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見到娘,無事哭三場:為什麼只要媽媽在,孩子就很“作”?

前幾天,在知乎上看到一位媽媽吐槽:

我是一名職場媽媽,工作很累,經常加班,孩子兩歲,正處在叛逆期,特別粘媽媽,只要媽媽在,絕不讓其他人碰她,所以穿衣,洗澡,哄睡一樣不少。

工作已經很累了,回家還要應付粘人的孩子,真有一種“不如去加班”的趕腳。

孩子見到娘,無事哭三場:為什麼只要媽媽在,孩子就很“作”?

看到上面那位媽媽,不禁聯想到我自己......

最近下班一回家,鞋還沒換,女兒就跑過來黏著我,一會讓我抱她,一會讓我給她洗澡,一會要陪她玩過家家的遊戲......

有時候,奶奶會說:“媽媽剛回來,奶奶陪你玩吧。”結果女兒死活不幹,還發脾氣打她奶奶......

“你媽媽沒回來的時候,你很乖啊,還幫奶奶掃地幹活,怎麼媽媽一回家,你就開始調皮了呢....”

一度讓我很尷尬。

中國有句老話叫:孩子見到娘,無事哭三場。

為什麼孩子和媽媽在一起的時候,就各種“作”呢?

其實,答案很簡單也很溫暖:如果孩子在你面前“作”,說明你是個好媽媽,同時,孩子很愛你。

孩子見到娘,無事哭三場:為什麼只要媽媽在,孩子就很“作”?

孩子需要媽媽的溫暖陪伴

我和孩子他爸經常加班,很多時候到家後孩子已經睡了。只有週末,全家人才能整整齊齊的坐一桌。

孩子見到娘,無事哭三場:為什麼只要媽媽在,孩子就很“作”?

每次吃飯,只要我在家,女兒就會吵著“安排座位”:媽媽坐我旁邊,爸爸坐對面,奶奶坐那邊(距離她最遠的位置)。爸爸說:“以前不都是這麼坐的,幹嘛非要換來換去呢。”結果孩子不依不饒,大吵著:“你坐那邊你坐那邊!我要跟我媽媽坐!”

如果爸爸沒聽她的話,眼淚立馬就能彪出來。經常惹來豬隊友一通埋怨:你媽在家,你就特別不聽話!邊說還邊給我一斜眼兒...

孩子只有在週末才能見到媽媽,他當然會格外珍惜這個“有媽媽在的時間”。

孩子為什麼在媽媽面前表現得特別“作”?想想並不難理解。

你會對著外人肆無忌憚,生氣了就大發脾氣,不想就大聲說不嗎?當然不會。

只有對著自己愛的人、覺得安全的人,你才會釋放出“另一個自己”,撒個嬌、使個小性子...

所以一些職場媽媽,當她們下班一回家,“壓抑”了一天的孩子便放下了他們的心理防備,粘著媽媽,甚至提出一些無理的要求,發脾氣使性子......

孩子見到娘,無事哭三場:為什麼只要媽媽在,孩子就很“作”?

對你發脾氣,說明孩子信任你

美國心理健康專家 CrystalI.Lee 說:

人和朋友、家人在一起時,會表現得更真實。你知道他們是愛你的,所以有時可能會表現得更糟糕。

孩子見到娘,無事哭三場:為什麼只要媽媽在,孩子就很“作”?

大人都是如此,何況孩子。

還記得,生完孩子的第一年,夜奶、哄睡、各種當媽的焦慮和無助接踵而至,跟老公說吧,老公不能理解,覺得當媽的不都是這樣嘛,跟婆婆更是說不著,只能自己一個人默默承受那段最難的日子,心裡時常念著,要是我媽在就好了。

後來,媽媽來了,所有的委屈像傾瀉的洪水般一下子奔湧了出來,我痛痛快快的哭了一場。

所以,當孩子在你面前作天作地,甚至任性、哭鬧,媽媽應該給他們一個愛的抱抱,而不是抱怨他們不懂事,去責罵他們,這樣孩子會感覺連媽媽都不理解我,孩子會非常無助、傷心。

孩子見到娘,無事哭三場:為什麼只要媽媽在,孩子就很“作”?

孩子“作”媽,是一種天性

20世紀50年代末,美國威斯康辛大學動物心理學家哈洛做了一個“代母養育實驗”。

他們把一隻剛出生的小猴放進一個籠子裡養著,並用兩個假猴子代替猴媽媽。這兩個假母猴分別用鐵絲和絨布做成的,“鐵絲母猴”胸前特別安置了一個可以提供奶水的橡皮奶頭。

一開始,嬰猴多數時間都圍著“鐵絲母猴”,但沒過幾天,令人驚訝的事情發生了:猴寶寶只在飢餓的時候才到“鐵絲母猴”那裡喝幾口奶水,其他更多的時間都是與“絨布母猴”呆在一起。

孩子見到娘,無事哭三場:為什麼只要媽媽在,孩子就很“作”?

(“代母養育實驗”)

當受到外界不熟悉物體威脅時,比如一個敲著鼓的泰迪熊玩具,有過接觸感的小猴子,能迅速跑到“絨布媽媽”懷裡,慢慢安靜下來。

而沒有獲得過接觸感的小猴子,只能癱軟在地,尖叫不停......

這個實驗告訴我們:父母對孩子的養育不能僅僅停留在餵飽層次,要使孩子健康成長,一定要為他提供觸覺、視覺、聽覺等多種感覺通道的積極刺激,讓孩子能夠感到父母的存在,並能從他們那裡得到安全感。

“粘人”的寶寶有時讓人心煩,但是這恰恰說明他具有一種積極的情緒——對親人的依戀。

孩子知道,媽媽會永遠愛自己,不管自己怎麼作,媽媽都會陪著自己。換句話說,在媽媽面前,更容易哭鬧、作妖,就是一種天性。

如果恰好你家也有同款娃,恭喜你,你是這個世界上孩子最信賴最依戀的人。

孩子見到娘,無事哭三場:為什麼只要媽媽在,孩子就很“作”?

孩子越“乖”,越需要被關注

兒童心理學家皮亞傑說過:很多小時候很乖的孩子,長大後普遍心理問題較多。

孩子見到娘,無事哭三場:為什麼只要媽媽在,孩子就很“作”?

原因就是,他們以滿足他人意願、獲得他人認可為生活主導,失去表達自我的聲音,忽略自己的真實需求,內心壓抑,十分痛苦。

我們需要的是給孩子一雙自由飛翔的翅膀,而我們是大地上默默注視他們的眼睛。

曾聽過這樣一個比喻,“乖孩子”像蘋果,“熊孩子”像草莓。

草莓出了問題在表面,容易及時發現,而蘋果出了問題,外表依然可以很漂亮,藏在裡面的問題卻沒那麼容易被發現。

不要壓抑孩子的情緒,不要忽略孩子的訴求,哪怕是哭鬧任性......

孩子終將會與我們分離,到那時,就算想讓他們黏著,也不太可能了。所以,現在多給孩子一些陪伴和關注,以後就會少一些遺憾和無奈。

作者說

孩子只在媽媽面前“作”,是不是也給爸爸們提了個醒兒?你們的陪伴太少啦。

孩子見到娘,無事哭三場:為什麼只要媽媽在,孩子就很“作”?

要知道,爸爸的陪伴也是孩子成長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媽媽們不妨多培養培養爸爸,多給爸爸們“練手”的機會,有事兒不僅可以找你媽還可以找你爸。

這樣一來,孩子就不會只對著媽媽“作”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