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為何能以弱勝強,戰勝無敵艦隊

說起世界歷史上以弱勝強的戰爭,都避不開英國打敗無敵艦隊的戰爭。1588年,西班牙派出一支130艘船隻組成的無敵艦隊向英國海岸進發,在激烈的海戰中卻被英軍擊敗。鎩羽而歸的艦隊僅剩下去時的一半,兩萬多水手和士兵葬身大海,再也沒有回到他們的故鄉。

英國為何能以弱勝強,戰勝無敵艦隊

英國海軍勝利的因素很多,包括宗教、軍事、經濟等等,並不是我們歷史教科書中寥寥數語。英國海軍的勝利並不像我們想象的那麼輝煌,因為當時西班牙的海軍雖然龐大,但它的戰術是非常原始的,就是靠上敵艦,然後再讓步兵往上衝,實際上就是把陸戰那一套搬到海上。

英國海軍雖然規模小,不過它的戰術真是海軍戰術,靠靈活性和火炮來打擊對手。但是儘管如此,西班牙無敵艦隊的覆滅並不是因為被英國海軍硬碰硬地打沉了多少船,而是它自己指揮混亂,被英國海軍打退以後天氣不幫忙,絕大多數軍艦最後是被風暴刮沉的。

英國為何能以弱勝強,戰勝無敵艦隊


英國海軍戰術

英國海軍是真正的海上作戰,是靠機動性和火炮。這就是英國努力改進造艦技術的結果,1580年英國造出一種新式大帆船,噸位不大,但速度快,裝炮多,更重要的是火炮射程有了很大提高。這就使英國海軍可以用一種真正的海戰方式來打無敵艦隊。

但和這些相比,更重要的是數量和規模。因為在初創階段,英國海軍真的沒有多少家底,所以這個時候量的快速增加可能比質的提高更重要。但是英國政府拿不出那麼多錢來擴建海軍,怎麼辦?在制度上發掘。這就是歷史上大名鼎鼎的私掠船制度。說白了就是海盜合法化,並且有女王頒發營運許可證,可以搶外國的,不能搶自己人。

英國為何能以弱勝強,戰勝無敵艦隊


這樣一來,政府沒有花一分錢,英國海軍規模一下子大大增加了。迎戰西班牙無敵艦隊的時候,英國方面主要就是私掠船,正規海軍只佔一小部分。

英格蘭一直是英吉利海峽的主人,他們擁有更好的船隻,並且始終讓主戰艦隊保持動員狀態。精明的海軍將領約翰·霍金斯執掌著這支艦隊的建造和修繕工作,他的海戰理念更是領先於那個時代,同時期的戰船一般都比傳統船隻寬大,航行起來阻力也大,而霍金斯將英格蘭的蓋倫帆船建造得更狹長,打造了一支航速更快、更適宜搶風航行的全新戰鬥艦隊。

英國為何能以弱勝強,戰勝無敵艦隊


同時戰船搭載的炮彈更多、射程更遠、打擊精度更高,主戰部隊有25艘火力兇猛的蓋倫帆船,全都採用新式工藝建造和武裝,戰鬥力比大洋上的任何一支艦隊都要強。這支艦隊由出身海軍世家的霍華德勳爵擔任總指揮,而我們之前提到的德雷克爵士則擔任副總指揮。這麼看來,無論是軍艦、武器還是指揮,英國人已經全面領先。

名不副實的無敵艦隊

在西班牙的官方記載中,艦隊的名字其實叫“最幸運的艦隊”,“無敵”是街談巷議中人們冠以的稱號,被擊敗後這個諢號仍被嗜好反諷的西班牙人保留至今。

英國為何能以弱勝強,戰勝無敵艦隊


為了打造這支對抗英國海軍的無敵艦隊,腓力找到了西班牙海洋艦隊總司令聖克魯茲侯爵,一位屢立戰功的海軍老將。不過遺憾的是,這位侯爵在籌備階段就因為過度勞累而撒手人寰,無敵艦隊的籌備因此陷入了混亂。

急於出擊的腓力立即委派了一位新的總司令,他就是梅迪納·西多尼亞公爵。他為人謙恭溫和,工作盡職盡責,而且是天主教之子,但是他有一個致命的短板,就是毫無海上作戰的經驗,還會暈船。在腓力的堅持下,公爵不得不挑起重擔,開始籌備無敵艦隊。

英國為何能以弱勝強,戰勝無敵艦隊


糟糕的運氣

無敵艦隊剛一出發就遇到了一次大海難,2.2萬名士兵中減員了6000名有效戰力,而剩下的船員中又產生了很多病號,多半是因為吃了腐壞的食物染上壞血病和痢疾。這次海難後,船隻也受損嚴重,或被吹散下落不明,或出現漏水和部件丟失的情況。

西多尼亞公爵向腓力及時彙報了損失,並且建議撤銷戰爭行動。但腓力堅決地否定了公爵的請求,他盲目而自信,執拗地發出命令:“前進,以上帝的名義!”

英國為何能以弱勝強,戰勝無敵艦隊


西班牙衰落的真實原因

很多歷史書中會說,經此一役英國超越西班牙,成為海洋上的霸主。實際情況遠不是這樣,經過這次戰爭,反倒是英國艦隊有所削弱,而西班牙艦隊彷彿在灰燼中重生,腓力從失敗中吸取教訓,直面問題,彌補疏漏,他立即開始忙於徵兵、制炮、造船、籌資,擴大西班牙的火炮製造業,打造出了一支更加強大的艦隊。

英國為何能以弱勝強,戰勝無敵艦隊


最主要的是什麼原因導致西班牙衰落呢?宗教。此次的戰役導火索也是宗教,都鐸王朝的第二任君主亨利八世在位時推行了宗教改革,他嘗試打破天主教教皇凌駕於國家政權之上的局面,在英格蘭推行教皇無權干預世俗政權的新教主張,創立英國自己的教會,並逐步脫離羅馬教廷的控制,建立世俗君主的權威。因此引發了蘇格蘭、法國以及天主教勢力代表西班牙的外交難題。

英格蘭人用勇氣和實力不僅捍衛了自身新教信仰的自由,更使得天主教對其他西歐國家的控制力也開始鬆動。西班牙這個天主教帝國已經從威望的頂峰滑落,不能再充當羅馬天主教會的無敵打手,人們都徹底意識到通過武力實現歐洲的宗教統一已經不可能,也不會倒退至中世紀天主教會凌駕於各國政權之上的局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