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兒是古代京津要塞,也是北京的東大門,如今變了樣

經過近一年的施工建設,通州新八里橋橋樑主體結構完成,目前已具備通車條件。新八里橋位於古八里橋上游約152米處,新橋通車後,近600歲的古橋將“退休”,不再通行機動車。

北京地處華北平原北部,自古多山多水,也多橋。舊時有拱衛京城的四大古橋:京東南馬駒橋、京東八里橋、京西盧溝橋、京北朝宗橋。這些古橋地處交通要道,歷史悠久,其中對北京意義最為重大的當屬京津要塞——八里橋。

八里橋原名永通橋,因東距通州8華里而被百姓俗稱八里橋。八里橋橫跨通惠河,是通州至北京城區的必經之處,也是經北運河向京城運輸糧草磚木的必由之地,史稱其為“陸運京儲之通道”。八里橋始建於明正統十一年(公元1446年),石橋前身是座木橋,因通惠河坡度較大、河水湍急,原建的木橋時常被沖毀而影響交通,內宮太監李德嚮明英宗申請改建石橋,英宗准奏。石橋於正統十一年十二月竣工,英宗賜名“永通橋”。《明英宗實錄》記載:“正統十一年八月,建通州八里莊橋,命工部右侍郎王永和督工。”又據《通州志》記載:“八里莊橋即永通橋,在普濟閘東。正統十一年敕建,祭酒李時勉作記。

這兒是古代京津要塞,也是北京的東大門,如今變了樣

潘悅 王鵬

八里橋南北長50米,東西寬16米,為石砌三孔拱橋。中間橋拱高闊,最高處有8.5米,可通舟楫,舟行不必免帆,兩旁小孔矮小對稱,方便行洪,大小拱孔呈錯落之勢。橋體設計不僅美觀,而且方便運糧帆船通過,八里橋也由此獲得了“八里橋不落桅”的美譽。

八里橋橋面以花崗石鋪就,每塊石頭之間以嵌鐵相連,使橋面渾然一體,十分堅固。橋面兩側有32副漢白玉石欄板,板面上有雕刻作品,雕刻紋路清晰、刀法熟練流暢,欄板的望柱上雕有石獅,石獅共66只,造型各異,形態生動,較盧溝橋石獅亦不遜色,欄端戧以蹲坐麒麟,昂首挺胸,栩栩如生。

橋東西兩側各有一隻鎮水石獸。鎮水石獸體型龐大,雖然歷經多年風雨侵蝕已經殘缺,但姿態依然威武雄健,扭頸傾頭注視著河面,神態十分生動。傳說鎮水獸是龍生九子之一的蛤蝮,其形象怪異,說龍非龍,似蝦非蝦,喜歡游泳,以水為伴,人們也就將它的形象作為橋上的裝飾以鎮洪水。

原橋頭置有明代永通橋石碑,碑文載“通州在京城之東,潞河之上,凡四方萬國貢賦由水道以達京師者,必萃於此,實國家之要衝也”“朝廷遷都北京,建萬萬世不拔之丕基,其要在於漕運,實軍國所資,而此橋乃陸運之通衢,非細故也”,可惜石碑現已不知去向。

明清之際,通惠河漕運繁忙,八里橋下千帆競渡,百舸爭流,橋上車轆轆、馬蕭蕭,熙熙攘攘,其熱鬧程度當為北京之首。橋周邊景色秀美,兩岸綠柳白楊,芳草萋萋,風景如畫,白日憑欄東望可觀巍巍長城,夜晚扶欄俯瞰,能賞漿碎玉盤。每逢月圓之夜,三孔橋洞中各映著一輪明月,皎潔的天空中月如銀盤,清清的河水中月影浮動,水月交輝,襯托著潔白如玉的長橋,使人疑在畫中,是為著名通州八景之一——長橋映月。

清代詩人尹澍曾寫詩描寫此景:“長虹百尺臥城西,水影天光雲影溪。多少石猊旋兔窟,往來人踏鏡中梯。”清代詩人李煥文亦曾作《長橋映月》詩:

湖溯昆明引玉泉,虹橋八里臥晴川。

石欄擁似天衢入,畫舫搖從月窟穿。

萬斛舟停蘆蕩雪,百商車碾桂輪煙。

漁燈蟹火鳴徵鐸,驚起蛟龍夜不眠。

八里橋是古代京津要塞和北京的東大門,清咸豐十年(公元1860年)中國軍民抗擊英法聯軍,固守長橋捍衛京師,譜寫了抗戰的光輝篇章。

咸豐十年七月,挑起第二次鴉片戰爭的英法聯軍因天津談判無果而自天津向北京逼近。八月初七,英法軍隊六千兵力在炮火掩護下,自通州郭家墳分三路向八里橋一帶進攻。當時,駐守八里橋一帶的清軍有三萬人,在人數上有明顯的優勢。通州城外殺聲震天,八里橋邊遮天蔽日,清軍將士前仆後繼,浴血奮戰。清軍當時正處於冷熱兵器轉型期,士兵揮舞著大刀長矛抵擋侵略者的洋槍洋炮,而且清軍錯誤地採取了正面對抗的硬拼戰術,終在對方強大的火力下全軍覆沒,八里橋失守。這便是著名的八里橋戰役。

槍林彈雨中八里橋的石欄板被炸得粉碎,許多石獅子也被炸燬。後清政府將傷痕累累的八里橋修復,但仍留下了一些炮彈造成的創傷,至今橋面上仍殘留著洋槍洋炮的彈跡。民國二十七年(公元1938年)修京通柏油路時,橋兩端路面墊土,降低了石橋的坡度。再後來,橋體多處塌方,變形嚴重,年久失修。上世紀八十年代時,通惠河洪水氾濫,將橋南北兩孔東端沖塌,古橋變危橋。其後,為保護古橋的歷史風貌,減少洪水對橋的衝擊,在橋南北兩端開道引河,各建三洞水泥橋一座,用來洩洪分流,橋間以水泥構成分水泊岸。

如今歷史的硝煙早已遠去,八里橋現為北京市級文物保護單位,橋下河水靜靜流淌,橋上每天人來車往,川流不息。據報道,新橋通車後古橋將進行修繕,並在橋畔建“八里橋紀念館”,讓八里橋像盧溝橋一樣,得到良好的保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