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英国想租借香港百年的要求,清政府为何拼死只允99年?

想象一个很有画面感的场景:

面对英国想租借香港百年的要求,清政府为何拼死只允99年?

李鸿章代表清廷和英国公使进行谈判。

英国人说:“香港这块地,我看上了,借用100年怎么样?”

李鸿章脸红脖子粗,义正辞严道“不行!领土神圣不可侵犯!”

英国人说:“那就继续打仗吧。”

李鸿章离开软了“都是朋友,何必伤了和气。这样,减一年,99年怎么样?”

于是,英国和清廷签订条约,割让期限99年。到期后怎么样?不知道!


面对英国想租借香港百年的要求,清政府为何拼死只允99年?

100年搞价到99年,哪里有外交技巧?这不叫做“抵死不认”,只能说是“piapia打脸”!

“面对英国租借香港100年的要求,清政府抵死只认99年,因为一旦对某地实际占领100年,这地方就成了他国土地。”

这件事我上中学时历史老师就是这样讲的,现在我成了一名教师,也在网上给别人讲历史故事,发现这其实是一个流传很广的谣言。

某国对某地占领100年以上,就成为该国固有领土,这种说法只适用于无主土地,像这种租借地绝对不能算的。

说的好像那些丧权辱国的晚清外交官很懂国际规则一样的。


面对英国想租借香港百年的要求,清政府为何拼死只允99年?

其实,设立租借地,租借期限只有99年,这其实来自于一次中德不平等条约签订。这个条约的名字也很有特色《胶澳租界条约》,说白了这个条约就是来租地方的。1895年,德国和俄罗斯、法国一起组织了“三国干涉还辽”,不要以为德国是慈善家,德国的真实想法是割让胶州湾的青岛港,作为自己在远东的军事基地。

慈禧一开始是拒绝的,可是当1898年德国军舰开过来时,也只好同意了。谈判代表是甲午战争中身败名裂的李鸿章和风头正盛的翁同龢,在谈判中,德国驻华公使海静提出租借100年,经过反复磋商,最终搞到了99年,不能说翁同龢和李鸿章没有外交才能,形势使然,弱国无外交。

面对英国想租借香港百年的要求,清政府为何拼死只允99年?

早在中英《南京条约》、中法《望厦条约》中美《黄埔条约》中,就已经规定,英国、法国、德国、都是日本的最惠国,享受“利益均沾”原则。于是在德国的示范效应下,英、美、法、日、俄等国都在中国找地方租借。也正是因为是租借地和划分势力范围,所以不用打仗就能作出。

相比中德的《胶澳租界条约》,清末其他不平等条约都是战败求和,不存在和平磋商的租借,直接就是割让。具体来说:

南京条约,割让香港岛给英国。割让!永久性割让!

北京条约,割让九龙半岛南端给英国。割让!永久性割让!

瑷珲条约,割让乌苏里江以东40万平凡公里土地给俄国。割让!永久性割让!

马关条约,割让台湾岛及其附属岛屿、澎湖列岛、辽东半岛给日本。割让。永久性割让!

面对英国想租借香港百年的要求,清政府为何拼死只允99年?

从中德《胶澳租界条约》后,大多数条约开始强调:租借而非割让了。这时期的各个租借条约,几乎都只是武力威胁,并没有发生战争。

《展拓香港界址专条》,援引《胶澳租界条约》惯例,九龙半岛大部租借99年,这次是租借了。

《旅大租地条约》《旅大租地续约》旅顺和大连租给了俄罗斯,俄罗斯甚至把租借地改为“关东省”。

《广州湾租界条约》,将广州湾划为法国租界,租期99年。

最搞笑的是意大利,1899年想要租借浙江的三门湾,军舰来了看到福建海军严阵以待,顿时吓尿,放弃了租借要求,灰溜溜的走了。

面对英国想租借香港百年的要求,清政府为何拼死只允99年?


那么有同学要问了,设立在各大城市的租界,和这些租借地有什么不同呢?

其实基本一样,但是要注意一点,与“瓜分狂潮”中的大块租借地不同,沿海沿江个城市的租界,实际上很多是地方官稀里糊涂让出去的。因为他们根本不懂国际法!

甚至,1842年割让香港岛时,清政府从皇帝到钦差大臣再到外交随员,几乎一致惊呼“英国人好厚道,这样的条件对我们大清很有利!”的确,仅仅海关一项,就挽救了嘉庆以来的财政危机,赔款简直毛毛雨,割地,香港岛穷乡僻壤本来也不想要!

面对英国想租借香港百年的要求,清政府为何拼死只允99年?

新中国成立后,力量今非昔比,抗美援朝中能够怒怼17国联合军队,列强再也不敢主张什么在华特权。所以,建国初期遗留的香港澳门问题,就顺理成章的解决了。

九龙北1898年割让,1997回归,这是一个巧合,也正是钢铁公司的外交技巧和铁娘子的无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