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爭不搶當皇帝,只因皇子沒得挑,堪稱歷史上最好命的皇帝

在我國曆史上,皇位之爭從來就沒有斷過,有權力就有爭奪,何況是至高無上的皇權,自然是要搶個頭破血流了,什麼骨肉親情,什麼兄弟情深,在皇位面前都不值一提,是可以隨時犧牲的東西。

從封建王朝建立以來,這種為了皇位兄弟之間甚至父子之間相互傷害的事情就沒有斷過,每個皇子都要盡力的表現自己,還要時刻提防著有競爭力的對手,整日裡勾心鬥角爾虞我詐,直到坐上皇位,這心都不得安寧,還要提防什麼時候這皇位就要被搶了去。

不爭不搶當皇帝,只因皇子沒得挑,堪稱歷史上最好命的皇帝

不過在清朝有這樣一位皇帝,他不是皇帝的嫡長子,而且資質平平,不會勾心鬥角,也沒有雄韜偉略,更沒有為了皇位陰謀算計,殘害兄弟,可偏偏就是他繼承了皇位。

他就是嘉慶皇帝永琰,乾隆皇帝的第15子。那麼他是如何登上皇位的呢?按道理說這樣的人是很難成也儲君候選人的啊,其實這一切主要還是因為他的父親乾隆皇帝命太長了。

不爭不搶當皇帝,只因皇子沒得挑,堪稱歷史上最好命的皇帝

乾隆皇帝是清朝歷史上在位活得最久的皇帝,但是他為了表示對康熙皇帝的尊重,曾表示在位時間不會超過他,所以當他做皇帝做到85歲時,就選擇了退位,另立新君。

可是問題來了,由於他活的年紀太久了,他的孩子們居然大都過世了,這其中有的是年幼夭折,也有的是少年病故等等,總之都不是特別長命。等到乾隆想將皇位讓出之時,兒子已經所剩無幾了。選擇的餘地便少了很多。

在這僅剩的四個兒子當中,老八永璇最為年長,按道理來說應該是最正統的皇位繼承人,可是乾隆瞧不上他,因為他嗜酒成性,根本無心管理朝政。老十一雖然頗有才華,但是武功不行,大清朝是馬上打下來的天下,所以最重騎射,於是他也被淘汰了。再剩下的就是十五和十七了,這兩位是同胞兄弟,感情一直很好,雖資質不高,但品性還算可以,而老十五在資質上稍微比弟弟好那麼一些。

不爭不搶當皇帝,只因皇子沒得挑,堪稱歷史上最好命的皇帝

所以挑來挑去,也只有十五阿哥永琰勉強符合皇帝的心意吧,自然而然這個皇位也就成了他的了。沒有爭沒有搶,也不聰明,卻順利接受了皇位,真的是堪稱歷史最好命的皇帝了吧。不過也正是因為他資質太過平庸,所以在位期間並沒有什麼功績,清朝也由此走向了滅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