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心!如果你沒做好兼顧兩個孩子的準備,請不要輕易要二胎!

(一)背景

最近這兩週我一直在給孩子們上SEL社會情感冬令營的課程,遇到一個讓人很頭疼也很心疼的孩子。

這個孩子現在上一年級,叫他小A吧。

當他在互動中只要感覺到一點點被孤立、被忽視或者被拒絕時,就會處於全身戒備的狀態,會躲在桌子下、椅子下,雙手抱頭,不看我們,也不說話。那個樣子,讓人既無奈又替他難過。

我們柔聲細語的安慰他,見他放鬆一些後,再給他適當的肢體接觸,讓他慢慢感覺到安全,過了半個小時,他才從椅子底下鑽出來,和我繼續上課。

課後他媽媽來接他,我試探性的問媽媽:“我感覺小A有一種比較強烈的不安全感,我想知道,在他的成長過程中,是否發生過什麼事情嗎?”

因為我也是第一次見到這個孩子,第一次見到他媽媽,對他的成長經歷一無所知,只能這樣模糊的詢問。

這個媽媽想了想說:“在他弟弟出生後,我就把他送到他奶奶家裡了,送去了將近兩年的時間。”

我聽到這句話,對小A感覺更心疼了。他弟弟出生時,他才不到三歲,正是需要父母建立安全感的年齡,卻被送走兩年,一週才能見到媽媽一次。這兩年時間他是什麼感受?內心該有多難過、多煎熬?

如果我們沒有做好兼顧兩個孩子的心理準備,就請不要輕易生二胎!

我們不能用犧牲老大的方式來要一個老二!這對老大太殘忍了!

痛心!如果你沒做好兼顧兩個孩子的準備,請不要輕易要二胎!

網絡圖

(二)要二胎,一定要徵求老大的意見!

有的人可能會說:是我自己生孩子,我自己養孩子,又不需要他來養!我憑什麼要徵求一個小屁孩的意見?又不會少他吃、少他喝?!

如果你非要這麼較真,這麼不管不顧,那麼剩下的文字,也就不用再費時費力的往下看了。

如果你還在意老大的感受,還在意老大與老二的感情,還在意一家人的和諧,那麼,老大的意見是不得不重視的!

1.兩個孩子的年齡間隔在三歲之內,最順利!

如果像我一樣,還沒結婚就有“要生兩個孩子”的堅定態度,那麼最好早點要二胎,最好讓孩子的年齡間隔在三歲之內。

我是意外懷上的玥玥,和哥哥淏仔相差兩歲半。當時本想等淏仔上了幼兒園再要二寶,那樣我會輕鬆一些。但是現在,我非常慶幸玥玥的提前報到,因為兩歲半這個年齡差,非常完美!

(1)小孩子最單純

孩子小的時候,思想非常單純,不去想雜七雜八的東西。

而且也沒有大人和一個這麼小的孩子碎碎念一些讓我們糟心的話。

比如:你媽媽生了小弟弟就不喜歡你啦!好吃的都要分給弟弟吃啦!你媽媽以後要摟著弟弟睡覺啦……

這麼小的孩子,會非常單純的想要一個玩伴兒,能陪著自己玩就好,其他的世俗想法都不會有。相信會有很多小孩子,看到周圍的小朋友有弟弟妹妹時,會主動向媽媽提出請求:“媽媽,給我生個小弟弟/小妹妹吧!”

這時候,給他生個弟弟或妹妹,他們沒有任何雜念,只會非常開心!

(2)年齡差距小,玩得很開心!

我的兩個孩子相差兩歲半,在玥玥兩歲的時候,就天天跟在哥哥屁股後面跑。晚飯後,就是兩個孩子一起玩耍的時間,而我可以做點自己喜歡的事情,也可以和老公聊聊天。

有時候,一邊和老公聊天,一邊看玩的如此開心的兩個孩子,就感覺很溫暖,很有成就感。

我認為:我送給他倆最好的禮物就是他們彼此。

痛心!如果你沒做好兼顧兩個孩子的準備,請不要輕易要二胎!

網絡圖

2.年齡差距超過三歲,一定要保護好老大!

我說的這個保護,包括這樣幾個方面:

(1)在家裡,少談論兄弟相爭的話題

在家裡,營造一個和諧的氛圍,儘量別說誰家兩個孩子吵架、搶東西、爭媽媽之類的事情。你以為孩子只是在旁邊玩,但孩子沒搭話不代表孩子沒聽到。任何讓孩子對小寶產生牴觸情緒的話,都儘量少說。

(2)別因為要二胎而焦慮、擔憂

還沒要二胎呢,你在心裡先心疼起老大來了,想著有了弟弟或妹妹以後,老大得到的關注就少了,得到的陪伴也少了……

孩子是天生的微表情專家,他會捕捉到你這種擔憂、焦慮和心疼的感受。

他一旦認同你隱藏在心裡的想法,認為老二就是來分媽媽對我的愛的那個人,

那麼老二沒出生,敵意已經在了。

我們要想想,為什麼要二胎?

是因為老大是女孩,想要一個男孩嗎?——這個想法應該不太多。更多的父母是想著再給老大有個伴兒,兩個孩子互相陪伴成長。

如果是這樣,我們就要相信:我們再多的陪伴,都不如兄弟姐妹間的陪伴!

生了二胎後,我們對大寶的陪伴確實少了,但是他的弟弟或妹妹給他的陪伴多了很多!這來自於同胞陪伴的快樂,是父母不能給予的!也是父母之愛無法取代的。

別說什麼兄弟之爭、姐妹吵架、爭財產之類的事,我認為孩子們若真走到這一步,不是一天兩天的事情,而是十幾年幾十年的一點一滴的生活瑣事中累積出來的。箇中緣由會因為家庭不同而各有不同,但都離不開家庭環境這個重要因素。

我相信,如果父母正直有愛、和諧相處,家裡的幾個孩子都會互幫互助,感情深厚的!

痛心!如果你沒做好兼顧兩個孩子的準備,請不要輕易要二胎!

淏仔和玥玥出去玩

(3)遠離愛說糟心話的鄰居和親戚

孩子本是單純的,所有的雜念都是親戚朋友間貌似閒聊的過程中,有意無意中給孩子們灌輸的!我真的非常討厭這類人!

下面這些話都可以稱之為“糟心話”:

  • 以後你媽媽就要摟著弟弟/妹妹睡覺了,你怎麼辦啊?
  • 以後好吃的好玩的也要給弟弟一份啦,你舍不捨得啊?
  • 媽媽以後就會更愛小弟弟了,不要你了!
  • 以後你爸爸賺的錢也要分給弟弟/妹妹啦,要不你來我家過吧?
  • ……

無論你在說這些話的時候,笑容多麼燦爛,都無法抵消這句話給孩子帶來的傷害!

一個孩子面對這些大人這樣的看似玩笑、實際上卻很戳心窩的話,心裡該是多麼忐忑、多麼擔憂!

小弟弟/妹妹還沒見到,或者剛剛生下來,他還沒來得及好好看看ta親親ta,還沒有和ta建立感情的時候,卻先要面對這麼多的問題,他小小的肩膀,該如何抗下?

痛心!如果你沒做好兼顧兩個孩子的準備,請不要輕易要二胎!

網絡圖

有人說:現在孩子太脆弱了!

以前我們不都是被逗過來的嗎?!沒見有幾個就承受不了啊!

我們小的時候,都是幾個孩子結伴出去玩了,爬牆上樹,跳大繩過家家,在家的時間有多少?每個孩子都是出去瘋玩,有幾個是窩在家裡和爸爸媽媽黏在一起,想著爸爸媽媽是愛我多一些還是愛弟弟多一些的?

《遊戲力》這本書讓我們知道,在和夥伴們遊戲玩耍的過程,既可以鍛鍊我們解決問題的能力,也可以提高我們交流合作的能力,還能療愈我們心中的小創傷、小擔憂。

很多負面情緒,會在與夥伴玩耍的過程中消失不見。

可是現在,這種4+2+1的模式,孩子和小夥伴們瘋玩的時間太少了!都是和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在一起,無論是去公園,去爬山還是去遊樂場。如果父母不知道或者沒有意識到孩子的負面情緒,不能幫孩子疏導,那麼孩子自然就會積聚在心裡,然後遇到一些小事會爆發出來,在我們看來就是脆弱敏感。

我們看不到孩子心裡的傷,卻還在想:這麼一點小事兒,至於嘛!

痛心!如果你沒做好兼顧兩個孩子的準備,請不要輕易要二胎!

網絡圖

(4)不斷給孩子建立正向信念

既然我們堵不上別人說糟心話的嘴,我們除了儘量遠離這些人之外,還要不斷的告訴孩子:

  • 即使有了弟弟或妹妹,媽媽會繼續很愛很愛你!
  • 有了弟弟或妹妹,就會多一個人來愛你,媽媽對你的愛一點兒也不會變少!
  • 弟弟現在小,他需要吃奶,需要更多的照顧,就像你小的時候一樣,在你小的時候,媽媽也是這樣摟著你抱著你,給你餵奶的。媽媽現在雖然陪你的時間少了,但是媽媽對你的愛是一直不變的!等弟弟長大了,他就能和你一起玩了,媽媽也能有更多時間陪你了!
  • 不管別人怎麼說,說什麼糟心話,我們要不斷的向老大輸出這樣的正向話語,讓老大知道,他依然在被愛著,以後還會再多一個人來愛他。他會知道沒人想搶走他的零食,他的玩具,他的媽媽……

我們不但要多多這樣說,而且還要這樣做,讓老大感受到,媽媽依然在愛我,在關注我。

這樣,老大會更願意親近小的,更願意陪伴小的一起成長,也會願意幫助媽媽一起照顧小的,因為他知道媽媽一直和他在一起,他幫媽媽多一些, 媽媽就能輕鬆一些,就能多陪他一些。

一家人在一條線上,心聚在一處,家就是溫馨的、和睦的、幸福的!

痛心!如果你沒做好兼顧兩個孩子的準備,請不要輕易要二胎!

網絡圖

(三)要了二胎後,老大更需要關注!

剛生二胎後,小寶需要的是身體上的關注,大寶需要的則是心理上的關注。

如果感覺到老大心情低落了,要及時去疏導。如果某段時間忙著老二,忽略了老大,也要及時與老大溝通。比如說:“媽媽剛剛太忙了,沒有顧上你,謝謝你那麼安靜的等著我。現在媽媽有時間了,你想做什麼?媽媽陪著你。”

值得提到的一件事:分床

如果,在要二胎之前,沒有實現與老大的分床計劃,那麼要了二寶以後,就不要再去分床了!等到過一兩年,再去談論這個話題。

一定不要讓老大認為,因為有了老二,才沒了他睡覺的位置!

如果你一個人看兩個孩子睡覺太難,那麼一定要在二寶出生之前,實現和老大的分床計劃。而且是以“你已經長大了,可以獨立睡覺了”這樣類似的原因去實現分床計劃。千萬不要說“因為媽媽馬上生弟弟了,帶不了兩個,所以你必須要自己睡覺”這種話。

(四)即使不得已把老大送到老人那裡,也要隨時保持溝通的暢通

我相信把孩子送到老人家裡的媽媽,是實在沒有其他辦法的!

也許老人就是不過來幫忙,自己又沒有經濟能力請保姆,或者其他的原因,不得已要把老大送走。

即使如此,也要每天聯繫,與孩子深入溝通!

無論是視頻,還是微信,還是電話,都可以。當然,最好的方式就是每天去看看他,或者讓老人帶過來一起玩一會兒。

也許每天一二十分鐘的單獨陪伴,就會緩解老大的很多失落與難過。

當然,如果老人很有耐心,能陪伴著孩子學習、遊戲、玩耍,還能與孩子聊天溝通,孩子有開心也認真傾聽和分享;孩子有難過傷心,也能幫孩子疏導情緒。讓孩子感覺到被關注、被愛著,也能給孩子建立起足夠的安全感,也能抵消一些媽媽不能陪伴的失落感。

痛心!如果你沒做好兼顧兩個孩子的準備,請不要輕易要二胎!

網絡圖

文章開頭提到的小A,他的媽媽不但把他送出去了,還因為公婆的原因,平時電話也很少,只有週末才能見上一面。

他媽媽不知道:

  • 他會在半夜兩三點鐘突然醒了,坐在床上哭;
  • 他爺爺奶奶一個看電視一個看手機,沒人陪他,他很無聊;
  • 他好不容易盼來了媽媽,高興的和媽媽抱一抱,爺爺卻在旁邊說:“我們陪著你一整天了,你還好像挺委屈似的!”這句話給他帶來的傷害;
  • ……

我打著這些字,想著小A躲起來的樣子,心都是顫抖的。這個孩子這兩年,是怎樣熬過來的!在本該窩在媽媽懷裡撒嬌的年紀,卻孤獨的承受著這些。

男孩子本來表達能力發育就晚,他年齡又小,太多的難過堆積在心裡,反而不知道怎麼對媽媽說出口。

還好,他媽媽有一次聽到婆婆隨意說起小A會半夜起來哭,她才意識到孩子難過的程度是她沒有想到的。然後,她就果斷的辭職了,把小A接回家裡,專心陪伴。

只是我不知道,兩年的創傷要用幾年才能修復?!

所以,如果沒有想好,真的不要輕易要二胎!

用犧牲老大的方式去要老二,太讓人心痛了!而且,如此長大的老大,能有多愛老二?這樣的兄弟姐妹之愛,是我們想要的嗎?

希望,這樣的事例越來越少!

希望,每個老大都能被父母溫柔以待!

我是兩個孩子的媽媽,正面管教家長講師和學校講師,“非暴力溝通”的學習者和踐行者。我不是專家,我的原創文章是基於我的學習和實踐而寫,是我的個人感悟,希望朋友們建設性的參考。如果能給到大家一些啟發,我很開心。若您喜歡我的原創文章,歡迎關注我。希望我們都能成為更好的自己,都能擁有良好的親子關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