府青路立交是目前成都市區最後一座轉盤立交橋

龙门阵|府青路立交是目前成都市区最后一座转盘立交桥

府青路一環路口立交橋 王瑞林拍攝並授權使用

○馮 暉

府青路立交橋在老成都的記憶裡是城市現代化的重要標誌。1980年代,國內大城市開始修建立交橋緩解城市交通壓力。我在北方讀大學時到天津去玩,第一次看見巨大的、像植物葉子一樣的立交橋,非常震撼。不久後,成都也開始修建立交橋。當時車流量很少,車流主要集中在川陝路上,因此在一環路府青路修建了成都的第一座立交橋。府青路立交橋的設計理念在那個年代還是很先進的,在兼顧機動車通行效果的同時,上下兩層的結構,以及橋面內環設的人行通道,很好地實現了人、非機動車和機動車的有效分離,這在當時比較罕見。當時成都的交通流量不大,完全滿足使用需求。

龙门阵|府青路立交是目前成都市区最后一座转盘立交桥

後來隨著車流量的增加和路網結構的變化,原來的一環路、紅星路和府青路都變寬了,城區機動車數量劇增,而立交橋依然是原有平面環狀結構,就無法滿足現有的實際需要了。上下班高峰時段,沿府青路進城和沿紅星路一段出城的車輛,在進入立交橋引橋時,就會因道路寬幅不等而遭遇路口堵點,上橋後,車輛在進入和駛出環狀橋面道路時,又會與環線內已有的車輛形成衝突。另外,由於橋面環形道路與一環路內外兩側路口有交界點,一環路方向還有駛入、駛出立交橋橋面的車輛,車輛之間形成很大的干擾。我對這座橋非常熟悉,由市內到電子科技大學沙河校區或伊藤洋華堂建設路店去,每次開車上橋,我都比較緊張。剛開始車少,還沒有這樣的感覺,進入立交橋轉盤,要注意避讓順時針過來的車輛。出立交橋時要避讓車右側順時針繼續前行的車輛。有時遇到公交車,長長的車身,會把小車逼到橋的角落裡,心驚膽戰。後來,我開車就儘量不上橋了,走橋下,感覺稍微安全一點。侄兒第一次開車上這立交橋,不知所措,慢慢吞吞地前行,讓跟在後面的出租車司機非常不爽。

龙门阵|府青路立交是目前成都市区最后一座转盘立交桥

作為成都最早的立交橋,府青路立交也是目前中心城區最後一座轉盤立交。這座上世紀設計的老式結構立交橋,與現在的環形立交橋,比如人民南路二環路口的苜蓿葉形立交橋、雙橋子二環路口的蝶形立交橋以及三環路上眼花繚亂的組合立交橋相比,顯得有些簡單了。如今新的改造是在原有轉盤上面增加一座橫跨一環路的府青路跨線橋,雙向四車道,整座跨線橋呈南北走勢,起於馬鞍東路,沿著府青路往北延伸出城,跨過現有的立交橋,再跨越華油路和沙河橋,最後在虹波路口引橋接地。新的跨線橋建成通車,對我來講非常方便。清晨,我從南門磨子橋往北走,過紅星路下穿隧道,跨玉沙路跨線橋,上新的府青路上跨橋,接刃具立交橋到青龍場高架橋,不一會兒就上了成綿高速公路。當我已經在青白江的工業園區巡查時,同樣時間出門的朋友,也許還在市內某個地方堵得心慌。

王瑞林先生是著名的攝影家,許多人喜歡他精彩的體育攝影作品。其實,王老師也是城市建築攝影的高手,幾十年時間裡拍攝了大量的城市風貌。這裡呈現的第一張照片是他在1989年拍攝的,當時王老師在成都市女排當教練。體工隊日常在塔子山體育場訓練,他都是利用訓練結束後的業餘時間騎自行車去拍攝,風雨無阻。前後一共去了七八次。那時用的是日本理光膠捲相機,35-70變焦鏡頭。第二、三張都是他調入報社後拍攝的,攝影器材也更先進了,2000年以後,王老師在不同角度多次拍攝府青路立交橋。為完整記錄跨線橋合龍的全過程,他從晚上九點一直拍攝到第二天凌晨五點。第二張拍攝的時間是2015年,用佳能EOS-X數碼相機,24-70鏡頭,在附近居民樓上選擇最佳位置拍攝的。第三張是2016年初拍攝的,沒有使用單反相機了,而是操作大疆無人機航拍。使用無人機可以非常靈活地選擇更好的拍攝角度,更能體現跨線橋的規模、氣勢。城市的改變,最直觀最生動的體現就在建築上。這一組照片既表達了對這座城市的敬意,也讓我們非常直觀地感受到成都巨大而喜人的變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