

顺便说一下孟加拉,即原来的东巴基斯坦。孟加拉位于恒河入海口,也是南亚穆斯林的聚集地。阿拉伯人有经商优势,从很早开始,他们就在这里经商传教,生息繁衍。穆斯林的人口增加很快,皈依者越来越多。当印度西北全盘伊斯兰化时,孟加拉也出现吧独立的苏丹国。16世纪后期,孟加拉苏丹国被莫卧尔帝国吞并,印度北方的穆斯林地区连成一片。

穆斯林在南亚次大陆取得巨大成功,公道说一句,除军事征服以外,还有其他优势。印度教种姓压迫很严重,伊斯兰教具有更多平等主义色彩,他们对民众日常更为友好,人身束缚也轻一些。印度教已历两千多年,老迈腐朽,伊斯兰教的组织形式则相对简单。信仰伊斯兰教,没有苛刻繁琐的宗教仪轨,征税额度也比较低。上层统治者采取了较宽容的宗教政策,很多底层人民甘为驱驰。这些也是莫卧尔帝国取得印度文明顶峰的原因。

英国人殖民印度期间,采取比莫卧尔皇帝更严格的宗教宽容政策。一方面,印度宗教大格局没什么改变,印度西北和孟加拉依然是穆斯林集中区;另一方面,不同宗教民众的混杂居住更为普遍,并且习以为常。极端宗教徒当然存在,却被英国人牢牢压住。大部分时间里,英国殖民当局的本国士兵不足万人,他们控制着数十万印度教徒和穆斯林混编的本土联军。经常可以看到,一个英国文官就能控制多个土邦王公,没有正确原则和高超的统治术,根本做不到这一点。

19世纪后期,反殖民的民族情绪在印度酝酿。印度民众渴望独立,穆斯林知识分子也有自己的打算。他们提出“两个民族理论”,即信奉印度教的是一个民族,信奉伊斯兰教则是另一个民族。既然要脱英独立,就没有必要再捆绑在一起。1906年,“全印穆斯林联盟”成立,这个组织表面代表全印度穆斯林的利益,它的最高目标是建立穆斯林国家。

巴基斯坦的国父穆罕默德·真纳,他是“全印穆斯林联盟”领导者。一开始,真纳也是印度国大党成员,他一直在劝说穆斯林和印度教徒团结,以便于从英国人手里争取到独立。1920年代,甘地倡导“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印度教徒主导了独立运动,将真纳领导的“穆盟”排斥在外。心理受到伤害的真纳退出国大党,全身心投入“全印穆斯林联盟”的活动中。

巴基斯坦是人造的国家,知识分子起到了主要的作用。真纳本人是知识分子,还有许多人不为外界所知。

比如说,巴基斯坦的“文学之父”伊克巴尔,此人是著名诗人和哲学家,当过全印穆斯林联盟主席。伊克巴尔用文学表达穆斯林的建国渴望,影响很大,不仅上层视其为精神偶象,底层民众也深受感染。英国人搞印巴分治前,伊克巴尔已在全印度洒下了独立的种子。因此,很多人把他视为巴基斯坦的“第二国父”,仅次于真纳。

再比如说,拉赫马特·阿里,此人出身在英印旁遮普邦,家境优越,曾在英国留学,并获得律师资格(这一点倒是和甘地相似)。拉赫马特·阿里虔诚信仰伊斯兰教,他主张全印分散的穆斯林民族联合起来,成为统一国家。他连这个新国家的名字都想好了,叫巴基斯坦(Pakstan)。Pak在波斯语和乌尔都语中,都有“圣洁”之意,stan通常指穆斯林“…之地”。合起来就是“圣洁之地”,很美好。Pakstan 还是五个穆斯林地区的首字母缩写:旁遮普(Punjab)、西北边境省(阿富汗/Afghan)、克什米尔(Kashmir)、信德(Sind)和俾路支斯坦(Baluchistan)。后来加上i,以便于发音。

1947年,大英帝国治下的英属印度解体,巴基斯坦和印度于8月14日和15日分别发生独立。这两个国家的对立从独立那一天就已开始,一直持续到今天。


菁城子


巴基斯坦是怎样一个国家,想从三个方面简单说一下。

地区历史久远,国家经历曲折

巴基斯坦最早的文明可以追溯到印度河流域的文明,现今的巴基斯坦地区几千年来,历经了多种王朝政权的统治。从公元前327年,亚历山大的占领,到公元8世纪阿拉伯帝国的统治。到了公元1220年,蒙古大军把这片地区全部纳入元朝的版图,从这个角度说,巴基斯坦跟中国还是有很深的渊源。之后到了18世纪,巴基斯坦和印度作为一个整体,成为英国殖民地。20世纪中期,英国人搞了一个“蒙巴顿方案”,把巴基斯坦独立拆分了出去,同时也遗留了印度和巴基斯坦扯不清理还乱的各种问题,这其中正是有这些历史原因。因为这些经历,巴基斯坦的民族结构也呈现多样化,是一个多民族国家。

自然景观资源丰富

巴基斯坦全境一半以上是山区和丘陵,世界闻名的高山喜马拉雅山、喀喇昆仑山等等在巴基斯坦西北地区集中,其中有一座巴基斯坦的最高峰,海拔8600多米的乔戈里峰。而且海岸线有近千公里,部分地区雨量充沛,基本属于热带亚热带气候,热带森林多,奇特的景观非常多。各种文明遗留的痕迹也非常多,人文景观丰富。

上图为中国新疆喀什到巴基斯坦的国际公路,这里有塔什库尔干河与瓦罕走廊。瓦罕走廊是古代丝绸之路的重要一段,著名的高僧法显、玄奘法师等都是经过这里,去印度研究佛法的。

跟中国的“巴铁”关系

作为中国最长期、坚定的伙伴关系,从上世纪50年代建立外交关系开始,就一直很稳定。2009年,中国成为巴基斯坦第二大贸易伙伴。两国的文化交流也很频繁。或许因为两国特殊的地缘关系,中国对巴基斯坦的援助也很多,巴基斯坦也把中国作为最重要的战略合作伙伴。

大概说这三点,时间关系,说不了太多,欢迎留言补充指正。


褔拉圈


巴基斯坦,被我们亲切的称作“巴铁”,是与中国关系最好的国家之一。不过我们对巴基斯坦的认知也仅限于此。由于地处恐怖主义多发地带,关于它的历史、文化新闻媒体介绍的并不多,所以我就从它的历史和旅游方面介绍一下这个相对“神秘”的国家。

巴基斯坦历史

巴基斯坦地处南亚次大陆,南邻阿拉伯海,东接印度,西接伊朗,分别于中国、阿富汗接壤,南亚一些最早的古代人类文明起源于当今巴基斯坦的地区。早在5000多年前,在巴基斯坦境内的印度河流域就已经出现最早的城市文化,印度次大陆进入到“印度河流域文明”时期。“印度河流域文明”在一度繁荣之后,在公元前2000年左右,却神秘的消失。

印度次大陆北部被高山和沙漠环绕,外来民族很难进入,但是在西北部群山中,有几条通道将印度次大陆与中亚连接起来,在这之中位于巴基斯坦与阿富汗的国界线上的开伯尔山口是最主要的通道。当人们发现开伯尔山口之后,来自乌拉尔山脉南部草原上雅利安人、波斯帝国的大流士一世、马其顿帝国的亚历山大大帝、蒙古帝国的成吉思汗、帖木儿帝国的帖木儿、莫卧儿帝国的巴布尔都是通过开伯尔山口进入印度次大陆。作为征服印度次大陆的陆路,如今巴基斯坦大部分土地经历了长久的战乱,同时作为印度次大陆的一部分,与印度大部分地区一样被不同的统治者所统治。

一直在英殖民统治时期,印巴都属于一个国家。当英国殖民者撤出印度时根据宗教信仰的差异,推行“分而治之”的政策,将印度人为地划分为两个国家(旁遮普也被一分为二,莫卧儿王朝的陪都拉合尔,现在是巴基斯坦旁遮普省的省会)。1947年,根据《蒙巴顿方案》,巴基斯坦独立,分别包括巴基斯坦东、西两部分。不过由于克什米尔的归属问题,印巴发生很大分歧,也让两国开始积怨,从而导致两国一次又一次武装冲突。1956年,巴基斯坦伊斯兰共和国正式成立。之后东巴基斯坦成为孟加拉国时,印巴再次爆发大规模战争,印巴两国更加水火不容,这种对立情绪也深入到普通民众之中。

巴基斯坦旅游

作为一个既熟悉又陌生的国家,由于经常有恐怖主义活动,让巴基斯坦的旅游业远没有南亚印度、尼泊尔、斯里兰卡、马尔代夫那么的发达,在2017年全球旅游业竞争力报告中,巴基斯坦在全球位列第124位。不过,正是因为封闭,也让这里保留了最原始、最多元、最神秘的文化和景观。

巴基斯坦南有绵长的海岸,北有巍峨的雪山,既有沙漠,又有平原和丘陵,地貌多样,形成了奇特的景观。这里既有塔克特依巴依佛教遗址和萨尔依巴赫洛古遗址,还有摩亨佐-达罗和哈拉帕代表印度河流域文明的城市,既有乔戈里峰以及喜马拉雅山、喀喇昆仑山和兴都库什山,还有像拥有像白沙瓦、拉合尔这样的古老城市。可以说巴基斯坦拥有非常大的旅游潜力。

尽管巴基斯坦的旅游业正在成长,但是由于经济相对落后,基础设施不完善、社会治安差以及政府对旅游业的不重视,令很多游客对前往巴基斯坦望而生畏,拖累着巴基斯坦旅游发展的脚步。


任何关于斯里兰卡的问题,欢迎向我提问,我是“最懂兰卡旅行的人”:斯里兰卡小妞。


斯里兰卡小妞


它的名字一语双关:纯洁的土地/境内所有族群名称的组合;它以伊斯兰教和乌尔都语为国家特征,却因族群、地区、宗派利益高于国家认同和地缘争斗而迷失。

巴基斯坦伊斯兰共和国位于南亚次大陆的西翼、南亚与西亚、中亚的交汇处,握波斯湾连接印度洋的锁钥。国土轮廓呈东北/西南延伸的长方形,东部与印度有长达2912公里的共同边界,东北以巴控克什米尔与中国相交,北部和西北以2430公里连接阿富汗,西南毗邻伊朗,南部濒阿拉伯海,海岸线长近1100公里。国土面积79.6万平方公里(不含巴控克什米尔1.3万),人口1.93亿(2016年。另据巴统计局2017.8.25第二次人口普查报告,全国人口已达2.08亿,年均增2.4%。1998年首次普查为1.3亿),居世界第6位。



全境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地形主要由山地、高原和平原三类各两部分构成,山区和丘陵约占全境的3/5。平原包括旁遮普和信德两大印度河流域冲积平原,前者古称“五河之地”,河流密布,灌溉发达,素有“巴基斯坦粮仓”之称,工业化和城市化最高,集中了全国56%的人口。信德平原地区商业发达,有卡拉奇、海德拉巴等商贸中心。

巴矿产资源平平,只有铬铁储量丰富,能源更是弱项,石油对外依赖度超80%,天然气自给,煤炭基本为褐煤和次烟煤,能源价值不大。森林覆盖只有4.8%,水产资源尚丰富。农业以种植业为主,主产小麦、大米和棉花。巴基斯坦是典型的农业国,农业人口占总人口2/3,吸纳了全国近半劳动力,创汇占40%以上,畜牧业占农业产值的1/3以上。

巴经济规模一般,2016年实现GDP2836亿美元,贫困率29.5%,预期寿命66.3岁。三次产业占比分别为20%、22%和58%,主要出口纺织品、体育用品、皮革制品、食品和土特产等,进口远大于出口。封建土地制度和种姓制度束缚广大农民和平民,宗教约束和男性至上的社会经济结构剥夺妇女权益,人口红利难现。政局动荡,法律缺失,安全形势恶化,海外投资逡巡。传统与非传统安全因素极大地占用国家资源,宗教政治化和教育等社会资源缺失导致极端激进势力滋长,和平红利更遥远。在当今世界各种名称的新兴经济体榜单上,巴基斯坦缺席已成常态。

旁遮普、信德、普什图(帕坦)、俾路支是巴基斯坦4大主要族群,巴行政区划共4省份与族群分布基本吻合(普什图人聚居地原称西北边境省,2010年更名为开伯尔—普赫图赫瓦),旁遮普人占全国人口总数的63%,信德人18%、普什图人11%、俾路支人4%。

巴基斯坦是世界上第一个基于伊斯兰教义的现代国家,一直以来,伊斯兰教(而不是地理或印度河流域文化的多元性精神)塑造着巴基斯坦人的感性认识和生活方式。巴居民中97%为穆斯林,印度教徒、基督徒等占3%。宗教信仰看似单一,实则繁杂,教派形势复杂。其中逊尼派占90%,分为代奥本德、圣训和巴雷尔维三个分支,与阿拉伯正统逊尼派在教义和教派关系上不尽相同。什叶派人数少但派别分明,主要分三派,其政治影响和经济实力相当可观,国父真纳和许多军政要员都来自什叶派。

从构成一国身份认同的族群、宗教和语言上看,巴基斯坦伊斯兰教力量强大,全社会充塞着泛宗教救世主情结,却难以把不同宗教派别、不同族群、众多部落凝聚起来,表现为多数居民与本族群、部落的关系远远大于对全国性巴基斯坦人的认同。人们对族群利益和权力的尊重超过法律,因此,在巴基斯坦大约半数人口的地区,家法、私刑盛行,名誉杀人等对妇女权益的侵害屡见不鲜,女孩马拉拉因求学被巴塔利班枪击事非偶然。同时,城乡差别凸显,城市特别是大城市呈多族裔结构,旁遮普人握有政治及专业服务权力,信德人和穆哈吉尔人在经济和商业上得心应手。在普什图和俾路支人聚居的西北、西部,部落群体众多,部落遗产深厚。即使在发达的两省,仍然保留种姓和封建土地制度。

印度河流域被公认为世界文明的发源地之一,说巴基斯坦与印度共享该盛誉恰如其分。在巴境内,第一、第二石器时代遗迹斑斑,公元前2800—前2000年进入“城市文化”,其最早居民为达罗毗荼人。此后,雅利安人用数百年时间移民至此并征服该地,于前1000年向恒河流域等地扩展,史称印度河文明的吠陀时代。从公元前1500年到公元10世纪伊斯兰教传入,波斯、马其顿、希腊、安息、贵霜、匈奴、阿拉伯、突厥、阿富汗、蒙古等列强先后踏入该地区,建立了疆域不一的若干王国。公元1206年,次大陆出现第一个穆斯林王朝。1526—1707年,莫卧儿王朝一统次大陆。1857年,连绵不断的农民起义,步步紧逼的英国殖民入侵结束了伊斯兰王权在南亚长达650年的统治。

19世纪中期后,残酷镇压“穆斯林暴乱”的英国殖民者在英属印度实施“分而治之”政策,“拉印(教徒)压穆”,声称“我们将极力保持各宗教和种族间的分离,绝不给他们填平鸿沟的机会”。与此同时,印度教人士发起以印地语代替乌尔都语运动,双重重压下伊斯兰教复兴运动崛起,从“所有信仰伊斯兰教的人一起构成一个穆斯林民族”,发展到1940年全印穆斯林联盟年会包含“独立国家”的《拉合尔决议》,巴基斯坦呼之欲出。



“巴基斯坦”是个人造词,1933年,由留学牛津的穆斯林学生“发明”,乌尔都语pak意为“纯洁的”,stan即“土地”、“国家”,同时,该词前5个字母分别是旁遮普、阿富汗、克什米尔、伊朗、信德五地的首个字母,后3个字母是俾路支斯坦的后缀(只是没有普什图的印记),英属印度西北的五个地区中穆斯林占多数。1906年成立的全印穆斯林联盟在真纳率领下,坚持印度“分治”并建立包括所有穆斯林的巴基斯坦。1947年8月14日,根据《蒙巴顿方案》,巴基斯坦以英联邦内自治领地位宣告独立,领土包括西巴(现巴基斯坦)和东巴(现孟加拉国),两地间被印度隔开1600多公里。


ruixuezhaofeng


巴基斯坦可以说是一个文明古国,因为有着灿烂的历史文化,古印度文明并不是发源于印度恰恰是巴基斯坦的印度河流域。而后雅利安人入侵把达罗毗茶人赶到了南方,所以巴基斯坦人也基本是雅利安人,后来也相继被波斯、马其顿、希腊、月氏、塞种、厭哒、突厥、蒙古等各种民族入侵,因此巴基斯坦的民族成分也算复杂,而且也在入侵途中皈依了伊斯兰教,因此巴基斯坦人本质上是信了伊斯兰的印度人。

所以巴基斯坦是一个多民族的文明古国,但是巴基斯坦却是一个穷国,GDP和人均GDP、发展指数、幸福指数、人均收入、购买能力都靠后,而且恩格尔系数、基尼系数却高。

当然贫困不是我讨厌的原因,而是巴基斯坦是一个教法国,拒绝世俗化,跟伊朗一样也是一个神权国家。因此许多宗教里的糟粕得以保留(妇女地位、食俗禁忌、娱乐享乐等都有严格规定,一切按照教义来)可以说算是比较原教旨主义。

PS:我不反感伊斯兰教,我也希望能与穆斯林坦诚相待。

而且巴基斯坦虽然说是议会制民主国家,但是却一直都是独裁。

同时巴基斯坦为了和印度抗衡曾经大量支持恐怖分子,比如塔利班就是巴基斯坦养大的,而基地也没少受到巴基斯坦的资助。只是后来自食恶果。

此外这个国家还拥核,这严重违反了国际法,一个支持恐怖分子的国家还拥有了核弹,这是多么可怕的事情。

这就是我为啥不喜欢巴基斯坦,顺便巴基斯坦宪法也没有破坏中巴关系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