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第一條鐵路——膠濟鐵路

濟鐵路是清朝末年外國列強侵略中國的產物。1897年,德國藉口“鉅野教案”強佔膠州灣,次年強迫清政府簽訂了《膠澳租借條約》,取得了膠濟鐵路的修築權和在沿線30裡內開礦等特權。1899年膠濟鐵路開始修建,1904年6月1日全線通車。膠濟鐵路是山東第一條鐵路,也是中國較早的鐵路之一。它全線通車的時候,京漢鐵路還沒有通車,京張鐵路還沒有修築,津浦鐵路還在醞釀之中。

文丨徐增娥 劉翠霞

山東第一條鐵路——膠濟鐵路

帶有“山東鐵路公司”字樣的客車。

在當年就像外國侵略者刺入山東內地的利劍,在軍事和經濟等方面,對山東以及中國其他地區構成極大的威脅和侵害。

為收回膠濟鐵路,中國與日本進行了多次交涉,歷經艱難曲折的歷程,最終以巨大償價贖回膠濟鐵路,開近代以外交手段收回鐵路路權的先河。

山東第一條鐵路——膠濟鐵路

1904年,膠濟鐵路通車時觀望的民眾。

一個強盜了,另一個強盜來了

1904年德國在山東建成膠濟鐵路,當時建設費共計5400萬馬克。(據查,1906-1915年,1華元=2.2馬克=0.72兩白銀,5400萬馬克大約175萬兩白銀。)膠濟鐵路連通青島港和廣袤富集的山東腹地,建成不久就為德國帶來巨大利益。除了鐵路本身的運營收入,德國還通過膠濟鐵路向山東內地滲透,大量掠奪內地的礦產、農產品等資源。膠濟鐵路通車也使青島港迅速成為全國重要港口。

然而,德國人還沒來得及收回投資的一半,膠濟鐵路便引起日本人的垂涎和野心。1914年趁“一戰”爆發,德國無暇東顧之機,日本向德國宣戰。9月3日,攻擊青島的2萬日軍,突然從距青島240多千米之遙的龍口登陸。當時德國僅在青島駐軍,日本欲取青島,卻反而捨近求遠,在遙遠的龍口登陸,橫貫山東半島,計劃先佔領膠濟鐵路,其後才佔領青島。日本的這一遠途征戰路線顯然並非心血來潮,而是經過事先周密謀劃,其用意不僅是想取得青島,還想以膠濟鐵路來控制整個山東。

日本佔領膠濟鐵路後,將其改稱“山東鐵道”,強佔全部路產,並對膠濟鐵路進行了增修、擴建,添購車輛。1922年每日輸送能力達5500噸,超過德國時期2倍多。1915-1921年期間,膠濟鐵路共運送旅客1598.8萬人,運送貨物1035.7萬噸,日本攫取利潤1885.6萬日元。

除對膠濟鐵路的直接控制與經營,日本還以膠濟鐵路為紐帶,向山東內地進行政治、軍事、經濟滲透,以控制整個山東的命脈。日本對膠濟鐵路實施軍事控制,在沿線各站派駐軍隊。之後又於1917年在坊子、張店、濟南等地設置民政分署,徵收賦稅,擅理訴訟,儼然將膠濟鐵路沿線視為其殖民地。日本還向膠濟鐵路沿線大批移民,隨意佔用土地,大量掠奪資源,傾銷日貨,濫發紙幣,甚至販賣鴉片、毒品,勾結土匪綁架勒索,使膠濟鐵路沿線民不聊生。

山東第一條鐵路——膠濟鐵路

兩名拉礦車的少年礦工。

屈辱協定引發史冊的“五四”愛國運動

日本佔領膠濟鐵路仍不滿足,千方百計想以膠濟鐵路為骨幹,增修鐵路,以達到其更大範圍、更大程度控制和掠奪中國腹地的目的。1918年9月,中日雙方簽定高徐、順濟兩鐵路借款草合同,將以前向德國借款修築鐵路改為借日款修築。同日,中日之間又秘密換文,約定膠濟鐵路沿線之日本軍隊,除濟南留一部隊外,全部調集於青島;膠濟鐵路巡警隊由中國政府組織,但應聘用日本人;膠濟鐵路所屬確定以後,歸中日兩國合辦經營,實際是確認了日本對膠濟鐵路的佔領和控制權。正是這一喪權辱國的中日協定,使中國在此後的巴黎和會談判中完全陷於被動。

“一戰”結束後,1919年1月戰勝的協約國在法國巴黎召開“和平會議”,中國作為戰勝國之一派出代表出席巴黎和會。日本一開始就在和會上提出要繼承德國在山東的全部權利。中國代表團雖據理力爭,堅決反對,但主導和會的英、美、法卻給中國出了一道選擇題:日本現在所佔有的山東的權利比德國原先在山東的權益大得多,如膠濟鐵路沿線駐軍等,中國是選擇兌現中日之間的協定呢,還是讓日本繼承德國在山東的權益?面對如此苛刻的條件,中國拒絕選擇。4月30日,所謂“神聖三位一體(即美、英、法三國)”組成的和會“最高四人會”秘密決定,德國所有膠濟鐵路權和其他支線權,以及屬於此項鐵路之一切財產、車站、店鋪、車輛不動產、礦山及開礦材料和附屬一切權利權益,讓與日本。

巴黎和會決議一出,引發了中國國內轟轟烈烈的“五四”愛國運動,中國代表順應民意拒籤合約,山東問題成為懸案。

山東第一條鐵路——膠濟鐵路

德國佔領膠州灣後,海因裡希親王在青島。當時,德國與中國因為“鉅野教案”正在談判。

曲折談判,終以庫券方式贖回膠濟鐵路

1921年11月,華盛頓會議召開,山東問題被列入邊緣談判,由美、英各派代表以調停者的身份監督談判進程。在中日邊緣談判中,膠濟鐵路議題成為曲折最多、耗時最久、對抗最激烈的談判。膠濟鐵路談判自1921年12月13日開始,在其後的近一個月的時間裡,雙方展開了拉鋸式的談判,多次爭執不下,幾至談判決裂。

在美、英調停下,中日雙方最終選擇以國庫券方式贖回膠濟鐵路。但由於日本把持車務長和會計長,使膠濟鐵路的管理權仍然受日本牽制,膠濟鐵路利權並未完全收回。

到口的肥肉怎甘輕易讓出。日本人一拖再拖,並由中國政府付出6100萬(日元)賠償金的高昂代價,才同意將青島和膠濟鐵路迴歸中國。6100萬賠償金,僅膠濟鐵路就佔4000萬,可見這條鐵路在日本人眼中的地位和份量。1923年元旦,中日雙方舉行了青島市與膠濟鐵路主權交接儀式。

當時,膠濟線已擁有機車99臺,客車149輛,貨車1577輛。青島—濟南間每日開行客車3對,客貨混合列車1對,貨物列車(包括區段列車)10對,每日約5500噸的輸送能力。

山東第一條鐵路——膠濟鐵路

4000萬日元贖金抗日戰爭爆發一文未付

中國雖然收回了膠濟鐵路主權,但由於日本握有膠濟鐵路債權以及車務長和會計長兩個關鍵職位,膠濟鐵路在很大程度上仍操控在日本人手中。而面向全國的籌款贖路運動卻收效甚微。截至1923年12月底,僅得22萬元,對於4000萬元的償款,可以說是杯水車薪。所以4000萬日元的本金,至1937年抗戰爆發仍一文未付。

之後,鐵路工人展開了轟轟烈烈的反飢餓、反壓迫的罷工鬥爭。其中影響最大的是1925年的膠濟鐵路“二八”全線大罷工。這年的2月8日,膠濟鐵路工人在管理局交通系和山東地方勢力派角逐鬥爭的有利條件下,舉行大罷工,要求撤換正、副局長闞鐸、朱庭祺。工人用枕木、鋼軌封鎖線路,司機熄滅爐火,各站段工人一律停止工作,整個膠濟鐵路陷入癱瘓狀態。

1937年7月,抗日戰爭爆發,日本帝國主義捲土重來,12月25日,侵佔周村,並沿膠濟線東犯。12月26日,日軍第十師團佔領濟南。1938年1月,日軍在青島從海上登陸,至此,膠濟線全線再次陷入日本人手中。

這一次,中國人沒有讓侵略者過上一天的安穩日子。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膠濟鐵路沿線組織起了大大小小許多鐵道武工隊、游擊隊,扒鐵路,炸機車、襲日寇,打得日軍聞風喪膽。

山東第一條鐵路——膠濟鐵路

膠濟鐵路沿線礦產資源非常豐富,圖為淄川煤礦。

50年風雨滄桑,6其主,終於回到了人民的手中

1945年,日本投降,抗戰結束,膠濟鐵路再次回到祖國的懷抱。這一年的10月25日,青島地區接受日軍投降儀式在匯泉跑馬場舉行,參加儀式的有中國人、日本人,還有美國人。

耐人尋味的是,受降書文本使用了兩種文字,一種是日文,一種是英文,唯獨沒有中文。我們中國的主權和應有的尊嚴,在這個接受文本上,並沒有體現出來。青島,實際上又成了美國軍隊設立在遠東以支持國民黨政府打內戰的基地。

山東第一條鐵路——膠濟鐵路

1923年1月1日,中國政府接收膠濟鐵路。

由於國民黨政府的腐敗和管理上的無能,加上山東人民為阻止國民黨反動派打內戰而利用膠濟線運送軍用物資,開展了大規模的破路運動。那時的膠濟線一直難以全線貫通,只好分段通車。到1949年春天,青島的鐵路只能通車到城陽。而濟南市在很長一段時間曾出現了鐵路通“三店”的奇聞。即濟南東至郭店、北至桑梓店、南至炒米店。

1949年6月2日,青島解放,解放軍進入青島,接管了膠濟鐵路。從此,膠濟鐵路經歷了50年的風雨滄桑,6易其主,終於回到了人民的手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