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武帝時代的戰爭(11):南越風雲突變,大漢遠征軍全軍覆沒

南越英雄趙佗在漢高帝、漢文帝時,兩次臣服於漢帝國,南越成為漢的藩國。

趙佗去世後,他的孫子趙胡繼任國王,稱為南越文王。趙胡的才幹遠遠比不上他的祖父,南越的國勢有所衰弱。建元六年(前135年),趙胡派遣太子趙嬰齊到漢帝國都城長安,充當皇帝的侍衛官。

南越太子趙嬰齊到了長安,擔任武帝劉徹的侍衛官。一次偶然的機會,他結識了一個美麗的女人,此女姓樛,史不載其名。樛是邯鄲人,她曾有一個情人,叫安國少季,兩人曾戀愛過。但趙嬰齊捲了進來後,樛最終選擇了南越國的太子,她為趙嬰齊生了一個兒子:趙興。

趙嬰齊在長安呆了十餘年,直到父親趙胡病逝。他是南越國的太子,國家不可一日無君,漢武帝同意趙嬰齊返回南越國,繼任國王,樛夫人也名正言順成為南越國的王后,她的兒子趙興成為太子。

一切都很美好,但幾年後,趙嬰齊不幸染上重病,竟然英年早逝。管理國家的重任,落在太子趙興與樛王后這對孤兒寡母身上。趙興當上了國王,當時他尚年幼,樛太后又是一個不諳權術的女人,軍事大權實際掌握在三朝宰相呂嘉的手中。

因為樛太后是漢人,武帝劉徹想借此機會,將南越國從漢帝國的藩國,變為漢帝國的封國。藩國雖然臣服於中國,但主權是獨立的,封國則是屬於漢帝國中央政府的管轄。南越王趙興年齡尚小,樛太后名義上是南越國的最高統治者。要說服樛太后將南越由藩國變為封國,這需要有合適的人選。誰最合適呢?當然是樛太后早年熱戀的情人安國少季。

漢武帝時代的戰爭(11):南越風雲突變,大漢遠征軍全軍覆沒

公元前112年,安國少季被任命為出使南越的使節,陪同前往的,還有勇士魏臣和以辯才聞名的終軍。

已經孀居多年的樛太后,見到老情人安國少季時,舊情復燃。在太后的安排下,安國少季頻頻出入宮禁,與樛太后重溫舊日之好,做一對戲水鴛鴦,好不快活。

宮禁傳出的醜聞,令南越大臣們私論紛紛,認為樛太后身為南越國母,與一位漢國使者如此曖昧,實在有損國體。樛太后也意識到南越大臣們的不滿情緒正悄悄地滋長,她油然而生一種無力感,發現自己無法控制南越的局勢,政變隨時會爆發。她決定尋求漢帝國的保護,便同意漢武帝提出的要求,將南越變為漢的封國。

樛太后的決定,令南越國朝野上下一片譁然,反對的聲浪此起彼伏。

宰相呂嘉成為反對派的軸心。呂嘉三朝為相,家族成員中,有七十多人在國內各機要部門擔任要職,勢力極其龐大。

必須要除掉呂嘉!搬掉這塊絆腳石,一切就好辦了。但是這塊石頭太大了,怎麼搬掉?樛太后手頭上沒有誓死效忠的軍隊,她所能憑藉的,就是安國少季和他的漢使團。

又一場鴻門宴緊鑼密鼓地上演了。

樛太后設下宮廷灑宴,宰相呂嘉應邀出席。

酒宴開張了。飲酒過半,樛太后對呂嘉說:“南越歸附中國,是利國利民之事,宰相你為什麼總是百般阻撓呢?”呂嘉怕爭議起來,惹怒了漢使團,乾脆就默不作聲,只顧飲酒。

樛太后轉頭看了安國少季一眼,暗示他動手解決掉呂嘉。可是在關鍵時侯,安國少季優柔寡斷,瞻前顧後,遲遲不肯下手。

老奸巨滑的呂嘉看出酒宴上佈滿殺機,他必須馬上走,遲則生變。想到這裡,他起身告辭,然後向大門走去。

樛太后見安國少季遲疑不決,心中大為焦慮,見呂嘉就要走出宮門,情急之下,離座操起一把矛,準備自己動手。國王趙興見母親操矛,心中一驚,慌忙上前拉住樛太后。呂嘉大驚失色,撒腿便跑,一溜煙跑出宮外,躲進弟弟的兵營中。

這次除掉呂嘉計劃的流產,樛太后與宰相呂嘉的矛盾白熱化了。呂嘉躲在弟弟的兵營中,不敢回家,向朝廷請了病假,拒絕上朝,並且秘密聯絡朝中大臣,坐觀事態的發展。樛太后雖然想要除掉呂嘉,但再也沒有下手的機會。雙方僵持了幾個月,誰都沒有進一步的行動。

漢武帝時代的戰爭(11):南越風雲突變,大漢遠征軍全軍覆沒

武帝劉徹瞭解事件的經過後,認為安國少季這個人缺少魄力,只要朝廷對南越略為施加軍事壓力,一定會迫使呂嘉就範的。他派遣一支兩千人的部隊,由韓千秋為總指揮,樛太后的弟弟樛樂為副指揮,啟程前往南越,企圖迫使呂嘉就範。

得知漢軍南下的消息後,呂嘉作出迅速反應。他發佈通告:“國王年少,太后乃是中國人,與中國使者穢亂春宮,企圖以先王的土地,獻媚於中國,到時我南越的百姓,將被全部販賣為中國人的奴僕。呂嘉身為三朝宰相,不忍心看到先王之業毀於婦人之手,特起兵除奸,以保趙氏之社稷。”

國內兵權,全操之於呂氏兄弟之手。呂嘉派他弟弟速發兵攻打王宮。王宮的少量的衛隊,豈是大軍的對手。叛軍很快便攻入宮中,樛太后與國王趙興孤立無援,被憤怒的叛軍亂刀砍死。緊接著,叛軍們又殺向漢使館,安國少季、魏臣與終軍負隅死抗,然而終究寡不敵眾,血濺使館,魂歸中國了。終軍死時,年僅二十出頭。這次出使南越,他是自告奮勇,並且在漢武帝面前立下誓言:“必羈南越王而致之闕下。”可惜他過於樂觀,不僅沒有實現豪言壯語,反倒身死異鄉。

呂嘉政變成功,控制了王宮,並另立趙興的異母弟弟趙建德為南越國王。

南越國政變的消息後,樛太后的弟弟、南下兵團副指揮樛樂得知姐姐遇害的消息後,悲痛欲絕,請求韓千秋急速進軍,欲為姐姐報仇。韓千秋立功心切,連續攻下南越國的幾座城邑。

呂嘉得知漢軍部隊只有二千人,故意誘敵深入。韓千秋一路無阻,直逼南越國的都城番禺。漢軍行進到距離番禺只有四十里處時,突然鼓聲四起,殺聲震天,韓千秋這才發覺,已中了南越軍隊的埋伏。

這支兩千人的小部隊,最後全軍覆沒,韓千秋與樛樂都力戰而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