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水流年》:崑曲版的《百鳥朝鳳》+《中國合夥人》

《似水流年》:崑曲版的《百鳥朝鳳》+《中國合夥人》

“似水流年” 一詞語出湯顯祖所著的《牡丹亭》第十齣:“則為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一般用來形容時間一去不復返。而《牡丹亭》又是崑曲最具代表性的劇目之一,因此當崑曲背景題材的電影《似水流年》最終用這四個字做標題時,一語雙關之意不言自明。

此片講述了幾個普通的崑曲人半生的光陰故事。

《似水流年》:崑曲版的《百鳥朝鳳》+《中國合夥人》

上個世紀80年代,浙江遂昌縣有一個崑曲林家班,戲班中有三個學戲的師兄弟,他們一起長大,親如兄弟。成年之後,他們那不約而同地喜歡上了小師妹,但小師妹卻因故突然嫁給了別人,再加上隨著時代的變遷,崑曲愈發沒落,戲班的生存亦面臨著挑戰。多重打擊之下,三人離開戲班,前往大都市打拼。多年之後,歷盡艱辛的他們終於在大都市站穩了腳跟,而昔日教他們崑曲並撫養他們長大的師父林班主的意外離世,令他們又重回遂昌,而一切早已物非人更非。隨後“留下,還是再一次離開”這一抉擇再一次擺在了他們的面前……

這樣一個故事有著三十年左右的時間跨度,帶有明顯的時代烙印。這不僅反映在片中場景氛圍的營造之上,更反映在片中人物不同的思想觀念之上。

《似水流年》:崑曲版的《百鳥朝鳳》+《中國合夥人》

譬如老一輩的林班主無論時代如何變化,他都因循守舊,重視傳統,寧死也不願順勢而為;身為80後的三男一女四位主角在成長過程中,對於傳統,則經歷了從盲從到迷茫,從逃離到迴歸乃至自主革新的曲折過程;而身為90後的林家班養子,則明顯更具有自我意識和叛逆精神,敢於當街向自己的“三個爸爸”大聲說出心中的憤懣與不滿。

而就劇情而言,這部《似水流年》可視為崑曲版的《百鳥朝鳳》+《中國合夥人》。

首先在這一故事中,崑曲元素貫穿全片始終:一來林家班師徒三代人的命運起落及相互交織,幾乎都與崑曲興衰有關;二來遂昌縣中的崑曲老戲臺“牡丹亭”的拆毀與重建,也對全片的劇情發展起到了關鍵性推動作用……

《似水流年》:崑曲版的《百鳥朝鳳》+《中國合夥人》

不難看出,戲裡戲外,無論是主要角色還是幕後主創,都對崑曲有著濃厚的情結,在這一點上,此片與以燃魂嗩吶動人心的《百鳥朝鳳》有著異曲同工之妙。

不過略有不同的是,《百鳥朝鳳》的重心是在探討對中華傳統文化的堅守及傳承,而《似水流年》則更側重於反映時代的變遷、觀念的變化對普通個體的衝擊及影響。二者沒有好壞高下之分,只是後者相對而言更接地氣兒一些。

《似水流年》:崑曲版的《百鳥朝鳳》+《中國合夥人》

其次,師兄弟三人結伴闖蕩大都市的相關橋段也頗有點《中國合夥人》的味道。

一開始,三人初來乍到,都是一文不名;之後一度分別獨自打拼,發展亦有好有壞;待三人在非典時期把握機遇,聯手創業之時,因對外合理分工,各展所長,對內兄弟齊心,其利斷金,終於做出了一番成績,出人頭地。至於後來三人回鄉二度創業,對崑曲元素與時俱進地開發、利用與革新,尤其是重建崑曲老戲臺“牡丹亭”,更是彰顯了三兄弟的初心與影片的格局。

如花美眷,似水流年。悲歡離合,情比金堅。人生起落,甘苦自知。暮然回首,唏噓萬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