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續十三個朝代御貢品,軟糯甜,會流溏心的富平柿餅!

三日打魚 曬網解憂

連續十三個朝代御貢品,軟糯甜,會流溏心的富平柿餅!

文:魚娘配圖:網絡作為一個土生土長的南方人,再沒來北方之前,原諒我的孤陋寡聞,沒見過它!這是什麼呢?它就是柿餅!

連續十三個朝代御貢品,軟糯甜,會流溏心的富平柿餅!

不過,柿餅有什麼好講的?魚娘好奇她明明就是水果為什麼要叫餅!隨著對它的深入瞭解,才深深明白,原來不只有人,可以將美貌與才華為集為一身!這個不起眼的柿餅,更是將才華和美貌完美地進行了結合。而魚娘又是再一次被祖國博大精深、源遠流長的文化深深震撼到了!“為什麼說它有才華”是因為它刷新了魚娘對世界的又一次認知!你今天所見柿餅的那層白霜,不是白色灰塵,而是柿子果實內部的糖自己跑出來的結果。不可思議,糖為什麼自己能跑出來,但好像柿子就是有這樣的超能力。柿子內部的水混著糖分滲到了果皮之外,隨著水分的蒸發,柿子的糖分結晶都逐漸累積到表面。而在這個過程中,蔗糖轉化成了果糖和葡萄糖,相對比較甜的果糖又變成了甘露糖。於是,白霜柿餅出現了。那掛在枝頭的柿子為啥曬不出糖霜?答案很簡單,因為枝頭的柿子沒有削皮。這又涉及到古人的智慧——柿餅的製作工藝,那就是:精心選果、洗果去皮、自然晾曬、揉捏整形、剪柄下架、回軟潮霜等12道工序,才能製成。

連續十三個朝代御貢品,軟糯甜,會流溏心的富平柿餅!

一句話:我們富平柿餅就是這樣吊著晾曬而成的!“為什麼說它有美貌”內在美。放眼世界,柿子的主產國為中國,而中國柿子的優生區在陝西富平。比起蘋果、香蕉、西柚這些或者是外籍血統,或者是異域留學歸來的水果,柿子可是不折不扣的中華本土產品。早在公元前八千年,我們的祖先就已經在採集這些果子了。在浙江省浦江上山的遺址中就出土了柿子核。目前,據說在陝西,現存的最古老的甜柿樹在栽植於北宋時期,距今1000多年,還有人說這是朱元璋的救命樹。傳說元朝末年,朝廷苛政頻施,人們生活困苦異常。安徽鳳陽的朱元璋四處討飯來亳州一帶,有一天餓昏在路旁。他醒來發現不遠處一顆大柿樹,掛滿了紅彤彤的柿子,於是他鼓起全身的力氣摘下幾個柿子充飢。吃後精力充沛渾身特別舒坦有勁,看到後面有個小廟宇,經尋道問卦,回到鳳陽找到並參加了郭子興領導的紅巾軍,從此推翻了元蒙統治並統一了全國,開闢了大明王朝。朱元璋稱帝后念念不忘救他命的那棵老柿樹。當地官員每年在柿子成熟時親自到這裡精挑細選,在朱元璋誕辰時(公曆10月21日)作為上等禮品進貢。其次,外在美。晾曬完成後的吊柿餅,表皮會析出大量自然的白色果霜,白霜底下透著微紅的果肉,十分誘人。

連續十三個朝代御貢品,軟糯甜,會流溏心的富平柿餅!

連續十三個朝代御貢品,軟糯甜,會流溏心的富平柿餅!

軟糯甜,隨時帶著令人驚心的流心,我們就是這麼有才華和美貌。美好的東西都是轉瞬即逝的,而要想讓柿餅維持有糖霜的狀態,必須注意貯藏條件。一定要在低溫、避光的條件下貯藏,否則柿餅上的糖霜會很快香消玉殞的。所以,碰到了兼具美貌和才華的柿餅,我們還在等什麼,不為吃,就為留在她身上的故事和文化的沉澱。魚娘真的不是來賣廣告,是瞭解得越多,越感慨,越想把背後的故事和傳說分享給大家,我們的吃不僅要長個,更要長心!中華民族五千年的燦爛文明,需要我們來守護。好吧,魚娘剛好也有這款正宗的富平柿餅,如需購買,直接掃描下方圖片的二維碼:

連續十三個朝代御貢品,軟糯甜,會流溏心的富平柿餅!

好的東西,需要大家共同來守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