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子當了皇帝,卻不承認親生母親,200多年之後才被人發現

兒子當了皇帝,卻不承認親生母親,200多年之後才被人發現

在朱元璋的眾多后妃之中,有個女子非常特別。在她有生之年,她默默無聞,甚至連名字都沒有留下。人們只知道她叫碽(gong,一聲)妃,至於到底是她的封號就是如此,還是她姓碽,後人都一無所知。普遍認為,她是高麗為了討好朱元璋,進貢的美女,不過在史書中卻是匆匆而過的人物。

本來,碽妃被視為史書之中無足輕重的人物,沒有人記得。然而,在明朝滅亡的時候,大儒錢謙益到明孝陵拜謁,卻看到了一個不同尋常的場景。在明孝陵神位的擺放中,朱元璋和馬皇后自然是居中,在他們的左邊,是李淑妃,在他們的右邊,竟然是這位碽妃。

兒子當了皇帝,卻不承認親生母親,200多年之後才被人發現

按理來說,朱元璋的后妃地位非常明確,馬皇后之下,就應該是孫貴妃,此後才是李淑妃。再往下算,還有其她幾十個妃子,怎麼也輪不到妃位不高,又沒有子嗣的碽妃。但是,古人的神位擺放是很講究的,幾乎不會犯錯,明孝陵這麼擺,一定是有它的道理。

道理在哪裡,錢謙益當時也不明白。但是在《南京太常寺志》中,就說出了原因。原來,碽妃並不是沒有子嗣,相反她至少生了兩個兒子,其中一個就是燕王朱棣,後來的明成祖。明朝太常寺是專門主管禮儀的機構,它的寺志是不可能也沒有膽量胡編亂造瞎寫的。

兒子當了皇帝,卻不承認親生母親,200多年之後才被人發現

也就是說,這位碽妃便是從朱棣起歷代明朝皇帝的老祖母,身份高貴得嚇人。但是,正史為什麼卻記載朱棣是馬皇后所生呢?《明史》中就明確寫著:

高皇后生太子標、秦王樉、晉王棡、成祖、周王橚。

這裡的高皇后,就是被追諡為孝慈高皇后的馬皇后。很多史學家認為,《明史》是清朝時張廷玉組織編寫的,參考的資料就是《明實錄》等宮廷文獻,而這些文獻,都被朱棣篡改,只承認自己是馬皇后的兒子。

原因也非常簡單,因為馬皇后的兒子才是嫡子,才有繼承皇位的資格。朱棣發動靖難之役,從侄子手中奪得皇位,本身就是名不正言不順的。只有抬高自己的出身地位,把自己冠上嫡子的名分,才能稍微緩解一下輿論的壓力。

兒子當了皇帝,卻不承認親生母親,200多年之後才被人發現

這個說法,是很有市場的,包括當年明月等作家在現在也持此觀點。其實,關於明成祖朱棣的身世之謎,在上世紀二十年代時就引起了一番爭議。

最開始是著名史學家朱希祖先生在《明成祖生母記疑辯》提出自己的觀點。他認為,如果朱棣是碽妃的兒子,而碽妃又是朝鮮進貢的女子,那麼即使朱棣能夠在國內銷燬證據,但高麗方面是一定會大書特書的。然而,在《李朝實錄》等史料中,碽妃依然是默默無聞,可見,她並沒有生下明成祖。

兒子當了皇帝,卻不承認親生母親,200多年之後才被人發現

朱先生還舉例說元順帝的第三任皇后奇皇后,就是高麗進貢的美女,也被當地詳細記載。朱元璋的韓妃,生下了遼王朱植和含山公主也被《李朝實錄》所記載,明成祖的多位妃子,高麗方面也都一一記載,並沒有遺漏,為什麼碽妃這麼大的事情,高麗就一無所知呢?

另一位歷史學家傅斯年先生,則在《明成祖生母記疑》之中闡述自己的觀點。他認為,《南京太常寺志》是不會有誤的,朱棣的確不是馬皇后的親生兒子,但因為碽妃的地位太過低賤,她不是作為妃子而是作為侍女被送給朱元璋的。因此極有可能是朱棣出生後不久就被馬皇后收養,高麗方面也沒有得知。

兒子當了皇帝,卻不承認親生母親,200多年之後才被人發現

兩位大家的爭論還沒有結束,另一位著名的歷史專家吳晗則加入論戰。他支持了傅斯年的觀點,並進一步補充。其實,根據《南京太常寺志》,除去朱棣和周定王朱橚是碽妃的兒子外,懿文太子朱標、秦王朱樉、晉王朱棡都是李淑妃所生,所以在明孝陵的神位上李淑妃才能壓過孫貴妃左邊第一位。換句話來說,正史中生下五個皇子的馬皇后,可能連一個親生兒子都沒有。

或者是馬皇后的收養,或者是她的地位太高,所以這些庶子都認其為母。朱棣也只有承認馬皇后的地位,才能獲得士大夫的更多擁護,而他的生母,卻只能被無情地被遺忘在歷史的一角。


分享到:


相關文章: