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本偷襲珍珠港後,德國為什麼要向美國宣戰?

小小讀書匠


希特勒說:你當我願意?這都是我那隊友惹的禍,我也沒辦法啊。

德國和日本之間是有一大串條約的,美國向日本宣戰了,那麼作為盟友的德國,就必須履行條約中的款項,向美國宣戰。德國向美國宣戰,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即便,德國不向美國宣戰,美國也不會放過日本這個歐洲盟友的。

法西斯集團

德意日這幾個國家締結了一大堆條約,早在1936年,這幾個國家就勾搭在一起了。1940年,這三個國家,在柏林,簽訂了《德意日三國同盟條約》。其目的就是一起侵略,組成法西斯集團,共同瓜分世界。

而法西斯集團雖說有一定的協調能力,但事實上互不統屬。即便這樣,該履行的條約,還是要履行,既然美國對日本宣戰了,德國也沒有辦法,只能宣戰,否則就是違約了。本來美國對德國就必須打了,德國再失去一個盟友,得不償失。

話說回來,希特勒雖說不願向美國開戰,但是,形勢已經不允許希特勒再躲避了,開戰不可避免。所有盟國,只要沒站在希特勒這邊,就一定是要對付希特勒的,而美國,也一定會對付他。這就是大勢,已經不是能避免的了。

國際形勢這個事情,很難說,比如德國進攻英法,其實也是不得不進攻的了,英法一定去進攻希特勒,早晚是個威脅,而反之蘇聯也一樣,德國人採取的就是先下手為強的策略。德國很多人都知道,如果再不打,這些國家就可能將德國甩開了。

戰爭這種東西,有時候就是大勢所趨,避免不了。


御史三大人


日本偷襲珍珠港以後,德國並沒有義務向美國宣戰!希特勒為何會對當時“富得流油”的美國宣戰,可以說是“二戰之謎”。

二戰之謎:希特勒向美國宣戰

為什麼說這個問題是二戰之謎,那是因為很多人知道當時日本和德國是同盟關係,但是規定是:當被其他國家攻擊的時候,作為同盟國國家需要共同對應。也就是說,如果是美軍主動攻擊日本的話,那麼德國宣戰的理由則按照同盟條約。但是,戰爭是日本挑起的,德國就沒有必要對美國宣戰。就如同德國和蘇聯打的熱火朝天,日本並沒有參與的道理。(當然有現實原因,但是明面上依然日蘇條約所在)1941年12月,日本向美國宣戰,希特勒的做法讓後續許多歷史學家都十分頭疼,因為並不知道為何他會選擇對美國宣戰,因為當時德國也陷入了苦戰,在莫斯科周邊準備撤退。關於希特勒的這個決定,現在有很多種說法。

美國的援助

在德國一路進軍到莫斯科的時候,確實蘇聯處於劣勢,但是蘇聯並非是孤立無援的。美國在背後給了許多物資和武器,美國對蘇聯的援助分為5個時期:

  1. 協定開始前:1941年6月22日~1941年9月30日;(給錢)

  2. 第一協定期間:1941年10月1日~1942年6月30日;1941年10月1日署名

  3. 第二協定期間:1942年7月1日~1943年6月30日;1942年10月6日署名

  4. 第三協定期間:1943年7月1日~1944年6月30日;1943年10月19日署名

  5. 第四協定時間:1944年7月1日~1945年5月12日;(對公宣稱是1945年5月12日終了,實際上到9月20日才全部結束)

到結束時,美國支援蘇聯的物資有:(部分)

  • 飛機:14795架

  • 戰車:7056臺

  • 槍:8218支

  • 機關槍:131633支

  • 鐵道貨車:11155輛

  • 運輸船:90艘

  • 潛艇:105艘

  • 魚雷艇:197艘

  • 食物:4478000噸

  • 軍靴:15417001雙

......

美國當時國內反戰的情緒很高,但是從當時情況來看,美國並不能袖手旁觀,雖然沒有投入太多正面戰場的兵力,但是通過第二次海軍擴張法、第三次海軍擴張法、修改中立法、制定武器援助規定、援助英國等方式,從另一個方面對戰爭策源地的德國進行打擊。而此種方式也是美國當時戰略的基本思維,所以希特勒十分理解美國的立場,藉此機會向美國宣戰。

希特勒的目的

其實這個說法用在向美國宣戰之上,有些牽強,但是並非完全說不通。1941年12月11日希特勒宣戰美國,當時很多人評價這個事情是“愚行”。但是希特勒是傻瓜嗎?是他讓德國從一戰的陰影中走向了世界巔峰,讓德國有了再次發動戰爭的力量。從這裡來看,他的智商至少在200以上,那麼為何會有這樣讓人不解的行動呢?那就是希特勒對於發動戰爭的目的!發動戰爭真的是希特勒的目的嗎?並不是。

通過戰爭,能夠統一國民思想,極大提升國內生產力,促進科學技術的大發展。在戰爭期間,噴氣式飛機、雷達、導彈、生化武器、電腦、原子彈等劃時代的發明接二連三。通過宣戰,刺激德國國內生產力的發展,讓目前國民認清形勢,或許也是希特勒所想之地吧?!

想要藉助日本力量,讓其攻打蘇聯

如前文所講,日本德國意大利為軍事同盟國家,但是其關係卻不是想象中的好,原則上只有同盟國家受到攻擊的時候,三國可以向攻擊國家宣戰。1941年6月,德國和蘇聯戰爭爆發的時候,日本就沒有對蘇聯宣戰,因為沒有這個義務,戰爭是德國跳起來的。最終日本並沒有向德國宣戰,選擇了日蘇中立條約。

相反,當日本對美國宣戰,進攻珍珠港的時候,德國也沒有義務向美國宣戰。但是,就在數日以後,德國卻宣戰了美國。當時納粹的幹部們,有反對希特勒這個決定之人,即便如此,希特勒還是選擇宣戰。這個時候,德國的目的並非是真正的打擊美國,而是想讓日本幫助德國!日本和美國開展是1941年12月份,莫斯科的冬天是真的冷!德國軍營中也是陰雲密佈,如果日本能夠排出駐紮在中國境內的遠東軍進攻蘇聯的話,那麼蘇聯將會無法反擊。所以希特勒此時認為:德國向美國宣戰,意味著是日本的夥伴,那麼日本也應該幫助德國了吧!但是,結局是日本選擇繼續南下,陷入中國戰場無法自拔,最終希特勒的願望也付諸東流。

部分文章介紹:

《日本要收取二維碼使用費?真相究竟如何!》

《日本“長安”:國人趨之若鶩,日本人卻逐漸逃離!》

《日本兒童書在中國爆賣,本國書店卻持續破產!》


日本二三事


可能大部分都存在這樣的疑問,1941年6月德國入侵蘇聯時,作為盟友的日本並沒有向蘇聯宣戰,甚至雙方的經濟貿易也沒有中斷;而12月日本偷襲珍珠港並對美國宣戰後,德國立刻履行了盟友的義務向美國宣戰。這麼看來,德國不是“傻”嘛,人家不幫你,你還得上趕著去幫人家去。

其實日本和德國的做法都不違背它們所簽訂的《德、意、日三國同盟條約》,這就是這個條約的有意思之處。在這個條約裡明確規定了,三國和蘇聯的政治關係並不在這一條約影響範圍之內,直觀點就是除了蘇聯外,任何一個尚未捲入戰爭的國家和德、意、日中的一國爆發戰爭,那麼另外兩國都有義務向其提供軍事經濟援助,也就是說宣戰。當時英國已經和德國、意大利爆發戰爭,蘇聯又不在條約影響範圍內,說白了這個條約主要就是為了針對美國而簽訂的。德、意、日三國希望這一同盟可以威懾到美國,使其不敢貿然加入到戰爭中。



所以德國開始進攻蘇聯時,日本不對蘇宣戰並不算是背叛盟友,日本沒有向蘇聯宣戰以幫助德國的義務,至少在條約裡沒有。而日本和美國開戰時,在條約的規定下,德國和意大利就必須向美國宣戰,這是他們必須要履行的義務,否則同盟條約就被破壞了。那麼為什麼會出現這種奇怪的現象呢?為什麼把蘇聯排除在外呢?


主要是由於日本的因素,如果這場條約是在1940年之前簽訂,那麼極有可能德意日三國會將蘇聯也加入到進攻對象之列,在1939年日本曾非常積極的準備對蘇作戰,但是隨著德國和蘇聯簽訂互不侵犯條約給日本潑了個大大的冷水,要知道當時德國和日本是簽訂了反蘇條約的,這讓日本顯得措手不及,甚至導致了日本內閣的下臺。到1940年的時候,日本和英美在東南亞殖民地上的矛盾開始增加,日本逐漸將目光轉向了南方,而對於蘇聯,日本則力圖想把蘇聯也拉入軸心國同盟。所以在三國軸心同盟協議簽訂時,對於蘇聯問題並沒有達成統一的意見,至少在表面上,軸心國同盟正在和蘇聯就加入同盟進行著談判。而德國針對蘇聯的入侵計劃又極為機密,並沒有事先告知日本和意大利,所以條約中額外註明了蘇聯不在條約影響範圍之內,於是就出現了上述的“奇葩”現象。


戰略論


資訊所長為您解答問題。關於二戰的話題從來都不會少,也永遠討論不完。正是因為珍愛和平,我們才回顧討論歷史。日本偷襲珍珠港,可以說是二戰重大事件,直接導致了美國的參戰。

那麼為什麼德國要向美國宣戰呢?我個人覺得有下面一些原因:

日本偷襲原因

二戰日本主要是在西太平洋地區作戰,大規模的戰爭讓日本資源消耗巨大,所以日本需要在東南亞等地獲取資源,比如石油和橡膠等等。獲取資源最好的運輸方式就是通過海運,當時美國的太平洋艦隊對日本構成了嚴重的威脅,日本一直擔心美國會突然參戰進攻日本,所以日本想消滅美國在太平洋地區的海軍實力,這樣日本就不需要顧忌美國的太平洋艦隊。

德國宣戰原因

二戰前期,德國席捲了歐洲,雖然戰爭遠離美國的本土,但是美國心裡明白,失去了歐洲,自己也會受到威脅。所以德國向美國宣戰是必然的,因為美國肯定會加入到對德國進攻的隊伍當中,德國覺得既然這樣遲早要發生的事情,現在宣戰表示一下自己的決心。

既然是同盟 要站在兄弟一邊

我們知道二戰時德國和日本是同盟,在得知日本偷襲珍珠港,美國對日本宣戰並且參戰,德國當然要力挺一下這個盟友了。而且日本偷襲珍珠港,也在一點程度上消滅了美國的海軍力量。

以上是所長原創回答,個人見解,大家如有不同看法,可以評論交流。歡迎關注資訊所長。


資訊所長


希特勒本指望用閃電戰迅速擊垮歐洲和蘇聯,奪取這些地區的豐富自然資源以及科研工業生產力,壯大和增強德國的實力為最後和美帝來一場決戰打下堅實的基礎。可是人算不如天算,計劃沒有變化來的快,在德國自身犯下二大致命的一個是戈林對英作戰空軍制勝論錯誤,另一個就是希特勒下達停止追擊的命令,至使英聯軍主力能逃回英國為日後反攻留下了基礎。這二太錯誤又被日本這個不知天高地厚不知量力的蠢貨給無限放大。

日本僅憑藉著狂熱的軍國主義思想就自認為可以包打天下了,從未想過其自身嚴重的自然缺陷而且此缺陷是不可逆轉的,那就是日本是建國在一個個島嶼上的,嚴重鈇失自然資源,所有的工業生產居民生活物質完全依賴進口,而海軍又是一個完全依賴自然資源而且還須長年積累的軍種,一旦爆發戰爭資源獲取受阻,必將使海軍處於滅頂之災。也正是因為日本自以為是自認自己強大,狂妄的發動了偷襲珍珠港的戰爭,正中美帝羅斯福之奸計讓美帝民眾得以支持參戰。沒有日本對珍珠港一戰美帝很難參於此場戰爭來,要知道在當吋美帝國內一片大好人民生活富足全國人民一致反對參戰。也許這一切應驗了中國的一句古語多行不義必自斃。

德國軍人素質在高,將領在出色,戰法再先進,可搭上意大利,日本這二個狂妄又自以為是的豬友,德國軍人的一切優點,德軍創造的一切勝利先機和果實都被這二個國家的愚蠢行為而衝抵斷送了。所以說德國在日本偷襲珍珠港後對美帝宣戰,是一種被迫而又無奈的選擇,這不是因為和日本有什麼條約而為之的行為,而是德國人一向嚴謹負責認同的結果,其要為自身行為負責和擔當,因為日本,意大利都是依附於德國本質上講這二個國家是德國的附傭國,德國對美帝的宣戰在當時更多的是站在其對附傭國道義上的一種行為,一種無奈的戰爭宣示行為,本義上講毫無實際意義。德國的失敗和悲慘就是:它離天堂美帝太遠,而離地獄蘇聯又太近。


前行者149478967


日本偷襲珍珠港後,德國隨即向美國宣戰。

德國這種做法,是在履行軸心國的條約和義務。

題主說,條約裡規定,只有日本遭到別的國家進攻了,才會履行宣戰的義務。小編只能說,題主太扣字眼了。

二次大戰中,德,日,意有哪一次不是主動進攻的。有哪一次是遭到別國事實上的進攻呢?如果是這樣,軸心國還有成立的必要嗎?

更何況,就算德國不宣戰有用嗎?美國一旦反攻,就是進攻日本了,就算德國憋著不開囗,美國也會把德國納入軸心國範圍主動進攻的,畢竟歐洲在美國眼裡戰略上更加重要,“先歐後亞”一直是羅斯福的戰略中心!

既然是這樣,希特勒為什麼不乾脆賣個人情給日本,搶在美國之前宣戰呢?雖然日本沒有進攻蘇聯讓希特勒大失所望。




南雷霆峰


這是一個很有意義的問題。大家知道美國是個不好惹的國家,那麼日本偷襲珍珠港後,德國為什麼要向美國宣戰呢?

德國在此之前是不大清楚日本要狙擊美國的,至少從希特勒得知後的態度來看是這樣。當日本狙擊珍珠港的音訊傳到元首耳中,希特勒直接把日本罵了個狗血淋頭。希特勒知道,這樣一來美國必然會參戰,而日本是不行能對美國和蘇聯同時宣戰,這導致了日本不行能對蘇軍佈置在遠東的部隊進行過多的牽制。而美國的正式參戰可以說是給盟軍輸送了新鮮的“血液”

但是豬隊友日本人已經幹了壞事,德國人也不得不替他們收拾殘局,為什麼呢?因為《德意日三國同盟條約》的存在

1941年12月7日日本狙擊珍珠港,隨後美國對日本宣戰,德國由於1940年9月27日,德國、日本和意大利三國外交代表在柏林簽署《德意日三國同盟條約》,三國保證如締約國一方受到目前未參與歐戰或中日“牴觸”中的一國攻擊時,應以全部政治、經濟和軍事手段相幫助,正是基於此,德國才不得不對美國宣戰

以上就是小編的看法,如有出入還請斧正


靜夜思歸去


第二次世界大戰時,大規模的戰爭讓日本的資源消耗非常大,因此日本需要獲得東南亞等地的資源,如石油,橡膠等等。而獲取最好的運輸方式就是海運。當時美國的太平洋艦隊對日軍構成了極大的威脅。日本一直擔心美國會突然參戰,這就導致了日本一心想要消滅在太平洋的美國海軍的實力,日本也就不用顧忌太平洋艦隊了。所以日軍偷襲了美國海軍基地珍珠港。


日軍偷襲珍珠港致使美國對日本宣戰。希特勒認為,德國席捲了大半個歐洲,戰爭雖然沒有蔓延到美國,但是美國知道一旦歐洲全部失守,肯定會威脅到美國,到時德國向美國宣戰也是必然,美國一定會加入到對德作戰隊伍當中。

所以,德國覺得既然遲早要打,那就自己先向美國宣戰以表示決心。

況且,德國和日本之間有一大串條約,美國既然向自己的盟友宣戰了,作為日本的盟友的德國必須履行條約中的條款,因此德國不得不向美國宣戰。


即便德國不向美國宣戰,美國也不會放過德國。

期待您的關注!賜評定回。


史裡淘聲


德國願意和日本簽訂同盟條約,也有自己的小算盤在打,德國的戰略目標,第一步就是一統歐洲,甚至目標也只是歐洲,未必是全世界。

歐洲希特勒的主要目標是英、法,因為一戰英、法給予了德國太多的屈辱。復仇是希特勒上臺,恢復國力的最大動力。美國本是英國的殖民地,反英是美國立國的主要對手,可到了一戰時,美國成了英、法的盟友,也參加了凡爾塞和約的制定和簽訂,自然也會全力維護和約對德國的限制。而美國在一戰後成為世界第一大經濟體,國力最為強盛,這是那怕己恢復了不少國力的德國依舊不能匹敵的。防止美國介入歐戰,是德國戰略要重點考慮的事。

美國雖受國內孤立主義思潮的羈絆,一直沒能參戰,但同時,美國與己明顯衰退老牌帝國英、法比,在亞洲有更多的利益,日本戰略目標是亞洲稱霸,必與美國發生衝突。這樣與日本簽訂同盟條約,可利用日本牽制美國。

當日本偷襲珍珠港時,希特勒政府一定有過一番評判。德國如不向美國宣戰,不能保證美國不向德國宣戰,畢競德、意、日是有同盟的。如果主動力挺日本,還能讓日本在亞洲更賣力的與美國糾纏,最好是把美國拖住在亞洲而無法顧及歐洲,即使美國參戰到歐洲,也勢必會被分散力量,兩線作戰。按正常邏輯,是日本偷襲的美國,那美國應該全力向日本復仇後,再向歐洲,而日本那時可有近億人口,和美國耗下去,希特勒應該可以搞定歐洲了。

沒想到的是,羅斯福總統選擇的卻是先歐後亞,而美國的國力居然抗住了兩線作戰!早知如此,希特勒應該有親手殺了愚蠢的日本天皇的心都有。





淨月暖陽


這個問題悟空推薦給我,很詫異啊,不在同一領域。但是,關於二戰的歷史,本人還是瞭解一些的,和大家分享我的觀點:

首先,當時東線戰場德國已經呈現防守態勢,而且蘇聯也開始戰略反攻了。德國國內急需要戰略動員,包括兵員的補充、物資保障、轉移矛盾,加強團結等。這些都需要極大的政治目標和輿論攻勢,國內的激進派也擁有更多的資源與籌碼。向美開戰,是很好的政治號召,軍事動員藉口,也能滿足國內有實力的激進派。

再次,日本偷襲珍珠港,至少在太平洋,能夠遷移部分美國兵力,環節歐洲戰場德國的壓力。

然後,希勒特幻想的是通過動員,能夠再進擊一次,徹底打敗蘇聯,統一歐洲,那麼更有希望戰勝美國。

最後,向美開戰,不排除和美達成私下抽屜協議(這個,可以看野史)

希望,回答可以幫到題主!我是愛歷史的財經工作者,請朋友們多關注我們,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