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代皇帝溥儀:為什麼大喜之日我對新娘子毫無興趣?

末代皇帝溥儀:為什麼大喜之日我對新娘子毫無興趣?

大家都知道,在古代男尊女卑的社會里面,一夫多妻制是很多家庭都普遍存在的一種現象,而這種現象出現最後的地方應該就是有錢有權的人家裡面了,要說一個最大的,應該就是皇帝的後宮了,我們都聽說過皇帝的後宮有三宮六院七十二妃,足以見這個數量之多,但是也不一定是每位皇帝都有這麼多的老婆和小妾的,在古代也有很多皇帝就只有幾位甚至一位妻子,這樣的皇帝不是專情,就是到了末代,朝廷已經養不起那麼多的老婆了,清朝的時候就有這樣一位皇帝宣統帝溥儀,他在位的時候就只有一個皇后一個貴妃。

末代皇帝溥儀:為什麼大喜之日我對新娘子毫無興趣?

對於溥儀來說,皇位已經是名存實亡了,他也只是一個在紫禁城裡面的皇帝,而且在這裡面還有當時的太后把關,所以對於他來說,娶妻成家只是因為到時間了應該成家了,而他自己也是認為只要成親了就算是一個大人了,所以對於那些人替他做主娶的妻子,他也沒有任何反對,我們都知道以前清朝皇帝選後妃的時候都是秀女們站一排,進來等著皇帝選擇留下一個玉佩或者荷包,但是到了溥儀的時候這種方法已經不用了,都是拿著畫像在選了,但是當然也需要父母的同意,所以對於溥儀自己來說,選擇妻子也只是一個形式而已。

末代皇帝溥儀:為什麼大喜之日我對新娘子毫無興趣?

當時可以讓他選擇的一共是四張畫像,對他自己來說看著畫像上的人感覺都是一樣的,自己也沒有任何的標準來選擇一個,於是就自己拿著筆在一張畫像上面隨便畫了一下,而這個畫像上的女子卻不是端康太妃看重的,於是溥儀又在另外一張畫像上面也畫了一個圈,這個時候的端康太妃才說自己看中的這個長相好,家世也好,第二個畫像上的女子正是婉容,第一張照片上的女子就是後來的文繡,選定了老婆,接下來就是娶親了,不過在當時那個年代,戰爭頻發,紫禁城裡也沒有多太平,於是婚禮就這樣推遲了,後來戰爭結束了婚禮也照常進行了,文繡先一天嫁入皇宮裡面,等待第二天迎接皇后婉容,在新婚夜的時候,也是在坤寧宮進行的,不過在新婚夜的時候,溥儀卻因為壓抑還有對新娘子的陌生,所以一個人離開了這裡回到了自己的住所,清朝最後一任皇帝的大喜之日就這樣過完了。

末代皇帝溥儀:為什麼大喜之日我對新娘子毫無興趣?

溥儀一生娶了5位妻子,但是卻沒有一個後人,大家都在傳他的身體是不是有什麼原因不能說,具體的原因我們不知道,但是對於大婚當晚的溥儀來說,自己也算是真正意義上的成人了,不管後來的局勢是怎麼發展的,對他來說,當時心裡還始終有一個恢復大清的夢想。

末代皇帝溥儀:為什麼大喜之日我對新娘子毫無興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