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田号称欧书大师,他们的行书有欧阳询的一点影子吗?

千千千里马


对于这个问题,我谈谈我个人的一些看法,欢迎大家提出不同的看法,共同讨论!

首先,二田没有自称是欧书大师,欧书大师都是别人给他们封的,按照田英章的话说是他只想写个字,不想弄得那么复杂!



都说二田的字是欧楷,确实是欧楷的面目,但是他们并不是直接学欧楷的,他们由于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他们刚开始学的就是历代学欧大家的墨迹,所以他们的楷书似欧又不是欧。

欧阳询以楷书著称,我们平常讨论到的都是他的楷书,那么,这样一位大书法家难道就没有行书吗?显然是不可能的,欧阳询写过一个行书的《千字文》,当然了,他的行书没有他的楷书好,甚至他的行书也不太符合当代人的审美,当代人比较认可的行书还是“二王”和赵孟頫。



所以,二田的整体书法为什么会受到现代人的欢迎,那就是因为他们不但有欧楷的影子,还是赵体的影子,田英章曾经说,他认为当代最为理想的书风是“欧底赵面”,他的落款基本上用的就是赵体行书,甚至在他的教学里,就是欧楷写正文,赵体写落款。

以上,就是我的看法,对此,你怎么看呢?欢迎大家留言,感谢关注,我是铁匠论书画!


存希斋书法


二田指的是当代著名书法家田英章和田蕴章,他们以楷书著名,主要学习欧阳询的《九成宫碑》,由于他们二人很早就开始进入书法的培训行业,出版字帖、视屏教学,所以在国内非常出名,有着大量的粉丝。

田氏行书

虽然“二田”的楷书学习欧阳询,但是他们二人的行书作品并没有一点点欧阳询的意思,看他们二人的行书,风格秀美,应该是学习的清代的馆阁体行书。

欧阳询《仲尼梦奠帖》

欧阳询的行书主要的代表作品有《行书千字文》、《仲尼梦奠帖》、《卜商帖》、《张瀚帖》,他的行书的风格和楷书非常相近,结构上基本都是一样的,只是增加了一些行书的笔意,当今也有不少的书法家学习欧阳询的行书。



因为他们认为,欧阳询作为唐代的大书法家,在内府见过大量的王羲之的真迹,从他的行书里也能够找到王羲之的踪影,希望通过欧阳询的行书来探索王羲之的笔法,加上欧阳询的行书有真迹流传下来,对于学习欧体的楷书也是有帮助的。

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虽然楷书对于书法的学习有基础的作用,但是行书也要专门练习才行。

你怎么看?


不二斋


二田说是学欧体楷书的大师,咱就依了。要说是欧书大师,我反对。

欧阳询书法,包括了楷行隶草篆。篆隶没有书迹流传于世,也不去抬这个扛。楷行草则是有字迹流传于世的。


唐代书法评论家张怀瓘在《书断》中,欧阳询行书列为妙品,在唐代低于虞世南,高于褚遂良、陆柬之。在唐初行书排在第二的位置。草书也是相同的位置,排在虞世南之后。

隶书在唐代是和楷书合并起来的 又叫真书,也叫隶书 。在这个等级中,欧阳询排在妙品最末一位。低于同时期的释智永,虞世南,褚遂良,陆柬之。欧阳询的行书,草书,在张怀瓘看来,是高于他的楷书水平的。



田英章的草书可以忽略,在他的行书中,也看不到欧阳询的用笔。他的兄长田蕴章的行草书,就不是田英章可比。但同样也没有欧阳询险绝劲利的用笔。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事呢?原因很简单。欧阳询的行草书是小字。田氏兄弟写的字是大字。他们的楷书本身就与欧体楷书存在差异。欧体楷书也没他们的大。小字在用笔上的精巧,大字是无法做到的。即便去模仿,也会十分的笨拙。再加上田英章的硬伤:枕腕。在行草书中,不能悬肘,手部接触到桌面,就会形成障碍。田英章的草书谁见过?他写不了。以他们的跪笔弹锋去写欧阳询的行书?笔势早就丧失殆尽。



因为用笔方法上的差异,所以他们的行草书就不可能和楷书一样的在神态上和形质上有相同之处。其实还有一个小秘密,我不说出来。不然学去了又成了他们的家传。


子衿书法


谁给二田冠上欧书大师的封号?二田从来没承认过。

二田出身艺术家庭,自幼受书法艺术熏陶,儿时开始练字。取各家之长,不只学习欧书。二田的楷书是指田蕴章和田英章二人学习欧体楷书,在欧体楷书的基础上,继而写成的楷书。二田楷书追求笔画完美,结体严谨,中宫收紧。二田对写字不再强调笔笔中锋,不捻管,要求以最简单的动作写出字的笔画。

二田书法符合现代人的审美观点,所以很受大家喜欢,追随学习者大有人在。并且做出突出成绩的弟子也有很多。

由此也受到一些所谓书法界人士的攻击,我觉再正常不过的事,我没有站在二田这边说话,只是以一个平凡普通的书法爱好者的身份,谈谈自己的看法。本人不追随谁,也不贬低谁,更不想由此引来些不必要微辞。

田英章说过:二田楷书就是跟其哥田蕴章二人写的楷书,没法跟欧阳询的楷书相比,说再加上一辈子学习也赶不上欧阳询,因为毕竟时代不同,所处环境不同,造就的书法艺术不同。我赞同他的说法。

为什么有些人非要去拿他二人的字同欧体楷书作比较,比就比了,还要说出些攻击伤害人的话来?你不喜欢,二田又没有逼迫你学写他们的字。你有你的追随者,他二人有他二人的追随者,好好带动自家的弟子以及爱好者学习自己的,让自己的书法艺术发扬广大,为祖国文化艺术的繁荣贡献力量。为什么总是跟二田较劲,就是切磋技艺,也不用相互中伤。

欧阳询同二田时代相差太大,汉字的用途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两代人审美观念不同,为什么就要二田写字跟欧阳询一样才可以?那么让你穿一套唐宋时期的衣服到大街上走一趟,会引来什么样的目光?

看那些高科技人员,战斗在高端科技第一线,为祖国和平昌盛不辞劳累,废寝忘食,为研究课题相互切磋,论证观点,每走到一起,都有种相见恨晚的感觉。暂不谈他们的贡献,就他们的团结精神,多么让我们敬佩。

希望艺术界的朋友,特别是有成绩的大师们,学学科技界的英雄人物。别整天想着发泄自己,攻击别人,再闲着没事,去逛逛街,呼吸些新鲜空气,不要满脑子浑浊。


老邱和你聊


二田确实是学欧体出身,也都是以楷书见长,现在也确实有不少拥趸,但也是最值得争议的人物。

支持他的人都觉得他的楷书写得漂亮,甚至超过了欧体。

反对他的人认为他的楷书写得死板僵化,是馆阁体美术体。

认真比较一下欧公和二田的书法,二田在用笔上和欧公还是有差别的,现在二田的书法不应该叫做欧体,应该称为田体。

如果二田自己老老实实的把自己的书法这样写下去,也许在书坛会有自己的地位,不会饱受争议。

但问题是他收的徒弟太多。

而且所有的徒弟都千篇一律,作品和他一模一样。

而且据说不让他的徒弟学其他的书体,为田体是尊,否则逐出师门。

而且你收徒就收徒吧,还非得磕头拜师,搞起了花里胡哨的封建形式。

这就范了书法圈的忌讳了。

引起了好多书法人的共愤。

这种教条和死板引起了书法圈田体的泛滥。

不过如果留意你会发现,在当今书坛所有的比赛中没有田体作品入展的。

当然田体并非一无是处,他把好多免费的书法讲座放到网上,供广大书法爱好者下载学习,这一点还是值得肯定的,对书法的普及是起了促进作用的。

笔者也认认真真的听过他的几次网上讲座,感觉他的笔法讲的还是比较透彻的。

我认为对田体书法应该借鉴的吸收吧,不能一棍子打死也不能全盘接受。

对有田体基础的人,我建议还是多看一看其他的书体,多吸收吸收前人的营养,取法乎上。

否则有可能走进练习书法的死胡同。


翰诺教育


就对二位老师的各种评论,无论激烈与平和,每个人都是基于个人审美角度看待问题。觉得作学问,就应该有古人格物致知的态度,究其根本。既然喜欢爱好,就依照自己的选择,在书法上做好自己。

在行书上还是有欧氏父子的影子,毕竟都是二王体系。

一己之见谬误请见谅。


老飘清心


不知是哪个机构、何人封的欧楷大师?这个就暂且不讨论了。

愚之见,纵观当下的欧楷研习者,日积月累的都积攒了不少的欧楷书写经验,写的也确实可观,授课、讲学毫无问题。但与欧阳询相较,总感到还是有些臃肿、肥厚、程式化。欧体的那种劲健、挺拔、秀美的感觉好像还没有抒发出来。

楷书虽好,行书尚欠矣。


尤年1


肯定有,而且是写的比较好的。关键是写欧楷,即使是写的好,又有什么呢?不过是古典的一个名帖。所以,要把事情锊清楚😄😄😄


书法经典


二田的行书没有欧体的影子,其实很简单,因为欧楷已经够“险”,行书简直更“险”。

二田连楷书中的险势都没继承,怎么可能去学习行书中的险呢?

田蕴章的行书水平还是不低的,虽不及其父,但是胜过其弟甚多。田英章的行草书可不提,水平甚至不如一些爱好者高。这并不是有意贬低,而是事实。

田蕴章的行书结字比较正,他的取法也非常广泛,有二王,有颜,有杨凝式,有赵孟頫,有文征明,这些取法都是显见与字里行间的。

欧阳询的行书可是非常难的,米芾的字中就有欧阳询的影子,这种字势是建立在楷书基础之上的,所以田蕴章根本学不了欧阳询的行书。到不是水平的问题,而是楷书基础不允许。

他的行书主要取法二王,赵孟頫和文征明,这些人的楷书都是正一些的,没有欧阳询那么险,在结构上可借鉴之处很多,所以相对容易一些。

至于小田,取赵孟頫比较多。对于其水平,不改变原有意见。。


梁宇航


他们田氏兄弟学的是欧楷,至于行书像不像没必要去讨论他,欧阳询也是以楷书而得名。这是本人愚见,如果不对那就说明我外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