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醫改後,你有哪些感想?

齊齊sura321


現在不是醫改後,應該是醫改中。十年的醫改重點做了五件大事:



1.取消了藥品加成。第一次出現醫院的藥品比藥店價格低。徹底解決了公立醫院以藥養醫,杜絕醫生開大處方藥,吃回扣等問題。


2.實現了醫保全覆蓋。形成了職工醫保、城鎮居民醫保和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三大醫保體系。實現了人人都有醫保的目標,為百姓就醫提供了保障。

3.取消了公立醫院人員編制。使人才流動不受限制,更加合理化,也使醫院用人更加自主。


4.加強了基層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建設。成立社區公共衛生服務機構,改善了鄉村醫療機構就醫環境。基層醫療衛生服務機構人員工資,全部由政府承擔,並在城鄉開展了公共衛生服務。

5.在全國推行了醫聯體模式。加強了基層醫療機抅的能力建設,實行了醫師多點執業、雙向轉診等制度。


雖然醫改做了大量工作,但在百姓心目中收效甚微。認為醫改沒有解決看病難,看病貴問題,反而覺得越改越貴了。

醫療保障制度,更沒有解決因病致貧,因貧返貧問題,高額醫療費用給百姓帶來了沉重經濟負擔。

到底是什麼原因?有人認為還是醫保制度改革不到位。建議醫改下一步重點解決醫保問題。公立醫院取消了編制,政府減少了投入,醫院為了生存發展,醫院一定會在創收上下功夫。不解決醫保問題,百姓看病更貴了。醫院的醫療服務價格,由醫保部門與被定點醫院談判確定,患者的醫藥費由醫保通過購買醫院服務來支付,患者只按一定比例承擔部分費用。醫療費用由醫保審核把關,人們不再擔心過度醫療,就醫挨宰等事情發生,放心就醫,安心養病。


用戶臨江樓主


對於醫改我也瞭解了一點,可能不太全面,但我站在醫生的角度談談我的想法

這其實就是現在比較熱門的醫生多點執業,鼓勵醫生去基層,去偏遠的地方為第二或者第三執業點,促進優質醫療資源的再分配,讓偏遠地區的患者不用跑很遠,在縣城裡就能享受省級醫療水平。

2、大病醫保全覆蓋

我們國家存在很大的因病致貧的現象,主要是一些大病、慢性病的治療費用很高,動不動就是幾萬起步,上不見頂,小康家庭都不一定扛得住,國家財政增加了醫療保險的補助,整體上減輕患者的負擔

3、藥品價格改革

在原來,我國的醫療是比較畸形的,醫院的收入主要是依靠加價賣藥來維持醫院的運營。而現在改革後,醫院藥品零加成,醫院藥物進價多少,賣價就是多少,醫院還要倒貼藥房人員工資等管理費。患者可自主選擇在醫院或者在藥店購買,這一來藥物競爭擴大,藥物價格下降,收益的就是廣大患者。

主要是凸顯醫務人員的勞動價值,在醫療過程中產生醫療價值並不是藥品,而是醫務人員,但是以前我們的制度是輕視人的勞動價值,重視藥物等物品的價值,所以對於醫務人員的積極性是很大的挫傷,前幾年有個新聞報道:一個康復理療科的一個醫生為患者進行推拿,收費是25元一個小時,而醫院旁邊的洗腳城洗腳的價格是168一個小時。制度的不合理不言而喻。

5、醫保全國聯網和異地結算

這個是我們國家發展才能享受的福利了,這得益於我國互聯網的發展,為患者帶來的新的福利了,許多疑難雜症需要到省城甚至要去北上廣等大醫院才能有救治機會,而醫保還要反覆折騰家人,非常麻煩,聯網異地結算給患者帶來了非常大的便利。

上述5點是我對於醫保的改革的一些看法。改革總會越改越好,雖然還是存在很多不如意的地方,我們也要合理看待。畢竟醫改的困難不是中國才有的,美國、加拿大等發達西方國家一樣面臨困難重重的醫改。


骨科木匠劉醫生


醫改十年以來,人民日報的標題都是《三明醫改破冰前行》,說明醫改的任務是困難很多的。作為國家來說付出很多;作為醫院來說覺得自己利益受損;作為醫生來說,可能會轉變觀念;作為老猜姓來說還是不太滿意。今天我就說說國家醫改的付出吧。

第一是國家財力的付出,從2006年國家實行居民醫保以來,每年的開支一直遞增,至到2018年17607.65億元;次均住院費用2.4萬元;次均基金支付1.4萬元,這些都是真金白銀。這裡麵包不包含慢性病門診;還有些國家免費治療的急性傳染病等等,還不知道。

第二國家為破冰,改革藥品的採購方式,取消藥品加成,包含現在4+7的帶量採購,包含取消一部分進口抗癌藥品的關稅。其實改革藥價,涉及醫院利益、醫生利益、還有藥企利益,還有300萬藥品推銷員的利益。真是幾家歡喜幾家愁。

第三積極推動,醫保異地結算,儘量擴大醫保覆蓋人群。統一城鄉醫保。以前有城鎮居民醫保和新農村醫保,現在合二為一。這樣做也是為了促進公平公正。也是做了大量工作,付出了努力的。

第四醫療改革還在繼續深入推進,“三明模式”就是一個有益的舉措。核心就是“讓藥品迴歸治病,讓醫生迴歸看病,讓公立醫院迴歸公益”。醫改是世界性的難題。我們要有信心,國家的醫改一定會讓老百姓“看得起病,吃得起藥,住得了院”。


滄瀾之水紅塵有你


做為一個工作在地方三甲醫院二十幾年的醫生,對醫療體制改革的看法和前面的大多數人是完全不同的。醫改前,大家治病用的是丁胺卡那、慶大黴素、青黴素,住院一天幾十到兩百多一天。可那個年代沒幾個人住的起院的,來醫院看門診的也少,一般都是比較好的公家單位的人才能住院。可那個時候治療藥物和手段非常有限,療效很差。普通人生病一般都是拖著,拖到最後就沒得治了。我們三甲醫院一個科才十幾二十幾個病人,整個內科也不過一百多病人。現在能?連五保戶都可以花幾萬塊做手術,用的藥物比當年好太多了,手術都是微創的了,雖然說費用和當年比多很多,可真正看不起病的人很少,多數人只是嫌錢多,不像當年是真的看不起。現在我們一個科就一百多病人,內科有一千幾百個病人,大家都看得起病,而且治療手段比當年好太多了。醫療體制改革到底是不是成功的就憑大家的良心了!


笨醫生


醫療改革一個目的~讓老百姓看得起病!不然改了哪個地方、改了多少結論都是失敗的。

過去“赤腳醫生”為什麼受歡迎?方便、藥品價格低、大病治不了但能看的病絕對不含糊,以病為主藥到病除。

現在醫藥改革了多少回不受大家歡迎,原因就是醫也價格貴、藥也價格貴,幫襯著老百姓的醫保實際支撐了醫藥界,大家看病成本逐年遞增,當然這裡有物價上漲的成分。不把看病價格降下來或者穩定其價格,我們醫療政策、體質就不會受歡迎。

問題癥結在哪裡?醫藥!醫藥是兩個各自不同群體的代表,實際醫的怎麼樣很大部分是由藥決定的,沒有說上了醫院都得開完刀回家!病人病情之間相比開刀的真正上了一層樓了,這部分病人比例相對較小,所以普通病人是絕大多數人,這些對醫療意見也是這個群體發出的。

解決問題要抓重點、關鍵。我們要讓醫和藥分手,他們聯手非常可怕,大了說決定你生命,小了說直接把病人分類,分出了能看起病的、看不起病的、能看大病的、還是能看小病的。為聯絡醫院藥家大量豢養“醫藥代表”,“醫藥代表”是幹什麼的?就是聯絡醫和藥之間“感情”的,這個坑苦百姓的醫和藥“感情”,藥廠代表成了醫院的得力使喚“丫頭”。

其實國家收回醫院用藥權,平等投標權、檢查監督,這個問題迎刃而解。為了醫療普惠百姓我們應該繼續“赤腳醫生”

整體上抓小放大,現在這個趨勢就是往這個方向發展。

看病是大事,把病看好價格低就是好的醫藥政策,就會受絕大多數人歡迎,病本身不可怕,怕的就是看病的,讓看病的立場站在病人一邊確實不是容易的事,再怎麼不容易先斷了醫和藥的關係,讓他們二人像兩條鐵軌很近但誰也挨不著誰,他們就會安全承載這趟“救死扶傷”列車,讓病人安全無憂的下車!


載你飛翔


感覺醫院越來越進不起了,明知病很嚴重,只能硬靠著。沒醫改的時候,腎結石手術,術後三天出院,1700元報銷一半850元,醫改後,朋友腎結石住院,還是找熟人,報銷後剛不到一萬。醫改前,治腹痛的復發黃連素2元一盒,醫改後12元一盒。求求大人,不要再改了,給窮人留條活路吧。


不是我的菜--愛咋賣就咋賣


住院更貴了,各種各樣的一大堆的檢查等著你,大把大把的錢用到了檢查上,我的朋友胃疼,竟然還給他做了艾滋病檢查。藥店裡的藥更貴了,醫院裡面不願意給開藥了,大夫會給你指定一個外面的藥店買藥,幾粒藥幾十塊錢。


我的心情你不懂12345


醫改把醫院,醫生全推向市場,當做商品,改掉了全心全意為人民,救死扶傷的人道主義精神作風,我今年79歲我住院時還要了六千元的紅包!!!我在年青當醫生時要紅包都不想。腦子都沒有,現在都因私有化造成的!!!身體的病能治!!!思想汙染的病治難!!!!


柯旺 易醫養生館


願來看病吃藥,從不擔心醫療費用。自己只用出兩毛掛號費就行了。只是那時人年輕,也用不著到醫院去看病。醫設改後,這幾年年紀大了,常需要去看病吃藥。看一次個把禮拜的工資沒有了。所以醫改剝奪了我享受公費醫療的基本權利。個人極其反對。只是這種反對亳無意義。


收福1


親身經歷,現在別嘌醇買不到了,過去7元漲呀!漲,漲到9元再漲到十幾元,三十幾,後來50幾,現在幹吹買不到了。這也叫醫改?這叫醫革命,把老百姓命都要割掉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