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雨纷纷,行人欲断魂。酒家何处有,遥指杏花村”,每句减2字,有损原诗意境没?

周闻天下直通车


清明不就是时节吗?行人不在路上在哪?何处有就是在借问啊!为什么一定是牧童指的.你问他不可以指吗?

再说了啊!为什么下雨一定是清明..平时不可以吗?行人欲断魂..难道猪马牛羊也可以?前面就是杏花村了还遥什么遥?

雨纷纷...欲断魂...酒何在....杏花村....这样短是不是更好记?

要不干脆在短点?

雨纷...断魂....酒在?...杏村...

这样唐诗三百首就好背多了啊!


丑祸


我表哥1959年考入南京美术师范学院学习,该院有一位大名鼎鼎的傅抱石先生在任教,傅是画界盛誉的二石之一,“北有齐白石,南有傅抱石”。表哥暑期回沪,谈到傅先生上课非常风趣,旁征博引,用以说明绘画与其它姐妹艺术的关系,他引用杜牧的这首清明诗,说纪晓岚歪批把每句的头二个字削掉,改七绝为五绝,理由是多余,“什么时节雨纷纷,清明也,故去此二字;人在路上称行人;酒家何处有,本身是问句,去借问;遥指可以是牧童,也可以是老农或其他什么人,故又去之。”傅先生说,纪晓岚此举看似高明,其实蠢到家了,他把原诗的节奏旋律全都毁了,极大地损害了原诗的艺术魅力。並以此阐述了绘画艺术的简繁和画面感,以及主题思想表达的辩证关系。


用户6614559218238田


问题:“清明雨纷纷,行人欲断魂。酒家何处有,遥指杏花村”,每句减2字,有损原诗意境没?


前言

原诗是唐代杜牧的《清明》: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这首诗经常被拿出来改动,这一次每句减少2个字,到底好不好?

但凡脍炙人口的古诗词拿来改动,一定会被人批评的。是不是有损原诗意境,先可以看看减少了什么。

1、第一句

原诗是:清明时节雨纷纷,减少时节二字,变成了清明雨纷纷,从诗意上有区别吗?当然没有。

2、第二句

原诗是:路上行人欲断魂,减少了定语:路上,在诗意上小有区别。减少了”路上“二字,少了羁旅之感,雨中路上的行人寻找落脚之处,所以会有断魂之感 。

3、第三句

原诗是:借问酒家何处有?减少了借问二字,这种省略不可以吗?可以的,在古诗中非常多见,例如:

松下问童子,(童子)言师采药去,(师父)只在此山中, 云深(我,指童子)不知(他的去)处。

借问二字有客气的”请问“意思,这里减少借问二字,语气就不同了,诗意略损。

4、第四句

原诗是:牧童遥指杏花村。减少了牧童二字,这就影响大了,每次读到这首诗的时候,我们脑海中的画面是:牧童牵着牛给行人指向远处。缺少牧童二字就就少了两个意象:儿童和没有写出的”牛“。

5、 闻一多三美理论

苏轼闻一多的三美理论是: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

1)音乐美

杜牧的原诗是一首标准的七言近体绝句,近体绝句是格律诗,特别讲究声韵之美。而减少了2个字以后第一句变成了古绝句:

清明雨纷纷,行人欲断魂。酒家何处有,遥指杏花村

这首五言诗其实只有第一句不合律,后面三句还是合律的,不过五言诗读起来比七言更加急促。

从声韵上来说,至于好和不好就见仁见智了,我们习惯了这首诗的七言,五言是不是真的不好呢?不好说。

2)绘画美

前面讲过了,第一句没有什么画面损失,只是音韵上有区别,但是第2句和第四句减少了三个意象,路、牧童,和省略掉的牛。

苏轼评价王维说: "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杜牧的这首诗,第2、4句减少两个字以后,在绘画美上影响比较大。

3)建筑美

无论五言还是七言,再建筑美上没有区别。

结束语

这首诗改为五言的弊端,主要是2、4句画面上的美感损失很大;另外“借问”二字去掉后,冷冰冰的语气少了温馨之感;牧童二字除了画面感的损失,再情感上也少了情趣,特定的人物形象是作者有意为之。比如贺知章的这首诗:儿童相见不相识,改为农夫相见不相识,味道就不一样,那种天真可爱的温馨就消失了。

@老街味道


老街味道


如果诗只讲究意思,可随意改动,那就不叫诗了。

《清明》 (唐) 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杏花村:

公认的一种说法,

大约公元844年,杜牧任安徽池州刺史,此诗作于此时。

杏花村:今安徽池州杏花村,明代名士林古度有诗曰:“杜牧当年有名句,独唱城外杏花村。”

山西汾阳杏花村以酒而闻名,据说到唐时已形成家家酿酒的规模,酒坊广栽杏树,所以山西杏花村也成了一张酒的名片。

查阅杜牧的履历,杜牧是没有去过山西的。

不管怎样,杜牧让杏花村一诗成名。

不能改动。

1 “清明时节雨纷纷”与“清明雨纷纷”:

清明:二十四节气之一,公历四月五日前后,前一天为寒食节,有插柳,踏青,祭祖的习俗。

清明时节:强调清明这一节气,前后有15天左右,

清明:只是清明节一天而已。

意思上:清明时节,长达十来天都是阴雨纷纷,细雨绵绵,强调时节的特性,有别于其他。意境上:天气的阴雨蒙蒙,凄风苦雨,首句便是感情基调与环境渲染,诗风凄迷,情绪愁苦抑郁。

2 “路上行人欲断魂”与“行人欲断魂”:

路上:强调外出与漂泊,诗人是羁旅途中,恰逢清明,自然而生思乡之情。

行经路上,路过而已,所遇行人都是陌生,谈不上感情,又生清明孤寂之情。

为后两句借酒销愁铺垫。

首句渲染环境与气氛,这一句正因“半路上”而断魂。

“路上”远超“行人”的漂泊在外的内涵,而“路上”往往又有与“归途”相反的心理暗示,带有归不得的失落与孤独!

3 “借问酒家何处有”与“酒家何处有”:

借问:询问别人,强调的是自己在陌生地,问的也是陌生人。

酒家何处有:是自问,一种不自觉的心理反映,是酒兴而至,饮酒为乐,一种洒脱与不羁。

“借问”一词常用,强调短暂的人情与自我的陌生。

比如,

杜甫:“隔屋唤西家,借问有酒不。”

辛弃疾:“醉中忘却来时路,借问行人家住处。”

4 “牧童遥指杏花村”与“遥指杏花村”:

牧童:放牧的孩童,“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牧童不可缺,是第二句的宾语,借问牧童,第三句主语,牧童遥指。

为何问牧童,而不是行人?

是有讲究的,牧童是孩子,天真烂漫,哪知行人之愁苦,以牧童放牛之悠闲自在反衬行人与我之愁眉苦脸!


“牧童遥指”,更耐人寻味:

是一幅鲜明的画面,雨中赶路的我问,悠闲骑牛的牧童却不答,只是用手指指远方烟雨朦胧处开有杏花的地方,远吗?不远,近吗?也不近,恰在视野范围内,或一处杏花疏影的小村庄,或杏花微雨中一处酒帘子,极具意境。

牧童懒得答,散漫的用手指指,我的雨中赶路愁满面,寻酒销愁的急切,恰好对比,饶有趣味,更缓和了诗的愁味,诗人还未以酒释怀,却也能旷达不少。

“时节”,“路上”:在归家祭祖的时节,人却在路上漂泊,这种异乡陌生感与孤寂感,是全诗“断魂”之所在。

“借问”,“牧童”:短暂的人情交流与天真散漫的牧童无言遥指,是诗情转折的地方,有暖意,更有无法销解的凄苦,因陌生而借问,因牧童可归,诗人只能寻酒慰藉,愁苦不言而喻。

杜牧要表现的就是清明时节一人漂泊,不可归不能归的孤苦与无奈。

“杏花村”,是一亮点,结尾意味悠长。

无论是村名还是被杏花包围的地方,都充满诗意,相对于“桃花”的明艳,“杏花”更为空灵淡雅,“沾衣欲湿杏花雨”,杏花微雨,清新疏落,恰符失意之人的情怀,正是诗人伤怀之时,遥望杏花微雨,那份愁苦也许也会暂时忘却。

这是杜牧流传最广的诗,无典故无隐晦,自然如话,千年清明,人人皆吟,在于清明时节的那些雨,雨中散落的杏花,更在于无处安放的漂泊的心。诗,只注重字面意思,就失去了诗本身的意义,能够流传千年,能够各有见解,一定是字面以外的延神与意蕴,意在字内,境大于言,才为诗。


一绿浮芳


应“周闻天下直通车”的邀请

答;这样奇葩的问题亏你想的出来,你完全玷污了湖北人文化底蕴;可想而知你的语文成绩一定不咋地。有个成语叫“断章取义”再适合冠名你的。

先不谈对杜牧的千古名诗《清明》的意境理解;你知道语文中讲究的八种语法;主、谓、宾、定、状、补、动、中、的合理搭配吗?多么好的一首名诗,就这样被你糟蹋了;

杜牧的《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这首诗可谓老少皆宜,童孺皆知,家喻户晓,脍炙人口。许多人都在品味这首诗的独特意境,有的人还“曲径寻幽”去考察诗中的“杏花村”究竟在什么地方,有的人甚至说这是杜牧在城外祭祖回来的路上有感而发写下的一首诗。其实,杜牧这首诗背后还有鲜为人知的曲折爱情故事隐嵌在其中。

杜牧的这首诗是描写他得志时的感叹,大概意思是,在他而立之年邂逅了吴中美少女张好好,而她是琴棋书画样样精通,才华横溢,并且是闭月羞花。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转眼间十年的时间随风飘逝,大概是公元845年的的清明,杜牧来到与湖州一界之隔的池州做一任太守时,他想去赴十前年湖州与张好好的山盟海誓之事,故光阴荏苒,事过境迁,计划赶不上变化,因为杜牧所管辖地区内突然出现了民不聊生,众民造反的事端,而他一介书生,从来没有经历过这样的事态,经过九九八十一的磨难,等他平息事态后,竟然过了赴约之期,为此他很是懊恼和忏悔了一夜,于是他在第二天清明节时,他睹物伤情,有感而发,面对淅沥沥下个不停的春雨,写出了感恨伤怀的诗句。

本人也是湖北人,虽然才疏学浅,但绝对不会提出这样的问答题来博取怜悯之心,或换取关注和流量。

以上为个人观点,难免对提问者有所鞭策。

知足常乐2019.3.23日于上海


知足常乐98954541


如果将题目给出的诗句,每句五个字都去掉二个字,就变成三字。

只能是:

【清明雨,人断魂。酒家有,杏花村 。】

如果和杜牧《清明》原诗相比,七言绝句变成三言诗,非驴非马,令人啼笑皆非。

清明雨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遙指杏花村。

更没有原诗的意境。

更没有了诗的韵味。


汇雁1



其实这首诗不仅止是题主改的这般模样,还有更简略的。

这是一首著名的七绝,作者是晚唐时期的著名诗人杜牧。

杜牧,字牧之,京兆万年人,官终中书舍人。其一生自负雄才,却不得施展,又不甘愿苟合于世取悦豪主,便一头扎进了勾栏烟花之中,借用酒色来遣怀疏衷,放浪形骸。他自己也说自己是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

杜牧诗书赋并工,尤以诗歌成就最高。他与另一著名诗人李商隐齐名,后世并称为小李杜。

杜牧这个诗歌的浪子不仅写出了诸如《遣怀》这样的轻浮孟浪诗句,也写出了厚重如《泊秦淮》那样的槌心刻骨之作,还写出了像《清明》这样的清新感伤的丽句。


这首诗准确地描摹了清明时节祭祀先人活动中,祭祀者和牧童之间的互动画面。颇有人情味,也使人隐约感觉到若隐若现的一丝苍凉: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后人对这首诗句推崇有加。也有好事者认为这首诗其实有好几处废话。比如题主说的“清明雨纷纷,行人欲断魂。酒家何处有,遥指杏花村”,这样来简略并不伤原意,也表明了主题,没什么实质性文意戕害。

还有人据此归结出更为简易的三言,看起来更省字——清明雨,行人魂。酒家何?杏花村。

但这种所谓的改变,其实是把周遭意境忽略了,减化了,是对诗人意境氛围营建的否定与质疑,虽然看起来依然主旨明确,但已然没了那种祭祀氛围下行者欲哭无泪伤心欲绝的悲情色彩,显得寡淡而少情。


也不禁想起了一个笑话,和这个有异曲同工之味——

那个前面的人是谁?

大哥这是我。

你这是干嘛去?

我要上厕所。

改后的三句如下:

那是谁?

这是我。

干嘛去?

上厕所。

后来有人干脆把一干字词全部省掉,一句话只留下一个字:

谁?

我。

嘛?

尿。

说句题外话,我个人更欣赏和喜爱杜牧的《阿房宫赋》——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龙吟148119260


清明雨纷纷,行人欲断魂。

酒家何处有,遥指杏花村。

如果是这样你读起来是不是一首无头诗(无定语),当然每句去掉二字,大家也能想象出来。

我们再来每句的分析:清明雨纷纷——清明时节雨纷纷。两句相比较意思是不同的。清明是有限制性的它就是清明;而时节是指在清明范围内的雨天,你认为这意义一样吗?

行人欲断魂——路上行人欲断魂。一提到行人可想而知就是走着的人,那清明是一个祭日照理来讲,无论在哪里的人都是一样的心情 ,像掉魂似的。诗人为什么要限制在“路上”这两个字呢?你想走路的人,为了思念失去的亲人,就东倒西歪没有精神,像掉魂似的。那就不用说了家里的人其不是更伤心吗?这也许是诗人的用意吧!

酒家何处有——借问酒家何处有。借问当然是一个问句,问题是在下一句。

遥指杏花村——牧童遥指杏花村。其实问谁都行,譬如:农夫、老者、老翁、村妇……等等。那诗人为什么问的是“牧童”呢?你想呀?牧童遥指杏花村。因为这个庄名的名字就叫杏花村,它在任何季节里,都叫杏花村。听起来是不是像是在春天,而牧童正是童子,与春天是不是很搭配呀?所以杜牧才选择了牧童问,并没有选择:农夫……假如这是一个真实故事,诗人即使遇到是村妇,我想他有可能还是以牧童为代表。

假如改成五言诗句,也就失去了本诗的意义,所以这每句的两个字不能去,诗人是用心良苦的,并且有他的用意在里面。

与其说讨论古人的诗,倒不如自己写一首清明的诗,让今人评价是不是能超越古人这样比较不更好吗?何必把古诗改来改去呢?


苦难的心766


杜牧的《清明》这首七言绝句,估计是唐诗中最不容易让人忘怀的作品了。因为,每逢一年的清明时节,这首诗都会闪现在大家的脑海中。如果把这首诗变成五言体,虽然韵律犹存,但意境就很有差别了。第一句,在"清明时节雨纷纷"里,有"时节"两个字,与没有"时节"两个字,其时间概念是有区别的。"清明时节"是泛指清明这个节气15天中的任何一天,而"清明"一般都特指"清明节"这一天。如果说"清明雨纷纷",人们一般都会理解成"清明节"这一天的。然而,这就违背了杜牧原诗的本意。第二句,在"路上行人欲断魂"里,如果没有"路上"二字,对"行人"所处的环境位置就模糊了。光说"行人欲断魂",那这些人是街上的行人呢?还是荒郊野外的行人呢?或者还是徒步在路上的行人呢?很明显,杜牧指的是路上的行人。这些人顶着毛毛细雨,在泥泞的路上行走。他们或许正在去祭奠逝者的路上,或许是祭奠后在返回的路上,人人神色黯淡,情形悲伤。第三句,在"借问酒家何处有"里,"借问"是省略了主语的问路动作,是句子的谓语动词。如果在这里把"借问"去掉,只有"酒家何处有",这句话就显得有些唐突,前言不搭后语,叫人茫然。第四句,在"牧童遥指杏花村"里,"牧童"是绝对不能没有的。不然,"遥指"这个动作就不知道是谁的了。很明显,杜牧这首诗里有两个人物,一个是第三句的问路人,另一个就是第四句中答话的牧童。其中的问路人是没有指明身份的,或许是一个或一伙行人吧。所以,如果去掉了"借问"和"牧童"这两组词,也会让杜牧的《清明》本来的风格和意境大打折扣的。


一线天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所处

牧童遥指杏花村

——

清明雨纷纷

行人欲断魂

酒家何所处

遥指杏花村

——

意象意境的差异!时节是清明,清明这个时候,意境的重复凝重加深!行人不一定在路上,也可以住店,也可以看戏,但在路上,愁绪满腔,思念无尽!喝点酒吧,酒肠愁肠,忧伤问一句,放牛的王二小,王二小指着杏花开处,那里有村有酒,暂把我村当故乡吧!

——这似有别吗?自己体会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