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困户门前挂个“精准扶贫户"的牌子,户主却感到光荣,你怎么看?

希望好运4




西门观点:视贫穷为光荣,精准扶贫也可能扶出个别等靠要的懒汉。

先讲个现实生活中的真实事例:

前很多年的事。有个县一直是国家级贫困县,后来来了一位一把手,为了证明他的能力,便向国家谎报财政收入,被摘掉了贫困县帽子。

然而,这一摘不要紧,由于没有了国家对贫困县的转移支付,连公务员事业单位职工工资发不起了,甚至连政府机关办公用品都买不起了。

首先是吃财政饭的官员们不高兴了,工资拖欠发不了,怨声载道,明里暗里骂娘。后来这个一把手就被调走了。

接任的新一把手胜任伊始,就开会宣布,新的领导班子的首要任务就是把贫困县的帽子再要回来。经过不断努力,贫困县的帽子终于又要了回来。



于是,就举行了盛大的庆祝大会,热烈祝贺我县又被评为国家级贫困县,大家对新来的领导给予高度的评价。这也被传为一段笑话。

题主所说的贫困户门前挂个‘’精准扶贫户‘’的牌子,户主感到很光荣应该与上面讲的官员们属于同一种心理。视贫穷为光荣。

视贫穷为光荣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普遍心理,但那不是个人问题,而是社会问题,那是文革特殊时代造成的奇葩心理和观念,谁最穷谁就最革命也最光荣,宁要社会主义的草,不要资本主义的苗正是那个时代最响亮的口号。

但那个时代已经过去了,也一去不复返了。现在的贫困户贫困的原因有很多方面,但无论是哪种原因,总不是光荣的,精准扶贫是国家对贫困户的关心,应该借国家政策的优惠,通过自己的努力,早日摆脱贫困,而不是视为光荣,暗自高兴,坐享其成,不努力改变贫困,而是坐等国家扶贫,完全靠国家扶贫过日子。

当然,农村还有一些假贫困户,通过不正当手段搞到精准扶贫户指标,认为自己有本事,在村民面前炫耀,把无耻当光荣,迟早会被撤销贫困户的。

谢谢您的关注,期待您的看法!


西门白甫


我们也是贫困户,也是挂着一个精准扶贫的牌子,公共的就不说了,有一项是给扶贫鸡一家90只,家家户户的都只剩五六只,还专门给他们买了饲料,盖小房子,浪费了很多粮食,一天早上起来就死好几只,那个鸡不会自己去找食物,整天呆院子里跟在人后面。还有一项是教育补助6000,但是我弟弟读书都读完了没有拿到一分补助。异地扶贫搬迁,我父母和我弟弟都不愿意搬,天天做思想工作,后来我爸爸被他们说得动心了就报了名,我们是少数民族,老一辈的很少有人会说普通话,而且出去城市什么都要钱。也有一些搬出去的,在楼道里杀猪,在房子里烧火吃烧烤,天天赖在医院,因为别人不想搬,天天动员别人搬迁,房子也是简单装修,水电都不通。我大伯耳朵聋,还有肢体上的一些残疾,精神上也有问题,但是从来没有领过什么补助,今年才半的残疾证。修路把我们的地挖了很多也没有什么赔偿,那个倒无所谓方便大家,低保什么的也没有。医药费也只是住院的时候才报,只是门诊开药那些根本不会报。现在我们最担心的问题就是如果搬到城里了就会回不来,宅基地就没有了,所以贫困户对我们来说只是一个名字。


卖片的Q2735979885


我家属于那种理财比较保守的,一直想在沿海买房,加上老家一直三层小楼就一直没在县里买房。精准扶贫的时候我们村有五个名额,除去没车没房的,我家也算一个名额。当时扶贫干部看我家房子盖的很气派装修也很好,还专门派干部了解了好几次。以前家里每次去医院诊所开的单据我爸妈都有保留,厚厚一叠拿出来也就搪塞过去了。第一年的时候我家四口(我媳妇是城市户口不算扶贫对象)一共领取两万多补助,至于国家免医保,送米送油的那点小钱就不算了。第二年一次性补助了4.8万,还加了个在本市在医院看病医疗费全免的优惠。说实话,直接补助钱还不如看病全报销实在。第三年我家就到预定脱贫的最后一年,国家补助18万在市里买房就业,还有一个持续帮扶的基金,每月大概有八百补助,持续3年。说实话扶贫这几年我家生活情况的确有了很大改观,我爸妈以前那么多年一直背井离乡在外地打工,祖祖辈辈一直勤勤恳恳种地缴公粮为国家也做了不少贡献,所以扶贫我们也觉得是理所应当的,并没有羞耻感。国家能靠拆迁造就一大批富人,为什么到帮扶农民就要惹起那么多争议。


啦啦啦啦啦小当家


贫困户门前挂个“精准扶贫户”的牌子,户主却感到光荣,你怎么看?

现如今,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只要勤劳能干的人,都不会把日子过得太差。我个人认为被评为贫困户是一件耻辱的事情,除非家里有特殊情况或重大疾病等家庭之外的。可有些人不但不感到耻辱,反而以荣为傲,这里面是有一定原因的。

现在被评为贫困户,也就是建档立户,也就意味着有好多好处。国家就会在经济和物质上给予一定的帮助,发放种鸡、种猪、种粮、化肥等以脱贫发家致富,每逢节日,过年都会发放一定的慰问金,在建房生产,看病就医,孩子上大学等方面都有优惠政策。国家政府都会对你嘘寒问暖,所以有人争当贫困户,被评为精准扶贫户而感到光荣。

贫困户造成的原因有两种,就是贫于穷。贫即是穷,但穷的定义就不一样了,谈一下我的看法以下。

我认为贫是可以通过国家的帮扶摘掉贫困的帽子。因为这些家庭确实是遇到了困难,家里患有重大疾病的,癌症,白血病,残疾,瘫痪等常年用药物维持生命的家庭,还有五保户。

有些人穷是有原因的,四肢健全但好吃懒做,整天想着政府来帮贫,不外出打工,在家守着一亩三分地,就像一滩烂泥一样扶不起来,说白了就是自甘堕落和懒。当然,国家知道现在有少数农民怀揣着好吃懒做的思想,只想领补贴不愿干活的人。不符合国家扶贫标准的贫困户和那些屡次扶贫不愿意好好工作脱贫的,这样好吃懒做的国家也不会养着,贫困户的资格也会取消。

扶贫是为了帮助贫困地区和贫困户开发经济和发展生产,摆脱贫困的一种社会工作。在2020年我国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





怒江F


当一个人真是穷人时,说话没人当回事,找媳妇找不下,办事去又没人看起,辛酸的很。他们往往为了面子,背后吃的差穿的差,人面上总要吃超好穿超好,故意给别人张扬显摆一回,捞回穷面子,告诉周围人,他不穷而是超富,生怕别人用鄙视的眼光看他。当然周围人更是背后说,别假装显富了,再装也是穷鬼一个。但对一个真富人就不一样了,实力在那摆着,他们不怕别人说他穷,没必要虚伪,相反不在乎穿普通衣服,吃顿粗茶淡饭,即使这样,别人只会说他低调,大鱼大肉吃腻了,是改善生活,不是真吃穿不起。


其实,当下的有些精准扶贫户,也是这种心理,以前是真穷,穷怕了,生怕别人说他穷,戴上穷帽就觉得伤自尊,伤面子,主动努力摘穷帽子。而现在是真不穷了,而且价值观不正确,即使挂个精准扶贫户的牌子,也无所谓,实力在那放着,不怕别人说,别人也不会说。相反还能得到更多的帮扶,何乐而不为呢?

精准扶贫,在物质方面扶贫时更要注重精神上的扶贫,扶他们自强,扶他们自尊自爱,帮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自力更生。授之以鱼时,更要授之以渔。这样才能达到真正的脱贫。



思修远之


现在被建档立卡的贫困户能享受政府的很多优惠政策,当然感觉光荣。不劳动就有收入谁不高兴呢?都争着去做贫困户了。评不上的还骂村干部。

大家知道勤劳能致富,所以勤快人很少有当贫困户(也有个别)。现在农村扶贫主要扶了哪些人?

一是懒汉(不该扶,也扶不起来)。

二是残疾(该扶)。

三是遭天灾人祸致贫者(该扶)。

四是假贫困户(关系户、泼得凶的)(不该扶)。

最可恨的是有的贫困户还沾沾自喜喜,整年不干活,小酒喝起,小牌打起,大话说起。这让勤快人情何以堪?


四季耕读


关于农村贫困户的确认和扶持,我在早先的回答中已经详细作过阐述,今天也就不再重复,那次没有很好的配图,让我感到非常惋惜,第二天就到他家拍了一些照片,看了真有一种难言的感觉。

国家精准扶贫,本来是一项惠民的好政策。可有些贫困户,实在不争气,勤劳致不了富,生活有了困难,国家帮忙救助,我们自己要知恩,要更加勤奋。我说的这一户,确实贫穷,但也是有妻有儿女,其他情况说起来话长。今天只讲,已经在市里分了扶贫房90多平方米的楼房,并且儿女上学免费,四口人三口享受低保。这些福利,在以往想也不敢想。由此引起村中许多人评议。现在他原先住的宅院,杂草丛生,一片凄惨象,我说过他多遍,整理一下,最起码让人看上去干净,可几次仍然赖的不动。真是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










李增喜3


今天的贫困户的确很热门,不仅国家给予人力、物力、财力支持,而且走到哪里把贫困户牌子一亮,都会得到别人得不到的优惠和照顾。

贫困户的孩子上学都会得到特殊照顾,住宿费生活费全免,看病住院医药费全免,凭这些优惠政策,就可以让很多不是贫困户的人羡慕。

在贫困户家里都有一个精准扶贫的牌子,上面写着贫困原因,脱贫扶持项目,脱贫时间,政府包户帮扶人员名单等等。

比如我看到的这家,家里五口人,贫困原因是家里的一个老人常年患关节炎,儿子一家有三个人每年在外打工,每年收入在十万左右,还有一个在上大学,扶贫项目是种白果树苗,养鸡,由于是山区,家里房子面积很大,可能有三四百个平方,有土墙房子还在用,去年新修了一栋4间两层的砖混新房,里外全部贴上了瓷砖,更重要的是,他们在移民安置点还有一户住房,常年空着没人住。

他们每年到政府那领免费的树种,农药,化肥以及扶助资金,政府人员每月去看一次,逢年过节都要给粮油以及钱款。

精准扶贫可以让贫困户快速脱贫,问题在这个精准,他们是不是真的贫困,他们需要什么才能脱贫,财物和扶贫项目固然重要,但要让他们自己有摆脱贫困走向富裕的精神,才更重要。





凡人农夫


本人作为帮扶责任人,连续几年参与精准扶贫工作,以下几个观点,不喜勿喷:

1、随着物质文明的提升,精神文明不升反降,道德底线不断下探。骨气、气节,“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人人为我、我为人人……这些优良传统被好多人淡忘,而金钱、利益至上,拜金主义反而大行其道,廉耻之心寡矣!有种现象叫做“财产留子女,父母交政府,政府来养老”,户口簿分开,从政府部门到帮扶责任人,要靠大量的工作来判别“分家致贫”的现象。

2、懒汉不懒汉,还靠邻里看。从精准扶贫开始,到中间的精准识别,我们做了大量的工作。绝大部分工作是科学有效的,但有部分致贫原因是复杂多样的。比如有一些不是很严重的疾病,或者说可治愈的疾病,治好了,但发现党的政策好,“不干活,也管饱”,可谓“疾病好治,懒癌难医”。 懒,不但指“四体不勤”,而且还有一种更另人无奈的懒叫做“心懒”:不愿意思考、不愿意接受新鲜事物,技术培训不去听,先进的生产力不感兴趣,吃饱就行,不求上进。

3、“升米恩,斗米仇”。刚开始扶贫时,走过弯路,家里旧衣物、旧电视、旧家具、旧洗衣机、冰箱等等,闲置无用,陆续给贫困户送去。刚开始时,贫困户很高兴、很感激,后来居然出现“不是液晶超薄的我不要!”和“张三家的帮扶责任人都给他拿棉衣了,你给我整点儿啥?”的现象。可以说,国家不欠你什么!党和政府不欠你什么!驻村工作队不欠你什么!帮扶责任人也不欠你什么!帮你到什么程度,都要学会感恩!非亲非故,我们没有赡养你的义务!

4、可以指路,决不能“背着走”!精准扶贫政策,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关键一步,但在有效引导贫困户解决“两不愁、三保障”后,各帮扶主体和责任人只适合拓展贫困户思路,鼓励他们靠勤劳致富,决不能大包大揽。“蹲在墙根晒太阳,等着扶贫奔小康”,是坚决要摒弃掉的!道路是宽阔的、前景是美好的,但我们无法叫醒一个装睡的人。大病、智障、残疾、无劳动能力的,还是要有党和政府的温暖来兜底的,其他健全的还要“撸起袖子加油干”!


雪舞松江


“扶贪先扶志”,“好吃懒惰可耻,勤劳致富光荣。”國家的扶贫政策是好的,对那些五保护,老弱病残,生活不能自理等人,可以帮扶,让他们生活上有保障。有利就有弊,有些人打着扶贫的幌子,走关系,用不正当的手段成了扶贫对象,拿着救济款,吃喝不愁,无所事事。乡镇村级个别干部混水摸鱼,欺上瞒下,人情保,关系户,数不胜数。从中,他们也得到了好处,贪污受贿。百姓们看在眼里,说啥的都有,扶贫扶的困怂懒杆子,打麻将,溜街道,端着茶杯,洋洋得意。有的条件很好,楼房,轿车,家里的大学生等,这些情况太多了,他们不思进取,享受着这些扶贫政策,不以为耻,反而为荣。而那些真正需要帮扶的贫困却享受不到,他们都是正直,善良的人,他们没有关系,不会上下走动打点,也没有人情保,有的确实生活上很穷窘,住着土危房,却享受不到。于是,农村也就有了一些谚语:贫困,贫困,越吃越困。低保,低保,越吃越日倒。希望那些吃贫困,吃低保的,努力奋进,争取早日脱贫,让给那些真正需要帮扶的人吧。说的不对之处,请见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